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这表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B哲学是对“人生在世”的概括和升华 C人人都是哲学家 D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3.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告诉我们A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B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C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D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4.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这一论断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A. B. C. D.5.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给读者以美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下列诗歌寓意与其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谁挥鞭策运四季,万物兴衰皆自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认识具有反复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物质不可战胜A. B. C. D. 6.2017年春节期间,一些佛教名山迎来了部分高三学生家长,他们祈祷着今年高考自己的儿女能考个好成绩。这种世界观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体现了A.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B.真正的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C.科学发展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8.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9.“我们探测到了引力波”,这是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的预言百年之后,人类第一次能够“听”到宇宙的“声音”。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佐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人可以创造规律改造世界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匠精神”、“新常态”等反映当下中国政治经济生态的热词,纷纷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这些热词的出现表明( )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与物质是相互依赖的 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A. B. C. D.11.太极拳是一项身体动静平衡统一的运动,动时存静势,静时寓动机,机中有势。势中成机,机势难分,此太极之妙也。从哲学上看,太极拳运动体现了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绝对的运动和绝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动亦静,静亦动,没有区别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 B C D12.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对“意境”理解正确的是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意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 BCD13.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A.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14.“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着同一方向再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A真理是有条件的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界限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5.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目的性社会历史性A BCD16.新常态是近年重要的经济术语,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基于中国国情提出的发展新思路。这体现的哲理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决定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规律,造福自身 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A B C D17.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18.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全球及我国许多的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19.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20.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意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2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2.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侧念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 B C D23.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某市准备在全市城区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对此,一些市民认为,使用电动车便捷、环保、经济,不应该禁止。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坚持( )反对一切权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A B C D24.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25.“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精神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时有时无人类社会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指导作用精神力量往往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力量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的A、 B、 C、 D、26.甲说: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人工影响天气,将来必定能够“天随人意”。乙说:无论到什么时候也实现不了“天随人意”。两者的共同点是( )A.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B.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割裂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D.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7.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物质的东西“移入人的头脑”的途径是( )A采用科学的方法 B科学技术的发展C善于和勤于思考 D参加社会实践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将大量泥沙带到中、下游,使中、下游河床淤积严重。但近年来,一些根雕艺人发现,在黄河中、下游的河道中,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具有独特的形状,经加工,成为颇具欣赏价值的根雕作品。据此回答2830题。28人们利用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雕成具有艺术价值的根雕作品,其前提是( )A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C掌握根雕的技术 D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物的变化规律29.人们能够利用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做成具有艺术价值的根雕作品,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B意识依赖于物质C意识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0.根雕艺人将枯树制成根雕作品,启示我们( )A应解放思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B应改变自然规律,推陈出新C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D只有没有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 现阶段,我国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这一措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理解。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说明“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正确性。(15分)32. 21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从“K”时代到“G”时代,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一直在致力于讲好“中国股市”,表达“中国主张”;“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互联网建设发展过程所蕴含的道理。(15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今天,我们重温那次再创历史的伟大选择,它让我们深深懂得,任何伟大事业的胜利,都是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我们要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远征”。(10分)武威六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文)答案选择题:1-5BDDCA 6-10 CBBBD 11-15 CCDAB 16-20 BCDAC 21-25 ADCCB 26-30 CDBCA 31.(15分)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国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5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国家针对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制定了正确的分配政策,促进了收入的合理分配,缩小了收入差距。 (5分)(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国遵循规律,积极落实分配政策,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促进了收入分配公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5分)32.(15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国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主张并推动互联网共建理论发展(5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互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风格课件
- 现代舞鉴赏课件
- 2025年秋季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试卷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银行管理基础知识押题精讲试卷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试卷 历史文化知识强化
- 2025年公共营养师二级考试真题解析卷:专项训练与押题预测
- 民法典总则亮点课件
- 2026届安徽省东至三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父母借用子女名义购房协议书
- 2024至2030年DC/DC转换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电网劳务分包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课件)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 2024年临时工劳动合同范本
- 加油站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2024版
- 中考强化训练河北省保定市中考数学五年真题汇总 卷(Ⅲ)(含答案详解)
- DLT802.7-2023电力电缆导管技术条件第7部分非开挖用塑料电缆导管
- 2024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