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辞典名词解释专用术语.doc_第1页
中学化学辞典名词解释专用术语.doc_第2页
中学化学辞典名词解释专用术语.doc_第3页
中学化学辞典名词解释专用术语.doc_第4页
中学化学辞典名词解释专用术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教师实用化学辞典凡例一、本辞典按知识体系分为化学学科主要分支、化学家、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其它等六部分。书前编有分类目录,在某些部分中又分为若干类,以便读者分类查阅。二、本辞典共选编2107个词条。书后附有笔画检字目录。1.按第一字笔画的数目由少到多排列,笔画相同的以起笔横、竖 丨、 撇丿、 点丶、折的先后为序。2.第一字相同的词条排在一起,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前后为序。3.凡第一字是阿拉伯数字或外文的词目,集中排在“其它”部分。三、用人名命名的外来术语或反应,译名以国内较通用的为准。四、关于计量单位本书执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释文中关于液体和固体密度延用克/厘米3为单位,气体密度则采用克/升为单位;关于温度,多数采用摄氏温标,部分采用开氏温标K。使用上述数据时,一般都标明使用的单位名称。五、字体一律采用我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汉字。六、本辞典最后收集有附录十四种,供参考。第一部分 化学学科的主要分支【化学】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物质化学运动的科学。主要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相关的现象、规律和原因;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提取、人工合成和应用。化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从火的利用到烧制陶器、冶炼金属以及酿酒、造纸、染色等工艺的出现,均属于实用化学工艺时期。直到十七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了科学的化学元素概念,化学的发展极为迅速。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结构与化学变化的规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物质大量地被合成出来,形成了庞大的化工体系。按照研究物质的化学运动的对象和方法不同,化学通常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随着化学在各方面的应用,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又陆续形成了许多新的分支和边缘学科,例如:农业化学、生物化学、海洋化学、环境化学等。【无机化学】化学的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外的全部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及应用的化学学科。在最近几十年中无机化学发展很快,派生出稀有元素化学、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金属间化合物化学等新的分支学科。无机化学的发展对解决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近代技术中所迫切需要的原材料等有重要的作用。【有机化学】化学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范围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用途及其有关理论。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并以碳氢化合物为母体,所以有机化学又可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在人类已发现的化合物中,有四百多万种是有机化合物,比无机化合物多三十多倍。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已派生出天然有机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元素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分支学科。【分析化学】化学的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有关理论的学科,根据分析任务,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部门。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成分,即检出化合物或混合物是由何种元素所组成;定量分析是测定各组成部分间的数量关系。根据分析方法,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就试样用量的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常量、半微量和微量分析。分析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其它学科和技术科学的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化学的基础学科。应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有关化学现象和化学过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光化学、胶体化学等部分。主要从理论上探讨物质结构与其性质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以及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机理等。它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学工艺学的理论基础。【理论化学】即“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热力学原理在化学方面的应用,主要任务是解决化学和物理变化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特别是对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平衡条件作出预示,化学热力学能独立地解决如何判定化学过程的自发性问题。化学热力学的内容一般包括普通热力学、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等。【化学动力学】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化学反应速度和控制反应速度的因素,并根据反应速度与控制反应速度的因素之间关系推测化学反应的机理。