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图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图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图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图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一)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一、选择题第五届长三角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与管理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园林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车生泉围绕“全球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建设”三方面做了题为城镇绿地低碳规划与建设途径的主题报告。据此回答12题。1该主题报告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哪一种态度()A依赖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善待自然2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报告的是()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围湖造田C陡坡开垦 D挖掘“发菜”解析:1.D2.A第1题,“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战略”体现了人们善待自然的态度。第2题,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下图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是()A智力资源矿产资源B空间资源矿产资源C空间资源智力资源D矿产资源智力资源4工业文明阶段,曲线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解析:3.D4.C第3题,根据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方式判断,智力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呈增加趋势;空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小,工业社会时期逐渐增大,后期经济发达阶段逐渐减弱;初期,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逐渐增大,但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替代资源的开发,影响程度逐渐减少;所以为空间资源,为矿产资源,为智力资源。第4题,工业文明阶段,工业迅速发展,区位条件对工业的影响加大。5下列说法符合环境伦理观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解析:选A环境伦理观既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约束,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规范和约束。它要求人类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时应注意保护自然,不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是一种杀鸡取卵,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符合环境伦理观;“封山育林,永不采伐”要求人类只保护不利用,这样必然阻碍人类发展,而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它的目的是促进人类发展;“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结果是人口急剧增长,造成对环境的掠夺性使用,不符合环境伦理观。下图是“PPE怪圈”,“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读图完成67题。6图中a、b、c、d四点所代表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Aa BbCc Dd7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A坦桑尼亚 B肯尼亚C加拿大 D阿富汗解析:6.B7.C第6题,由图知贫困、人口增长和环境退化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往往是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根源。图中显示b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可能由于人口高增长导致对生态压力过大现象,从而陷于题中所说的“PPE怪圈”之中。第7题,加拿大由于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目前不会出现“PPE怪圈”现象。二、综合题8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曲线表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a科技 Bb土地Cc劳动力 Dd资本(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3)试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地关系。解析:第(1)题,狩猎文明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是劳动力;农业文明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是土地;资本在工业文明阶段早期影响巨大;科技则是工业文明阶段后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第(2)题,工业文明阶段早期,资本影响力最大,到工业文明阶段后期逐渐降低,土地、劳动力的影响在减弱,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第(3)题,人地关系思想发展也经历了四个阶段:崇拜自然、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和谋求人地协调。不同阶段人地关系也不一样。答案:(1)D(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后期成为主导要素;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虽然在下降,但工业文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3)依赖自然,崇拜自然(狩猎文明);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农业文明);开发自然,征服自然(工业文明);守护自然,互利共生(环境文明)。9读贫困山区恶性循环或良性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下列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框中,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B发展生态农业C走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D人均收入减少E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F环境退化G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H提高环境质量(2)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填字母)(3)传统伦理观忽视了森林的_价值,环境伦理观重视了土地资源使用的_。(4)环境伦理观与下列哪种人地观相吻合()A依赖自然而生存的观点B改造自然求发展的观点C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D人定胜天的观点解析:第(1)题,左侧为恶性循环过程,右侧为良性转变过程,按照前后因果关系选择。第(2)题,庞大的人口压力是造成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摆脱恶性循环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3)题,传统伦理观往往忽视自然资源的环境价值。森林资源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将其开垦为耕地,会导致环境退化、贫困等恶性循环。而实现可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