Flash动画制作.doc_第1页
Flash动画制作.doc_第2页
Flash动画制作.doc_第3页
Flash动画制作.doc_第4页
Flash动画制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lash 动画制作第一部分 基本绘图与编辑图形要点:1、 注意笔触颜色和填充颜色的区别,笔触颜色是图形的轮廓颜色,填充颜色是图形的内部颜色,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其中的一种颜色,所以要将其中的一种颜色设置为无。2、 要熟练掌握工具箱的每一种工具的作用。3、 属性面板作用非常重要,它随着选定的物体或操作会产生相应的改变,改变成该物体或者该操作相关的常见操作。4、 创建需要通过旋转复制的图形需要变形面板(CTRL+t),设置旋转的度数和选定“约束”项,点击“复制并应用变形”按钮即可。5、 掌握“颜色”面板中的“混色器”的色标的使用方法,线性渐变和放射性渐变的区别。线性渐变是颜色从左向右排列,放射性渐变是颜色从里向外排列。实例:1、太极图的绘制2、五环图的绘制3、彩色文字的绘制4、空心字的绘制5、立体五角星的绘制 (一)、太极图的绘制操作步骤:1、 新建FLASH文件,打开“属性面板”(或者“修改”菜单中“文档”命令),将大小设置为400300,颜色为灰色。2、 点击工具箱中椭圆工具,将笔触颜色设置为黑色,填充颜色设置为无,在舞台中间画一个大的圆(正圆需要按住SHIFT键)。3、 选中圆,在“窗口”菜单中点击“变形”命令,在弹出的面板中选定“约束”,将100%设置为50%,点击“复制并应用变形”按钮,得到一个半径为一半的小圆,再选定小圆,在“变形”面板将100%改为20%,得到一个更小的圆。4、 将里面2个小圆选定,按CTRL+G将2个小圆组合,按ALT进行拖动,复制出同样的同心圆,将2个同心圆排列在大圆里,然后按CTRL+B将里面2个同心圆分离。5、 选择“颜料桶”工具分别给图形添加黑色和白色,删除多余的线条。太极图制作完成。(二)五环图的绘制操作步骤:1、新建FLASH文件,打开“属性面板”(或者“修改”菜单中“文档”命令),将大小设置为500400,颜色为白色。2、点击工具箱中椭圆工具,将笔触颜色设置为黑色,填充颜色设置为无,在舞台中画一个大的圆(正圆需要按住SHIFT键)。3、选中圆,在“窗口”菜单中点击“变形”命令,在弹出的面板中选定“约束”,将100%设置为80%,得到一个同心圆。4、按ALT或者CTRL拖动同心圆,复制出4个,使总数达到5个,注意这5个同心圆尽量分散,不要有交叉。5、分别用颜料桶给5个同心圆涂上颜色,颜色分别为红、黑、蓝,下面2个为黄、绿,按DELETE键删除同心圆的线条,然后按CTRL+G对每个同心圆进行组合,调整同心圆位置。6、选中五个同心圆,按CTRL+G进行组合,这样就完成该实例。(三)彩色文字的绘制操作步骤:1、设置好舞台大小和舞台颜色。2、选择文本工具,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好字体和字号、文字颜色,然后在舞台中输入你想输的文字。3、选中该文字,按两次CTRL+B进行分离,选择颜料桶工具,在颜色样式面板中最后一行中的彩色,对文字进行填涂颜色(本案例颜色可以自己在颜色面板中进行设置,以后课程中会有设置的方法)。(四)空心字的绘制操作步骤:1、 选择文本工具,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好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然后在舞台上输入文字。2、 按两次CTRL+B,将文字打散,在文字以外区域单击一下,使文字处于不选定状态。3、 单击墨水瓶工具,在属性面板上选择好颜色,笔触宽度,线型,依次单击各文字。4、 按DELETE键删除内部颜色,空心字制作完成。