化学动力学也称反应动力学。【热化学】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理和化学过程中的热效应规律的一门学科,即对于随着化学反应和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的热的变化的测量、解释和分析,它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在量热计中直接测量变化过程的热效应,是热化学的重要实验方法。热化学的数据(如燃烧热、生成热等)在热力学计算、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电化学】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化学能与电能间相互转变的规律,如电极电位、电解、电镀、原电池、电化学腐蚀、化学电源等,都属于电化学的范围,是一门密切联系生产的学科。电化学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重要的应用。【胶体化学】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胶体溶液的一门学科,胶体溶液分散微粒的直径一般在10-910-7米之间,分散微粒直径大于10-7米的粗分散系(即浊液)一般也包括在胶体化学的研究范围之内,高分子溶液其微粒大小与胶体溶液相似,其性质虽有所区别,但也包括在胶体化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胶体化学的内容有三部分:(1)胶体溶液及粗分散系的物理化学;(2)高分子溶液的物理化学;(3)表面化学。它在石油工业、选矿、食品工业、橡胶、纤维、塑料工业以及农业、医学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化学物理学】化学和物理学间的一门边缘科学。研究对象以宏观为主的属于物理化学,以微观为主的则属于化学物理学。化学物理学包括量子化学、分子光谱、各种衍射方法、结晶化学、物质结构的统计理论等。【量子化学】应用量子力学的规律和方法来处理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学科。量子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分子和原子。量子化学从分子中电子和原子核的运动角度,研究并揭示原子与分子、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转变。主要内容包括:化学键理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理论问题。【结晶化学】研究晶体结构与晶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性质相互关系和规律的学科。测定晶体结构的实验方法为X射线、电子或中子衍射分析。结晶化学帮助弄清单质和化合物的结构问题,而且推动了具有指定性能的晶体物质(如半导体)的制备工艺。【半导体化学】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制备、分析鉴定、缺陷控制和性能与其结构间的关系等。【原子能化学】是研究原子能科学技术中有关化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包括放射化学、辐射化学、核燃料化学、同位素化学等。【放射化学】是原子能化学的一个分支。放射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普遍放射化学,研究在极稀浓度下放射性物质的一般法则及其性质;(2)放射性元素化学,研究各个放射性元素的分离、制备、纯化、富集、分析和鉴定等方法;(3)有关放射化学在各学科和技术部门中的应用问题。【辐射化学】研究物质在高能电离射线作用下形成激发原子、分子、游离基或离子的过程及其化学行为的一门学科。高能电离射线主要指、射线以及中子射线等。辐射化学对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建造原子反应堆时,必须对各种结构材料在辐射场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等。【光化学】研究物质因吸收外来辐射而发生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在光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反应。其常用的波长范围约在1001000纳米之间。光化反应的活化来源于辐射能,可使某些自由焓增加的反自发过程得以实现;有些自发反应,在光照下能加速进行。光化反应在植物生长及照相术上,在光聚合、光引发等方面都有重大的作用。光化学属于广义的辐射化学的范围之内。【激光化学】研究激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化学效应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激光在化学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同位素分离、反应机理的研究等。主要是研究激光如何引发和控制化学反应。如特定频率的红外激光,可能引发预期特定的反应,制得用普通方法难以合成的化合物,或使通常需要高温才能发生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等。【同位素化学】以同位素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内容是同位素的分布、性质、分析、分离和应用,同位素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都可作为标记原子(示踪原子),广泛地用来研究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医学和工农业中的各种问题。【核化学】研究原子核(稳定性的和放射性的)的反应、性质、结构、分离、制备、鉴定等的一门学科。属于物理学和化学的边缘学科,全称为“原子核化学”。放射性原子核方面的研究也包括在“放射化学”的范围之内。【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及其与性质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和晶体的立体构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物质结构的实验方法等。【立体化学】研究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以及空间关系对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的学科。主要内容有分子的构造、构型和构象、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分子结构对有机化合物酸碱性影响等。【表面化学】又称“界面化学”,属于胶体化学的一部分,它是研究非均相体系中异相界面的物理、化学现象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表面能、表面张力、吸附、催化和电动现象等方面的研究。