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镜头多层镀膜技术的原理、发展和使用概况一、防反射膜层(增透膜)的作用在自然界极易见到称为膜层的现象,例如水面上扩展的油膜层,肥皂泡产生的有美丽色彩和光泽的泡沫。这些与透镜表面的带色泽膜层有类之处,但透镜表面是用人工方法镀制的膜层。装在照相机上的摄影用镜头,一般要进行防反射膜处理。除照相机镜头外,望远镜、双筒显微镜、眼镜,还有航空光学仪器和汽车的计数盘表面玻璃等也有同样要求。今日,薄膜加工技术已获得广泛使用。这种防反射膜,也称增透膜,其作用是尽量抑制透镜的玻璃表反射,减小光量损失,使入射光线尽量多透过镜头。(图1)镀膜也取决于处理方法,有特定的分光特性的半透镜和干涉滤光镜等,在取景器光学系统和光源的照明系统中得到使用。当然,初期的照相机和现代的摄影镜头都镀有薄膜。单个透镜组成的镜头,两个反射面,共有10%光量损失,从照相机初期的水准,考虑镀制防反射膜似乎是不必要的。二、重新评价多层镀膜镜片镀膜工艺的目的,首先是透镜的防反射作用,现在仍作为主要目的。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产生了高度技术化的多层膜技术,分光透过的控制相当准确,操作方便,使用得到普及。对多层镀膜的性能提出高要求,会使成本提高。厂商为了提高镜头像质的课题注入大量经费,其效果是明显的。可以这么说,没有多层镀膜技术飞跃发展,高倍、大孔径变焦镜头不可能有今天的兴旺局面。防反射的膜层能产生增透效果。此外,还有更直接的作用,这就是在逆光摄影时,幅于膜层影响,使易产生的幻像和光晕降低到最小程度。(图2、图3)最近多组透镜构成的变焦镜头已成世界镜头发展的主流,采用多层镀膜,到达胶片面的光线,其衍生的杂散光部分大大减小,使镜头鉴别率不至于降低,也不损坏色采还原。重新评价经改进的膜层,研制在各种镜头中引入最适宜的镀膜最新技术,是各厂家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单层膜、多层膜,部分透镜面镀多层膜,超级多层膜.形形色色的组合和新型膜系使用,对镜头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重新认识多层镀膜,已引起广大摄影师的广泛兴趣和关注。(图4、图5)三、镀膜略史镜头烧热发现膜层1892年;英国泰勒(H.D.Toylor,著名的Cook,Triplet镜头设计师) 发现,把烧过的望远镜物镜的玻璃表面经风化出现紫色,和新的透镜比较,发现能通过更多的光线。受弱酸侵蚀的玻璃表面存在折射率低的薄膜,能降低玻璃表面的反身率。这个透镜燃烧的新发现,使人们知道了膜层作用,并产生镀膜技术。以后,利用人工的弱酸化学作用,从实验室产技术。1935年:德国卡尔,蔡司发明了防反射膜层处理技术。蔡司的A.Smakula在真空中加热蒸发低折射率氟化物薄膜,诞生了防反射薄膜处理方法。193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工业大学的J.D.Strong把玻璃置于真空中,加热蒸发有增透效果的氟化钙(CaF2),成功制成人工防反射薄膜。由于上述原困,2个透镜组合胶合透镜可以分离,增加透镜设计的自由度。1938年:美国依斯曼.柯达公司在HECTA镜头上完成镀膜工艺。1939-1943年:卡尔.蔡司公司成功实现了2层和3层增膜系。1945年:德国徕兹公司。在徕卡的标准镜头中首先使用镀膜技术,从SUMMITAR50mmF2镜头开始(照片1,该镜头1939年推出),镜片实施镀膜。1945年:在德国法兰克.海德克公司发明罗莱Automat(4型)相机的75mmF3.5镜头中,卡尔.蔡司.耶拿Tessar、蔡司奥普托.Tessar及施耐特Xenar3款镜头成为罗莱最早镀膜镜头。1946年:千代田光学精工(现在美能达公司)在半幅sping照相机的Minolta Seml A镜头上首先使用品红膜层。美能达SEMI是日本最早有镀膜镜头的照相机(JCll的历史认定照相机),以后各公司相继积极引入镀膜技术。在商品目录记录中“有镀膜”,给人印象是“光亮清晰镜头”。1964-1967年:在摄影器材以外的用途领域,例如测量仪器盘和电视摄像机镜头等方面,多层镀膜其特征是几乎能全部消除玻璃表面的反射,这是活用后有实效的光学技术之一。1964年:当年10月在东京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上,室内比赛转播需要明亮画面,富士写真光机公司受NHK委托开发了电视用镜头的多层镀膜技术,实现了镜片的电子束镀膜EBC(Electron Beam Coating)。在真空镀膜时,使用高溶点的抗加热式的蒸发物质,用电子枪溶融方法,完成由日本技术制成最多达11层多层膜系。1971年12月发表的8mm照相机,富士卡single-8E800d的EBC富士侬8-64mmF1.8镜头和1972年9月推出摄影用的35mm单反相机,富士卡ST801的可换镜头,是采用了EBC技术的富士侬镜头。