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测试卷.doc_第1页
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测试卷.doc_第2页
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测试卷.doc_第3页
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测试卷.doc_第4页
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测试卷班级:_姓名:_ 学号:_一、积累运用(30分)1、填空。(10分,每空1分)(1)丑小鸭作者是_(国籍)著名童话作家_。(2)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诗是宋朝郭茂倩编的_中的一篇,它同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_”。(3)由“皇帝奠基”猜一个文学家名字(答案从第一单元作家中找):_。 (4)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6)有关黄河的诗句很多,请写出相应的两句:_,_。2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收敛(lin) 倜(t)傥 倘(shng)若 .澎湃(pi) B衣襟(jn) 讪(shn)笑 狂澜(ln) 骊(l)歌C抽屉(t) 沼(zo)泽 迸(bng)出 木屐(j)D 炽痛(ch) 瞬(shn)息 胡骑(j) 污秽(hu)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两颊 殷勤 不能自已 轻妆淡抹 初露头角B、抉择 揩油 轩然大波 燕然勒功 万赖俱寂C、遴选 勘察 相得益彰 人迹罕致 人声鼎沸D、袅袅 风糜 蹑手蹑脚 妇儒皆知 芳草如茵4.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罕:稀少);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B.余暇(暇:空闲);疲惫不堪(堪:能忍受);进退维谷(维:是)C.晦暗(昏暗);略胜一筹(筹:档次);人声鼎沸(沸:开水)D.蓦然(突然);面面相觑(觑:看);鲜为人知(鲜:少)5、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横线上(3分)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只有真正懂得_,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泉水的甜美;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深谙_的艰难历程,我们才会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支持并帮助过自己的人,心中能永远铭记,这也是一种_。A投桃报李 B饮水思源 C春华秋实6、王秘书在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李科长听说材料没上报张局长非常生气”,王秘书不明白究竟是谁生气了。根据提示,给信息标出标点。(2分)(1)、李科长生气了 :李 科 长 听 说 材 料 没 上 报 张 局 长 非 常 生 气(2)、张局长生气了 :李 科 长 听 说 材 料 没 上 报 张 局 长 非 常 生 气7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_,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_;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_。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A.BCD8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处,有两处存在语序不当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只许调整语序,不得增减字数)(2分) 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一命呜呼,病入膏肓呢?反过来说,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实行变法的建议,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当初唐太宗听不进魏征的逆耳忠言,又何来“贞观之治”呢?由此可见,善纳人言者,昌;不善纳人言者,亡。_处(填序号)调整为:_处(填序号)调整为:_9、教室里:班长郑重其事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字旁,又在右边添了一个“隹”字,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du”“zhu”“根本没这个字!”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难怪大家不认识,”班长说,“这是我造的字,它读作tu,是咱们班专用的推门的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问:班长造这个字是针对班级存在的什么现象?(2分)_ 10、名著阅读:(3分) 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1)、其它两部分分别为_和 _。(2)、主人公_在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二、阅读文章,完成1327题。(40分)(一)、阅读木兰诗回答1316题。(9分)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旦辞爷娘去( )2)、安能辨我是雄雌( )3)、双兔傍地走( )4)、愿为市鞍马( )12、翻译(2分)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由选文的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2分)_,_。 14、找出木兰还家后一连串的动词,说说其表达作用。(3分) 动词: 作用: 。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0分)宣德炉宣德炉从宣德时期开始烧造,一举成功,此后五百年来名声不减,以至于不管哪个朝代铸造的这种铜炉,都叫宣德炉。这一点跟景泰蓝一样。今天没人会咬文嚼字地说“送你一对掐丝珐琅瓶”,都说“送你一对景泰蓝瓶子”。景泰蓝是在景泰年间发扬光大的,宣德炉则是在宣德年间达到顶峰,名气大。宣德炉有这么大的名气,一定不是白来的。铜材料冶炼过程不是我们想象的把铜化成铜水,一铸造就成了。它需要反复冶炼,每冶炼一次就要去掉一些杂质,剩下的是精华,但分量就会减少。由于宣德皇帝亲自督造此事,所以质量非常高。一斤进贡来的铜材料经过冶炼,最后只能剩四两。这四两还是小两,过去一斤是十六两,有个词“半斤八两”,说的是旧制,今天应该说“半斤五两”才对。【甲】过去做炉都是用翻砂法,宣德用的是失蜡法。历史上铸造青铜器用过失蜡法,但没有做过炉。而宣德炉用的是失蜡法,较之翻砂法,铸好的炉变得非常光洁好看。有人认为宣德炉铸好以后,还有专业的人给它上色。我们不要简单地理解上色就是把颜色刷到上面,而是用各种方法使炉身呈现一种自然的色泽。都有什么色泽呢?石青斑、朱砂斑、葡萄斑等等。【乙】宣德炉里除了精炼铜外,还有锌、锡、银、金。史料非常清楚,当时进贡风磨铜的单子上明确写着含有黄金。今天用科学的方法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一测试就知道了。最简单的测试是用比重,黄金的比重非常大,铜的比重大概是黄金的三分之一。【丙】我听一个老师傅跟我说,最好的宣德炉的含金量大约是3%。我曾经买过一个宣德炉,特别沉。我很高兴,直接上菜站找了个普通的秤一约,八斤四两,也就是4200克。我乘上3%,大概是126克。你想,这样一个香炉里如果含126克黄金,那质感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对衣料比较熟知,如果纯棉的衣料里加3%的毛,质感马上得以改观;如果纯毛的衣料里加3%的化学纤维,它可能变得不易起褶。古人显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我认为好的宣德炉里一定含金,一加上金,就不容易生锈,而且颜色明显跟普通铜器拉开了距离。 马来都说收藏15.下面A、B两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的,请根据内容判断它们应在原文中甲、乙、丙的位置。(2分)A.古玩指南上的记载是46种颜色,有的书记载的比这个数量还多,那都手机微妙的区别了。B.这是明末大收藏家项元汴在宣炉博论中的记载:“宣庙遂敕工匠,炼必十二,每斤得其精着才四两耳。”宣庙,就是指宣德皇帝。A应在_处 B应在_处16.宣德炉名气大的三个原因是什么?(3分) 17.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段为例具体分析。(3分) 18.本文是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的关于收藏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概括。(2分)(三)、阅读画眉鸟完成19-21题(6分)画眉鸟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休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鸟,放到我的笼子里,歌声美妙绝伦,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飞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伟大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我把鸟笼放在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是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的。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第二天早上,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结果发现它已经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专家阿瑟威力来看望我的父亲,在我家小住。于是,我就把那小可怜儿的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鸟的妈妈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我听了,大吃一惊。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我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19、小画眉鸟来到我家后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20、画眉鸟为什么要毒死自己的孩子?(2分) 21、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迪?(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5分)访 兰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22、本文以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的写法。(3分) 23、本文开头写父亲爱兰、育兰,但当人们跑来玩赏时,父亲却添了几分“愠怒”,并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访兰时的对话中有两处交待,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2分) 24、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空谷幽兰”的特点是_,“盆景家兰”的特点是_。(2分) 25、“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象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26、文章第二段所描写的意境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的意境相似,请你写出这首诗。(2分) 27、兰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