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导论(课件).ppt_第1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导论(课件).ppt_第2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导论(课件).ppt_第3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导论(课件).ppt_第4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导论(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讲:毕 鸿 燕 中 科 院 心 理 所,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一节 科学方法论与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科学、科学研究、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论,(一)科学的含义 “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 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零碎的、无组织的知识不是科学; 宗教尽管是系统的知识,但它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所以也不能称为科学,(二)科学研究: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或过程。 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1、科学研究的特征,(1)继承性 (2)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 (3)系统性: 研究对象的系统性:比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4)控制性:比如,操作定义 “智力”,2、科学研究的目的与一般过程,(1)目的 描述对象的状况 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控制对象的发展过程,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描述行为:“记忆有多少类型?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 维有何差异?孤独症儿童对父母的反应是否异常?” 描述行为解释行为 “旁观者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不愿出手救人”“当人感觉烦躁时会更具攻击性” 解释行为:对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说明 “责任扩散” 心理 预测行为:要有能力准确地预报行为 控制行为:根据预期结果改变影响行为的条件,(三)科学方法,并非所有追求真理的方法都是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指从事科学研究所采用的手段,具 有客观性、有效性等特性。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建立理论 例如:心理模型理论,(四)科学方法论 关于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哲学方法论:指导该学科研究的最普遍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一般科学方法论:即现代科学共同适用的科学方法论,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代表是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 系统科学:“三论”(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理论)。既是现代科学发展、综合的结果,又是现代科学研究共同的一般方法论。,某一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分别适用于特定科学的专门的研究手段和技术。,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一)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以被试数量来划分 个案研究:选择一个或少量被试或典型案 例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成组研究:包括大样本研究和小样本研究。 大样本研究是指对大量随机选择的被试进行 的研究。 运用随机化程序选取大量被试,? 小样本研究,(二)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研究进行的背景来划分 实验室研究:在实验室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包括实验室实 验、实验室观察和模拟实验等。 现场研究:在实验室以外的自然背景中进行的研究。如自然 观察法、参与观察法等。 优点:避免了实验室研究的人为性、控制性及可能产生的实 验者效应,结论的可推广性较强。 缺点:由于缺乏控制,研究的代表性可能较低,也可能出现 情景效应,因而研究中的因果关系难于确定。所需的人力、财 力和时间一般都更多。,(三)实验研究与非实验研究,是否对变量进行控制或操纵 实验研究:对变量进行控制的条件下, 研究心理现象的变化,从而确立变量之间关 系的研究类型。包括前实验、准实验、真实 验三种。 优点: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可以较好地控制无关变量。 不足:因其人为性及实验者效应受到批评。,非实验研究:对变量不加控制而收集被 试有关情况的研究。如观察法、问卷 法、访谈法、社会测量法等等。,(四)发展研究与非发展研究,是否关心心理现象的过程和发展变化 发展研究:主要有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趋势研究。 纵向研究(追踪研究),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 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如对儿童或孩子的追踪。 优点: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被试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和量变质变的规律。 不足:研究周期长,被试易丢失,反复测量对结果准确 性的影响以及易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实施较困难,实际 研究用的较少。,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能够在短期内找出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被试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 趋势研究,又叫预测研究,根据已有的资料或事实建立预测模型,并在实际发展中通过观测检验模型。 还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比如量的研究、质的研究等,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和假设 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 处理分析资料 检验假设并做出结论,四、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一)19世纪以前对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1、我国古代对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智力、气质 2、西方古代对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唯心的灵魂的功能,(二)19世纪西方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解剖生理学语言中枢 进化论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物理学心理物理学方法 韦伯定律:KI/I 费希纳定律: P=KlogI I指刺激量, P指感觉量。,(三)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精神状态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造的。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在他们看来,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内省法:在实验研究时,研究者控制刺激(例 如,视觉的、听觉的、体觉的等等)使之有系统的 变化,让被试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反应(如按电 钮等)或说出感受来,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内省法 (introspection)。