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莊子 北冥有魚,【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一说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曾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并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简介】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有人评价庄子的文章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是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的标志,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可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注释】 冥,通“溟”。北溟:北方的海。 冥,說文冖部:“幽也。从日,从六,冖声。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也。”(注:计算日期的规律以十天干为一轮。段注:“谓甲至癸也。”每月十六日,月亮开始亏损而幽暗。)引申爲夜晚。 汉 蔡琰(yn) 悲愤诗之二:“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化,说文:“教行也。从七(hu),从人,七(hu)亦声。” 段注:“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今以化为变七(hu)字矣。”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化象人一正一倒之形,即今俗所谓翻跟斗。” 七(hu),说文:“变也。从到人。” 到人,段注:“到者,今之倒字。”,怒,說文心部:“恚(hu)也。從心,奴聲。”字汇心部:“怒,恚也,愤也。” 引申指气势盛:怒马、怒涛、怒放, 再引申为振奋。例: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二:“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垂,說文土部:“远边也。”后以陲为之。 志,说文心部:“意也。从心之声。”之也表义。徐锴系传通论:“心有所之为志。”故有:志向、志愿、有志于等词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书中注:“抟,环绕着飞向上空。” 按:“抟”并无“环绕着飞向上空”的意思;况且,这样注释,“抟”与“扶摇”语义无法关联,也与“而上”语义重复。“环绕着飞上”云云,是词组乃至整个句子的意象,而非“抟”的词义。 抟,说文手部:“以手圜之也。” 本义是以手团物。凡大鸟鼓翼击水,两翅之动作与团物极其相似,一“抟”字足见庄子用词之精妙。杨宝忠认为“抟”应作“拍击”解。解“抟扶摇”为“拍击旋风”,才与庄子文意相符:大鹏高飞必有所恃-“击水、抟扶摇、培(凭)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注: 前二“也”表示停顿,后一“也”表示判断。此句译为:雾气、尘埃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息,说文心部:“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本义呼吸。段注:“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引申有:叹息、气息、休息、停止、生长(如“修养生息”)、子女(如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 “野马”另一说:薛正兴引陆宗达训诂简论说,谓“马”字即楚辞里“愈氛雾其如塺(mi)”之“塺”,逍遥游的“野马”和“尘埃”是同义词复用,为了加重表达或描写那个垢秽污浊的环境。,“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注:“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的大概。下句的其同。” 苍,说文艸部:“艸色也。”段注:“引申为凡青黑色之称。”文中“苍苍”指天的深蓝色。 杨宝忠谓“邪?其邪?”是古代汉语选择问句常见句型,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呢?还是呢?”庄子养生主:“天与?其人与?”此其句例。“其正色邪”,“其”是指示代词,代指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是选择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如译为“大概”,则语气不顺。,于智荣、邸宏香亦谓“其”或单用于后一分句,或两个“其”字连用于两个分句,与疑问语气词“邪(耶)、与、乎”配合使用,为选择连词,构成选择问句。其例另有: 请饮而后辞乎?其辞而后饮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子以为秦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二),“无所至极”:书中注:“没有到尽头的地方。” 极,说文木部:“栋也。”徐锴系传:“极,屋脊之栋也。”登极, 即上屋顶。引申为极点。如:登峰造极。 至,书中释为“到“。一说:“至、极”为同义复词,“至”亦“极”意。史记春申君列传:“物至则反,冬夏是也。”正义:“至,极也。极则反也。冬至,阴之极;夏至,阳之极。”课本训为“到”,误。,负,说文贝部:“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一曰:受贷不偿。” (受贷不偿:受人施予却不回报) 徐灏段注笺:“负之古音古义皆为背。释名曰:负,背也。置项背也。”“因之为自负,故训为恃。又为背人(背德忘恩)之称,即受贷不偿之谓也。凡战败必背走,故又为胜负之称。”,坳,洼下。 古代从“幼”得声之字有“曲、不平或不顺”等意,如:石不平貌曰“石幼 ”;山曲曰“岰”;木丩屈曰“柪”;土洼曰“坳”;器中不平曰“幼 皿 ”;袜颈曰“袎”(颈是向内弯曲);颈不随(即颈项转动不自如)曰“幼页 ”;心戾(即心中违逆)曰“怮”。 (同源字又如:儂:水厚;膿:汁厚:醲:酒厚;禯:衣厚;秾:花木厚。王力著有同源字典),培,说文:“培敦。土田山川也。”(加厚,是指土地、田园、山川等等而言。即于植物根部或墙堤等的根基部分堆土。)文中义为“凭借、依靠”。 圖,说文:“画计难也。从囗,从啚。啚,难意也。”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图谋画计,图之引申义也。(按,杨谓本义为区域、版图、地图。),“抢,突过。” 此句陆德明释文:“抢,司马(彪)、李(颐)云,犹集也。”如此,“抢榆枋”即“落在榆树檀树上”。 (按,“集”古文作“雧”。說文雥部:“雧,群鳥在木上也。”則“集”字本義爲棲止,與至、止之義相通。) 控,说文:“引也。”(开弓,即拉开弓弦。