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1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2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3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4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魏 源,康有为,孙中山,李大钊,辛丑条约签订图,屠龙大会,南京条约签定图,一、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出现的背景,1、内因:(1)、明清中国衰落的现实,中西差距扩大; (2)、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 (3)、先进的中国人的倡导、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 2、外因:西方 入侵,(1)、工业文明的传入 (2)、加剧了中华民族危机,二、趋势:,1、领导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2、内容: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领域 3、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时间:,鸦片战争后,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活动:,编译书籍 ,仿制战舰,具有启迪作用,三、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过程,1、开始地主阶级器物,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 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林则徐(1785年1850年),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魏 源,著作: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意义: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 详实专著,“中体西用”,(2).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质:,实践:,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不改变 前提下,利用 , 维护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意义:,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主要思想:,封建制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封建统治,(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时间:,主张:,活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甲午战后,主张兴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结局:,失败,维新思想,2、深入发展资产阶级制度、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主要代表及其思想,思想主张,否定君主专制统治,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梁启超,著作:变法通议,思想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严复,著作:天演论,思想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 ” -康有为,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伊尹曰: “用其新,去其陈。”病乃不存。 变法通议自序,从上述材料看,康、梁维新派的思想具有什么特点?,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 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周兴旺,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 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周英杰:的孤寂与荣光,从两则材料的变化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天演论出版以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 胡适胡适自传在上海,维新变法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时间:,主张:,活动:,孙中山,19C末20C初,主张资阶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结局:,建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双半状况依然,民主共和思想,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民主与科学 新青年 北京大学,(3)、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评价,背景:,(1)、北洋军阀统治黑暗(政治) (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掌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经济)根本 (3)、辛亥革命传播的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思想) (4)、袁世凯为复辟帝位,实行尊孔复古思想(直接),(例题)“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 专制和愚昧、迷信,敬告青年,陈独秀,提倡新道德,反对 旧道德,狂人日记,鲁迅,提倡新文学反对 旧文学(文学革命),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文学革命论,陈独秀,狂人日记孔乙己,鲁迅,宣传十月革命, 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性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化领域的一场反封建斗争,积极 作用:,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3、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材料一: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问:新文化运动有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的肯定与否定,3、转折、新变化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传入:20世纪初,梁启超、朱执信等 ()、正式传入:十月革命后(1917年)李大钊 ()、 广泛传播 :成为主流思潮:五四运动后1919年,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导思想,()、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地位。(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 活生生的现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必然性:,()、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五四运动 的爆发及对苏俄的好感。,()、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根本因素),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共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无,辛亥革命,建立中共,思想文化,器物 技术,制度,渐进的过程,学习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