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少年闰土.doc_第1页
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少年闰土.doc_第2页
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少年闰土.doc_第3页
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少年闰土.doc_第4页
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少年闰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小学集体备课(高段) 主备人:张宁课题少年闰土年级六年级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重点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难点 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教学准备:小黑板。背景资料教学流程教学课时两课时鲁迅资料:/view/2004.htm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2、出示课本75页图。3、交流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主要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4、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测预习。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肆虐(n l) 参天(cn shn)险恶(w )盘踞(j j)3、多音字注音组词4、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其间 只知道无端 稀奇素不知道 如此如许 从来不知道希奇其中单知道 无缘无故三、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四、自学指导一:3分钟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合作: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巡视,汇报检测五、自学指导二:3分钟1、速读课文,画出“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样子的句子。思考: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汇报检测:(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六、自学指导三:随文仿写。6分钟1、四人小组合作: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2、写一个人物外貌描写的片断,注意写出人物特点。 七、当堂检测:1、比一比,组词语 . 钮( )傅( ) 厨( )胯( )扭( )缚( ) 橱( )跨( )租( ) 窜( ) 蓄( ) 谓( )祖( ) 串( ) 畜( ) 猬( )2、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意思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 )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 )地觉得状( )如小狗而很凶猛。我素( )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 )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 )单( )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3、填空 . 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 )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 )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 ( ) 在竹匾下了。(扫 支 撒 看 缚 拉 罩)从闰土给“我”讲 、 、 、 等几件事,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 、 、 的少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一、 学习目标:1、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3、 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4、 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二、 自学指导一:4分钟细读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汇报检测:1、师生交流,适时板书: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2、 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三、自学指导二:3分钟1、 看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后,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自己的描述有什么不同。2、 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汇报检测:1、景色描写烘托气氛、动词的恰当使用使画面动了起来。2、引导背诵。四、自学指导三:3分钟同桌合作交流:1、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2、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3、读一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检测汇报:1、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2、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3、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五、课内积累,课外拓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2、“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小学集体备课(高段)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年级六年级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3、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理解课文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4、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5.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难点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教学准备:小黑板。背景资料教学流程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当堂训练:/yuwen/renjiaoban/liushang/2011-11-03/50237.html第一课时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1、同学们,前两天我们们认识了少年闰土,谁能说说闰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文章用了哪些方法介绍闰土?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生读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3、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己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三、自学指导一: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2、想想鲁迅是个怎样的人?汇报检测:1、(1)正音:殡、悼、唁等易错字,同时认读多音字:传、冠、正、扎、夹(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3)理解词语: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是怎么理解的。2、确定学生的回答是否准确,在齐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四、自学指导二:三分钟1、自由读课文225自然段。思考:课文通过哪几件具体事例来体现伯父“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多”?用最简单凝练的语言给四件事加小标题。汇报检测1、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2、教师小结。(根据学生所述作总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3、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五、当堂训练: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深奥( )( ) 枯瘦( )( ) 详细( )( )慈祥( )( ) 爱戴( )( ) 惊异( )( )2、成语填空 囫( )吞( ) 张( )李() ( )经风( ) 北风( )( )然大( ) 一目( )行 一知( )解 ( )痛哭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 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二课时一、听写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礼堂、追悼、失声痛哭、惊异、爱戴、爱抚、饱经风霜。2校对。通过查字典,据词定义:失声痛哭、饱经风霜三、 学习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四、自学指导一:6分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里看出鲁迅先生受人爱戴或哪里看出我得到伯父的爱抚;勾画并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师巡视根据学生暴露问题指导:A发现有学生对“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理解时有困难,教师便指出:有些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怎么理解?有一种方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份资料,请仔细阅读,看能否结合资料上的内容,对这句话的意思“恍然大悟”。(学生看教师提供的资料,深入思考,联系资料内容展开讨论。待学生“恍然大悟”之后,再要求他们发言。)(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B发现有学生对理解“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有困难时予以帮助:教师点拨:人的行动往往是与他的内心有关的,伯父这一叹气,你能揣摩一下他的想法吗?学生可能会说:从他的叹气中,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想,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完成我的事业。从他的动作中,可以想象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学生还可能会说:他想,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黑暗的社会推翻呢?学生会说:他想,我们老一辈没有推翻旧社会,一定要教育下一代,把革命进行到底。