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阻碍因素研究.docx_第1页
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阻碍因素研究.docx_第2页
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阻碍因素研究.docx_第3页
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阻碍因素研究.docx_第4页
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阻碍因素研究.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阻碍因素研究 摘 要: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期,我们亟须通过文化软实力建设来强基固本、凝神聚气、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还面临着诸多国内外挑战。由于对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忽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未能有机衔合、外来政治思想文化理念的冲击和侵蚀、文化传播力度不足和传播范围不广、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诸多原因,导致我国文化软实力过于“软弱”。只有克服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阻碍因素,文化软实力才能真正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价值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0-0043-03 在当前,信息的泛滥和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使人们价值判断和价值立场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在日益自由地表达观点的同时,也伴随着噪音、杂音更广更快地传播;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的价值和思潮乘虚涌入,文化多元的冲击和碰撞中,对政治认同的达成提出更系统更有力论证的要求,政治认同的达成越发困难。为应对国内外挑战,我国已经将文化建设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但是在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我们确实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还有诸多要素制约着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和发展。我们亟须克服各种阻碍因素和问题,唯此,文化软实力建设才能为政治共识达成和深化提供条件、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促进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肯定、信任和归属并夯实国家的政治根基。 一、对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忽视 约瑟夫?奈曾经对美国可能构成挑战国家评论道:尽管西欧拥有良好技能培训的人口、规模庞大的GNP以及可能形成的共同市场,但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很难达到单一政府的程度,从长期来看,中国也许会成为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但是其人口文化素质和技术基础又太弱,甚至比不上苏联。文化软实力不仅可以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而且具有强大的政治认同构建功能,能够增强政治上的统一性和一体性,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自发完成的,需要政府积极地介入和引导。在国家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发展阶段和物质匮乏的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忽视了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导致我国文化软实力过于“软弱”,既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制约了政治认同达成和政治认同效用的发挥。 首先,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建设不被重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国家文化软实力。近代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看不起”“看不到”“看不清”本国文化的现象,态度上的轻视自然导致对文化建设的忽视,文化建设的不足直接造成了文化软实力的弱小,其政治认同引导效用自然无从发挥。此外,对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为主流文化被不健康的低俗的乃至反动的文化所侵蚀。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化资源大国,如何将文化资源大国变为文化资源强国,既需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物质支撑,也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其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党和政府长期战略性的关注、定位和投入。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最大区别是,文化建设不像经济建设那样能够确切地知道自身的不足,而且文化建设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文化建设所取得成就都需要长周期的观察才可能发现。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投入不足,使得文化软实力既不能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又不能发挥对政治生活的应有引导作用。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军事硬实力建设的重要区别,需要我们予以特别关注和重视。 最后,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可以将意识形态教育灌输到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但是由于长期的忽视,政治认同构建模式单一,未能有机地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有着不同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长期忽视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既使我们没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为自己所用,也使得我们使用软实力的技能不足甚至可能丧失使用这种实力的能力。文化是一种载体,是宣传教育的手段。文化转化为软实力,增强政治认同就必须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入百姓生活,能够被理解,能够被接受。毕竟,带有宣传色彩的信息不仅招来鄙视,而且一旦它们伤及国家的信誉度,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未能有机衔合 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我们强调文化的政治认同构建作用,往往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而言的。“酝酿变革的新式政治文化被人们接受的概率,取决于他们在本土文化的概念框架里被重新解释的程度。”筑牢政治认同的根基,政治体系不仅要体现现代政治理念的要求,而且要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继。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起到公民价值观念底色的作用,意识形态或者说政治体系所推行的现代政治理念要素与传统文化间的衔合状况直接影响着政治体系获得公民认同的难易程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还有所脱节,没有能够形成系统而连贯的文化体系,这就导致意识形态论证乏力、政治认同生成不足。 第一,传统文化提升政治共识的效用没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未能有机衔合的第一个后果就是现代政治体系很难获得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在软实力的研究中,约瑟夫?奈的理论视角往往局限于流行文化和高雅文化,并没有提到历史文化资源,更没有对历史文化资源在一国软实力中的地位及其软实力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这可能与美国是一个历史短暂的国家有关。与美国相比,中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记忆的国家,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产生了许多打动人心的故事,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政府治理相关的内容,中国人受到更多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的影响。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正是在历史雕磨和文化锻造中才最终得以成形,传统文化也就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生命底蕴。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资源,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则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经路径。 