(五)、立体五角星的绘制1、设置好舞台大小和舞台颜色。2、选择线条工具,在属性面板上设置好线条颜色和线条宽度(一般为2左右),在舞台上画一条直线。3、选择直线,打开“变形“面板,将旋转角度设置为72度,单击“复制并应用变形”按钮,得到5条直线。4、每隔3条线依次连接直线一头,得到一个五角星,删除多余的线条,得到一个五角星图形。5、在“颜色”面板中将填充颜色设置为放射性渐变,左边为白色,右边为红色,填充该五角星。第二部分 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和逐帧动画要点:1、 理解普通帧,空白关键帧、关键帧的概念和区别。关键帧是它前面和后面的帧的内容不相同的帧,一般而言是动画发生重大改变的帧;空白关键帧一般是指没有任何内容的关键帧;普通帧不会改变动画的变化,它基本是关键帧的延续,使前面的内容可以看得见。2、 理解图层的概念。在动画中如果是同一时间有多个物体在运动,或者有多个物体,我们可以增加图层使各个物体的运动分离开来。图层的操作一般有:插入图层,删除图层,重命名图层,隐藏图层,锁定图层等。3、 理解补间动画,动画渐变和形状渐变的区别。动画渐变一般是组合的物体之间的变化,多用于元件的变化;形状渐变是分离状态的物体之间的变化,多用于物体内部的改变的变化。4、 逐帧动画是指每一帧或者每几帧都要制作关键帧的动画,多用于不停改变状态的动画。实例:1、 小球在桌面弹跳2、 字母(或文字)变化3、 模拟打字效果4、 霓虹灯文字(一)、小球在桌面弹跳操作步骤:1、 选择矩形工具,将笔触颜色设置为无,填充颜色设置为兰色,在舞台下面画一个长的矩形。选定时间轴的第40帧,按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帧”。2、 点击时间轴左侧的“插入图层”,增加一个图层2,选定图层2的第1帧,选择椭圆工具,将笔触颜色设置为无,填充颜色设置为颜色为系统中的立体颜色,在舞台上方画一个小球。3、 在图层2的第20,40帧插入关键帧(选定20帧,按F6或者按右键在快捷菜单中进行选择;40帧操作和20帧一样,后面动画类似操作具体操作步骤省略),选择第20帧,将小球移到下面和桌面接触(用方向键或者鼠标可移动小球)。4、 点击120之间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将补间设置为形状,2040之间也设置为形状渐变。5、 按CTRL+ENTER进行测试。(二)字母(或文字)变化操作步骤:1、 选择文本工具,在属性面板上将字体设置为Arial black,字号为80,在舞台中输入字母“A”,选定20帧,按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空白关键帧”(或F7键),在舞台上输入字母“B”,参照前面的操作依次在40、60、80帧分别输入“C”“D”“E”。2、 按CTRL+B将字母A、B、C、D、E分离打散。3、 点击120之间任意帧,在属性面板中将补间设置为形状,同样,将2040,4060,6080也设置为形状渐变。4、 按CTRL+ENTER进行测试。(三)、模拟打字效果操作步骤:1、新建FLASH文件,设置好舞台大小和舞台背景,将帧频设置为2。2、选择文本工具,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好字体,字号以及文字颜色,在舞台中输入所需要的文字。3、选中这些文字,按一次CTRL+B对文字进行分离,使文字成为每个单一的字,然后点击第一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有多少文字就插入多少个关键帧,这样所有的关键帧上都有了同样的文字。4、点击第一帧,将舞台上文字只留下第一个文字,其他文字按DELETE删除。5、依次类推,第二帧留下第一和第二个文字,第三帧留下第一和第二、第三个文字.6、按CTRL+ENTER进行测试。