如色层分析、萃取、离子立换、接触催化、泡沫浮选等的原理和方法等均属表面化学研究范围。【络合物化学】又称“配位化合物化学”。研究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反应机理及其应用。它对稀有、分散元素的分离、提纯、矿石浮选,对动植物的生理、生化研究,以及工农业生产技术(如电镀工业、工业用水处理、改良土壤等)都有广泛的应用。【高分子化学】以高分子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性质等。当前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合成材料如橡胶、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等,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计算化学】根据大量实验和已有的规律,针对化学问题的特征,抽象出合理的数学模型,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数学的方法,确定经验与理论,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简单体系与复杂体系等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为最终实现分子设计奠定基础和创造前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内容有化学信息的运筹、计算方法的最优化、计算模拟及计算控制等。计算化学在寻找反应条件和反应器的最优化方面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的一门学科。它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表明生物科学已开始由现象的描述深入到基本作用规律的研究。如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等就属于分子生物学的范围。【生物化学】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物化学又可分为医用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化学、农业生物化学、工业生物化学等。随着现代化学、物理学和数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验技术的渗入,生物化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医药卫生、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等方面,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化学仿生学】是一门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下产生的,介于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在分子水平上模拟生物的功能,将生物的功能原理应用于化学,借以改善现有的和创造崭新的化学工艺过程。化学仿生学的内容有模拟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物质输送过程、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等。【药物化学】又称“医药化学”,研究药物的化学成分、结构、性质、制备、分析鉴定以及对有机体的作用等的一门学科。目的在于不断地提高药物的质量、指导药物的生产与保管,提高药物的疗效,创造高效低毒的新药物。【食品化学】研究食品的组成及其营养价值,食品中杂质的检验以及供人类消费的食品管理等内容。它属于应用化学的范围。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化学工艺学】又称“工业化学”。研究综合利用天然原料和合成半成品,加工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在化学和物理学原理的基础上,寻找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方法、原理、流程和设备。例如硫酸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等。【工业化学】即“化学工艺学”。【化学工程学】属于工程学科。以物理学、化学、数学为基础,结合工业经济基本法则,研究化学工业中具有共同特点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其有关的机理和设备。研究内容包括流体的流动和输送,传热,传质和反应器原理。以指导各种过程及其设备的改进和发展。在石油、轻工、冶金、原子能等工业中也广泛应用。【石油化学】主要研究石油的组成、分类、性质以及石油的炼制和石油产品的加工、合成的一门学科。【地球化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化学资源,以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内所存在的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海洋化学】利用化学原理研究海洋中物质(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布、变化规律以及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海水化学(海水的组成与分析),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海底化学(海底沉积物的化学组成以及海水中元素与海底沉积物的平衡关系)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农业化学】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壤的肥力、植物营养、肥料施用、农药性能以及农产品加工利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问题的一门学科。它对土壤的改良、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等都有重要作用。【环境化学】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提出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它是由从化学中分化出来的大气污染化学、水污染化学和土壤污染化学等分支学科,与气象学、生物学、水文地质学、土壤学等进行综合而逐渐形成的。其任务是从化学的角度来探讨由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保护和改善的原理。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的化学监测、环境中化学污染的机理、应用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防治污染及其化学原理的研究等。