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二十章 新闻阅读第二节 探究河北 赵福海【考纲解读】高考一般多考查报告文学的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的分析以及其在情节上的典型细节方面的特色。由于报告文学通常是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具有浓厚的新闻性,所以高考在选文时注重选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报告文学文本,又注重报告文学在社会上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功用和价值。【高考预测】从题型上看,题型相对灵活,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形式多样。从考查内容看,涉及对语句的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把握、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等能力的考查。这种趋势在今后高考命题中仍将延续【高考真题回放】邰丽华:生命的雀之灵(节选)张伟涛 雀之灵是1986年由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创作并首演的。但是,邰丽华这位年仅25岁的聋哑姑娘却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赋予了雀之灵另一种动人的神韵。 长期的无声世界使邰丽华有一种正常人无法拥有的平静心态,她用躯体的舞蹈为自己的生命刻画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用心灵的音乐为自己的人生勾勒一曲曲完美的奏鸣。 如果说其他艺术家的舞蹈注重的是给观众带来艺术的完美,那么邰丽华的舞蹈则在这种完美之外给观众带来了梦想与爱。从1992年开始,邰丽华的舞蹈艺术之路开始趋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她用自己对舞蹈艺术独特的心灵体会为世界很多地方的观众带去一次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和著名舞蹈家,邰丽华作为唯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在观众为这个残疾人艺术家报以热烈的喝彩和掌声后,本次艺术节的艺术总裁激动地对她说:“与同台的超级明星们相比,你毫不逊色。” 2000年9月18日,富丽堂皇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门前,高挂着邰丽华舞姿优美的宣传海报。有人曾经说:“如果你能在纽约取得成功,那么到世界任何地方你都能行。”当晚,邰丽华以充满激情和轻灵的舞蹈,征服了“什么都见过”的纽约观众,观看演出的还有本届联大主席和众多联合国高官以及43个国家驻联合国使团的官员。香港大公报在当地的报道说:“激动的观众们涌向台前,争着同演员握手,使谢幕过程持续了很久。台上台下依依不舍,演员观众真情流露,这在纽约也难得一见。” 就这样,邰丽华凭着自己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成为我国唯一一个登上世界最著名的两大艺术圣地的艺术家。邰丽华先后出访过20多个国家,在国内外演出数百场,以其“孔雀般的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 2002年10月,“第六届残疾人国际世界大会”在日本举行,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残疾人组织的2000多名代表观看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专场演出。邰丽华优美的舞蹈再次掀起了“掌声风暴”,被代表们亲切地誉为“全世界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 如今的邰丽华,已经把自己融入了雀之灵。每当大幕拉开,舞台灯光亮起,舒缓的音乐声徐徐响起,轻灵舞动的,仿佛就是一只美丽而充满灵性的孔雀,在寂静的山林、在如茵的草坪、在潺潺的溪畔,徜徉、曼舞一颦一笑、一举一止,都那样出神入化,都那样恰到好处。人们欣赏到的,并不只是美丽动人的雀之形,而是充满神奇和魅力的“雀之灵”。实际上,能舞出神韵来的,不只是雀之灵,邰丽华表演的每一个舞蹈中,都是这样。这正是她的舞蹈成功之处,也是最为感人之处。同是少女角色,却能巧妙地通过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的细微不同,把握住不同身份的典型特征,展示出不同的风采。在雨林中,她演活了傣族姑娘的率真可爱、活泼奔放,任长发飘洒,欢跃山林,展示着勃动的青春在千手观音中,12位女孩、24只手,融成一尊金光闪闪的吉祥观音,所有的意境,似乎都凝结在邰丽华那颇带禅意的含蓄表情之中。她脸上虽无一丝媚笑,但在目光流盼、眉宇舒展、玉指轻拈之间,流露出会心的微笑与吉祥的祝福 现在,邰丽华除了辗转世界各地进行表演,最大的梦想就是为残疾人创造出自己的舞蹈。有人问她残疾人自己的舞蹈是什么样的舞蹈,她说:“现在的舞蹈都是正常人帮助编排的,那是正常人的舞蹈,我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这种舞蹈,要让盲人可以看,让聋哑人可以听,让肢体残疾的人可以演,要让所有残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 (选自人物,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成功塑造了邰丽华的感人形象。 B.邰丽华这位年仅25岁的聋哑姑娘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赋予了雀之灵另一种动人的神韵。这说明邰丽华跳舞时不需要音乐和节拍也能跳出另一种动人的神韵。 C.邰丽华说现在的舞蹈都是正常人帮助编排的,那是正常人的舞蹈,她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这说明邰丽华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她要创造出完全属于残疾人的舞蹈。 D.邰丽华用躯体的舞蹈为自己的生命刻画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同时也将中国残疾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展现给了世界。 E.文章的主旨是通过邰丽华这个典型人物向世界展现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 【答案】B、E (B2分,E3分)【解析】B项“不需要音乐和节拍也能跳出”错,原文是说聋哑姑娘邰丽华,“处在无声的世界里”,听不见音乐,感受不到音乐的节拍。E项“通过邰丽华这个典型人物向世界展现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错,文章是通过邰丽华凭借独特的心灵体会跳雀之灵等舞蹈,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事例赞扬她献身舞蹈艺术,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品格和精神。 2.