1970年:西德科隆博览会上(photokina),各照相机公司开发的多层镀膜技术相继登场,采用此新技术的镜头有:旭光学工业的宾得用可换镜头、日本光学工业的尼康F用可换镜头、佳能的新产品F1用可换镜头等。1971年:可以说是多层镀膜的元年(全面推出第一年),各个相机工厂对以往的可换镜头及新开发的可换镜头,各自采用多层镀膜。多层镀膜的优越性一众所周知,加工成本高也引起关注,但照相机镜头使用多层镀膜已大势所趋,研究考虑的是更优良的多层镀膜技术实用化。1972年:西德卡尔.蔡司公司在科隆博览会推出一系列引入多层镀膜的蔡司镜头。在出售的镜头上使用【T*】标记,这就是著名的有红色【T*】镜头。 不管是照相机制造厂,还是镜头专业厂,都力争采用到成都吗技术,其结果增加了镜头设计的自由度,出现了由复杂的透镜构成各种广角镜头、变焦镜头等系列产品。1944年起:各公司均引入多层镀膜,重新评价如何提高像质。另外也积极引入非球面透镜,超过10组的很多片透镜组成的高倍变焦镜头变得易于实现。各公司的镜头,都是根据需要,区分使用单层或多层镀膜,作为增透膜的处理,与初期的镜头是不同的,使彩色摄影像质更佳,依靠高次无的镀膜,设法见到新的潮流,推进镜头发展,更上一层楼。四、多层镀膜的使用概况*德国的卡尔.蔡司镜头蔡司的T*多层镀膜镜头有优良的色彩再现。1935年,卡尔.蔡司公司发明了防反射膜处理的镀膜技术。蔡司的A.smakula发明了使用氟化物的单层镀膜,特别在摄影用,电影用,X射用大孔径镜头中,进行了镀膜处理。出现了在市场以“T镜头”为名的产品(照片2)。多层镀膜技术方面与日本相比出现迟些,1972年9月的西德科隆博览会(photokina)上,在照相机用蔡司镜头中,推出有多层镀膜的T*Distagon,T*planar(照片3)、T*Sonnar、T*Tele Tessar、T*Heliar Sonnar等合计16种镜头。为了区分T*镀膜镜头,使用了T*标记(红色T星号)。T*镜头通常都是镀6层膜,必要时也使用8层膜系。*徕卡镜头导入有镀膜的空气透镜,推出了著名的SUMMICRON镜头。从战后的1945年推出的summtar50mmF2镜头开始,包括Elmarit,Hektor著名镜头都使用了镀膜技术。SUMMAR(1933年)实现了4组透镜结构,孔径达到F2采用新设计的膜层,使其达到更佳的实用效果,把SUMMIITAR的前第2组的胶合透镜各自分离,引入空气透镜,完成了6组7片构成的第一代Summicro50mmF2镜头。高斯型第2组的第2透镜和第3组分离,用于校正慧差。以后采用这种常规的做法完成F1.4、F1.7大孔径镜头。也就是说,镜头结构的变化和性能的提高离不开镀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日本美能达镜头多层膜历史中的美能达2层膜(消色差膜).千代田光学精工(现为美能达)半幅Spring照相机的美能达Semina镜头,于1946年8月推出.这是由大阪工业试验所协助的日本最早的有镀膜镜头.镜头规格为75mmF3.5,除了自己公司生产的Rokkor外,还有其它公司的proma和Euiko镜头共3种。1956年美能达照相机公司成功实现了氟化镁(MgF2)和酸化锑sb2o3组成的双层防反射膜处理技术实用化,以“消色差膜”为目的,使用在美能达35mm相机可换镜头Rokkor35mmF3.5镜头上。最小反射率可设定2个波长位置,能够截至有害的紫外线。镜头的反射光是以绿色特征,多层镀膜进入实用化阶段。目前,美能达公司的系列镜头上使用的多层镀膜系为5-7层,对减少杂散光和幻影等有明显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成像的反差。日本宾得镜头超级复合膜系的全面使用,确立了宾得的多层膜时代。1969年,旭光学工业开发了对镜头有革命性意义的多层镀膜技术,与美国的NASA有关的OCLI公司的技术合作成功完成了世界上摄影镜头史上最早的7层防反射膜,用于宇宙飞船的窗玻璃等。高要求光学系统必须使用高性能膜系。以往的镀膜透镜从1个面反射1.7%的界限,仰止到表面反射仅0.2%极限,可见光的透过率(单面)达到99.8%,克服了透镜表面反射,使成像鲜明、清晰。1970年在德国科隆博览会上发表的超级多层镀膜Super Multi Coating(SMC)技术用于宾得SP相机的可换镜头,1971年实现商品化,包括有标准镜头50mmF1.4及55mmF1.8,变焦镜头85210mmf4.5等,从鱼眼17mm到望远1000mm22种镜头。当年6月到8月全部更换成为超级多层镀膜镜头。SMC镜头反射率极低,仅0.2%,有非常优良描写性能,从强光(高光)到阴影均有清晰的反差表现。逆光时会出现光晕和幻像,在恶劣摄影条件下,会使鲜明优良的影像变坏,使用SMC技术后,令人惊讶的发现,能得到高反差的影像。这种膜层,可见光透过率得到很好平衡。7层膜系使全部可见光的波长平均透过率最大,另外对摄影有害的紫外线光的被截至,使彩色平衡处于更佳稳定状态,色彩鲜艳,微妙的中间色彩变得清晰,并得到忠实再现。1994年、加以SMC冠名,开发了仰制特定的刚反射的独创防光晕膜层,在产品目录中使用“宾得镜头的世界”。