第二部分 化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哲学家,唯物论者。他认为宇宙由真空(“虚空”)和原子组成。认为原子有无限的数目,原子是最微小、坚固不可入和不可分的物质粒子;原子不但有不同的大小,并有不同的质量。他认为原子在性质上相同,但外观不同;原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是永远不变不灭的。世界万物是由原子不断运动和碰撞所致。这种“原子论”直到19世纪初才被近代的科学的原子论所代替。【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约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留下了很多关于自然科学与哲学,特别是关于逻辑和辩证法的著作。他提出万物由四种元素土、水、气、火所组成,这四种元素是永恒的,不能从无到有、也不能从有到无。他还认为四元素都具有能被人感觉的两两对立的性质:水包括冷和湿的性质、火包括干和热的性质、气包括热和湿的性质、土包括湿和干的性质。从而推论世界万物的多样性全由这四种性质(冷、热、干、湿)以不同比例结合而产生,元素就是由这些原始性质成对地配合而成的。他的元素性质学说成了炼金术的指导思想。他在历史上的影响最大。【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659年用实验阐明气压升降原理,并发现著名的气体定律,他在化学方面将当时习用的定性试验归纳为一个系统,初次引入化学分析的名称,开始了分析化学的研究。1661年写了怀疑派化学家一书,批判了点金术士的唯心主义“元素”观,将元素的定义为未能分解的物质,使化学开始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对破除迷信和提倡科学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恩格斯指出“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罗蒙诺索夫】(,17111765)俄国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唯物主义者。他提出了物质和运动守恒的概念,还做了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验。他反对当时的燃素说。1748年创建了俄国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室,1755年创办莫斯科大学。他对发展俄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贡献。在认识论上,他反对把分析和综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立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他成功地制出了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彩色玻璃和用这玻璃做的镶嵌画。著有论固体和液体、论化学的效应、真实物理化学概论、论地层、关于冷和热的原因探讨等书。【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1810)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731年生于法国的尼斯,是英国贵族的后裔。1749175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他生活朴素,不喜社交,性格孤独,终身未婚。1798年用扭秤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还确定了引力常数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他在化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有:研究氢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空气的组成并发现其中有约1/130的不知名的不活动气体(即以后发现的惰性气体);用氢氧通电化合成水,发现水的组成;水银集气法也是从他开始使用的。【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17331804)英国化学家、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他酷爱实验,1766年偶遇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并受其启发,立志于科学事业。他用水槽、汞槽收集气体,并研究它们的性质,陆续发现氨、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等气体。1774年他还独立地发现了氧气,是化学上的一项重要贡献,但他坚持燃素说,把氧称为“脱燃素的空气”。在哲学上,认为大脑是“思维的部位”,人和自然界都服从于必然的客观规律,但并不因而否认人的主观努力作用。他的唯物主义具有自然神论的色彩。晚年因同情和赞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受到迫害而移居北美。主要著作有电史学、各种气体的实验与观察、从水中产生气体的实验等。【柏格曼】(Torbern Bergman,17351784)瑞典分析化学家和矿物学家。他预言过钨、钼元素的存在,并试图提取锰,还作了有关碲的实验。在他所著的理化大纲等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化学分析知识。他与舍勒是密友。他善于引导学生,如佐罕甘英发现了锰、埃尔姆发现了钼、得鲁雅尔兄弟发现钨都曾受过他的启示。【舍勒】(Karl Wilhelm Scheele,17421786)瑞典化学家。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知识渊博。舍勒独立发现了氯气、氧气、氨、氯化氢等气体,还研究和记述了锰和钡的性质。他也发现了砷酸、氢氟酸、钼酸等,并对普鲁士蓝、硫化氢、砷化氢、氢氰酸、亚砷酸铜等进行过研究。银盐的感光性也是他发现的。他首创的分离甘油和乳酸、草酸等有机酸的方法至今还沿用着。著有论空气与火等书。【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roisier,17431794)法国化学家。1772年开始研究硫、磷及金属的燃烧问题,证明物质燃烧和动物呼吸都属于空气中氧所参与的氧化作用,他证明氧气是一种新元素,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给错误的燃素说以致命的打击,从而使化学变化的研究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极大地推动了化学的发展。1783年他写成对于燃素之回顾,确立了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初步的反应方程式,天平从此在化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他还开始了有机定量分析。