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栈道旅游及其开发.doc_第1页
试论栈道旅游及其开发.doc_第2页
试论栈道旅游及其开发.doc_第3页
试论栈道旅游及其开发.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栈道旅游及其开发(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蔡云辉著者简介:蔡云辉,男(1966.8),祖籍浙江绍兴,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摘 要栈道旅游开发是一种特殊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正确的资源开发知道思想,坚持特色开发、系统开发、产品开发与市场促销相结合和产品的合理定价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资源发掘、整合与评价,科学制定资源开发规划,做足资源开发的系列文化,并以良好的促销手段和产品质量、消费服务为突破,实现栈道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做大作强栈道旅游品牌。关键词 栈道;旅游 ;开发栈道(trestle road along cliff):指我国古代先民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古人为了在深山峡谷中通行道路,在河水隔绝的悬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棱形的孔穴,孔穴内插上石桩或木桩,上面横铺木板或石板,可以行人和通车,这就是栈道。为了防止这些木桩和木板不被雨淋变朽而腐烂,又在栈道的顶端建起房亭(亦称廊亭),被称为“阁”,亦称“栈阁”。相连贯的称呼,就叫栈阁之道。“栈道”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国内专家称其为“与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杰出建筑”。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栈道为始建于战国时期,其中以沟通关中和巴蜀间交通的陕西境内的褒斜栈道和四川省广元市境内的明月峡、清风峡栈道(古金牛道之重要组成部分)等最为著名。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历经2000年的风雨蚀毁,古栈道留下的只有斑斑历史痕迹,无不令人扼腕慨叹。栈道遗迹(址)作为我国古代交通史重要实证材料,述说着昔日沟通天堑的辉煌,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智慧,是书写在山水之间,峭壁与悬崖之上的中华民族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栈道”久远的历史,以及本身的“奇”“险”,开凿者的巧夺天工,以及附着于栈道崖石之上的历代珍贵摩崖石刻、美丽的传说等,为栈道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内涵。一、栈道旅游开发的基本现状与局限1.基本现状:从目前国内旅游开的现状来看,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三种:资源展示型(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为主);资源开发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主);创意资本型(主体公园类)。旅游资源的产品开发首先受制于旅游资源,同时资源所处地区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存在很大影响。栈道旅游资源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文旅游资源。从属性上讲,为人文旅游资源;从地理区域分布来讲,基本处于欠发达地区的高山峡谷,或崇山峻岭之中,峭壁悬崖及河流湍急之所;从现有遗存量来讲,经过历史岁月的沧海桑田,大多已成历史烟云(如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境内的明月峡和清风峡栈道,今日唯有崖壁上洞孔犹存),现存遗址遗迹也非常有限;栈道遗址属文物保护范畴,从国家文物保护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其旅游开发在客观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开发模式也基本以“资源展示”型为主(如位于“栈道之乡”的陕西留坝县境内褒水之畔的褒斜栈道之孔雀台、黑羊坝等栈道遗址)。基于上述原因,目前的栈道旅游开发还远远未达到“物尽其用”的资源开发目标。2.局限:从现有的以栈道旅游资源开为主体的景区(点)来看,无论是广元的明月峡景区,还是汉中的石门(栈道)景区,其资源开发从层次上来讲,处于较低水平,在两大景区内,基本上只是在特定区域内对昔日栈道进行的“复原”再现,同时在景区(点)添加相关摩崖碑刻等。从产品构成体系来讲,目前已有的栈道旅游产品主要局限于“展示”型,产品构成比较单一,游客的旅游活动过程也因此局限于“观光”,缺乏体验型旅游产品。从景区(点)的空间氛围来看,大多较为狭小。以广元的明月峡栈道景区为例,可游览的仿古栈道不足200米(门票15元,含乘船观栈道费),景区内另有部分碑刻等,一般游客30分钟即可结束景区(点)游览。由于栈道景区(点)大多以山临水,且地处险峻,空间拓展受限,加之景区(点)产品结构单一,因此,就导致资源的价值很高,但产品所带来的附加值不高。单一的产品结构,使游客无法较长时段全面而深刻地体现和感受栈道及栈道文化本身所富有的非凡魅力,只能以观光客身份“走马观花”。而附加值低、产品单一、区位边缘等,又导致产品市场的品牌效益差、深度开发的市场吸引力不足,从而导致此类景区(点)的低水平、单一化、低价值循环。二、栈道旅游科学开发的举措栈道旅游的科学开发、全面开发、系统开发不仅是新形势下旅游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多元化旅游需求市场的客观需要。实现栈道旅游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资源开发的“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不断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成为区域旅游的亮点和产品体系中的核心,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基本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和灵魂。