(四)霓虹灯文字操作步骤1、 新建FLASH文件,设置好舞台大小和舞台背景(黑色),将帧频设置为2。2、 选择文本工具,在属性面板上将字体设置为Arial black,字号为80,在舞台中间输入文字“FLASH”。3、 选择文字按两次CTRL+B对文字进行分离,分离后在舞台外单击一下,使文字处于不选中状态,选择墨水瓶工具,在属性面板中将颜色设置为红色,笔触大小为2,线型为虚线,依次点击每个文字的轮廓并用DELETE删除里面的颜色。按F6键插入关键帧,使关键帧达到6个以上,依次选中第二帧,在属性面板中将颜色设置为黄色,依次类推改变每帧的颜色。4、按CTRL+ENTER进行测试。第三部分 文字动画要点:1、 常见的文字动画包括文字的淡入淡出,文字放大和缩小,文字的翻转、文字颜色的变化、文字角度的变化等等,一般文字都要设置为元件。2、 元件的作用非常大,一般稍微复杂点的动画都要制作元件。元件的应用会使动画制作十分方便轻松。在制作一个动画的过程中,如果对使用的图象元素重新编辑,那么还要对使用了该图象的复制品进行编辑。如果使用了元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重复操作,需要改变时,只需要改变该元件即可。3、 元件有3种类型,分别是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元件和按钮元件。图形元件:用于制作静态图象。多用于静态的如:文字,图片,自己创建的图形等;影片剪辑元件:用来制作可重复使用的,独立于主影片时间轴的动画片段,所以一般影片剪辑元件一般也是一个动画。按钮元件:用于按钮的制作。4、 对于初学者而言,如果需要调整某个图片或者文字的透明度、亮度、色调等操作,需要将其转化成元件。制作元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插入”菜单中的新建元件命令,另一种是先制作好,然后利用“修改”菜单中“转化为元件”命令。5、 对于初学者而言,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制作元件完成后必须回到主场景才能制作动画,否则容易在元件里将主体动画完成,这样会得不到效果,修改起来也比较困难。实例:1、 文字的淡入和淡出(此操作较简单,只需要将文字做成元件然后设置其透明度即可)2、 旋转飞舞的文字3、 镜像文字(二)旋转飞舞的文字(制作“欢迎光临本站”这六个文字依次进入舞台的动画)操作步骤:1、 新建文件,将舞台大小设置为400300PX,背景颜色为淡紫色。2、 点击“插入”菜单中“新建元件”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名称改为“欢”,类型设置为“图形”,点击“确定”。然后点击文本工具,将字体设置为黑体,大小为40,颜色为红色,在舞台中间输入“欢”。3、 参照步骤2,分别制作“迎”“光”“临”“本”“站”元件。利用椭圆工具制作一个“小球”的图形元件。4、 回到主场景,单击“插入图层”按钮,插入7个图层,使总图层达到8个,分别对各图层进行命名,图层名称从下而上分别为“欢、“迎”“光”“临”“本”“站”、“虚线”、“小球”。5、 点击“虚线”图层的第1帧,利用线条工具,将线条颜色设置为深红色,粗细为2,线形为虚线,在舞台偏下方画一条长虚线。点击35帧插入普通帧。6、 在“欢“图层的第1帧,按CTRL+L打开库,将“欢”元件拖到舞台下面,在第5帧插入关键帧,将“欢”放到虚线上面,回到第1帧,利用变形工具将“欢”倒转,然后在1到5任意1帧点击,将“属性”面板的补间设置为“动画”。7、 参照步骤6,分别在“迎”“光”“临”“本”“站”图层的510,1015,1520,2025,2530帧制作好其他几个文字元件的动画。