1787年,在他领导下同另外三位法国化学家拟订了化合物的第一个合理命名法,1789年写成的化学基本教程中提出了第一个元素分类表,但书中仍认为无机元素中包括“热素”和“光素”。法国大革命时期,因他曾任封建王朝的包税官,参与封建王朝的横征暴敛,并为之出谋划策,1794年5月8日被处死刑。他的著作有理化大纲、化学纪录等。【道尔顿】(John Dalti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766年生于昆布兰的织布工人家庭里,他长期任小学教师。他对气象颇感兴趣,自1787年起每天都纪录气象资料,由于对气象的喜好,引导他去研究气体的性质,于1801年发表了“气体分压定律”,又导出混和气体中某气体的溶解度与它的分压成正比的规律。1803年他又发现了“倍比定律”,并引入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新概念,编制了有十四种元素的原子量表,他选定氢是最轻的元素作为原子质量的标准。他还编了元素符号,并将符号结合起来代表化合物,他是使用元素符号的创始人。1808年发表的化学哲学的新系统中,提出了原子的科学假说“原子论”。恩格斯称他为“近代化学之父”,并指出“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道尔顿曾任曼彻斯特学院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教师,后由牛津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亨利】(Willian Henry,17551836)英国化学家。他著有许多有关化学的书籍。他曾发现了气体被液体(包括溶液)吸收时,其溶解的量与气体的压强成正比,这就是“亨利定律”。【阿佛加德罗】(Amedeo Avogadro,17761856)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市。出身于律师家庭,他20岁时获法学博士,以后致力于数学、物理学研究,1820年被聘为都灵大学物理教授。他提出分子的概念,以及原子与分子区别的概念。1811年在物理杂志上发表了“阿佛加德罗假说”。他还根据气体的密度测定了分子的相对质量。由于他的论点不易理解,以致这些假说在当时没有得到大家的赞同,后来经过康尼查罗的实验论证,直到1860年才获得普遍的公认。阿佛加德罗“假说”发展成“阿佛加德罗定律”。【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1850)法国化学家。1778年12月6日生于利摩日附近的圣雷奥纳尔,19岁时入高级工艺专门学校学习。曾任法国高级工艺专门学校和植物园的化学教授。他曾和泰那尔合作,不利用电解而制出金属钾(用铁在高温下还原苛性钾),还用钾跟硼酸反应制得硼。他还制得纯净的氢氟酸、无水氢氰酸、氰等。1808年6月在宣读他用钾处理硼酸的论文时,当场表演实验,因爆炸而受伤,但他仍坚持不懈地工作。于1809年宣布发现了气体化合的体积定律。另外他认为酸有氢酸和氧酸两种。他著有物理化学之研究等书,并撰写有148篇论文。【戴维】(Sir Humphry Davy,17781829)英国化学家。他性格活泼、富于感情、喜欢社交活动。他在15岁时脱离学校生活。致力于自学,在当医药学徒时,自学化学,并用酒杯、烟斗等代替化学仪器做化学实验。20岁时任气学研究所监督,不久发现笑气的麻醉性,他测定了N2O、NO、NO2的质量组成。他在1801年受聘为英国皇家化学学院担任化学助教和实验指导等职,开始了电化学的研究,是电化学创始人之一。曾用电解法制取元素钾、钠、钙、锶、钡、镁等,考察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还独立地发现元素硼。氯是舍勒发现的,但把他当成化合物,戴维通过实验确定氯为一种元素。按照拉瓦锡的观点,酸中必须含氧元素,他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酸的主要成分是氢而不是氧。此外,他还发明了矿工所用的安全灯。1829年在日内瓦病故、终年51岁。【贝采里乌斯】(Jns Jakob Berzelias,17791848)瑞典化学家。1779年8月20日生于瑞典韦斐松答村,22岁获乌布萨拉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任斯德哥尔摩医学院教授。他发展了原子论,并以氧原子为标准测定了四十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他还提出现代元素符号并排出原子量表(18111826年)。他发现硒、钍、硅、铈、锆等许多元素。开始引用了“有机化学”概念以区别“无机化学”。但错误地用“生命力”解释有机物的生成。他提出“二元论的电化基团学说”(1812年)和“同分异构”现象(1830年)。著有化学教程、动物的化学、化学总论、矿物学新系统等书,从18211848年编辑出版物理化学进展年报等。【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生于铁匠之家,少年时期在一家图书装订店当学徒。他通过实验在许多方面都有所贡献。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这是现代电工学的基础。他还发现,当时认为是各种不同形态的电,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18331834年发现电解定律(也称法拉第电解定律),这是电荷不连续性最早的有力证据。他曾著文论述能量的转换,指出能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他在研究电场和磁场时,发现了磁致旋光效应(称法拉第效应)。在化学方面,他研究了氯,制得了液态氯,发现了四氯乙烷和六氯乙烷,特别在1825年发现了苯,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他用实验方法研究气体的扩散和若干气体的液化,并研究合金钢的性质,创制出多种光学玻璃的新品种。【维勒】(Friedrich Whler,18001882)德国化学家。1800年7月31日生于法兰克福附近的埃歇海姆村。少年起就爱好收集矿物、钱币,喜爱油画、刻蚀、化学实验等,曾获数学奖金。1823年获外科和产科博士学位。其后专攻化学,曾受业于贝采里乌斯和格美林。他在事业上卓有成就,还热心于社会福利事业。他在1827年发现铝,1828年发现铍,他分离过硼、硅、钇。1824年合成出草酸,还发现过硅烷。1828年由无机物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生命力学说的束缚,指明了有机化学的合成方向。他死于1882年10月9日,按其遗嘱,丧事从简,只在墓上放一石碑记其姓名。他的重要著作有无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学的基础和化学分析中的实际练习等。【杜马】(Jean Baptiste Andre Dumas,18001884)法国化学家。曾任法国的阿西尼姆和索尔本大学教授。他创造了蒸气密度的测定法、氮的燃烧定量分析法。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有机化学的理论发展上,例如1834年他研究石蜡氯化之后提出了“取代”的概念;他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蒽,他还证明乙醇中有乙基,有助于“基团理论”的建立;他又发现乙酸中的氢被氯取代后,基本性质未变,这样就导致了1839年化学类型学说的建立;他在研究脂肪醇后,又发展了同系列的概念。