使用宾得FA镜头上,成像效果达到以前没有的高水平。仅仅是SMC还不满足,因此,宾得镜头在镜头系列的设计、镜片抛光、镜头材料的检测层层把关。同时,1件件透镜进行镀膜、从透镜设计阶段到制品完成都进行彻底的检查,利用与多层镀膜并列的防反光晕膜层效果,减小反射提高镜头的质量。(完成无乱反射的镜头)于是FA镜头的色泽表现更为优良,得到极为鲜艳的色泽再现。1997年、推出复合的多层膜和防光晕膜,开发新设计的6组7片透镜构成SMC宾得FA43mmF1.7Limited镜头(照片4)。虽然是基本规格镜头,但成像质量达到高品质定焦标准镜头极限水平。FA镜头采用了多层镀膜和防光晕膜层,每个宾得镜头均冠以SMC标记,并引以为豪。日本佳能镜头(S.S.C)在推出佳能F1用高性能FD镜头时,使用了多层膜系:super spectra coating(超级光谱膜)。佳能公司从1948年开始在135mmF4镜头上使用镀膜镜片,1957年起,替换是新的单层膜“Spectra Conating”,由此开始使用在佳能35mm照相机的可换镜头上。佳能独特的硬膜(hard coating)与镜片材料组合,各自有效使用紫色、品红和琥珀色膜系,忠实调整了整个色彩的平衡。佳能的S.C镜头至今仍采用这些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技术。1967年、开发多层膜技术“Super Spectra Coating”(S.S.C),主要用于电视摄影机10变焦镜头上,单面反射率减小到0.2%程度,截至(滤去)紫外线效果明显增大。S.S.C在1970年科隆博览会上发表,1971年3月用于摄影镜头,在3个品种:鱼眼镜头7.5mm5.6,标准FD55mmF1.2和新产品FD55mmF1.2AL上使用。1973年2月,全面使用S.S.C膜系,有15mmF2.8 S.S.C、FD20mmF2.8 S.S.C及TS35mmF2.8 S.S.C3个新品种,佳能F-1用FD镜头15品种。以前的镜头刻印S.C。新开发的作为膜层蒸发用物质是性质最理想的材料,进行多层膜镀制后光的透过率能高达99.9%以上,随之可获得忠实的色彩再现,幻像和光晕(眩光)消除效果出类拔萃。日本尼康镜头尼康新的多层膜系(Super Integrated Coating),有丰富的阶调和色彩平衡在1970年科隆博览会上,日本光学工业(现为尼康公司)发表了尼康F用多层镀膜可换镜头。第二年,及1971年3月,使用在尼柯尔自动35mmF1.4C上也采用多层镀膜,依次使用,在以往的镜头系列中也出现使用多层镀膜的镜头,镜头以C广义便于识别。对于新推出镜头没有必要区分就不在用C标记。最近,尼康又开发了新的多层镀膜(照片5),称为“尼康super integrated Coating”读者也可可以从产品目录中查到。在宽广波长区域内保持高透过率,幻影现象减累,实现更为出色成像性能。由11组构成的镜片件数更多变焦镜头,有高反差和丰富的阶调表现,反射现象减少,可以得到色彩的平衡、色再现性优良的结果。设计上感到棘手的是如何改善倾斜的入射光的反射特性,使摄影者感到厌恶习的幻像和光晕大幅减少。以及从背后射来的强烈明亮光源或相类似恶劣条件下,反差的下降能抑制到最小限度,真实重现阶调分布。尼康公司为此目标作了努力。另外,紫外区域的透过率也希望大幅增加,这个方面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房屋出售委托代理协议范本
- 2026年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桂林山水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高中历史期末中外对比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K12课外辅导市场消费特征与行业趋势研究报告
- 2026年北京市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1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修上册课内阅读)(解析版)
- GB/T 27734-2011压力管道用聚丙烯(PP)阀门基本尺寸公制系列
- GB/T 20346.1-2006施肥机械试验方法第1部分:全幅宽施肥机
- GB/T 20056-2015滚动轴承向心滚针和保持架组件外形尺寸和公差
- GA/T 1068-2015刑事案件命名规则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 论文写作讲座课件
-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 Unit 2 Workbook Be a Good Tourist 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