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的支教总结.doc_第1页
邓宁的支教总结.doc_第2页
邓宁的支教总结.doc_第3页
邓宁的支教总结.doc_第4页
邓宁的支教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教总结桃源小学 邓宁岁月如梭,韶光易逝。重回首,去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时间走得真快,回想去年初秋刚刚来到支教学校时,内心里充满了激动。我们不知道支教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将会是一段怎样的人生经历!转眼一年的忙碌与充实的支教生活结束了,看似短暂亦平淡的日子,却为我的人生路途上树立了一座坚韧闪亮的里程碑。自支教生活伊始,我就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把自己当成城子坦中心小学老师中的一员。顾全大局,服从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安排,团结老师,竭心尽力地为城子坦中心小学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的个人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下乡支教,累并快乐着!我走进了乡村小学教育的深处,了解到乡村小学教育的现状,认识到了乡村小学教育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会到了这些可亲可敬的乡村小学教师的酸甜苦辣。这一年真可谓是辛苦的付出,幸福的收获;勤勉的耕耘,快乐的成长!刚来到城子坦镇中心小学就感受到了这里领导和老师的热情。当我们站在全校教师面前作自我介绍时,感受到的是五十几位老师欣喜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瞬间我们就融入到了这个可爱的大家庭里。随后,经校领导集体研究,给我安排了五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我和五年三班的丛阳老师作为师徒结了对子,彼此像老朋友一样交流了班级情况和各自情况。学生到校第一天,丛老师就把我领进班级。这里的孩子真是天真质朴,见到新老师来到班级,显得腼腆又高兴。我向孩子们做了自我介绍,希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从彼此身上都有所收获。这些可爱的孩子回敬给了我极其热情的掌声。开学第一课,我带领学生从整体来感知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并提出了预习的相关要求。孩子们显然对这种感知教材和预习的新方法很陌生,课堂进度较慢。之前我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但事实比我预想还不乐观。开学第一周,我就明显感受到孩子们思维的闭塞,阅读量和知识量的匮乏。就连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孩子都是相当薄弱的。为了扩充孩子们的语文阅读知识量,我做了三件事:1. 布置积累本,动笔写短文我们中山区多年来一直利用积累本来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所以,我便尝试着让这里的孩子也试着写写小文章,把写作训练做的扎实一些,细致一些。我想,第一次小练笔弄一个简单一点的题目自我介绍。这个题目孩子们写起来比较容易,只要把自己的自然情况、性格特点简单介绍一下,让我对他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好。但事实证明,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作文题目是简单的。全班四十多个孩子,交上来三十多个本子,二十多个本子都只写了两三行,最好的孩子也就是写了两个段落。看到这些歪歪扭扭又少的可怜的作文,我当时就茫然了。不知道该怎么批这写作文,该怎么写评语。孩子们的作文能力之弱是完全超乎我的想象的。可第一次写文章,我又不能打击他们。鼓励和赞赏是必须的。我就矬子里拔大个,找了几篇文章的几句话给孩子们读了一下。让后讲解了自我介绍应该怎么写。虽然这些孩子们听得都很认真,但我知道他们仍旧不知道怎么写。随后又布置了一篇文章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想了解一下孩子们平日的阅读情况。结果同样是不容乐观。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布置积累本的练笔内容,坚持每一本都认真评阅。听说读写,写最难!作文教学就是个慢功夫,只能一天一天慢慢来。2. 诵读经典古诗词语文学习其实是一个“举三反一”的积累过程。没有厚重的积淀,很难言之有物。所以,我挑选了一些诗词,打印出来,孩子们人手一份。每天早晨和中午休息时间,或其他零散时间,就让班委带着大家一起诵读。我不要求他们背诵,但是读久了有些孩子自然就能背下来了。除了古诗词,我还会给孩子拓展积累一些名家名篇的好句子,好片段。课上课下,与课文或作者相关的一些短诗短句也都会抄在黑板上,让孩子们积累下来。所谓,“不积跬步之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从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入手,让孩子们有语文积累和运用的意识。我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将这些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哪怕只用一个词,只引用一句话,那都是极好的!3. 建立图书角除了知识,孩子们还要有见识!见识从哪里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们年纪尚小,家庭条件有限,那就从读万卷书里寻见识吧!相对于城里的孩子而言,这里的孩子读书氛围稍差一些。书店少,而且即便网上购书也不给送到这里。所以,我自费买了几十本国内外儿童文学书籍。然后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运到学校里。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孩子们自由借阅,课间或者回家都可以看。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些书,最受欢迎的是窗边的小豆豆吹牛大王历险记等等。建立图书角,只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千万方法中的一种。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做阅读推广人,要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在阅读中成长。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存状态!这才是我做这一切的最终梦想!在近一个月的教学工作中,我跟学生们达成了一片,跟老师们相处也特别融洽。我上课,丛老师就随堂看课,认真做听课笔记。下了课,我们还就课上的一些问题作交流。我做课后反思,丛老师就做相关点评。