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的分类(诗歌体式的角度),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2011年高考湖北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2012年高考湖北卷诗歌鉴赏:,诗词鉴赏 考 纲 要 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形象,高考诗歌专题复习-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 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形象,景:景色 / 景象借景抒情,物:情 + 物托物言志,人:塑造的人物形象 / 抒情主人公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写景抒情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咏物言志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意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鉴赏形象要点,1 知人论诗,关注背景。 2 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关键字词,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鉴赏依据。,思维切入点,一、形象鉴赏 人,1 、试分析登幽州台歌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参考答案】本诗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分析:抓人物心理:“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直抒胸臆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人:陆游;世:南宋,抗金; 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2、抓人物心理:“万里” 、“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 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答案参考: 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1 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 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 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解题思路 / 答题格式,3、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1这首诗勾画出一个清高孤傲、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的渔翁隐者形象。 诗的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4、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 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2 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3 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 6建功立业 / 反对征伐的形象: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7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的雨霖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4分)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练 习2,剑 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问:(1)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一位“剑客”形 象,请试加分析。 (2)诗中的“剑”和“剑客”有何寓意?,参考答案 (1)诗中刻画了一位手持利刃,却没有试过锋芒,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剑客形象。 (2)“剑客”是诗人自喻,“剑”喻指才能。,3.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诗歌构造的意境和抒发的议论相结合,塑造了一个孤寂、伤感的忧国忧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问: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盼望远方的丈夫早日归来的思妇形象。 词中通过写景来寄托相思之情,处处点出妻子相思之深、望夫之切,甚至每天站在溪旁柳下盼望丈夫能早日归来。,(二)事物形象,1、界定: 事物形象是指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诗中集中描写的对象。 诗人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给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 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往往既是物的形象,又含有人的形象。,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2、鉴赏攻略:,(1)抓景物特点,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来探知诗人的感情。 示例1、 小 松(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诗人所写的小松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简析】 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以致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示例2、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赏析诗中蝉的形象,分析:蝉居高饮露,出声响亮,诗人托物言志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诗人对人的内在的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练一练1:,一鹭图 刘羽 芳草斜阳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赏析:是一个孤傲、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形象。(内容和手法,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一只白鹭孤独的站立其间,环境的幽美衬托出这只白鹭的清高、 孤傲、寂寞。),练一练2,咏蝉 王元君 忘却当初粪土生,而今得志把名更。 高枝换了新衣帽,也敢人前唱几声。 赏析诗中“蝉”这一形象,这首诗显然没有唐人咏蝉诗的高标逸韵,但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写了另一种现象,那便是,这个本来从粪土生长出来的小动物,一旦爬上高枝,换了新衣帽,就敢在人们面前大喊大叫起来。诗人借蝉热辣讽刺那些出身底层,爬上高位,换上新衣帽,就在人们面前大摇大摆地唱起高调来的人的针砭和对无德无才身居高位的人。王元君是农民,但他博闻强记、博学多识,对人生、对社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那些无德无才,偏居高位人的嘲弄,练一练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鉴赏梅的形象),思路: (1)分析“梅”的特点人若具有这些特点将是怎样?,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3)组织答案落脚点: 1、抓住描写物象特点的词语、分析、概括物的突出特点; (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物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或志向。,(2)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鉴赏梅的形象),三、形象鉴赏 景,鉴赏思维切入点: 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意境内在的协调性; 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1、界定:(最小的单位意象) 意象(景物),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是作者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很多诗歌的理解都可从感受意象开始。 意象构成意境,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构成了某一种画面),A.在诗词中,同一个物象化作的意象,可以有不同的意味。 如:蝉 寒蝉凄切 离愁别绪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思乡思亲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品行高洁,B.诗歌的意境(景物构成的氛围特点 -画面),了解常见的意境表述语言 景物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幽静明净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沉郁孤愁 )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和谐静谧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开阔苍凉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高远辽阔 ) 其它还有:宏阔、深远、空寂、缠绵、幽美、宁谧、婉转、朦胧、清冷、暗淡、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2、景物形象鉴赏办法,(a)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分析: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全诗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发、明丽悠远的初春景物图。,试一试 次石湖书扇韵(姜夔)(09年全国卷)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 成的?简要叙述。(石湖,范成大隐居之所),分析: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横跃的溪桥,曲水,隐约的楼阁,漂碧的浮萍,飘香的藕花。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所写之景表现出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所选的自然景物生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清净优美。,(b)、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他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了一种怎样的色调,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写的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例 )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诗人被迫辞官后所作) 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分析:夏日大雨将至,榴花蜷缩未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 (“地偏”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含蓄的表现了作者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凄凉。不同于陶诗中的意思。),(C)、组合意象,探究内涵(情景交融)。分析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联拳,曲着身子),分析:作者通过选取江月、风灯、宿鸟、跳鱼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画面,创设了安逸和平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小生命的热爱。(跳鱼,以动写静),(d)、抓意象的特殊内涵,(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比如:,(2)音乐形象 折柳:多写离别伤怀之情。“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后庭花”为靡靡之音;“霓裳羽衣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行路难”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黍离”表示亡国之痛。 (3)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