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练习题(学生用)第一单元:壮丽山川第1课长江之歌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 主题歌歌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 ),全长6300公里,是世界第( )、中国第( )的大河。 2、“我们赞美长江,( );( ) ,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 ) ,这样写的好处是:( )。3、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 ( ),文章采用第 ( )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 )、( )、( )、( )、( )等来形容。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和(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 )之情。5、请写出与长江的古诗句 6、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请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你再写两句:(1) (2) 第2课三亚落日1、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 )、( )、( )。2、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 :落日色彩之绚烂夺目以及海天一色的壮观奇景。同时这奇异景象也被感染了作者,使得其浑身充满了力量 。3、填空:最后那落日像 ( )那样,以一个( )的弹跳,再以一个( )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4、“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这里的“它” 指的是 ( )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 ( ) 。 5、写出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 答:( )、( )、( )、( )、( )、( )、( )。6、回答问题:(1)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 )。 (2)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红灯笼”指 (落日) ,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到:( )。 (3)课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7、理解填空:三亚落日 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声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对( )的赞美。课文段落阅读理解题(一)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收敛( ) 兴许( ) 涨溢( ) 似乎( )2. 用横线和浪线分别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与拟人句,再分别造一个这样的句子。比喻句 _ 拟人句 _ 3. 选段中作者分别把落日比作 和 ,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 。选段中“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 )和( )的情感。课文段落阅读理解(二)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依旧( ) 夺目( ) 感染( )2、照词语的组成方式,仿写词语。红扑扑(ABB式且表示颜色) 潇潇洒洒(AABB式) 3、这段话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如“歪着”、“抖落”、“溅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落日的( )和( )。4、落日是美丽的,那么,初升的朝阳,中午的太阳会是什么样的 请你仔细观察,展开想象,也采用拟人手法来描绘。初升的朝阳: _ 中午的太阳: _ 课文段落阅读理解(三)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这段话写到了蓝天、碧海、白鸥、椰子树、沙滩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 )美和( )美。2、用“”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 )比作了( )。3、“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4、我们祖国风光秀丽,三亚在我国的海南省,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我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也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 等 。5、给加点的字注音:玉屑银末( ) 收敛( ) 树冠( ) 兴许( )似乎( ) 玫瑰( ) 涨溢( ) 悄然无声( ) 6、“丹”应先写点后写横。7、这段话生动形像地写了海与天的( )、海鸥的( )、椰树的( )、沙的( )。第3课烟台的海1、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1)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答: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像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的依托;说它像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这句话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使我们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 ) ,珍惜( )。2、烟台的海是按 的顺序写的,之所以先写冬天,是因为 ( )。3、烟台的海 本文通过描写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 ,春日 的 ,夏日 的,秋日 的,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的思想感情。4、书P13练习2 (重点复习)课文阅读理解题(一)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ng n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 s)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 q)而不舍地扑向堤(d t)岸,溅起数(sh sh)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慰)为壮观的景(象 像)。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解释词语。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了 。“竟”你读出了作者的 之情。4、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 ,冬天烟台的海仿佛 。5、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 和 。6、烟台的海就是山东烟台北面的 。7、读了“小山似的涌浪”“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你会联想到哪两个成语:( )( ) 。8、根据语境,理解“寒流”一词的意思。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寒流”是指寒潮,冷空气。 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寒流”是指心里悲痛难受。9、这个片段中“前赴后继”一词充分表现了 ,一个“掀”字让你感受到 。10、片段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可以将小山似的涌浪比作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 ,像 课文阅读理解题(二)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1、 用横线划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季烟台的海的 的特点。2、“海浪于堤岸的呢喃细语”这是把海浪和堤岸当作 来写的,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呢喃细语”的意思是: 。3、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 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夏季烟台的海的景象,这个季节的烟台的海给人的印象是 。4、品读描写日出的句子,你认为作者写日出的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突出海的“恬静”的感觉,让人如痴如醉。5、划掉不恰当的音或字。气势(凶凶 汹汹) 水平如(镜 静) (甜 恬)静 崇山(俊 峻)岭 嬉(x xi)戏惬(qi qi)意 掠(l n)过 湛(zhn shn)蓝 起锚(mo mio)远航第4课记金华的双龙洞1、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抓住了作者的( )描写。2、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课文按照 ( ) 的顺序依次写了( )的情况。此外,( )也是文章的线索,其路线是:( )。(2010年小升初测试题!)3、金华的双龙洞的外洞的特点是( ),内洞的特点是( ),联结外洞和内洞的是孔隙,它的特点是( ) 。4、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 ),记叙了作者去京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 )。 课文段落阅读理解题(一)内洞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虽然工人们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及宫室 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1、石笋的“笋”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画。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观看( ) 黑暗( )4、用“”画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5、用“ ”画出写内洞很大的句子。