栈道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种特殊的、市场条件下的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科学的指导思想是资源开发的根本保障。从资源、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出发,栈道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想应包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规划为先,政府统筹,区域协调,多方参与,开发与促销并举;以丰富产品体系,完善产品结构,全面提升栈道旅游市场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2.基本原则:栈道旅游资源的属性以及新形势下旅游需求市场的发展需求我们,其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特色开发原则;系统开发原则;产品开发与市场促销相结合原则;产品的合理定价原则等。3.基本模式:项目开发模式。项目开发模式是指通过对区域内栈道资源的挖掘、遴选、整合与重组,在科学规划基础上,推出区域栈道旅游资源的品牌项目或经典特色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实现栈道特色资源的整体型资本转化和价值增值。这种开发转化模式需做大量的前期项目规划论证工作,但容易使诸多资源系统要素得到全面统筹和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塑造。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资源基础上的项目遴选与包装,以及项目的招商。运营商开发模式。所谓运营商开发模式,是指通过委托或承包方式,以资源换资本,通过资源经营权的转让,由运营商来进行具体的资源旅游产品开发。这一模式适应了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地方经济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需求,也有利于资源向产品转化的市场运作,且易于操作。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运营商的选择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效管城监管。参考文献1蔡云辉: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问题,经济理论研究,2007(03)。4.具体措施:栈道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可持续长远发展思路,全面统筹,科学规划,系统开发。具体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真做好栈道旅游资源的充分发掘、整合与评价,为栈道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2吴宜进主编:旅游资源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11页。2“是旅游活动体系构成所涉及的三大要素之一。”3李天元主编: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版,110页。3由于旅游资源形成的动态性,构成的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所在特定区域的不可移动性、易损性和可创新性等。尤其是栈道旅游资源除了具有具有资源的共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区域分布空间的独特性、形成时段的定性、地面存量的有限性、内涵的丰富性等,更需要我们在栈道旅游开发过程中认真做好资源的全面发掘,不仅地面资源依存进行发掘和整理,还要大量借助历史文献、民间乡土资料、以及海外资料进行广泛的搜集和发掘。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GIS、GPS、3D技术等进行资源的综合分析、整合与模拟仿真和历史再现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应用“遗产廊道”理论,注重栈道资源集合线性特色的整体打造。栈道资源开发必须坚持“遗产廊道”的开发模式,打破行政地域界限,整合资源,共同开发,才能形成整体品牌优势。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2010年8月1日“中国丹霞”“申遗”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从旅游产品的客观要求出发,按照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动态观察与静态分析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对区域栈道旅游资源做出全面科学的资源评价。第二,科学制定资源开发规划,为栈道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永续利用创造基础条件。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旅游经济收入的来源,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才能发挥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旅游资源,尤其是栈道旅游资源开发是在特殊地理区段(位)对特殊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综合开发。同时它又是一种资源的产品转化过程,是一种经济性技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其资源的产品开发过程中,从区域资源的特点与市场需求出发,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智力资源作用,将开发对象的各种现实和潜在资源极其价值,按照资源特点、属性、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和旅游地发展规律,对开发对象做出全面安排和总体方案的制定。