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是化学元素之一.doc_第1页
镍是化学元素之一.doc_第2页
镍是化学元素之一.doc_第3页
镍是化学元素之一.doc_第4页
镍是化学元素之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镍是化学元素之一,化学符号为Ni,原子序数为28,具磁性,属过渡金属。目前,全球约66%的精炼镍用于制造不锈钢。因此镍作为不锈钢主要合金原料之首,不锈钢的产量和镍需求量息息相关。半世纪以来,国际不锈钢产量呈持续增涨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欧洲、北美各国、90年代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产能明显增加。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不锈钢的产量开始牵动全球不锈钢总产量的走势。2000年中国产量仅为40万吨,但2006年已超500万吨,首超日本。从而,继200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后,2006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 2006年全球不锈钢总产量约2800万吨,同比增涨14%。不锈钢产量的迅速增加,直接刺激了全球镍需求的急速上升,并导致全球供需失调,加上投机炒作等推波助澜,造成2006年镍价持续飙涨。 (一)厂商简析:厂商积极扩建增产,并购垄断风起 较集中的镍资源仅分布于少数国家,生产厂商也不多,几乎是采矿成品的一贯式作业生产;但日本已进口矿石、中间原料产品的“客制化炼镍厂”则是例外。 全球主要的大型镍生产商包括: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Norilsk Nickel),目前年产约24.5万吨;加拿大国际镍业(Inco),年产约22万吨;澳洲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年产约15万吨;加拿大Falconbridge,年产约11万吨;法国Eramet,年产约7万吨等。 不过,近年来全球资源矿业领域掀起并购重组风潮。如:BHP公司并购澳洲QNI、WMC公司,一跃成为大型镍厂商;2006年英瑞合资的矿业公司斯特拉塔(Xstrata)欲购加拿大Falconbridge;2006年巴西淡水河谷(Companhia do Vale do Rio Doce,CVRD)收购Inco、Onca Puma镍矿外,并计划收购Piaui州、Para州、Goias州等三座镍矿项目,预计2009年镍产量可达30万吨,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大产镍集团。因此,未来镍市场将更加垄断,价格易涨难跌。 (二)资源分布:区域分布广而散,精镍供不应求 1镍制品种类: 一级品:即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交易采用之电解镍、镍块、镍球等99.8%以上纯镍。其用途较广泛,包含特殊钢、电子材料和航天材料等的合金、触媒、电镀、电池材料等。 二级品:即镍铁合金(镍16%40%)、氧化镍(镍75%98%)及通用镍(镍约98%)等。几乎都用于特殊钢。此外,还有NiSO4NiOH、NiCl2NiCO3等化合物产品。二级品大多是以镍块形式为原料,计算消耗量时应换算成实际之镍含量。 2产销分布: 2006年全球精炼镍产量约136万吨,主要产国分别为:俄罗斯(20%)、日本(13%)、加拿大(11%)、澳大利亚(9%)、中国(7%)、挪威(7%)。其中,日本对特殊钢的产量及需求量相当大,大量进口镍矿以从事精炼镍生产,掌握原料来源,其产量跃居全球第二。 2006年全球精炼镍需求量约137.4万吨,主要消费地区分别:中国内地(18%)、日本(14%)、美国(9%)、德国(8%)、韩国(8%)、台湾(7%)等;前六大国家与地区合占64%,也是特殊钢主要生产地区。 2005年中国内地的精炼镍消费量达20万公吨,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首位。2006年其消费量再增5万公吨。此外,2005年全球精炼镍大约有66%用于制造不锈钢,12%用于制造镍及其它非铁合金,电镀占8%,制造合金钢占4%,铸造占3%,其余7%则做为化工或触媒等用途。 (三)市场简析:镍库存供给不足,投机基金助推天价 1总体概况: 以前,由于前苏联的生产和库存资料难以取得,全球镍的供需大多是依据西方供需量+东西方贸易量来推测。近年,随着俄罗斯产量逐渐公开、中国渐成镍消耗大国,对全球镍供需已逐渐明朗。 在中国不锈钢的消耗和产量增加的推动下,2003年以来全球镍再现供不应求状态。2005年、2006年世界不锈钢产量继续增加,镍则继续短缺,分别不足7000吨、14000吨。