文章以“邰丽华:生命的雀之灵”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点明舞蹈雀之灵在邰丽华艺术人生中的重要意义。(2)突出邰丽华是在用生命舞动雀之灵(或“邰丽华是在用独特的生命体验演绎雀之灵”),揭示文章主旨。(3)串联起文章看似零散的材料。(4)语意双关,蕴涵丰富。既是说邰丽华的成名舞蹈,更是说她就是美丽、高洁与轻灵的“生命之雀”。 【解析】标题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概括,有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有些标题还在文中起到串联材料的作用;有些标题采用语意双关的形式,传达丰富的内涵。3.邰丽华的舞蹈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1)邰丽华的舞蹈除带来艺术完美之外,还给观众带来了梦想与爱。(2)她把自己融入了舞蹈,能舞出神韵来,使舞蹈充满神奇和魅力。(3)同样的角色,她却能巧妙地通过细微不同,把握住不同身份的典型特征,展示出不同的风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概括组织语言的能力。第三自然段,“如果说其他艺术家的舞蹈注重的是给观众带来艺术的完美,那么邰丽华的舞蹈则在这种完美之外给观众带来了梦想与爱”。这是一处总写邰丽华舞蹈特点的句子,它涵盖了第四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第八自然段,“人们欣赏到的,并不只是美丽动人的雀之形,而是充满神奇和魅力的雀之灵”“能舞出神韵来”,这是写她表演成名作雀之灵时的特点。另外,本段中“同是少女角色,却能巧妙地通过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的细微不同,把握住不同身份的典型特征,展示出不同的风采”,也是在谈她舞蹈的与众不同。 4.在文章结尾,邰丽华说:“现在的舞蹈都是正常人帮助编排的,那是正常人的舞蹈,我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要让所有残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邰丽华在他人(正常人)的帮助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不满足于现状,她要独立取得更大的成绩。那么,你是怎样看待“他人帮助”和“自身努力”的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看法一: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看法二:要想成功,还得靠自己。看法三:争取他人的帮助,立足自身,获取成功。言之成理即可,但要结合文章作答。【解析】这是一道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观题。我们可以就其中某一点表达看法,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辩证看待。【答题方法探寻】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文学体裁。作为一种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的文体,它的特点是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根据其“新闻心”和“文学魂”的特点,我们在阅读解题时可以按照如下四个步骤进行。 1.揣摩标题题意,确认文本是人物报告还是事件报告。围绕标题,命题设置往往是“文章以为题有什么妙处”“标题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等。 上面邰丽华:生命的雀之灵是人物报告,并且“雀之灵”有着深刻的含义,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抓住记叙要素解读文本。报告文学新闻性的特点决定它要记人叙事,所以抓住了人物、时间、环境和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六要素,也就抓住了解读文本大意的钥匙。在命题时,一般不直接考查叙述的作用,而是结合“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来考。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点决定它可以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也是常常考查的,如“请概括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文中有大量议论抒情的句子,如果删去,文章是否更简洁”等。前者要注意分析文中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后者要考虑议论抒情的作用(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画龙点睛揭示主旨)。如上文第3题“邰丽华的舞蹈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本身就是对人物的考查,需要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区间,然后进行概括。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围绕理清文章脉络,命题设置可能是分析起始段、尾段或承上启下的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如上文第一自然段,就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写邰丽华的感人事迹作铺垫的作用。最后一自然段,则有表现邰丽华不满足于现状,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的作用。所引用邰丽华的话,使文章更真实可信等。上文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记叙的。 4.鉴赏探究文章的表现手法。报告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对比、类比、烘托(衬托)、渲染等。如夏衍的名篇包身工就运用联想、对比、类比、呼告等手法。再如下文写邰丽华在纽约取得巨大成功时就用到了烘托渲染的手法。表现手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有如下作用: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抒发思想感情;丰富思想内涵,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旨,深化中心思想;保持文章结构完整。 【答题误区警示】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具有新闻及时性、纪实性的特征;但它不同于一般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考生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报告文学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3.