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家族关系.docx_第1页
浅谈中日家族关系.docx_第2页
浅谈中日家族关系.docx_第3页
浅谈中日家族关系.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日家族关系摘要:中日两国婚姻、家族结构与血缘观念、家族伦理的异同等各自的特点得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背景来分析。 总结大全 关键词: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 差异 文化背景 中日两国的家庭伦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纵观两国近五十年的发展都不难看出,家族关系会因时间,地域的不同而不同的。 下面首先谈谈我所处的泰州市及周边一些城市家族关系的普遍现象。 一 结婚前 家庭是以婚姻为开端的。据一些资料显示在中国99%的人会选择婚姻。而结婚似乎不是年轻人两个人的事,父母总会介入,会去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和另外一方在同一个地方工作,是否“门当户对”。所以结婚的话题显得非常沉重。 二 结婚后 婚后,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夫妻双方都有参加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般来说夫妻双方都会继续婚前的工作,经济方面相对独立。一般的新婚夫妇不做琐事,有空闲时间就双双出门购物,娱乐,结婚之后很快生孩子的人也少了。对它们来说,小孩子似乎就是第三者。当然,晚婚就例外了。 三 孩子出生 资料显示,在年轻人二人世界享受完了之后,99.3%的人总会期待孩子的降临。新生儿的出生使得之前不住一起的父母都住到了一起,为的是方便照顾小孩。中国人认为男人是“根”所以新生儿一般随父亲姓,表示这个男方的血脉的遗传。如果要随母姓的话,一般在结婚前就协商好了。如今,独生子比较多,年轻夫妻,老人对孩子的态度概括来说就是“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小孩出生到上学,小孩的看管和接送80%都是爷爷奶奶,没有爷爷奶奶的家庭也会请专门带孩子的保姆。 四 孩子成长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随着小孩的成长,夫妻关系也有所改变,彼此的一种相互吸引,95%都转移到了孩子,老人的身上。话题的80%都是如何培养孩子,如何对待老人。有分歧时也会吵架,但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80%的人都会向对方道歉。 亲子关系 夫妇对孩子的态度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父母吝啬表扬孩子,总是喜欢横向比较小孩,使小孩子很难找到自信。一些资料显示,当父母自身犯错误了,主动向孩子道歉的只有65%。夫妇在家里很少对孩子用“谢谢,对不起,不错”这样的话。因此小孩眼中的父母是不宜沟通,高高在上的。对高中生的调查报告中显示,74.2%的中国母亲常和孩子聊天,72.6%的高中生愿意主动向母亲倾诉,排名于三国(日本,韩国,美国)之后。在看看父亲,许多孩子都反映怕爸爸,爸爸没有耐心,看到自己缺点,如学习不好,写作业磨蹭就急。这个应该缘于中国是以应试教育为背景的吧! 夫妇对老人的态度 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是养老的三个方面。有首歌“常回家看看”,道出了老人们最期盼和最可求的东西。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中国从去年开始增多了法定节日,如“清明节(祭祖),端午节,五一节,中秋节,元旦节”。一些资料显示,利用这些节假日回家看望老人的人明显增加了。而事实上,老人 ,孩子团聚的机会及时间是国庆和正月。关于赡养问题,中国的福利设施还不完善,加上中国人的潜意识中“送老人进养老院”就是不孝,所以基本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如我的父辈是在大家庭尽孝,兄弟们一般协商解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今独生子女比较多,一般夫妇要赡养四个老人。压力都很大。 “子女-中年夫妻-老人”折射出一个人生,以上是我对周边家族关系的一点浅薄认识。 下面就我对日本的家族关系谈谈一点粗略的认识。 据资料显示,选择婚姻的日本人有90%,而其中大部分也都称得上“晚婚”了。 一 结婚前 在结婚前,父母不会考虑年轻人是否在一个地方工作,但也会考虑是否“门当户对”,如学历等。在城里80%的年轻人会自己贷款买房结婚,不跟父母住一起。其中理由跟中国大致一致,归纳为以下两点:年轻人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分开居住彼此都很自由。 