【巴拉尔德】(Antoine Jme Balard,18021876)法国化学家和药学家。1802年9月30日生于蒙特培利埃,家境贫穷,曾在药学专业学校当实验室助手。1824年他发现了溴元素,因而被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大学聘为教授。他还发现并鉴定了次氯酸,改进了从海水中提取各种盐类的工艺方法。【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德国化学家。1826年起先后长期担任吉森和明兴两大学教授,最先建立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他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当时的有机化学和农业化学权威,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发现了氰酸银和雷酸银的异构现象;改进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定量分析法;创制三氯乙醛和氯仿;研究了发酵和腐败的化学原理;他把化学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提出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成为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还证实食物在体内氧化产生热和能。他的论文多达318篇,专著有有机化学对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食物化学等。他主编的德国化学学报是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格雷阿姆】(Thomas Graham,18051869)英国化学家。发现了气体扩散定律,即不同气体的扩散速度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他还研究胶体溶液与真溶液的区别,对胶体化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水是盐的成分一文中指出,硫酸铜含的五个分子结晶水中,其中有一个分子结晶水不象其余四个水分子那样容易失去。他的著作有化学大纲、关于气体扩散的定律、关于气体分子的移动等。【本生】(Robert Wilnelm Bunsen,18111899)德国化学家。1811年生于戈丁根。他在19岁时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以步行为主,用了三年时间,远游各地进行地质、矿山、工厂、学校的科学考察。他从事化学研究和化学教学达55年之久,直到78岁才从海得尔堡大学退休。他是基团学说的拥护者。研究范围涉及电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在光化学领域内贡献较大。利用他和基尔霍夫所创立的光谱化学分析法,在矿泉中发现铯(1860年)和铷(1861年)两元素。他还是碘定量分析的创始人,并对光化学作用、冰岛的喷泉、二甲胂基等进行研究。他研制和改进的仪器设备有:本生灯(煤气灯)、本生电池、油斑光度计、各种量热器、节温器、定高水浴、过滤泵等。他在实验中,敢于接触极毒和易于爆炸的物质,发现新鲜的氢氧化铁可以解砷毒。本生为人谦逊,性格开朗,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事业,以“总是没有功夫”为由终身未娶。1899年8月16日逝世,终年88岁。【热拉尔】(Charles Gerhardt,18161856)法国化学家。1843年建议改革原子量系统,并提出把分子量定为该物质在气态时与2克氢气同体积时的质量。他在进行有机物分类时,认识到“同系物”的存在。1853年他在取代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类型论”,把当时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分别纳入水、氯化氢、氨、氢四种基本类型。这四种母体化合物中的氢被各种基取代,可得到各种有机化合物。【武尔兹】(Charles Adolphe Wurtz,18171884)法国有机化学家。曾任巴黎大学教授。他在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中,先后发现次磷酸、三氯氧磷、胺类、烃类、乙二醇、环氧乙烷,以及醛还原成醇和醇醛缩合等反应。1855年发现将卤代烷和金属纳作用制备烃类的合成方法(武尔兹反应)。他的重要著作有纯粹和应用化学辞典、化学哲学讲义和原子学说等。【霍夫曼】(August Wilhelm Hofmann,18181892)德国有机化学家。他是李比希的学生。1845年起任英国皇家化学学院教授二十年。1864年返回德国,任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教授。他在1868年创建了德国化学会。他还是德国染料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研究的题材广泛,自甲醛和异腈类化合物,到苯胺和它的衍生物均有所涉及,他还从煤焦油中制出许多染料中间体或染料的苯胺衍生物,如碱性品红和苯胺盐等。他在化学理论上也有所建树,如提出有机物分类里的“氨类型”;在络合物方面提出了“霍夫曼铵盐理论”。他的著作有近世普通化学等。【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德国物理化学家。曾任柏林大学和海得尔贝格大学教授。他在1859年根据热平衡原理导出物体对电磁辐射的发射本领与吸收系数成正比的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他还解释了太阳光谱里的暗线(夫劳和费线)出现的原因,他与本生共同发明了分光镜,并用它发现了铯和铷,共同创立了光谱分析化学。1858年他提出了计算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焓变的基尔霍夫定律。【康尼查罗】(Stanislao Cannizzaro,18261910)意大利化学家。他在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上都有一定的贡献。在有机化学方面,他发现芳香醛跟碱反应而转变成相应的醇和酸(康尼查罗反应)。在无机化学上,他应用了阿佛加德罗假说和杜隆珀蒂定律来测定分子量和原子量。1860年他在化学哲学课程大纲里,把原子分子的理论整理成一个协调的系统,并和有关的实验方法相贯通,他提出的有关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正确概念,深得化学家们的赞许和承认,从而结束了长期存在的原子量、分子量等概念上的混乱局面,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许多障碍。【布特列洛夫】(Aekcap Mxao yepo,18281886)俄国化学家。1828年生于喀山省的契斯托波尔市。曾在喀山大学学习,并留校任教。