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在考试的缝隙里读书.docx_第1页
初三在考试的缝隙里读书.docx_第2页
初三在考试的缝隙里读书.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在考试的缝隙里读书 如山的卷子,如海的题,这是初三的特点。 繁忙、辛苦、劳累而又单调重复,这是初三的特点。长此以往,教师便会肤浅、琐细和平庸,学生便会惰怠、冷漠、世俗。已经是第五轮带初三了,我还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我害怕自己的课堂毁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那些兴趣的小芽,培养起来不容易,要想毁掉太简单了考试本来就是“风刀霜剑严相逼”,再来点索然无味千篇一律死气沉沉的课堂,语文哪还会有温度和魅力吸引学生用心灵热爱?那么,拿什么拯救初三的语文?读书!用语文的源头活水滋养课堂,滋养师生!(一)读书,让老师温暖而坚韧在进入初三前的暑假备课时,我遨游于题海,突然发现,在题海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阅读文章就像美丽的鱼,我搜集整理了近五年的考题,发现这些都是当代文学精品:冯骥才年夜思苏七块歪儿拒绝句号快手刘长衫老者季羡林我爱北京的小胡同月是故乡明神奇的丝瓜二月兰国学应是大国学梁衡青山不老书与人的随想人人皆可为国王毕淑敏冻顶百合悠长的铃声盲人看父亲教我的歌周国平愉快是最基本的标准论读书己所欲,勿施人要成为你自己好梦何必成真张晓风不朽的失眠不知有花你为什么拿这一个还有汪曾祺、史铁生、陈忠实、周涛、铁凝、池莉、张抗抗、刘心武、贾平凹等作家作品,应该说,这些考试选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正是当代文学的精品。考试,突然为老师打开了当代文学的一扇大门。像我,在中文系学习当代文学,已经是15年前的事了,我的知识已经老旧落后,如果不及时补充,那么枯竭、贫瘠之时的备课授课只能是照本宣科、匠气十足。那么,读书,打开一扇门,走进一片风景,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感悟以及诠释能力。读书,让自己温馨而坚韧。我喜欢龙应台的目送,因为只有她,是用一支忧伤、美丽、深邃、犀利的笔,写出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目送历史苍茫时的深情与无奈,留在一页页的文字空白处的,是我的忍不住的眼泪我喜欢冯骥才俗世奇人,因为他能把这些俗世的奇人怪事讲述得精彩曲折,字字句句凝练如洗,而且阅读就像听评书一样,那声音就在你耳边,抓人心呐。我喜欢季羡林,因为他是一个温暖的老人,可爱,亲切。我喜欢史铁生,因为我从未真正读懂过他,却因为他的存在而满足。我喜欢周国平,因为他在用他的勤奋与深思,替我承担苦难,肩住黑暗的闸门,让我们往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我喜欢汪曾祺,因为他的文字,色香味俱全,其中有很雅的字画味,也有饭菜香味。在深深浅浅的阅读中,渐渐多了点从容开阔,少了点迂腐固执;多了点单纯细腻,少了点世俗抱怨;多了点柔软坚韧,少了点颐指气使。阅读,使人温暖而坚韧。(二)读书,让语文课堂活水绵绵 读书,让语文课堂活水绵绵。陈忠实的晶莹的泪珠是08年北京市考题,文章讲述的是自己幼时因生活困窘不得不休学时,一位女教师替自己惋惜而流泪的事。在讲文章的时候,有学生说,文章结尾说,“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源泉,是滋养民族精神的源泉”,这句话很难理解,显得突兀而矫情,好像是人为拔高。其实有不少老师也是这样想的。我给同事和学生介绍了陈忠实的创作风格,讲到了陈忠实是最反对“泛滥的矫情”,他的作品往往是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的交融,凝重、苍茫、悲壮、深沉。他认为良知,是对人类的关心,哪怕是对最卑微的生命的关注,作家的爱、怜悯和忧患都隐含在其中。所以,这篇优美的散文背后,贯穿着这种思想。 然后我们欣赏了未删改的文章,了解作者“我今天终于把几近四十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的时候,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当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泉不致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大家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在物欲横流、人欲膨胀的现实中,这篇文章也是晶莹的源泉。课堂似乎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水草丰茂的精神之泉边。 在讲苏七块的时候,我推荐学生们阅读俗世奇人,了解那些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物:外科大夫苏七块各色的规矩;粉刷匠刷子李干完活全身不沾一点白点;泥人张从脚底下取一块泥巴单手捏出活人嘴脸;造假画的黄三爷以假乱真耍得行家丢了饭碗,奇特的闻所未闻的人物,精妙的叹为观止的故事,作家冯骥才幽默独到的笔法,让人拍案叫绝。多年后,学生们会不记得铺垫与呼应等语文名词,不记得审题技巧与得分点,但俗世奇人的传奇、杂学、语言,会伴其一生,这是语文的绵绵活水。在写作教学中,阅读也是“天光云影共徘徊”。有一次,讲话题“发现”,我给学生欣赏了美文季羡林的槐花,不知有花,然后我的赏析文章忽视与发现,学生们讶然原来仅仅一个作文命题的背后,也有这么深厚的美好的故事。原来写作交流这么美好!当老师为学生推开一扇门,助学生远行的时候,老师的阅读量决定课堂上每一句话的分量,老师自身的修养、感悟以及诠释能力影响学生脚印的深浅。读书,让老师温暖而坚韧,让课堂活水绵绵。(三)反思与困惑我希望,能引导每一个学生找到一本在他们心灵中留下深刻痕迹的书。我希望,阅读不是为了考试、为了检查,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成长的渴求。我希望,书籍打开新的天地,发展智力,唤醒思想。我希望,阅读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引领学生尝到这种游泳的欢娱,感受到自己是只身畅游于人类智慧浩淼大海的勇士。可是,我的大部分学生,缺乏阅读,他们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读,而最终,教科书也读不好。他们没有时间,因为忙于如山的卷子,如海的题,而考试对他们来说,也是拔苗助长。所以,他们在考卷上填写的鲁迅代表作是阿甘正传!一个人的阅读奠定他精神的成长,我的大部分学生,在增长身高体重的同时,没有相应的精神成长,看他们贫瘠的阅读就可以知道。为此,我深感悲哀,深感无力。他们缺乏真正的阅读,缺乏抓住理智和心灵的阅读,缺乏激发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思索的阅读,缺乏迫使自己审视和细察复杂的人心和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