8、 点击“小球”图层的第1帧,将库中“小球”图形元件拖到虚线的左边,在30帧插入关键帧,将“小球”拖到虚线右边,在130之间创建动画渐变,然后在35帧按F5插入普通帧。9、 按CTRL+ENTER进行测试。(三)镜像文字(制作“海内存知己”五个文字已经它们的倒影跳跃的动画)操作步骤:1、 新建文件,设置好舞台大小已经背景颜色(白色)。2、 点击“插入”菜单中“新建元件”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名称改为“海”,类型设置为“影片剪辑”,点击“确定”。然后点击文本工具,将字体设置为楷体,大小为40,颜色为黑色,在舞台中间输入“海”。分别在10,20插入关键帧,30帧插入普通帧,然后在第10帧将“海”字放到上面,分别在110,1020创建动画渐变。3、 参照步骤2,分别建立“内”“存”“知”“己”影片剪辑元件,并且将它们分别依次落后2帧,如“内”影片剪辑元件为1,3,13,23为关键帧,30为普通帧,13帧“内”文字向上移动,313,1323之间创建动画渐变;“存”影片剪辑元件为1,5,15,25为关键帧,30为普通帧,15帧“存”文字向上移动,515,1525之间创建动画渐变;依次类推。4、 回到主场景,在图层1利用线条工具在舞台中间画一条直线,然后打开库将制作好的影片剪辑元件拖到线的上面,然后在将这些影片剪辑元件同样拖到线的下面,要求上下的影片剪辑元件参照线轴对称。5、 选择好下面的影片剪辑元件,打开“修改”菜单,“变形”中的“垂直翻转”,并且在“属性”面板中将它们的“透明度”设置为50%。6、 按CTRL+ENTER进行测试。第四部分 遮照动画和运动引导层动画要点:1、 遮照动画应用非常普遍,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遮照动画的原理。遮照动画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图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将遮照层看成一堵墙,如果遮照层没有任何东西,那么被遮照层将不会被我们看见;如果遮照层有元件或者图形,就相当于开了一个窗户,透过这个窗户我们可以看到被遮照层的画面。所以遮照可以是一个区域,也可以是文字,甚至是一个运动的动画。2、 运动引导层动画是针对曲线运动而设置的。我们只要抓住2个要点,这类动画就不难掌握。第一,运动引导层只放置运动的路径,而且必须是分离状态,其他的一律不要放在运动引导层;第二,被引导层只放运动的物体的动画。实例:1、 百叶窗文字2、 电影片头3、 毛笔写字4、 激光文字(一)百叶窗文字此类动画制作效果类似,它适用于图片之间的切换,应用非常普遍。操作步骤:1、 新建文件,将背景设置为550400,颜色为白色。2、 导入2幅图片,新建名称为“图片1”的图形元件,将图片1拖到舞台中,选中该图片,按CTRL+B打散,选择椭圆工具,将笔触颜色设置为黑色,填充颜色设为无,在图片上面画一个椭圆,选中该椭圆,将椭圆大小设置为400375,选择椭圆外面区域,按DELETE删除图片外部区域,选择椭圆线条,按DELETE删除线条。3、 参照步骤2,新建“图片2”的图形元件,大小和“图片1”元件一致。4、 新建“元件3”,类型为影片剪辑元件,在第1帧用矩形工具(笔触为无,填充颜色为黑色)在舞台中画一个矩形,大小为50050,分别在15,25,40插入关键帧,将15和25帧的矩形高设置为1,在115,2540之间设置为形状渐变。5、 新建“元件4”,类型为影片剪辑元件,在库中将“元件3”拖到舞台中,然后再拖入若干个“元件3”,并且排列好。6、 回到主场景,插入2个新图层,在图层1的第1帧将“图片1”拖到舞台中,在图层2的第1帧将“图片2”拖到舞台中,使“图片2”完全覆盖“图片1”,在图层3的第1帧将“元件4”拖到舞台中,使“元件4”覆盖“图片2”。7、 选择图层3,按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遮照层”。