这种小教研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让丛老师汲取到很多好方法,好思路。这种小范围的教研和交流还不够有辐射性。所以,在9月7日 周三全校教研时,我们做了第一次校本研训的讲座。我以伴着文字幸福成长为题,分别从“学语文,感受文字的力量;教语文,注重积累爱阅读;写文字,积累本的有效使用”三方面和在座的老师交流了以读书为主题的小讲座。在座的五六十位老师特别认真地听讲做记录,反响非常好。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我和五年三班的学生还有班主任老师日渐默契。11月中旬的教研活动,校领导让我上一节观摩示范课。尽管平日里认真备课上课都轻车熟路的,但是真要在全校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语文教学风采,还是非常有压力的。现在乡村小学的硬件配备可以说是不亚于城市学校,但是能否高效使用这些教学手段和信息化设施却是乡村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选择使用交互性电子白板来上一节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备课前,我收集、查阅了大量关于圆明园从兴建到毁灭的资料。思考着,我应该从什么角度入手,来讲述中华名族历史上最大的博物馆的毁灭这一事实?尽管我只是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但是我始终认为,教育要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站在生命长河里,如何给学生展示一个客观的历史?如何从历史事件中反思整个民族和人性的弱点?这应该是我备这节课的立足点。然后我认真研读了教材,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设计。最后就是制作能在电子白板上顺利达成教学目的的课件。通过视频剪辑、图片、文字、音乐的编辑整理,耗费了一周的时间制作了一套精美的课件。11月16上午,我的全校观摩课圆明园的毁灭圆满成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孩子们了解到首先,“当人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他人时,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其次,“而当人们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自大自满的时候,灾难也将随之降临。”最后,“任何外在的形式的美与精彩都是脆弱的,只有内在的美与精彩才可能永恒。”所以,通过圆明园的毁灭,孩子们得到了更多人生的思考:“多想想别人,少想点自己”“低调做人,谦恭做事”“真正的美丽是心灵散发出的芬芳”可以说,不仅是学生,老师们也通过圆明园的毁灭来反思了以往对历史的看法。这一堂观摩课赢得了城子坦中心校老师的极大认可。于是,在11月25日的月度教研时,我再次做课,并与全镇一百多位老师交流研讨了这一课,同样受到了极大地好评!在平日上课和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丛阳老师一直特别认真地学习着。在两个多月的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之后,丛老师迫不及待地想要把看到的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于是,我们调换了位置,她走上讲台上课,我在下面认真做记录。一方面思考丛老师课堂的优势劣势,另一方面也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不足。最重要的是,在课后我们的评课和交流中,总能让彼此有巨大的收获和进步。教学相长,让我们的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下半学期。有了上半年的训练和课堂教学铺垫,下半学期,我更有针对性的强化了学生的作文训练。前半学期的积累本小练笔,是兴趣的激发,后半年的作文训练才是真刀实枪的应战。我从写清楚一件事入手,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学生写清楚、写具体、写真实!训练先从题目入手。我给孩子例子,教孩子方法,让他们知道如何命题。然后,从句子入手,教孩子运用修辞方法。做句子训练的时候,不单单是要学生会写,还要让他们会说。要把平日上课分析课文关键句、重点句的方法运用其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平日上课所使用的那些分析方法,可谓事半功倍。最后,再从段落结构和篇章入手,教孩子如何布局谋篇。在这一过程中,穿插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引导学生仿课文运用的写作方法;仿文章过渡自然条理清晰的构段方式;仿作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的语言特点等等,来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在训练这一期间,我每周布置给孩子们一篇写事的作文,然后详批详改;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赏析点评自己和同伴的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进步飞速。大部分孩子,从最初只能写三四行,到一写就是三四百字;还有一些好孩子,文章不仅在数量上有提升,而且质量上也是相当过硬。这些孩子们在作文上找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对他们来说,以往学习语文最难的习作已不再是一件难事。4月26日普兰店市进修学校在城子坦镇中心小学,举行了全市高段语文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我做的课,讲评四单元习作一件感人的事。这一课之后,学生不仅收获到了巨大的成就感,而且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也为学生的进步而感到欣慰和幸福。随后,我和与会的一百多位普兰店市各学校的老师做了交流。我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做了我笔写我心的作为教学经验介绍。我的课不仅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评价,而且讲座也引起巨大的反响。讲座做完后,老师们争先恐后到电脑上拷贝我的教案、讲座稿和课件。老师们普遍反映,“无论是授课还是讲座,都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可学的东西。”即便散会后,有些老师还热情的与我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次公开课虽然上完了,但是与普市老师教研活动并没有结束。随后几天,一些老师给我发邮件或在qq上与我交流有关语文课堂的一些问题。网络交流还不够便捷,我们就电话联系。我与普兰店市沙包镇的张成有主任,更是多次电话沟通,探讨课堂转型的问题。我从农村课堂实际出发,表达了忠恳的意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