C发现有学生在研究“谈水浒”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体会: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D发现有学生在研究“关心女佣”时,引导学生理解:“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汇报检测:1交流从哪里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A若学生说从“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点击:既然鲁迅先生想讲的是自己常常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那为什么说鼻子被墙壁碰扁了?B预计学生会说:因为“我”还小,听不懂那么深奥的话;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幽默。C指导读好这句话。D若学生说从“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则点击:表面看来,帮人包扎伤口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就在这件很平凡的小事上,却能看出鲁迅先生不平凡的品想品德。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想,鲁迅先生当时的身份、地位是怎样的?E预计学生会说: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是一个名人;他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学者。F教师继续点击:是的,鲁迅先生当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而黄包车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G预计学生会说:他是一个受压迫、受剥削的人;他是一个下层社会的人;他是一个在贫穷、饥饿中挣扎的人。H教师小结:鲁迅先生和黄包车夫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样的悬殊,但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的精心,而且没有一点架子!让我们读读这两句话。I学生朗读。J学生交流完对这句话的了解后,(“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教师点击:伯父的表情和动作都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为谁着想的呀?K预计学生会说:为人民着想;为下一代着想;为别人着想。L过渡: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独到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M抽三至五位学生读。N过渡:鲁迅先生是这么关心、同情劳动人民,因此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2交流从哪里看出“我”得到伯父的爱抚。(略)五、小结。师:是呀,大家从“”这几句话中读明白了鲁迅先生之所以受人爱戴,是因为他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六、当堂训练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原名( ),他是( )省( )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如( )、( )、( )等。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 )。练习平台1.填空。(1) (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 )的沙地,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 )的少年,项带( ),手捏( )钢叉,向一匹猹( )地刺去。那猹却( ),反从他的胯下( )了。(2)鲁迅先生写了闰土的四件事: 、 、 、 表现出了闰土 的特点。 2.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 走到了 看见猹了 你便刺 这畜生很伶俐 倒向你奔来 反从胯下窜了 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3.写出“我素不知道出卖罢了”一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再抄写出与它作用相同的其他自然段或句子。4、句子魔术(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2)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成反问句: 改双重否定: 改感叹句: 精彩回放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 )的圆脸,头戴( ),颈上套一个( )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1、按课文内容填空。2、“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的“这”指的是3、这段话写了闰土外表的三个特点:()(2) (3) 4、 这些外表描写说明了什么,请在下面意思正确的括号内打“”。闰土知识丰富。( )闰土的父亲十分爱他。( )闰土是个健康、朴实、可爱的农村少年。( )闰土对我一点儿也不怕羞。( )板书设计: 第二小学集体备课(高段)课题一面年级六年级课型略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重点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背景资料教学流程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二、自学指导一:三分钟1、默读思考:想想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同桌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汇报检测。三、自学指导二:3分钟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 是怎样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写下你的感受。汇报检测: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四、自学指导三:4分钟默读课文,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汇报检测:“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五、当堂训练:拓展写作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六、课后作业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小学集体备课(高段)课题有的人年级六年级课型略读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重点学习其表现手法。难点学习其表现手法。教学准备:小黑板。背景资料教学流程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三、自学指导一:3分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读出节奏。汇报检测:1、指名读,师生评议。2、齐读,注意读出感情。四、自学指导二:5分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对诗的理解和体会。(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汇报检测:集体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五、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六、当堂训练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板书设计:第二小学集体备课(高段)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五年级六年级课型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2、继续培养、锻炼交际能力。重点继续培养、锻炼交际能力。难点继续培养、锻炼交际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背景资料教学流程教学课时两课时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二、出示学习目标: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2、继续培养、锻炼交际能力。三、自学指导一:三分钟回顾课文,学习方法:1、回顾课文少年闰土,感受作者印象中闰土的形象。同桌合作交流。汇报检测。四、自学指导二:三分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1、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2、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注重你内心对他的想法。3、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汇报检测。指导学生围绕“初次见面相处过程印象变化”这一主线展开。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五、课堂总结。在本课中我们学会了抓住特点以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并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来,使人物形象真实地再现于眼前。通过人物的描述,让我们的表达能力更强。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板书设计:口语交际习作五大胆、大方、大声主题:留在心里的印象第二小学集体备课(高段)课题习作年级六年级课型作文教学目标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抓住特点以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并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来。重点抓住特点以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并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来。难点抓住特点以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并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来。教学准备:小黑板。背景资料教学流程教学课时两课时一、学习目标: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抓住特点以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并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来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三、自学指导一:同桌交流: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二、汇报检测: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三、自学指导二:2分钟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出示选题,选择习作课件出示:习作一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习作二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以上这段话很简略地讲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自学指导三:20分钟从以上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板书设计:口语交际习作五抓住特点以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并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来第二小学集体备课(高段)课题习作讲评年级六年级课型习作教学目标抓住学生习作特点进行讲评重点抓住学生习作特点进行讲评难点抓住学生习作特点进行讲评教学准备:小黑板。背景资料教学流程教学课时两课时一、学习目标:习作讲评自己或他人的习作。二、自学指导一:自改习作:作文批改要求: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书写是否工整美观;结构是否比较严谨;是否有创意;是否切题。三、自学指导二:3分钟四人小组合作互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