6、结合短文内容,你能说说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吗?答: 。7、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你能想象其中的两种也将它们比做什么吗?第一种:( ) 第二种: ( ) 8、读了这段话后,我知道作者抓住内洞的 黑、奇 、大三个方面,其中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的“奇”,一是“ ”,表现为( );二是“ ”,表现为( ),三是洞顶有“( )”,一条( ),一条( )。9、从画线的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的,原因是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又各异。课文段落阅读理解题(二)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儿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x j)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 晕)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 sh s )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捎)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得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1、在括号内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2、文中怎样描写小船的小?用“ ”划出。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用“ ”画出来。 4、解释加点的字。颜色各异( ) 变化多端( ) 或浓或谈( )5、读句子完成填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句话采用了( ) 的修辞方法。、无论花朵的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这句话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这句采用( ) 的说明方法。、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这话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6、请你写出四个描写大海的四字词。 答: 。7、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 答: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古人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游了外洞,我们就要坐船经过孔隙进入内洞。请各位游客格外小心,因为孔隙十分窄,船很小,每次只能并排躺两个人。人一定要仰卧在船里,身子要紧贴着船身。千万别抬头看,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如果你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你挤压过来,你可以闭上眼睛。你躺好以后,说一声“行了”,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在内洞里面拉绳子,船就会进到内洞。要出内洞时,在外洞的工作人员就在洞外拉绳子,船就出来。双龙洞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习作1 练习1 要复习的要点:1、拟人的修辞方法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 2、写出4个描写冬天景象的成语(或者是描写北国风光的成语) 答: 3、成语不仅知道它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的比喻义,如“雪上加霜”。 第二单元 正义必胜第5课泸沟桥烽火 1、在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2008年是纪念 抗日 战争62周年。2、“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年 月 日,又称“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 这句话点明了“ ”的重大历史意义。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答: 。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答: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卢沟桥位于北平 ,是 通往南方的 要道。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官兵 足智多谋、英勇善战 打败了有着 险恶用心、卑鄙行径 的日本军队。5、理解课文的中心:卢沟桥烽火 本文通过叙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略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6、课文6-8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7、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_、_、_、_ _ _、_ 。 课文段落阅读理解题(一)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h h)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xn xn)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既 即)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泄 泻)在卢沟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呀呀”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hung hung)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xi xu)四(渐 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汉字或拼音。2、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词语的意思。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震耳欲聋: 。猝不及防: 。众寡悬殊: 。 3、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用横线画在文中。答: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偷偷地蓄谋已久。4、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日本侵略军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面目,看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答:“全幅武装,恼羞成怒,首先开起火来”5、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答:严词拒绝,开枪还击 同仇敌忾,奋起还击 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6、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在威武不屈的正义之师面前,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答:从“哭爹喊娘,狼狈而逃”可以看出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7、写出与“顷刻间”意思相近的词语: 、 、 。 9、仿写词语,(成语中有动物)例:狼狈而逃 ( )。 10、读准字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横线。 魔爪(zho zhu) 咽(yn yn)喉 当(dng dng)天 如火如荼(t ch)第6课半截蜡烛 1、填空理解课文的中心主旨:半截蜡烛 本文通过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 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 与突然闯入德国军官 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 情报站 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 从容镇定、机智勇敢 和 强烈的爱国主义 精神。2、阅读这段话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用心体会这段文字所描写的情景,想想描写情况危急的成语有: 。 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有: 。“厄运”在文中指( )。 “最可怕的东西” 指( ),它里面的金属管内藏有( )。为什么说此时它却是最可怕的?答:因为当蜡烛碰到金属管时就会熄灭,这时秘密就会泄露,不仅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会结束生命,更重要的是情报站会遭到破坏。5、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从人物的( 、 、 、 )的描写去了解人物。 6.书P32 练习2 (重点复习)课文段落阅读理解题(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 历)声喝(h h )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 )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 叶),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f f)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s sh)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用“”画出来。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 )3、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答:时间每过去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从微弱的烛光中我们感受到危险迫在眉睫,因为一旦当蜡烛碰到金属管时就会熄灭,这时秘密就会泄露,不仅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会结束生命,更重要的是情报站会遭到破坏。