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中考卷的评述与09中考命题的几点说明.doc_第1页
08中考卷的评述与09中考命题的几点说明.doc_第2页
08中考卷的评述与09中考命题的几点说明.doc_第3页
08中考卷的评述与09中考命题的几点说明.doc_第4页
08中考卷的评述与09中考命题的几点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8中考卷的评述 与09 中考命题的几点说明 一试题总体评价 2008年中考语文卷,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功能,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我市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全卷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学习潜能的发掘,非常注重文化积累和运用,注重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二试题基本情况分析 2008年中考语文卷,总分为120分。整卷结构明晰,分三大板块: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总题量为23题,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作答时间。试卷形式活泼,文体丰富,首次增设了古诗词赏析的考查。在“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兼顾知识面的覆盖。客观性试题总共22分,占总分值的18.3;主观题共计98分,占总分值的81.7,符合教育部对主客观题总量控制的要求。 阅读文本选材做到文质兼美,既兼顾不同文体,又做到典范性、科学性、时代性并重,凸显人文精神,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作文总分50分,在全卷中所占比例适中。继续采用材料式话题作文的形式,不人为地设置审题障碍,不限定文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材料所引发的话题多元,让学生从中选择一个最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角度来写,便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试卷特点 1重视试题的稳定性,注意稳中求变 2008年语文试题,无论是考试的范围、内容、要求,还是试题的结构、题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从考试范围到命题形式,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微调。如:规定了古诗词赏读的范围,文言文阅读课内选文的范围;增设了古代诗歌赏析和广告词赏析等题型的考查。 2注重文化积累,强调语言运用 如:第1题阅读温总理的短诗仰望天空,把诗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既考查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沐浴了思想道德的熏陶。 第2题古诗文默写题都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在考查学生简单识记的同时,设计了两道提供具体情境的理解性默写题,对古诗文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3题名著阅读的考查也注重情境的创设,把阅读与理解结合在一起。 此外,语言运用的第4、5、6题则根据“课标”的实际精神,以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以思维为核心,表达为重点。选材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特别是第5题充分挖掘了地方资源,选取关注家乡、关注08奥运的热点话题来命题,让学生倍感亲切。 3选文注重典范性,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无论是古诗词赏读、文言文比较阅读还是课外现代文阅读为什么说地震是不可预报的和生命的化妆选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文化品位,体现了人文价值的导向和审美情趣的渗透。 阅读题的设计在关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和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能力外,还特别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感知文本、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成了主动学习、主动进取的过程,体现了考试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的新理念。 4命题的设计和答案的制订体现了选择性、开放性 如:语言运用的第5题,阅读理解的第10题,题干中明确要求学生选做。在答案的编制过程中,我们从学生多元思维的角度来考虑,在能力点的考查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 同时,答案要点也具有选择性。如:语言运用的第4题,阅读理解的第12题,特别是针对开放性试题的特点,精心设计评分要点,有效地避免了题目是开放的,而答案却是封闭的“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 5、材料作文立足现实,便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作文考查继续采用提供材料,让学生任选一个角度来作文的形式。材料本身具有多元性,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深浅不同的理解。在文体的选择上,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写现实生活,又为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五、改进建议 积极探索中考改革之路,加强试题研究,处理好客观题与主观题之间的比例,把握住开放性试题的尺度,研究语文试题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的考查,研究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在中考中的地位,以及如何通过笔试来加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的考查等,仍须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试卷上还有三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1)题干的设计和答案的制定还要更严谨 如第6题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范畴,提供了三则有关“节约型经济”的材料,要求考生写出自己探究的结果。命题扣住了国家发展的热点问题节省,颇有时代气息。总分3分,但考生人均得分率只有1.5分,究其原因,可能与题目要求较笼统,答案的拟订还不够全面等因素有关。 (3)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将要尽可能鲜活,试题的命制应最大限度地原创。 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在文选中出现频率较高,且经常作为高中模拟考试的材料,不能排除与平时训练中的“撞车”现象。同时试题的命制形式和要求也与高考相差无几,没有充分考虑到阅读能力在初、高中的差别,尤其是第21题,难度偏大。 07、08中考作文题回放 1.南京 07年 以“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为题 08年 以“寻”为题 2.苏州 07年 以“晨”为题 08年 以“聆听 ”为题 3.无锡 07年以“我在 的引领下”为题 08年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为题 4.常州 07年:你还会 . 08年以“你在我心中”为题 5.镇江 07年:以“奔跑”为话题 08年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6.扬州 07年:以“吃”为题,08年以”回家”为话题 7.泰州 07年: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为话题08年以“激情,在心中点燃”为题 8.南通 07年:以“带着微笑出发”为题目 08年以“一道风景线”为题 9.盐城 07年:以“ 改变了我”为题08年以“温暖的时刻 ”为题 10.淮安07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08年从“累积 (幸福、美德、知识)、“人生点点”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或自拟题目 11.宿迁07年:以“有你,一切都有可能”为题08年以“让自己跑起来 ”为题 12.徐州07年:以“心有所系”为话题08年以“成长回眸 ”为题 13.连云港07年:请以“大爱无声”为题写一篇文章。08年以“因为有你 ”为题 (4)关于作文: 根据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的 趋势,不难看出,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生感悟、关注人格教育,将是今后作文教学和考试的热点和方向。 六09中考复习要求以中考指南上的“考试说明”为准。补充说明五点: 1“积累运用”部分第题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仍然坚持这种考法,目的是为了突出对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2默写继续以记忆性为主,理解性为辅。要求见中考指南第16页的“考点说明” 3名著阅读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储备和实际运用能力。 4“阅读理解”部分将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古诗词鉴赏(课内的28首,另增加课标规定1-6年级70篇中选10篇),二是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课内选文18篇),三是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其他文学作品中任选两种。 5作文仍然是提供材料和限定话题或命题、半命题相结合。 38首古代诗歌(绝句、律诗、词、元曲): (1)次北固山下()赤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题破山寺后禅院()破阵子()使至塞上()黄鹤楼()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己亥杂诗()登岳()钱塘江春行()登飞来峰()天净沙?秋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夜雨寄北()论诗()相见欢()浣洗沙()凉州词()惠崇春江晚景()游山西村()山坡羊?潼关怀古(29)出塞(30)池上(31)寻隐者不遇(32)江南春(33)泊船瓜州(3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3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6)游园不值(37)所见(38)村居 篇课内文言文: 七年级黔之驴 八年级晏子使楚、马说、陋室铭、核舟记、口技、 送东阳马生序 九年级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愚公移山、出师表 欢迎批评指正 * * 三试卷结构(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问答)题和作文等。客观性试题指选择题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