关注典型事件及细节。 4.注意作者的评价性语言。 5.注意报告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报告文学的表现手法和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呼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以小见大、对比衬托、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 报告文学阅读的科学思维,讲究优化的策略,而策略优化,必须具备四种意识。这四种意识是:“整体意识”,即需要从整体入手,全面把握报告文学中的人物或事件,尤其需要注意不要人物或事件,以免把握不准。 “文本意识”,即以文本作为答题的依据,不可脱离文本,想当然。同时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主张,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 “语境意识”,立足文本,依据上下文答题,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然后作答。 “规范意识”,满足题目要求,规范答题,这也是有效表达的前提条件。报告文学主观简答题,要提高答题得分率,还应注意表达的有效性。所谓有效表达,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1表述规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表述形式的规范性。即要符合题干的要求。如答题方式是填空还是简答,是用原文中的词句还是用自己的话,要求限定用多少字,以及句子必须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字迹不潦草等等。 二是内容表述的规范性。全面,不遗漏要点;简洁,不繁琐;具体,切忌空洞笼统;条理要清晰,是从一个方面表述还是从几个方面表述,各方面之间是构成并列、因果、递进等关系,还是一正一反,前后对照,读后要给人一目了然的印象。 2规范答题注意点: 有效表达的关键是,通过准确审题,规范答题,来满足试题要求。 关注答题范围提示语 内向型: 例如,a结合文意 b在本文中c从选文看 此类提示语提示我们需要从原文筛选信息来答题。 外联型: 如,a联系实际 b对此,你如何评论; 此类提示语提示我们答题时应该结合实际,或者是发表自己的看法。 内外结合型: a请以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b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 此类提示语类提示我们把上面两者结合起来答题。 关注答题角度提示语 关注答题规范提示语 明确指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此类提示语要求我们不应照抄原文,要在筛选整合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哪几个方面”等提示,此类提示语要求我们答题时要注重条理,分点说明。 3审题要求:仔细阅读题目,划出相关提示语,按照提示要求规范答题。【巩固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新闻调查,完成14题。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改变命运这些天,各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但是,一纸喜报换来的并不都是如愿以偿的笑脸。6月19日夜,山西省榆社县西马乡新村43岁的陈东生(化名)服毒自杀,原因是他“不堪承受儿子读大学的经济重负”。8天之后,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因为女儿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二本录取分数线,自己又无力凑够学费,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南官庄村农民李海明在家中上吊自尽。为何悲剧总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更需要哪些帮助? 5月10日6月20日,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高考贫困生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本次调查覆盖北京、安徽、湖南、广西、云南、山西、四川等11个省(区、市)的16所高中,共回收贫困高考生问卷322份,高中教师和校领导问卷89份。调查显示,82.3%的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大。其中,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生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在6 780元左右,高于平均家庭总收入(4 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有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在农村,因子女教育花费大而造成家庭致贫、返贫的事早已不是新闻了。江西省赣州市某村的一名考生家长说,以前指望孩子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现在发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费一路看涨,不少家庭供到半路,就揭不开锅了。村里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在调查涉及的地区中,贫困生约占32.7%,西部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他们当中,品学兼优者占52.2%。调查发现,11.5%的贫困生在高中期间曾经辍学,12.7%的人因交不起学费可能放弃上大学。调查中,62.8%的高中教师认为,能否支付大学第一年学费往往决定着贫困生能否圆大学梦。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六成贫困高考生表示自己不能凑齐大学第一年的学费。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2.5%的贫困生认为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院校,80.3%的贫困生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我听说大学里有助学贷款,还有奖学金。我先贷款,再挣奖学金,假期还能想办法打工赚钱。”家住沂蒙山区的张慧今年9月马上就要成为山东大学的学生了,头一年的5 000元学费是父母东拼西凑筹集的。对于未来,她充满了信心:“已经考上了,再难都要熬过去,往后就能替家里分忧了。”和张慧一样,由学校提供的助学贷款已经被33.8%的贫困高考生认为是最有效的资助方式。相比之下,最贫困的那部分人(25.5%),明显对社会经济资助更为渴望。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助学贷款的总量,但却无法满足同样逐年增长的贷款需求。