4、厄运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什么?答: 。 5、面对着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克会想些什么呢?写出杰克的心理活动。答: 。课文段落理解题(二)(猛然、突然),小女孩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 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镇静)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划去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2、照样子写词。瞧了瞧 : 、 、 、 3、“娇声”的意思是 ,杰奎琳“娇声”对司令官说话是 。4从杰奎琳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什么?答: 。5、当杰奎琳把蜡烛拿到楼去,伯诺德夫人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答: 。第7课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1、至仁至义的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被称为“ ”、“ ”。2、按课文内容填空:聂将军先抱起,看到她,便马上让。然后,又慈爱地,亲切地。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就拿过,和蔼地说:“,吃吧!”几天以后,美穗子,她用小手拽着,跟着,可亲热啦!3、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记叙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广的胸怀和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4、聂将军名字叫聂荣臻。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 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具有慈善心肠和宽大的胸怀。又称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 他为缔结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此题要读一读,记一记)5、课文是按照( )的顺序依次写了 、 、 、 (要填写四字小标题) 这些内容。6、请写出几个你熟悉的元帅的名字: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 。(作为课外了解)7、写出与“救命之恩”结构相同的成语 答: 。 8、日本人民称聂荣臻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句话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B)。A表示讽刺或否定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引用的部分7、人物的形象,可以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上去体会,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能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人民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答: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日本的法西斯,而并非日本士兵和日本人民,所以我们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同时表明了我八路军的态度,要为民族的生存与人类和平抗战到底。(此题要读一读,了解一下即可)课文段落阅读理解(一)聂荣臻将军知道后,立即叫前线部队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两个日本(弧 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 报)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z zh)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 妈妈死了 妈妈死了 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 这梨洗干净了 吃吧 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 杯)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 根)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2、在括号里用自己喜欢的符号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3、读一读,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课文体会画横线部分所含的思想感情。答: 4、读了这两节,你觉得聂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 5、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答: 。6、聂将军就是十大元帅之一的( )。7、从抱起小妹妹 给女孩找奶吃 让美穗子吃梨以及为美穗子喂饭等四件事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将军?答: 8、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慈祥 -( ) 和善 -( ) 惊谎 -( ) 拘谨 -( )9、仿照文中例句,用“先然后”写一句话。 答: 。10、如果你是四十年后来看望聂将军的美穗子,你最想对聂将军说些什么话?答:我最想说:“ 。”习作2 练习2 复习要点:1、 ,村庄儿女各当家。 ,汗滴禾下土。 ,也傍桑阴学种瓜。 ,秋收万颗子。 2、夏日绝句是 ( )代女词人 ( )所写。“ , 。”表现了作者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活着就要作人中豪杰,为国建立功业,即使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诗中李清照怀念古人( ),目的是借古人的所作所为来讽刺 ( )。 3、写出一个最近发生的、大家都在关注的热点话题 ( )等。正如顾宪成所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我们也要做一个 ( ) 的小学生。 第三单元:诗文精粹第8课三打白骨精1、理解课文的中心主旨:三打白骨精本文通过记叙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2、课外语文知识填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选自中国四大名著 ,作者是 ,通过课文我们认识了( )的孙悟空;( )的白骨精;( )唐僧。西游记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 、 、 四大名著中另外三部分别是 (曹雪芹 清)、 (罗贯中 明)、 (施耐庵 明)。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一是( ):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二是( ):一座高山中;三是( ):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四是( ):白骨精要吃唐僧肉;五是(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六是( ):白骨精被打死。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名(课外补充知识,了解一下即可)。答: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狮驮岭斗三魔;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水浒传: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第9课词两首1、理解课文的中心主旨: 如梦令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渔歌子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2、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 名,我还知道的词牌有: 。3、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 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4、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风、鱼)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物图。又为读者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透露出词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读一读背一背,牢记!)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协议书怎么写范本
- 2025年广东省汕尾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护理考试三基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主管护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达州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招聘教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历史考试试卷及答案指南
- 2025年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防水混凝土考试试题(附答案)
- 智能机场物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植物音乐器材材料制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上册)2025版
- 半导体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品管圈提高痰培养标本留取率
- 中西医结合 围绝经期综合征课件
-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全册课件
- 护理管理学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土地管理法(1986年版)
- 动物遗传学第十章遗传病的传递方式.ppt
- 48个英语音标课件共48张PPT.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