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含翻译).doc_第1页
项脊轩志(含翻译).doc_第2页
项脊轩志(含翻译).doc_第3页
项脊轩志(含翻译).doc_第4页
项脊轩志(含翻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脊轩志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2、引导学生体会作品通过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3、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的能力。教学重点:1、体悟作者在淡淡的叙述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2、深刻领会作品通过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学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大爱无言”,那么大悲大痛呢,该如何表达?是有言,无言,还是难言?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说“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二、整体感知: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渗漉l 修葺q 垣yun墙 栏楯shn 珊shn珊 爨cun 庖po 先妣b 呱g呱 阖h 象笏h 扃jing牖yu 2、请同学们集体朗读全文,注意带着你认为最恰当的情感来读。三、释题1、在学生阅读“项脊轩志”注解的基础上,教师补充: 项脊轩志又名项脊轩记,是明代作家归有光的散文代表作。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2、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也属这类文体。说说这篇文章记了哪些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记述了“项脊轩”前后两次修缮变化,回忆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女人的点滴往事,抒发了自己对家道中落,物是人非,怀才不遇的悲叹。 四、翻译课文第一节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2、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3、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渗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倾注;每次移动桌子,环视没有可以安置的地方。4、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了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5、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它不再从上面漏雨。 6、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在屋前新开四扇窗户,围着庭院筑起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7、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在庭院我又混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8、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端坐着,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9、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优美舒缓,美丽可爱。五、课文研读1、分别描写了项脊轩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小。:漏。:暗。 2、有描写了项脊轩的什么特点? 明确:不漏。:明亮。淡雅 3、中人的行为是什么?写鸟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读书,唱歌,静坐。写鸟a是突出“静”,b是写出人鸟和谐,c是写出生机。 4、中的写夜晚之景有什么特色? 每月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映半边墙,桂树的影子疏密错杂,微风吹过,树影摇动,美丽的样子可爱极了。 a.所写景物:明月,院墙,桂影,微风 b.动景:微风。静景:明月,桂树,院墙。静中有动:明月照墙,风中桂影。 c.顺序:从高到低,天空院墙地面 d.色调:明亮而不耀眼,斑驳而不漆黑,清静而不冷清。5、概括一下项脊轩修葺后的环境: 明确:小巧,明亮,淡雅,寂静,美丽 6、简单谈一谈项脊轩中生活的情景: 明确:白天读书、唱歌、聆听大自然的各种细微之声,静坐看鸟啄食,人鸟相宜。夜晚赏月,心旷神怡。生活自由愉快,志趣高雅,自然恬淡。 7、作者对项脊轩的情感是什么? 明确:由衷地喜爱。 8、在这一段中作者如何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的? 细节: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小鸟时来啄食,人之不去六、课堂整理1、结合课文,掌握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方丈:一丈见方(古今义) 雨泽:雨水 渗漉:渗透,漏下来。 顾视:环顾四周。顾,环顾,向四周看。 洞然:明亮的样子 冥然:沉默的样子 增胜:增添情趣。胜,美。 珊珊:明洁晶莹的样子。 2、注意下面几个加点词语词义或词性的变化 (以上名作状)使不上漏:从上面 雨泽下注:向下面 垣墙周庭:用垣墙 前辟四窗:在前面 内外多置小门墙:在内外 东犬西吠:向西 3、讨论下面几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妪,先大母婢也:同上。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状语后置。 鸡栖于庭:“鸡于庭栖”,同上。 轩中读书”:“(于)轩中读书”,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七、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翻译课文第一节第二课时一、 回顾第一课时字词二、 翻译课文第二节1、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可是我在这里居住,有很多值得喜悦的事,也有很多值得悲伤的事。 2、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在这以前,庭院南北贯通,是一个整体。3、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在室内外设置了很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4、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5、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庭院中开始修筑了篱笆,不久就又修筑了围墙,总共变动了两次。 6、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 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这位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哺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8、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过一次。