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约1 562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截至2005年12月底,在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者的比例仅占14.6%这说明,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本次调查发现,有些人是主动放弃贷款和社会资助的。家住安徽省固镇县马林村洪庄、就读于固镇一中高三10班的张莹莹在调查中说:“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我会尽量靠自己的能力和亲戚的支持完成学业的。”面对上大学后将面临的经济困难,94.7%的人表示“进入大学后将争取获得奖学金”,82.2%的人“希望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收入来补贴生活费”。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大学期间要省吃俭用甚至假期不回家,以降低生活开支。(选自2006年7月18日中国青年报)1结合文中调查,简要概括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2文章开头的悲剧令人痛心,结合全文分析,如何避免悲剧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3本文在新闻调查情况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4调查中有位同学说:“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高考贫困生该如何消除这样的想法,社会该为此做点什么?【参考答案】1【答案】多数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不能凑齐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多数贫困生品学兼优,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多数贫困生渴望得到社会经济资助,对未来充满信心。【解析】关于“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的调查,在文章第六至十五段,第六、七两段主要讲高考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第九段对高中教师的调查从侧面反映高考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第八、十两段主要反映贫困生的学习状况及对上大学的认识;第十一、十二、十五段主要反映贫困生的心理渴望与对前途的信心。所以,答案可从三方面概括。2【答案】贫困生家庭要正视困难,做生活的强者;政府要最大量地提供助学贷款;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维护受助者的自尊。【解析】这两起悲剧的发生,一是因为“不堪承受儿子读大学的经济重负”,一是因为自己无力凑够女儿的学费。悲剧是可以避免的,文中第十一段张慧及其父母的做法给了贫困生家庭一个启示:正视困难,勇敢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第十二、十三段“助学贷款的效果”提示政府要最大量地提供助学贷款,第十四段有些人主动放弃贷款和社会资助的原因提示要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维护受助者的自尊。第十五段也提示贫困生要自立自强。3【答案】主要使用百分数表达调查的情况,这样便于直观地看出每种调查情况涉及的人数比例和某一问题存在的普遍程度。【解析】从全文看,主要使用百分数表达调查情况。如调查“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时,82.3%的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大,用“82.3%”很直观地表达出“教育支出大”是绝大多数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其他调查也和这个调查一样。4【答案】高考贫困生要认识到贫困不是自己的过错,没必要为此背负过重的精神负担,贫困是奋斗途中的困难,寻求援助是正常的事;社会援助要规范化,它不是随意施舍,要充分考虑受助者的自尊。【解析】调查中的这位同学的心理问题属正常,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受助者本身不要把受助看成是别人给予的施舍,二是社会救助部门要充分考虑受助者的自尊。【知识储备】报告文学的模式标题报告文学比较重视标题, 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标题一应求实,二应讲究修辞,三应具有概括力和气魄。例如: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国农民大趋势、神圣忧思录、亚州大陆的新崛起、亚细亚怪圈、 白夜性问题采访札记、谁是最可爱的人、大海雄性的舞台等。 另外两种报告文学模式的标题有着同样的要求。 开头通常在开头就显示出文章的思想水平和艺术质量。 往往把开头处理成文章的思想示意图,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及场面或触目惊心的议论,简明扼要地把主题提示给读者。 (1)展示出一个生动逼真的生活场面,给人以现场实感。有时还尽力使描写的生活场面上升为意境。如亚洲大陆的新崛起,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摸底高考数学试卷
- 2025年陶瓷餐具项目分析评价报告
- 广东省联考初三数学试卷
- 中国猫饲粮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作协议标准范本
- 教育机构运营体系构建
- 中国陶瓷型芯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FR开边碗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版彩钢活动房搭建及安装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担保协议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帆船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北京海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普陀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肿瘤标志物实验室解读
- 维修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精密合金材料市场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电子商务视觉设计(PhotoshopCC+AIGC)-教案
- 个人车位租赁合同(含充电桩安装)
- 执业药师聘任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