第二,时代文化离开传统文化的厚土,其论证乏力。显然赤裸裸的意识形态内容虽然是我们想灌输给公民的,但往往会遭到人们的抵触,会遇到水土不服和人们接受困难的问题,只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充分融合,传统文化自觉地起到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才能增强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性和感染力,触及人的灵魂。但是,也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过多地依赖过去,没有能够展现生动的现代中国,虽取得了一定的认同效果,但是无法应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冲击。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不能就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古老文明,更应该发挥传统文化滋养时代精神的作用,使传统文化能够对现实政治做出说明并增强中国进行这种说明的国内外话语能力。 第三,二者缺乏有机衔合,文化缺乏系统性,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混乱。近代中国面临的侵略厄运,虽然没有中断中国的历史连贯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文化在西方军事、政治的冲击之下与古代已经有了巨大区别,传统文化在一段时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中国的知识谱系没能建立起来。人们对一定价值观念和政治理念的选择往往建立在一个国家知识谱系的连贯性以及这种连贯性所表现的解释力度上。当文化无法系统化地支撑起公民进行价值观念和政治观念选择和判断的功能,一方面会导致社会共识的淡薄和政治认同的危机,另一方面也为公民选择不适合的价值和观念并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政治评判提供了可能。 三、外来政治思想文化理念的冲击和侵蚀 外来思想文化理念对我国政治认同的达成造成了很大冲击,侵蚀了我国政治认同达成的统一的思想基础,对政府的政治认同构建能力提出了挑战,对我国政治系统的建设和政治认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通过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以应对外来政治思想文化理念的冲击、侵蚀也就更为必要、迫切和重要。 一方面,外来政治思想、价值理念的冲击和侵蚀是西方软实力理论硬应用的突出表现。虽然相对于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实力来说,我们将文化具有的影响力称为软实力,但是,既然作为实力,文化就会有实力的硬的一面,使得一些先发国家利用文化传播,对其他民族进行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化输出,对其他民族文化造成冲击,扰乱他国人民的价值观念。西方国家曾以不同的方式向其他国家扩张,获取国家利益。第一次表现为赤裸裸的武力扩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成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第二次是将其资本主义经济向世界各地扩张,西方国家在经济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第三次是伴随着文化产品输出,西方价值观念、政治理念、生活方式的全球蔓延,西方某些国家有目的地对外推行和平演变政策。美国学者曾指出,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通过对东方的情形做出相关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判,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多种方式,来对东方加以控制、重建和君临。外来政治思想文化理念的冲击和侵蚀,是阻碍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文化的外来冲击表明,我国文化无法有效应对外来挑战,文化软实力未能充分发挥,文化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我国虽不主张西方的带有鲜明霸权倾向的软实力理论,但是我们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应有之义应该包括对公民政治共识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以应对外来思潮的冲击和挑战。虽然,我国面临的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进攻相对新中国建立之初、冷战期间和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减少了很多,但是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作为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的疆域大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不间断文明的古国、作为经济发展保持几十年高速度并且还保持者高速发展的大国,我们有太多的理由让奉行现实主义的基于能力而非意图来处理国际关系的强权国家担心和敌对的理由。正如约瑟夫?奈所指出的两个共产主义国家对美国构成了挑战,一个是苏联,一个是中国。而苏联已经在“和平”之中变成了历史。对此,我们更应保持高度警醒,增强文化软实力,夯实社会的主流价值共识,凝聚民族力量。 四、文化传播力度不足和传播范围不广 “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指文化自身蕴涵的内在力量,而且还包括一种能够被他者认同、被别人接受的文化思想。”文化只有被人欣赏和接受才能带动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才会以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准则、政治理念作为政治生活的行为准则,才能将文化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视为信仰。再好的文化如果不能为人所知,它的效用自然无从体现;再好的文化如果不能影响人,它的好也就没有价值。文化生成软实力,取决于文化能够影响到人,具体表现为文化的传播力度和文化的传播范围。前者反映出文化影响的深度,后者表现为文化影响的范围,正是深度和广度二维度很好地反映出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程度。文化传播力度不足和范围不广,既是上述问题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阻碍文化软实力在政治认同构建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文化要发挥政治认同的凝聚作用,必须以一定的载体和传播手段实现文化的影响力,即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能力。只具备有形的实力资源是不够的,否则我国早已成为文化软实力大国。就文化软实力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在何种条件下,把什么消息传递给什么样的受众。一方面,政府是负责文化传播的最为关键的主体。这不仅是因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政府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还因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一个规模大、历时长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进行文化资源整合和开发。另一方面,增强文化传播力度和拓展文化传播范围也需要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但是,在政府和大众传媒、文化产业间就文化传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从目前来看,政府对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已经十分重视,但对新闻媒体和文化产业的支持和引导还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审查有效地管控了文化产品的出版、生产、流通,为社会正能量和主流价值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管控和支持手段太过于单一,如果其用力过大,既会带来巨大的成本负担也会伴随不可预知的风险。尽管传统的行政控制力量在解决文化传播问题时不可或缺,但是对现代政府来说也不应过多提倡,沟通技能、组织技能、对相互依赖的操控权都变成了重要的权力工具。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发展出灵活的、有效的、多元的引导手段,促使文化产业和传播媒体自发主动地参与进政治认同的构建事业中。 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和大众媒体,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同西方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差距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直接表现为传播能力的不足,特别体现在对外的话语权有限和抵抗西方文化输出的能力不足;二是我国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还没有将政治价值和政治理念的引导有机地融于产品和信息之中。正能量的文化传播不足则就必然导致虚假劣质的信息和文化产品的产生,一些文化品位不高,甚至歪曲历史的影视作品就可能泛滥。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就暴露在网上,使得在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中构建起来的主流价值体系、道德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