1861年他在“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代表大会”上做了论物质的化学结构的报告,强调了化学结构的概念,他指出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化学结构之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可以由其结构推测性质;也可依据其性质和反应来推测结构。是他首先提出了有关有机物的结构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他合成了叔丁醇、异丁烯、乌洛托品和某些糖类化合物,并发现了异丁烯的聚合反应。他的理论与实践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1864年写了有机化学通论导言,书中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对有机物进行了分类。【凯库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e,18291896)德国有机化学家,1857年他提出“原子数”(即原子价)的概念,指出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结合而成,与某一个原子相化合的其它元素的原子或基的数目,取决于各成分的亲合力值(即原子价)。他还提到了氢、钾、氯、溴是一价的;氧、硫是二价的;氮、磷、砷是三价的;碳是四价的。1865年他提出苯分子为环状结构的论说。这些对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著作有有机化学教程等。【迈尔】(Julius Lothar Meyer,18301895)德国化学家。1830年8月19日生于奥顿堡大公国的瓦勒尔。1854年在武兹堡大学获医学博士。由于他对科学的兴趣大于行医,所以他又向本生和基尔霍夫学习理化。1858年在布雷斯劳大学教物理和化学。1876年任图宾根大学化学教授,曾兼任校长。他在1864年写的近代化学理论一书中论及元素的性质跟原子量的关系,在书中刊出一个六元素表。1869年他把当时已知的56种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表明原子量跟原子体系的关系,并把这些元素分为族和副族。他还绘出原子量与原子体积的关系曲线;元素的熔点、挥发性、属性、脆性和电化性等的周期性,提出了原子量和元素的物理性质间的周期性关系的论述。迈尔提出的周期律偏重于原子量和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而同年门捷列夫提出的周期律则比较全面、细致。此外他还发现了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并研究了呼吸生理学。迈尔死于1895年4月11日。著作主要有近代化学理论、元素的自然系统、血液中的气体等。【诺贝尔】(Alfred Nobel,18331896)瑞典的化学家和发明家。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他父亲是机械制造商、地雷发明家,这对诺贝尔的早期成长有很大影响。他在少年时就帮助其父搞水雷,17岁到美国留学,专攻化学。1863年回到斯德哥尔摩,开始从事改进硝化甘油的试验,几经失败,1867年9月3日在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大爆炸,致使其父被炸残,其弟奥斯加被炸死。他冒着生命的危险,终于在1867年发明了安全的烈性炸药。1868年瑞典科学会奖给他父子“雷特斯泰特”奖。1875年他还发明了用硝化甘油和火药棉制成的强大威力的胶状炸药,1888年他又发明了混和无烟炸药,除了炸药和火器技术外,他在化学等领域还有许多发明,他在各国取得300多项发明专利权。诺贝尔一生勤奋,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终生独身,他在临终前留下遗嘱,将其遗产的一部分共920万美金作为基金,以其利息作为奖金(设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和平五种奖金)褒奖那些“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各项诺贝尔奖金。【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1857年毕业于彼得堡师范学院,并获得金质奖章。曾在敖得隆中学任教,1859年获硕士学位,1859年到1861年到国外搞科学研究,1861年回国获博士学位,并应聘任彼得堡工业学院化学教授,后任彼得堡大学教授。他的主要贡献是比较全面和细致地发现和表述了元素的周期律,并预言一些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及其主要性质。另外他还提出了溶液的水化理论,他的研究为建立溶液理论奠定了基础。1860年他发现了气体的临界温度。他在发现元素周期律方面获得的伟大成就,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尊敬,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等十多个外国科学学会的会员,以及剑桥大学等许多国家高等学府的名誉博士称号。他的著作有化学原理等。【纽兰兹】(John Aloxander Beiua Newlands,18371898)英国化学家。1837年生于色棱克。19岁在英国皇家化学学院学习,是霍夫曼的学生。曾任女子医学校校长和伦敦学院的化学教授。1864年他发现把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时,每隔八元素就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复出现的现象,即所称的“八音律”,但当时未被人们承认还受到嘲笑。后来周期律被门捷列夫和迈尔发现了,这时才引起英国对纽兰兹的重视,1887年奖给他戴维奖章以表彰他的功绩。【马可尼可夫】(,18881904)俄国有机化学家。1861年毕业于喀山大学。他受布特列洛夫化学结构理论的影响,1869年发表了“分子中原子的相互影响”的论文,1875年他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有机化学加成反应的定位法则:在烯烃和含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时,氢原子总是加到双键两端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帕金】(William Henry Perkin,18381907)英国有机化学家。1853年他在皇家化学学院受业于霍夫曼,并任其实验助手。1856年他发现了苯胺紫染料,并很快投入工业化生产,成为合成染料工业的开端。1868年他由水杨醛合成香豆素,成为人工合成天然香料的开端。1869年他还研究出从蒽制茜素的方法,并从事茜素的工业生产。除在化学工业上的贡献外,他还发现芳香酮和脂肪酸酐在碱性环境下缩合成为、不饱和酸的反应(即帕金反应)。【范特荷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18521911)荷兰物理化学家。1874年9月他与法国化学家勒贝尔(Joseph Achille Lebel,18471930)各自独立地提出碳原子的正四面体理论,他还描述了马来酸和延胡索酸的几何异构现象,提出这些物质中有不对称的碳原子,为立体化学打下了基础。