,(四)格式塔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墨、苛勒、考夫卡等人 基本假设:生命有机体(人)不是通过孤立的要素来理解事物,而是以质的整体(格 式塔)来理解。这些质在单个部分中是不存 在的。 研究方法:现象学的方法、主观报告法、观察法,机能主义心理学:受19世纪进化思想的影响,确立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重要联系。 心理过程的研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基本主张: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 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而不应该像结构主义那样,只 求分析意识之元素。机能主义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 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 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机能主义的这一观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 生活的过程,使之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 领域的应用。 目标:说明心理机能的“用途”,(五)行为主义心理学 不研究意识 条件反射法 华生、斯金纳 强调客观的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六)精神分析心理学 自由联想揭示无意识内容,使病人回复童年期的记忆和情绪状态,通过释梦,揭露无意识的伪装,了解象征符号的真实含义。 催眠,(七)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于五十年代创立。因为这一学派的出现是继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之后,故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third force)。 人本主义心理学批评精神分析为伤残心理学,因为其是以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现象为基础的,批评行为主义是幼稚的心理学,因为其是以动物与儿童心理现象为基础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充分发展个人潜能并获得最高个人成就的过程。 每个人本来都具有这种潜能,而人本主义研究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能够帮助人们发挥出这种潜能的方法。,(八)认知心理学 人的心理过程 类比为 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采用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方法 (九)神经心理学,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一、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1、研究对象:有意识、有心理的人 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 自愿、配合,反应中可能有掩饰、虚假的成分 不稳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既是生物实体,又是社会实体,社会性是其显著的特征 社会赞许性的影响,3、涉及变量多且复杂 导致研究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 无关变量难以完全控制 4、缺乏对研究对象的精确控制与操纵 化学家可以对物质进行分解或化合的研究 生物学家可以切除猴子、老鼠等实验动物的肢体或脑加以研究或进行实验 不能切除大脑的一部分而研究行为的变化,也不能迫使夫妻离异而研究离婚对儿童的影响等,5、人的心理具有发展性 发展研究中,重视成熟因素的作用 中学生成绩或认知能力前测后测的差异的分析 6、个体差异性 表现在:不同人,同一个人的不同时刻 决定了心理学中的理论或规律大多是针对大量的被试建立起来的,具有统计规律性,但有时可能并不适用于个体。 7、研究者效应: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受研究者的态度、价值观念、社会背景、宗教信仰的影响。,二、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 科学的、客观的态度 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1) 避免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而对与自己不利的事实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2)反对歪曲事实,伪造科学证据。 (3)对研究所获得的材料、结果或结论,能说明什么问题,就说明什么问题,不要任意夸大和滥用。,(二)系统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要求: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分析。,(三)发展性原则,1、种系的发展、生物的进化 2、个体的发展 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的生理成熟,(四)教育性原则,1、遵循道德伦理,不能做损害被试身心的事。 2、被试有自由选择参加实验与否的权利。 3、充足的补救措施。,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与理论建构,一、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一)理论 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 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 成的知识体系。 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概括性说 明,是经过某些实践检验而被验证的一系列假说, 仍然是相对的真理。,理论与假说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假说:是指在研究实施之前,研究者提出的现象或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一种假设性陈述。 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是以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事实为依据,并用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提出的。 假说是理论建立的基础,通过实践检验,假设可能转化为科学理论,而假设的提出又往往需要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二)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从研究过程看 研究问题和假设的提出 研究资料的分析,二、心理学理论的特征和功能,“小型理论” (一)基本特征 客观性 相对真理性 逻辑性 系统性 简单性,(二)心理学理论的功能,1、指导研究的功能 2、整合已有知识的功能 3、解释心理现象的功能 4、预测心理现象发展的功能,三、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两种方式:归纳理论方式和演绎理论方式 (一)归纳理论的建构:从对研究数据的观察 和分析中发展出来的能够揭示现象或变量之间 的关系的概括性理论 从特殊到一般,从事实到理论 例如:行为主义的许多学习理论,“宗教的社会剥夺理论”归纳理论的建构过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罗克,1967年进行了一次关于宗教信仰的大规模调查 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家庭收入 女性男性 单身者有家庭的人 青年人老年人 富人穷人,这四个变量与社会地位有关,结论:在社会生活中最大程度地被剥夺了成功感和满足感(即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倾向于信仰宗教,以获得慰籍和补偿。后来,被许多研究都证实。,(二)演绎理论的建构 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对于某些特殊事件建立的理论。,步骤:选择研究课题,并确定一般性理论的应用范围;确定研究的变量并使之操作化;收集和分析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从命题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得出演绎理论。,问题:独生子女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一般理论:“人际交往对个人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影响” 社会关系分为天然的无选择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同乡、同种族等)和社会的个人选择的人际关系(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