随着中国消耗量的进一步增加,以及主要精炼镍厂年底扩建投产,镍供应吃紧局面可能延续至2008年上半年。 2运作模式: 自1979年镍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交易以来,其价格以世界的镍现货交易为基准。若是LME认定之厂牌,只要送交至LME指定仓库,就可用LME基准价格销售,而不需折价销售。因此,一级镍可以用“LME价格+运保费(premium)”方式进行实际交易;二级镍虽然不能拿到LME仓库去,但同样能以LME价格为基准订定差价。与铜、铝等其它大宗商品相比,镍市场规模小许多,价格容易出现大幅波动。 3库存供给与价格走势: 19881989年因罢工事件、设备故障,以及不锈钢产量增加,镍曾陷入严重供应不足局面,镍价一度高涨至16000-18000美元/吨;直至1990年以后才趋平静。随着90年代前苏联解体,释出军需用的储备镍,这十年期间镍价在4000-8000美元/吨间波动,平均价格为6220美元/吨。 2000年供应紧张也致使价格拉涨,年平均价格升至7840美元/吨;2001年因经济泡沫,镍价再度下跌,年均价降至5400美元/吨;其后经过2002年的恢复期,年均价稳定在6140美元/吨。2003年6月以后再度涨超8000美元/吨,同年10月以后连续两年保持在10000美元/吨以上。 尤其是2004年6月以后行情持续在12000美元/吨以上。主要原因是: 1中国不锈钢的消费量增加,带动西方不锈钢产量需求扩大 2中国不锈钢的生产能增加,带动镍消费量跟涨 3新建镍矿项目尚未完建投产,镍供应紧张局面持续;2004-2005年全球资源供不应求最为明显,尤在以原油为首的铜、铝、金等商品价格高涨的情况下,镍也难置身事外 4投机基金扮演了推波助澜角色。 此后,自2005年夏季开始,由于全球不锈钢生产策略调整导致供需疲软,镍价也随之下降,LME库存也处在低水位。 2006年初镍价在13000美元/吨左右起涨。由于2006年镍矿业并购风潮,对下游议价能力渐强,而俄罗斯冬季冰封冻港无法出口镍,致使2007年1月镍价首度突破40000美元/吨,而LME库存仅余5000吨。此外,澳洲BHP Billiton旗下Ravensthorpe镍矿投产时间被迟至2008年第一季,现有库存量明显不足,供需再度失衡,市场投资人对镍持续看多拉涨。 2007年3月19日是镍交易史上重要的一日,当日镍价首度突破50000美元/吨,再创历史天价;LME库存仅余3700吨,创历史新低。IMF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成长约4.9%,而不锈钢需求表现继续看好,下半年对不锈钢新增产能的需求程度、投机基金对整个商品价格的动向,将继续支配着今后镍价走势。 编辑本段镍化合物1镍()的化合物1氧化镍:NiC2O4=NiO+CO+CO2 2氢氧化镍:Ni2+2OH-=Ni(OH)2 3硫酸镍 2Ni+2H2SO4+2HNO3=2NiSO4+NO2+NO+3H2O NiO+H2SO4=NiSO4+H2O NiCO3+H2SO4=NiSO4+CO2+H2O 4卤化镍:NiF2 NiCl2 NiBr2 NiI2 2镍( )的化合物1氧化高镍 4NiO+O2=2Ni2O3 2Ni(OH)2+Br2+2OH-=Ni2O3+2Br-+3H2O 2Ni2O3+4H2SO4=4NiSO4+O2+4H2O Ni2O3+6HCl=2NiCl2+Cl2+3H2O 2氢氧化高镍 4NiCO3+O2=2Ni2O3+4CO2 2Ni2+6OH-+Br2=2Ni(OH)3+2Br- 2Ni(OH)2+NaClO+H2O=2Ni(OH)3+NaCl 2Ni(OH)3+6HCl=2NiCl2+Cl2+6H2O 镍的配合物1氨配位化合物:Ni(NH3)62+ 2氰配位化合物:Ni(CN)42- 3螯合物:Ni(en)32+ 4羰基配位化合物 (a) Ni(Co)4 (b)(C2H5)2Ni 编辑本段发现过程1751年,瑞典的克郎斯塔特,用红砷镍矿表面风化后的晶粒与木炭共热,而制得镍。 编辑本段元素描述有铁磁性和延展性,能导电和导热。常温下,镍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不但能阻止继续被氧化,而且能耐碱、盐溶液的腐蚀。块状镍不会燃烧,细镍丝可燃,特制的细小多孔镍粒在空气中会自燃。加热时,镍与氧、硫、氯、溴发生剧烈反应。细粉末状的金属镍在加热时可吸收相当量的氢气。镍能缓慢地溶于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但在发烟硝酸中表面钝化。镍的氧化态为1+1+2+3+4 ,简单化合物中以+2价最稳定,+3价镍盐为氧化剂。镍的氧化物有NiO和Ni2O3。氢氧化镍Ni(OH)2为强碱,微溶于水,易溶于酸。硫酸镍(NiSO4)能与碱金属硫酸盐形成矾 Ni(SO4)2o6H2O(MI为碱金属离子)。+2价镍离子能形成配位化合物。在加压下,镍与一氧化碳能形成四羰基镍Ni(CO)4,加热后它又会分解成金属镍和一氧化碳。 银白色金属,密度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