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申论热点从旱灾到洪灾最缺的是管理水的技术.doc_第1页
2012年申论热点从旱灾到洪灾最缺的是管理水的技术.doc_第2页
2012年申论热点从旱灾到洪灾最缺的是管理水的技术.doc_第3页
2012年申论热点从旱灾到洪灾最缺的是管理水的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论范文: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 解决缺水问题 【背景材料】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三是水资源与产业布局不匹配。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基本保障了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但是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仍是我国当代四大水问题,并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防水灾能力总体提高与水灾害损失不断加大并存,水生态和水环境局部好转与整体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如何使水利与经济发展相适、与民生保障相宜?这既需要面对自然状况研究处置客观问题,也要针对人们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调整解决社会问题。【题目】根据给定材料,围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突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对策明确,措施具体可行,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范文】 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 解决缺水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短缺已然是我国水资源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当前,要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摆在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动我国水资源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不断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但要清醒地看到,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仍将长期存在;水资源配置能力整体上仍然偏低,现状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水资源利用率还不高,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为此,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强化行业用水定额管理,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限制生产取用水。加大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节水力度,在农业领域,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在工业领域,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在城市生活领域,加强供用水管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从国家层面看,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从区域层面看,加快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继续搞好引江济太、引黄济津济淀、珠江压咸补淡等应急调水,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从相邻河湖看,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水系连通、科学调度等措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和管理。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水源地建设、供水节水、排水治污及中水回用等工作,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作为水资源匮乏的国家,珍惜水资源,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无疑是必要之举。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在研究探索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一定能克服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困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点评】文章立足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就如何解决缺水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化解对策,分析得当,细致入微,论述详实。具体来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首先由对水资源的宏观定位将水资源的话题引入,随后即直奔主题,将焦点落在水短缺问题上,进而推出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总体要求。第二段为第二部分,首先肯定了我国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客观地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目前仍面临的严峻形势。第三段至第六段为第三部分,为对策部分。第三段首先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角度,对解决水资源问题提出了整体性的要求。随后几段分别从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相应的措施。末段为第四部分,再次强调了水资源的重要地位,与文章标题、观点相呼应,以积极的展望、昂扬向上的笔调收笔。整体来看,全文结构完整,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论据充足,起承转合得当,语言流畅自然。本篇文章值得考生借鉴的是对水资源现状分析不是纯粹的枯燥的理论文字叙述,而是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分析水资源的紧缺和不足,寥寥几个数据就简单的陈述了问题现状,这种阐述分析方式值得考生借鉴学习。申论热点:从旱灾到洪灾 最缺的是管理水的技术 从6月3日开始,我国长江中下游旱区结束了少雨局面,大部分地区迎来降雨天气。然而,强降雨在缓解旱情的同时,也让局部地区出现罕见的旱涝急转现象。如何在遇到旱情时有效调配水,在强降雨时不至泛滥成灾成了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 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以色列国家水务集团主席布克利奥伦表示:“水技术才是世界水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案。” “缺的不是水,而是水技术” 如果你问一个以色列人你们最缺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水”;如果你再问你们最不缺的什么,他一定会回答“水技术”。 干旱缺水催使以色列多年一直致力于开发水技术。据以色列工业、劳工和贸易部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以色列,全国有超过200家公司都与水资源开发研究有关,每一周都有关于水技术新专利诞生。 以色列新兴企业塔卡杜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米尔皮莱格表示:“或许我们缺乏的不是水,而是管理水的创新技术。”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投资公司的资金保障双重支持下,以色列水技术发展迅速。在滴灌技术方面,拥有全球这一领域最先进技术的耐特菲姆公司,已将滴灌设备从第一代升级到了第六代,仅是小小的滴头就已分出抗压和非抗压的数个门类;在环保过滤技术方面,阿米亚德公司开发的生物环保过滤装置,正为市政、工业和农业用水提供最新解决方案;在水质监测技术方面,WhiteWater公司发明的人工智能软件,不仅监测精度高,还轻巧便携且一套便携监测设备约合5000美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以色列科技人员曾携带这套便携设备,奔赴灾区协助监测当地的水质状况。 科技保障水资源合理使用 记者在以色列采访期间,走访了几家水技术科技公司,深切体会到科技发展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在专门研发环保过滤技术的阿米亚德公司,科技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由于采用了生物环保过滤装置,污水处理所需的能源消耗被大幅降低,最多甚至减少了70%,人员管理及设备维护成本降低到原来的20%,而这些利润正是由芦苇和细沙这些天然的过渡介质创造的。 当科技人员将记者带到阿米亚德公司内的一个人工湖时,丝毫想象不到这是个污水处理池,只看到了湖面上的芦苇、荷花和野鸭相映成趣,哪里想得到,它们正在悄悄净化着湖里的污水。 在夏夫丹污水处理厂,记者也看到类似的场景。向导盖尔肖哈姆将记者带到两块有两个足球场大的洼地,表面看来像是被翻过的田地,然而,肖哈姆却说这是“沙田净水池”。据他介绍,特拉维夫地区230万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被输到夏夫丹后,经过3道程序处理后就会被注入这些“沙田净水池”,通过数米细沙的过滤,就可达到农业灌溉用水的标准,而这也大大节省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在全球水转化技术方面,估计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以色列的竞争对手。沿特拉维夫一路向南,记者来到了位于阿什克龙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厂。负责经营的IDE执行副总裁弗瑞迪向记者介绍说:“这座大型海水淡化厂以每年生产1亿立方米淡化水,每立方米水成本0.52美元创造了世界上最经济实惠的淡水处理系统。” 弗瑞迪向记者介绍说:“以色列以前每年的水用量为20亿立方米,大约5年前因农业用水滴灌等技术用水量减少到14亿立方米。海水淡化水现在已达到3亿立方米,已占全部用水量的20%.” 随着水价的逐步上涨,海水淡化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弗瑞迪表示,从技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天津、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工业区将成为海水淡化的未来市场。在天津,IDE合作修建了最大的海水淡化厂,造价为1.19亿美元,饮用水日产量可以达到10万立方米。 打造水技术的“硅谷” 为了支持水科技公司发展,2006年,以色列政府发起了一项名为“NEW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