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在这儿站着。10、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了么?我从门板外回答她。”11、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12、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13、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天,祖母来看望我,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影子。怎么一整天默默地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呢?”14、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等到离去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读书长期以来没有取得成效,这孩子的成功,就可以等待了呀!”15、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笏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它去朝见皇帝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到它!” 16、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在昨天刚发生,真令人长声悲号不能控制自己啊!三、课文研读1、这一段写项脊轩的是哪几句话?写先妣的哪几句?写祖母的是哪几句? 明确:15句写项脊轩的变化。611句写先妣。1215句写大母。 2、各小层侧重写了怎样的心情? 15句通过写项脊轩的变化,表现了分家离乱的情况,抒发了一种悲痛的心情。611句写了先妣的慈爱,归有光8岁丧母,这一节写出了对母亲的深情追念,情感还是悲痛的。1215句写大母对孙子的深切期望以及对振兴家门的期待,表达了不能实现祖母遗愿的深深内疚之情。 3、这一段侧重于第二段的什么内容? 明确:“亦多可悲” 4、如何表现家庭的纷乱? 明确:在古代,大家族在一起,其乐融融使每个家族追求的。作者在这一段主要用了细节去写家庭的纷乱:门多,墙多,犬吠,客宴,鸡栖。篱笆,矮墙。 5、如何写母亲和祖母两代人的? 细节描写: 母亲:动作叩门,语言儿寒乎?欲食乎?祖母:动作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 语言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吾家读书 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母亲的温和、慈爱,祖孙之间的关爱戏谑之情、深切的期待与激励之情溢于言表。 6、作者直接表现情感的句子是哪两句?分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母亲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作者八岁时“慈母见背”,无法细想母亲的种种形象,只有通过母亲的婢女转述,表现出深深的追忆之情,这种情感包含着无限的遗憾之情、无奈之情。 祖母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母亲去世,作者靠祖母抚养,之间有着深厚的祖孙之情,12岁时,祖母辞世。出了对祖母的感恩之情之外,更大程度上表现了对祖母的希望不能实现的深深的内疚之情(19岁做此文,35岁才中举人),觉得对不起祖母,对不起归氏祖宗,所以哭泣以至于“长号不得禁”。 7、结合内容,分析“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结构作用,即过渡作用。“多可喜”承上,“多可悲”启下。四、课堂整理1、重点字词句迨:及,等到。内外:在院子内外,状语。往往而是:到处都是。西吠:向西家叫,状语。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吃饭,宴,动词。凡再变:共变了两次。尝居于此:状语后置句。乳二世:喂了两代人的奶。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室西连于中闺:状语后置句。每:常常,每每。 2、注意下面几个人称代词 予居于此:我 而母立于兹:你 汝姊在吾怀:你,我 余泣:我 久不见若影:你 五、布置作业1、翻译课文第二节2、预习课文第三-第五节 第三课时一、回顾前面内容二、翻译课文第三-第五节1、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 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凭着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4、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我已经写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5、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6、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那以后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 7、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那以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闲极无聊之际,才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8、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它的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到轩中居住。 9、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前有一棵枇杷树,它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高高地耸立着,(枝叶繁盛)像一把撑开着的巨伞一样了。三、课文研读1、最后写了哪些事? 明确:与项脊轩有关的妻子的事情,项脊轩倒塌,重修项脊轩2、什么时候痛失爱妻的?明确:婚后六年,人生的一大亮色转瞬即逝。提示:中国人讲求“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六年之于一生,短暂得如同一瞬,可见其悲。3、夫妻感情如何?何以见得?提示: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4、联系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审视二人的夫妻之情。提示: 封建社会中夫妻二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关系怎样?联系旧学,如祝福中鲁四老爷与四太太,雷雨中周朴园与繁漪。5、归纳:伤痛之痛失爱妻四、拓展深化:1、再次朗读课文,学生自由诵读或者主动范读。注意:在情感的把握上和前次做比较。2、学完此文,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提示:以情动人,从细节入手,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内心汹涌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