以后他又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法则。他还与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18531932)一起合办物理化学杂志并发表过许多文章。“物理化学”一词即由此开始的。他的成就为近代物理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著作有论原子在空间的构造、化学的动力学的研究、化学平衡的定律等。【拉姆塞】(Willian Ramsay,18521916)英国化学家。1852年10月2日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1870年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后又在德国海德尔堡大学、戈丁根大学留学,受到良好的指导和严格的训练。187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先研究有机化学,以后又致力于物理化学,曾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和伦敦大学任教授。1894年至1898年他与瑞利(Rayleigh 18421919)等人合作,先后发现了氩、氖、氦、氪等惰性气体。其中氦气原来以为只存在于太阳中,但他在1894年从钇铀矿物蜕变出的气体中发现了氦,说明地球上也有氦的存在。他还确定了这些惰性气体应排在周期表的零族。1904年因发现惰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近代理论与系统化学、大气中的气体、传记与化学论文集等。【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法国化学家。1852年9月28日生于巴黎。12岁在密城公立专门学校学习,18岁因家贫辍学,后到药店学徒,在药店期间他曾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救活了一服毒自尽者。20岁他转到博物馆学习。1886年他电解氟氢化钾(KHF2)成功地制出氟气。他还创用电炉冶炼出当时不常见的金属钨、铀、钒等。1906年获诺贝尔奖金。他曾任高等药学专门学院教授,但因平时他常在氟、一氧化碳等毒气环境中工作,致使健康受到影响,在1907年2月20日去世,终年55岁。他的遗产20万法郎由学校设为“莫瓦桑化学和药学奖金”。【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法国物理学家。1895年起一直研究磷光现象,1896年他发现铀酰磷酸钾能使相片底片感光,也能使金箔验电器上的静电放电,从而发现了铀的放射性。他是研究放射性的先驱,他还研究过旋转磁偏极、红外光谱等。【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德国有机化学家。在生物化学及多肽和糖类的有机合成工作上有重要贡献。他确定过葡萄糖的结构式,以及咖啡碱和可可碱的化学结构,从而使人们对嘌呤的衍生物有进一步的认识。早在1899年他就开始蛋白质的化学研究。曾改进和发展了许多分析方法,确定了几种蛋白质的组成。他还用氨基酸合成多肽,使生化合成前进了一大步。此外他还阐明血红素的结构和有关鞣酸的研究。他在1902年获得诺贝尔奖金。【奥斯特瓦尔德】(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18531932)德国物理化学家。他在电化学、化学平衡、催化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1894年他解释了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机理;1895年他提出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解释,指出催化剂只能加速平衡的到达,而不能改变平衡常数。他还根据阿累尼乌斯的电离理论对有机酸的电离平衡作了研究,发现了弱电解质的“稀释定律”公式。1907年他对胶体的形成和本质做出解释。他曾与荷兰的范特荷甫合办物理化学杂志,是物理化学创始人之一。但他也曾提出过错误的“唯能论”,给当时的科学工作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他的著作有普通化学教科书、普通化学大纲、理化测量实用书、分析化学的科学上的基础、电化学等。【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瑞典物理化学家。1859年2月19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1895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1897年任该校校长。1887年他提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部分解离成自由离子的理论阿累尼乌斯电离学说,这是物理化学初期的重要发现,1903年因建立电离学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还在1889年首先注意到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强烈影响,得到了阿累尼乌斯公式,用它可以求出均相或多相体系中的反应速度:对于计算活化能值有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对化学动力学理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他在晚年还研究了宇宙物理学和免疫性。阿累尼乌斯和奥斯瓦尔德、范特荷甫一起成为物理化学的奠基人。【塔曼】(Gustav Tammann,18611938)德国化学家、金属物理学家。在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金属学等方面都有成就。首先他提出玻璃为过冷液体的原理。对晶核生成和晶体的生成方面曾发表过系统的论述,并确定晶核数目和晶核生长速度以及与过冷度之间的关系。此外他对合金的相平衡及溶液的蒸气压等方面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豪尔】(Charles Martirr Hall,18631914)美国化学家、发明家和冶金专家。他在学生时代就曾下决心要制出廉价的铝,当时铝的价格十分昂贵。1886年,年仅23岁的豪尔在设备不全的实验室里,用自制的蓄电池制出了铝,从而发明了铝的商业制法,使铝成为廉价的有实用意义的金属。豪尔在1911年获得帕金奖金。【埃罗】(Paul Louis Toussaint Hroult,18631914)法国冶金学家。1863年生于图利哈耳科特。1885年他电解了各种铝的化合物,当他发现电解冰晶石时,铁阴极不到铁的熔点时即熔化;电解氯化铝钠时电极也被腐蚀,通过不断的观察和研究发明了电解法制铝。他与美国的豪尔同时独立地发明了廉价的制铝方法。此外,他还发明电炉,这对炼钢有重大贡献。【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18641941)德国物理化学家。1889年他提出溶解压理论,从热力学理论导出了电极电位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