按CTRL+ENTER测试影片。(二)电影片头操作步骤:1、 新建文件,将背景设置为800600,颜色为红色。2、 新建“元件1”的图形元件,选择线条工具,参照第一部分实例5制作一个立体五角星。3、 新建“元件2”的图形元件,选择线条工具,将线条颜色设置为黄色,粗细为4,在舞台中绘制一条水平的直线,利用任意变形工具,将中心点拖到线的右端下方,按CTRL+T在弹出的“变形”面板中,将旋转角度设置为10度,单击“复制并应用变形”按钮绘制出一个由线条组成的圆形图形。4、 新建“元件3”的影片剪辑元件,在库中将“元件2”拖到第1帧的舞台中,并按CTRL+C复制该图形,在第40帧插入关键帧,然后在140之间选择动画渐变,在属性面板将旋转设置为“逆时针”“1次”。5、 增加1个图层2,在图层2的第1帧的舞台中按右键,选择“粘贴到当前位置”,选择好该图形,选择“修改”菜单中的“变形”“水平翻转”,然后按CTRL+B打散该图形,在“修改”菜单中选择“形状”“将线条转换为填充”。6、 选择图层2,按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遮照层”。7、 回到主场景,将元件3和元件1拖到舞台中,调整元件1大小,按CTRL+ENTER测试影片。(三)毛笔写字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将背景设置为500400,颜色为白色。2、新建“毛笔”的图形元件,选择矩形工具,绘制毛笔笔杆,利用颜色面板给矩形涂上合适的颜色,再利用椭圆工具绘制一个小椭圆作为毛笔笔头,用选择工具给椭圆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涂上颜色。3、回到主场景,在“图层一”的第一帧利用文本工具(设置好字体、字号等)在舞台中输入一个“范”字,在第25帧按F5插入普通帧。4、新建一个“图层二”,在“图层二”的第一帧利用矩形工具绘制一个黑色无笔触颜色的矩形,大小要能完全覆盖下面的“范”字,单击图层区域上面的“显示图层轮廓”,这样原来被黑色矩形覆盖的文字“范”出现了,选择“橡皮擦”工具,对照“范”字轮廓,把“范”字擦出来。5、按F6插入新的关键帧,利用“刷子”工具,慢慢刷“范”字的起笔“横”的一小部分,依次类推,直到“范”字笔画完全刷出来为止。(注意:每刷一小部分就插入一个关键帧)6、新建图层三,向舞台中拖入做好的“毛笔”元件,将其放到“范”字的起笔处,插入新的关键帧,根据下面图层的“范”字的写到的位置调整“毛笔”实例,依次类推直到“范”字完全写出为止。7、右键单击“图层二”选择“遮照层”。8、 按CTRL+ENTER测试影片。(四)激光打字操作步骤:1、 新建文件,将背景设置为400300,颜色为蓝色。2、 新建“激光”的图形元件,选择矩形工具,绘制一个黄色无笔触的细长矩形,选择任意变形工具,选择工具箱下方的“扭曲”按钮,将矩形的一头变细。3、 回到主场景,选择文本工具,利用属性面板设置好文字的字体、字号等,然后在舞台中输入“艺”字。4、 按CTRL+B将“艺”字分离,选择墨水瓶工具,在属性面板中选择线条颜色为黄色,笔触粗细为3,去滴“艺”字的轮廓,然后删除“艺”字里面的颜色。5、 在“图层一”的上面和下面各插入一个新的图层,并命名最下面图层为“jiguang”,最上面图层为“wenzi”,并将图层一做好的空心“艺”字进行复制,并粘贴到“wenzi”图层,使两个完全重合。缩定并隐藏“wenzi”图层。6、 回到“jiguang”图层,将做好的“激光”元件拖入到舞台中,点击“图层一”的第一帧,将“艺”字上面草字头和下面“乙”各擦开一个缺口。然后将“图层一”改为“引导层”,“jiguang”图层改为“被引导”。7、 在“jiguang”图层的第15,16,30帧插入关键帧,并将“激光”元件实例分别放在缺口的两边,在115,1630之间创建补间动画。