有方向性,故凡伸明其事者皆得曰引,如弓以引而伸其曲诎也。)故“控”引申有:驾驭、控制;投等义。,果,說文木部:“木实也。象果形在木之上。” 引申为:结果成就、实现饱足、充实(如:食不果腹)等。文中“果然”注意古今之别。 飡,同餐。晋崔譔注:“三飡,犹言竟日。”唐成玄英也说“往于郊野,来去三食” 。 但这种看法有可疑者。首先,古人通常一日二餐。其次,“莽苍”为郊野之色,这里指近郊。古代城镇规模不可能太大,去近郊不必“来去三食”或曰“竟日”。再说,每餐后都可有腹“果然”之感,何必“三食”?,仪礼、礼记多有“三饭”之说,指饭时三次用餐(汉语大词典“三饭”条释为“谓第三次用餐”,不确);且非必确指三次,而有“多吃”之义。如仪礼特性馈食礼有“尸三饭告饱、尸又三饭告饱”的说法。所以“三飡”实际是吃饱饭、多吃点饭;因“莽苍”极近,所以非但不必携粮,吃饱饭去而返归,肚子还是饱的;正与“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对比,即如郭象所注:“所适弥远,则聚粮弥多。”,年,本义指禾谷成熟。说文禾部:“穀孰也。从禾千声。”董作宾卜辞中所见之殷历:“到了周代才把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故“年”引申有:年成、收成年龄。 朝菌不知晦朔:晦,夏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夏历每月初一。此处“晦朔”代指一个月。 此句译为: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一个月的长短。,椿,因其高龄,后用以喻长寿;如“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椿”亦用以指父亲。如“ 椿庭 ” 论语季氏篇记 孔鲤 趋庭接受父训,后因以“椿庭”为父亲的代称。 “椿萱”,椿、萱连用,代称父母。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谖草,萱草。后世因以萱称母。唐 牟融 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 【椿萱並茂】喻父母健在。,特,說文牛部:“朴特,牛父也。从牛,寺声。” 本义指没有阉割的牛,乃公牛。(朴,张舜徽约注引张行学说:“朴谓质朴未离,牛之未犗(ji,阉割)者。论横童知篇: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此其证也。”)引申为独特等义。 窮,说文穴部:“极也。从穴,躬声。”徐锴系传:“入与穴,是极也。”极,终结之地、尽头。引申有空、贫穷等义。 文中“穷发”指极荒远的北方地带。发,毛,这里指草木。旧说,地以草木为发。,廣,本义指四周没有墙壁的大屋。 说文广部:“殿之大屋也。” 段玉裁 注:“覆乎上者曰屋,無四壁而上有大覆蓋,其所通者宏遠矣,是曰廣。” 故引申有“宽广”义。 且,副词,将要。 古书例:汉 王充 论衡变动:“故天且风,巢居之虫动;且雨,穴处之物扰。”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出,火且尽。”,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仪礼乡射礼:“杠長三仞。” 郑玄 注:“七尺曰仞。” 另一说,八尺为一仞。说文人部:“伸臂一寻,八尺。”即伸开两臂的长度为一寻,也为一仞。 比,本义指亲密、和睦 。说文比部:“密也。” 例: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朱熹 集传:“比,上下相亲也。 ” 引申有:配合、适合(逸周书大武:“男女比。” 朱右曾 校释:“比,合也。使無鰥曠。”)又有:勾结(如“朋比”)、副词,都(“比比皆是”)等义。,“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课本注:“效,功效,这里作胜任解。” 按:“功效”与“胜任”并无联系。此“效”乃授予之义。庄子列御寇:“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即以功授我也。“知效一官”,是说才智可以授予一个官职,亦即才智可以担当一个官职。 古书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后效官。”杜预注:“效,授也。” “效”之授予义由进献之义引申而来。“效”作“献”解,如效力、效劳、效忠、效命,皆其义也。下有献于上谓之呈献、进献,上赐于下则谓之授予也。故“效”由呈献、进献义引申为授予,乃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与“功效”无涉。 “效官”又可由“授官”义引申为“任官、作官”义,即所谓“担当一个官职”。,徵,说文壬部:“召也。从微省,壬为徵。行于微而文达者,即徵之。” 从微省:当依段注作“从壬从微省”,段注:“会意。” 壬为徵:意为“壬是古徵字”。“行于”句:当依段注“文”作“闻”。此句意为:行为隐蔽而声望显达于外的人,就徵召他。故许以“徵召”为本义。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征:“余谓徵字当以徵兆为本义字从微者,徵兆为事物初见之端,隐微未显,故从微也。”意为:从小到大,从微小到显著。本义为徵兆,引申为证明、证验、取信等义。 【辨】 :征,从彳,正声。正又表示到某地去,征本义为出征,远行。,劝,本义为勉励,鼓励。说文力部:“勉也。”古文献例:国语越语上:“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引申为鼓动、劝说。 宋荣子,即宋鈃(jin),战国中期思想家,与孟子同时。 数数(shu shu),等于说“汲汲”,着急或急迫的样子。此句意:宋荣子对于人世的荣辱毁誉都不曾放在心上,不曾汲汲追求过。 列子,战国时哲学家。传说他得风仙之道,能乘风而行。,御,说文:“使马也。”徐锴 曰:“卸解车马也。或彳,或卸,皆御者之职。古作驭。” 【辨】在驾驭的意义上,“御”与“驭”相通。但是,“御”常指驾车马的人,“驭”一般指驾驭车马的动作。在抵御的意义上,上古写作“御”,后来都写作“禦”。 “若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宝鸡三和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GB/T 41304.1-2022知识管理方法和工具第1部分:工艺知识管理
- GB/T 27734-2011压力管道用聚丙烯(PP)阀门基本尺寸公制系列
- GB/T 20346.1-2006施肥机械试验方法第1部分:全幅宽施肥机
- GB/T 20056-2015滚动轴承向心滚针和保持架组件外形尺寸和公差
- GA/T 1068-2015刑事案件命名规则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 基础护理学护理基础知识1000+题库与答案
-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 Unit 2 Workbook Be a Good Tourist 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食品加工企业应急预案
- 气密性试验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