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价值思想中自然的主体性与客体性.docx_第1页
浅析自然价值思想中自然的主体性与客体性.docx_第2页
浅析自然价值思想中自然的主体性与客体性.docx_第3页
浅析自然价值思想中自然的主体性与客体性.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自然价值思想中自然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摘要:自然价值问题,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承认自然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的工具价值则充分证明了自然价值的客体性,自然的系统价值是自然价值主客统一性的重要体现。承认自然的主客统一性对人类价值观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然价值;内在价值;工具价值;系统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04-02 美国著名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在吸收了施韦泽的敬畏生命思想、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理论等思想精华之后,形成了自然价值思想的精神框架。罗尔斯顿打破了传统价值观念中认为自然只相对人而言才具有价值的观点,提出自然具有独立于人的需要与体验的客观价值,也就是自然价值。并将自然价值概括为三部分: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一方面认为自然价值是自然物对人的有用性,即工具价值,如自然物具有的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自然价值是指自然物所固有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情感体验而存在的,即内在价值,如生命价值、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稳定性与自发性价值等。此外,他还认为,不仅自然物具有价值,由自然物构成的动态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本身也是具有价值的,被称之为系统价值。自然价值的特征主要有:创造性、独立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等。同时认为自然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的判断的主体不再只有人。 一、自然的主体性 1.自然能成为主体。传统的评价自然价值的尺度是从人出发的,按照人的利益和需求来进行评价,因此认为自然价值的主体只能是人,客体是指实践的对象或认识的对象。但是罗尔斯顿认为自然价值的主体既是人类又是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是自然的主体。但是在自然与自然物之间,自然的价值是在自然的进化过程中产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价值,它并不是人类出现之后才存在,在人类出现和发现自然物之前就存在。人类可以去发现和认识它,但我们不能去凭空创造它,不管人们有没有发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自然是自然价值的主体,自然它是一个自在自为的系统,而自然物便是自然价值的客体。 2.自然主体性表现。既然自然可以是主体,那么自然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自然具有自主性。罗尔斯顿说:“苔藓在阿巴拉契山的南段生长得极为茂盛,因为似乎别人都不怎么关心它们。但他们就在那里,不顾哲学家和神学家的话,也不给人带来什么好处,只是自己茂盛地生长着。的确整个自然世界都是那样森林和土壤、阳光和雨水、河流和山峰、循环的四季、野生花草和野生动物所有这些从来就存在的自然事物,支撑着其他的一切。人类傲慢地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可那些自然事物是在人类之前就已存在了。这个可贵的世界,这个人类能够评价的世界,不是没有价值的;正相反,是它生长了价值在我们所想像到的事物中,没有什么比它更接近终极存在。”自然万物的生长具有客观性。其次,自然具有自为性,这表现在它按照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行事,成为主客体相互关系的首动者;自然界的四季更替和地球的运转,自然界的灾难等等证明了自然的自为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左右着我们人类的行动,我们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要以遵守自然规律为前提。第三,自然内部存在竞争性。自然界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状态,物种的不断进化、退化甚至消失,都说明自然拥有着选择权,自然物之间存在在竞争性。再是,自然具有创造性。罗尔斯顿认为,“自然系统的创造性是价值之母,大自然的所有创造物,只有在它们是自然创造性的实现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凡存在自发创造的地方,就存在着价值。”大自然不仅创造出了千奇百怪的自然物,还创造了会进行价值判断的人。 二、自然的客体性 工具价值中的自然客体性的体现。自然具有工具价值。工具价值包含两层意思:(1)是指其有用的功能,即自然物作为人的实践对象直接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一个事物拥有工具价值是因为它可用来达到某种价值的目的而拥有的价值。一只铅笔有用是因为我用它来写字,1美元钞票它有用是因为我可以用它买东西。把自然物当做“资源”就是把他们看做有工具价值。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如空间价值资源,水土价值资源,矿物价值资源,生物价值资源,还有对自然物的科学研究,都属于工具价值。例如,纯净的空气和水的价值在于,没有它们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就要受到危害;保护植物和动物物种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类食用或研究的用处。几乎任何功利和经济的计划均出自于对自然的工具价值方面的考虑。(2)是自然满足其他物种的需要而体现出来的有用性。如羊,牛等各动物需从自然界获取各种事物以满足自身的生存。并且,自然界中很多生物是互为客体的。例如,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生物链。 三、自然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系统价值显示出自然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在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观念中,自然除了具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外,还具有系统价值。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自然根据其内在的目的发展自己,维持自身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地球在几十亿年前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功能系统。自然界中无论人、生物,还是整个生物圈,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他们通过自然生态平衡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就叫做生态价值。这是一种系统价值,它的价值并没有完全浓缩在个体上,而是弥散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这个价值并不是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它是能使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和谐、稳定的动态系统。 自然的生态系统价值很好地体现了自然的主客统一性,自然它既是一个自在自为的系统,有其内在的发展目的。 四、自然的主客统一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1.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冲击,敬畏自然。人类中心主义论者一个显著的观点便是:“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因而可以选择或征服其他生命或非生命事物的存在。自然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满足于人类某种需要的特征,另一方面取决于它对于人类而言的可开发可获得的程度。凡是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即使是人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获得的自然物,对于人类而言就是有价值的,或者是有巨大价值的,否则就没有价值或无重大价值。在人类的思维中,人类还可以通过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来征服自然和开发自然。所以只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今天未能满足的需求明天是可以满足的;在地球上不能满足的需求,在宇宙中的其他地方总是可以满足的,浩瀚宇宙,渺茫时空,只要人类奋斗不止,人类一定可以成为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主宰。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粗暴的,行为是野蛮的。人类是自然经历了一场浩劫,诚然,人类也得到了自然的惩罚。 从自然价值的主客统一性出发,使人类认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人类也不是自然万物的尺度,人类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一部分,自然具有主体性,自然是一个自在自为、具有创造性的系统,人类应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内在发展的规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放弃那种以人为主体的单向片面的见解,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和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承认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导师,是人类永恒的母亲。人类只有老老实实地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只有对自然界倍加爱护和精心管理,才能持久地获得自身利益。承认自然生态的利益高于一切个别物种的利益,当然也包括人类自身的利益。人类和其他生命一样只是地球上的一个普通的公民。人类必须遵守地球的生存法则,履行人类作为地球公民的生态义务。放弃盲目追求片面的物质生产发展的生活方式,追求充足而富有意义的生活。运用科学技术更好地为寻求人类的整体幸福而服务。 2.和谐与发展。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产生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 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义。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应充分考虑自然内部的生态规律和人类社会的经济规律、人的利益与其他物种的利益,主张热爱、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和谐、经济的生产发展与自然的稳定发展相和谐,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将和谐观上升到宇宙的高度。 人只有与同类、自然万物、宇宙和谐共处,才能得到更好的、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99. 美戴斯?贾丁斯(Des Jardins,J.R.).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