栈道旅游资源规划的制定应注意几个重点环节:规划制定委托单位的选择应业内高水平、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全面吃透资源的属性、构成、特点;资源的现实价值与潜在价值均应充分体现;投资效益的准确分析;必须注重新科技、新技术在规划中的利用;总规、详规、专项规划等相互匹配。第三,做足资源文章,充分延伸资源价值的外延与内涵,多元化打造栈道旅游产品。栈道旅游产品开发不仅要注重资源本身做文章,还应就资源所处的特定区域,从自然、人文、民风民俗、餐饮娱乐等全方位入手,开发出有资源内在联系的产品系列。2007年12月完成的陕西省凤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的旅游产品与建设项目规划之“南岐山连云栈道景区”规划设计理念很值得借鉴和推广。同时,应从旅游消费方式的多元化需求出发,积极进行资源开发模式和开发手段的创新。例如,在栈道旅游开发中,除了通过建仿古栈道,再现昔日栈道的各种形制(标准式、斜架式、无柱空悬式、阁桥式等),仿刻历代相关栈道摩崖、碑石之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做文章:广泛搜集有关栈道的历史文化资料、遗存物等,建立栈道主题博物馆 ,并通过声光电技术,通过3D影像手段,立体而逼真再现昔日栈道雄姿;创立栈道探秘与科考、栈道文化节、国际栈道考察与学术研究事实上,有关此类活动的开展,汉中等地已有成功尝试,而且效果良好。如,由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汉台区人民政府主办、汉中市博物馆承办,于2008年11月18日至20日在汉中举行的“栈道历史研究与3S技术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等值得借鉴。等,扩大栈道旅游品牌的市场知名度; 对栈道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多层次挖掘,打造出系列栈道文化产品,如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音乐、歌舞、纪念品等。同时结合资源特点,开发出供旅游消费者参与、体验型的旅游产品。如有关栈道“石门”的开凿执法火烧水击,摩崖石刻的雕凿和重走栈道路,探索古代交通,感受自然神秘之旅等,使游人身临其境,感受先民们的智慧与伟大;对区域内的民间文化与传说,民俗风情等进行充分挖掘,如名人、典故、神话、习俗等通过物质性载体进行充分的特色展现。其中诸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可演绎出系列相关旅游产品;对栈道及其区域内曾出现过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演绎性再现; 结合栈道区域山水资源特点,打造出有特色的水上和山崖参与性项目。如在栈道典型区域设置有特色的趸船,并依托趸船进行歌舞演出和餐饮娱乐项目的开展。借助栈道区域内的摩崖石刻书法艺术魅力,举办不同层次的旅游书法大赛如在汉中栈道景区举办“千人临摹石门铭”等大型活动。这样即可扩大景区点市场知名度,还可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11月6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举办的“千人足浴之美”体验活动(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是值得借鉴的。 ,还可利用自然斜坡,对坡面进行平面化处理(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景区内人文历史环境的前提下)后开展现代书法与摩崖旅游项目。此外,还可开辟专门板块,供前来旅游的情侣们书刻自己的爱情宣言与诗文佳作等(收取费用,可根据区位、面积收费);对栈道资源区的宗教文化遗存进行再建和重现,吸引消费者“拜山”、“拜水”、“拜英雄神仙”;围绕栈道资源特点及其内涵,在资源富集区域精心打造具有现代性与历史性兼具的栈道综合“驿站”,为旅游消费者提供独具特色的栈道餐饮、住宿和娱乐活动项目,使游客“身临其境”,真切感受栈道旅游产品的独特魅力。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基本理念,充分挖掘资源内涵,让资源特色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总之,在栈道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围绕“栈道”这一主线,通过其资源的外延与内涵的系统挖掘,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的巧妙利用,通过“拼景成团”的表现手法4蔡云辉: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拼景成团”问题,商场现代化2006(03)。通讯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朝阳路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邮编:723000 电话:(0916)2641902;手机:电子信箱: QQ:495813949,在旅游资源地空间范围内,进行产品的纵深性或延广性开发,以形成链式产品组合,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第四,创造性地开展栈道旅游产品的促销活动。旅游产品开发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产品的价值,即产品被售卖出去,获得投资回报。在当前日益成熟的旅游买方市场条件下,旅游产品的促销,是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又一关键环节。做好这一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几点:进行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科学确定产品目标市场,并就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分级;多种促销手段同时并用。如直销方式,在目标市场设立产品直销处;委托销售,如以招标方式选择知名旅游产品销售服务商进行产品销售。从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