8、 锁定“jiguang”和“图层一”,将“wenzi”图层解除隐藏和锁定,不停按F6插入关键帧,直到第30帧。回到第一帧,对照“激光”实例将“激光”还没经过的部分删除,依次类推,做好第2到第30帧9、 按CTRL+ENTER测试影片。第五部分 光线的制作和应用要点:1、 常见的光线一般有线性如探照灯,汽车头灯,台灯等,它们一般向1个方向发散,基本呈梯形形状,离光源越近光线越明亮;放射性如太阳、月亮光、灯泡等,它们的特征是向各个方向发散,离光源越近光线越明亮。因此,制作光线也有2种,分别为线性渐变和放射性渐变。2、 光线的亮弱通过透明度来调整,还有色标的位置也有关。一般光线的颜色选择明亮的颜色如黄色、白色、粉红色等。实例:1、 运动的流星2、 光效文字(一)运动的流星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将背景设置为800600,颜色为黑色。2、新建“线条1”的图形元件,选择矩形工具,将笔触设为无,填充色为线性渐变,4个色标从左向右分别为白色、黄色、黄色、白色,两侧白色的透明度为0%,在舞台中画一个细长矩形。3、参照步骤2,新建“线条2”的图形元件,颜色从左向右分别为白色、粉红、粉红、白色。4、新建“星星”的图形元件,选择椭圆工具,将笔触设为无,填充色为放射性渐变,色标为白色,白色,右侧的白色透明度为0%,在舞台中画一个圆。然后拖入“线条1”和“线条2”,并各复制几个,组成一个星星图形。5、新建“流星”的影片剪辑元件,将“星星”元件拖入到舞台中,调整合适的大小,按ctrl+C复制该图形,新建5个图层,分别在新建的图层的第1帧舞台中按右键,选择“粘贴到当前位置”,在第30帧插入关键帧,将星星移动到离中心的星星另外一方向,并将其透明度设置为30%,并在130之间创建补间动画,其他图层操作类似,删除图层1。6、新建“运动的流星”的影片剪辑元件,在舞台中画一个填充为无,笔触为白色的椭圆。然后在图层1的第80帧插入普通帧。增加若干个图层,并且在图层2的第2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将“流星”元件拖到椭圆上,在第30帧按F7键,依此类推,让每个图层依次落后1帧,直到排列好整个椭圆为止,删除图层1。7、回到主场景,将“运动的流星”拖到舞台中,按CTRL+ENTER测试影片。(二)光效文字操作步骤:1、 新建文件,将背景设置为550260,颜色为黑色。2、 新建“发光”的图形元件,选择矩形工具,笔触颜色为无,填充颜色为线性渐变,左右2个色标都为浅黄色,左侧透明度为0%,在舞台中画一个矩形,选择任意变形工具,并在工具箱的下方选择“扭曲”,将矩形变成梯形。利用选择工具将右侧的小边拖成弧形。3、 回到主场景,在图层1中,选择文本工具,字体设置为隶书,大小为50,颜色为淡黄色,在舞台中间输入“小蜜蜂闪客室”几个文字。选中图层1的38帧,按F5插入普通帧。4、 插入图层2,将“发光”元件拖入到舞台中,使其右端覆盖“小”字。在第8,20帧插入关键帧,回到第1帧,将其透明度设置为0%,第8帧宽度为1帧的70%左右(可通过“变形”面板调整),透明度为80%,第20帧宽度为1帧的30%左右,透明度为0%。分别在18,820设置动画渐变。5、 选择图层2的第120帧,复制这些帧,插入图层3到图层7,在图层3的第4帧将复制的帧进行粘贴,图层4的第7帧依此类推进行粘贴,并且将各图层的第38帧按F5进行对齐。6、 回到图层1,在4,7,10,13,16,19帧插入关键帧,删除第1帧的文字,第4帧只留“小”字,随后的帧依次增加一个文字,直到文字全部显示。7、 按CTRL+ENTER测试影片。第六部分 按钮的制作和应用要点:1、 按钮的制作非常简单,利用按钮元件可以直接制作,按钮元件只有4帧,分别为弹起帧,指针经过帧,按下帧和点击帧,前3帧分别是按钮的3个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