二 结婚后 “男子汉大丈夫,出外有七敌,在家是栋梁”这虽然是过去日本男子的普遍观念,但是在现今的生活中不难看出残留的痕迹。日本女人在结婚之后,85%的妻子会跟丈夫姓,90%的人选择做主妇,掌管家计,相夫教子。丈夫和妻子共同分担家务的人只有38%。大多数男人认为“家务事就应该是女人的事”、“事业型女人不适合做老婆”。 当然在做好家务,照顾好孩子的基础上很多人会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打着短工。一边筹划生活,一边算计自己打工得到的工资。(日本法律规定,主妇收入低于130万日元,就属于“抚养家族”,对于丈夫来说,抚养家族越多税金交得越少。所以为了得益,打工的主妇们没有不算帐的。当然如果主妇年收入超过180万,合计下来还是得益的。) 简历大全 三 孩子出生 95%的日本人还是想要孩子的,但是觉得小孩子负担重,压力大,所以不要的也占5%。下面看看有小孩的日本家庭。日本年轻夫妇认为,如果让老人带小孩子,会让孩子们接受到老的思维方式,造成退化。老年人则认为自己已经吃苦耐劳把孩子带大了,没有责任再养孙子了。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所有人都认为照顾小孩的任务应该是妻子的。由此,日本将帮助年轻妈妈分担养育的重任交给了保育园。(日本的前阶段分两部分,3岁前的保育园阶段;3-6岁幼稚园阶段。在日本没有专门给人带孩子这种职业。)这样年轻妈妈就可以出去打工,减轻家庭负担。 四 孩子成长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作为妻子,母亲,日本女人相夫教子所体现的细心温柔是很多国家男人所欣赏的。虽然日本男人为缓解压力,在外喝酒经常晚归,但是据资料显示他们始终觉得“家是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 但是根据日本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大阪,京都那带)的大都会未婚女子(23-27岁),有86%人认为理想的夫妻关系是保持“朋友感觉”。 所谓“朋友感觉”的夫妻,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 婚后保持婚前的生活水准。 2 丈夫必须帮忙做家务事。 思想汇报 3 女子婚后仍持续婚前原有的工作。 4 女子婚后仍可以与异性来往。 5 婚后丈夫和妻子各管各的钱包。 整体来看,这种理想状态跟我的周围的城市家庭现状有点类似。 亲子关系 夫妇对孩子的态度 开题报告 在高中生调查报告中,93.4%日本母亲常和孩子聊天,91.2%的日本高中生愿意主动向母亲倾诉,这在中,日,韩,美四国中,排名居首位。据学生自己说,父亲和母亲也会经常陪孩子参加活动,当对自己有误解时,都会主动道歉。从这点上来看,日本孩子心目中的父母还是很亲切的。 但是在日本也经常听到母虐待孩子致死的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确实无法理解。这个疑问曾经问过好多日本人,他们也不能理解,不能给与回答。 夫妇对老人的态度 日本也以“孝”为上。但是日本社会福利好,不以家族养老为主。老人一般不照顾孙子。他们或者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重,或者再就业,都不闲着。所以夫妇与老人的生活基本是互不干涉的。当然,节假日如“鬼节,正月”,他们都会回家看看老人。当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一部分是“老老看护(老年夫妇相互照顾)”,另一部分是进养老院,虽说费用很高,但是也变得多起来了。中年夫妇自己照顾老人的人很少。 纵观中日家族关系,不难看出其中的一些倾向。 一 从夫妻关系上讲,中国的双职工,使夫妻双方经济独立,更显平等,更易交流;日本的妻子相夫教子,还打短工其实也不是很轻松,但是丈夫工作压力过重。 二 从亲子关系上讲,中国的老人带小孩,应试教育,让夫妇与孩子疏远了;日本妻子的专职照顾能让小孩子更加幸福,健康的成长。 对其倾向的分析: 不管哪种关系的形成,我想与其文化,社会方面的背景都是有联系的。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的施行使独生子女变多。“科教兴国”使80.6%的高中生认为“作为高中生,学习最重要”。这些隐含的因素其实直接影响了家族关系。 日本是第二经济大国,生活节奏快,但是压力大,导致了“晚婚化”,“少子化”,“老龄化”,当然社会的“中流意识”我想也多多少少影响了家族关系。 通过这次调查,我觉得不能简单说中日家族关系,哪个好哪个不好。从广义上将,人是有共性的。不同中存在着共同的东西。我在农村长大,现在结婚了在城里生活。从小孩到结婚,恰似感受了两个境地,两个年代。但不管在什么样的年代,我想在家族关系中的夫妻关系里,夫妇两个人应该懂得理解和包容;在对自己的孩子时要学和做的就是鼓励和尊重;而对自己的父母更需要关心和尊重。要处理好哪个关系都离不开一颗“心”,每个人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