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研究.docx_第1页
浅议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研究.docx_第2页
浅议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研究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 论文摘要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演变历史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信息机制基本内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普通高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学历青年人数正在以较快速度增长。这种快速的增长的招生比率带来了就业市场的极大压力如何有效实现大学生就业如何尽量减小就业压力,是整个社会需要关心的话题。我们认为,目前在结构性矛盾存在的情况下,应该实现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充分流动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机制,是必须而迫切的。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 大学入学率的提高提高了适龄青年的入学率,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也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占就业人口比重的上升,从而导致了大学生毕业生以及大学毕业生与其它就业人员之间的强烈竞争。竞争的激烈程度我们从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可见一斑。 据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从2005年到2010年,2005年是338万,2006年达到397万,2007年464万,2008年532万。根据预测,2009年592万、2010年达到652万。也就是说,每年在原有存量的基础上增加60万,在“十一五”期问将有1500万大学生毕业。 而从2001-200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其他求职人员的比例来看,2002年,我国在读大学生已经占到同龄人口(18至22岁)的l4%。大学毕业生占其他求职人员总数的10%一l5%。根据预计“十一五”期间,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在总的求职人口中的比例会达到20%一25。也就是说,四五个求职人员中,就会有一个是大学毕业生,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竞争激烈。 按理说,社会应该为这么多的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确实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但是,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岗位数目的增加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经济增长点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目有所下降。“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提供240万就业岗位。但是现在,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也就只能提供7O、8O万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瞿振元:大学生的择业观与职业素质培养2005首届大学生就业论坛)。而根据预测当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一9%时,可以增加3O一4O万个就业岗位。整个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与大学生毕业生毕业人数相比较,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显然非常大。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演进及其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演变,大学生就业机制也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等阶段。(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就业主体的变化,从政府为主,到以政府、学校为主,再到大学生为主。表面上看政府的职能弱化了,实际上是政府的职能转变了政府从前台退到了幕后。但作用并没有削弱。政府职能从直接下计划分配人才,到宏观调控。而企业成为选择的主体企业有了自己用人的权利;大学生也成为选择的主体大学生个体在择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自己的主人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些主体的变化,既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也有利于人才资源的调配也有利于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实现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些方便,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是,与成熟的市场经济机制相比较,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市场主体各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从表象上看,大学生找工作很难甚至面临失业。而实际上,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看,我国大学生人数还远远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主要问题是我们没有有效实现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择业信息的对接,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发送不畅通,信息发散不及时,影响了企业用人和大学生择业的效率。结果是企业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大学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工作。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机制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应该建立科学的、高效率的信息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大学生、人才机构之间的信息网络(如图1所示),促进就业信息的充分对流。目前,我国除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部分政府人才市场外还有许多的社会机构在从事人才的中介工作。但问题是这些信息机构良莠不齐,发布的信息可信度不高,信息的滞涩现象较多。那么要充分实现信息的对流,应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信息机制,包括信息发送机制、信息检验机制,以保证信息对流和接受的真实性、可靠性。 政府、学校、企业、职业介绍所和大学生同时构成一个就业信息流动机制,在这个流动机制中,不同的主体起着不同的作用。学校是信息中介、信息交换中心、发散中心、传递中心;企业和学生是需求信息发出中心;政府信息中心和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机构是信息接受和反馈中心;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应答。其中,学校和政府信息中心应该成为主要的骨干,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应该是政府信息中心的有益补充。 在我国市场经济规则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信息中心的信誉较高,更容易得到信任,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以政府信息中心为核心的信息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信息中心的优势,实现信息的充分对流。 政府主要应该抓政策引导和宏观凋控,抓规范服务和创造安全环境。高校主要发挥培养基地、指导中心和信息交换中心的作用。高校一般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中心的工作大体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大学生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 就业指导中心还应该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应该收集、整理就业信息并及时公布,供学生随时查阅;除此之外,还应该向企业推荐学生,举办就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企业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 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职能。目前,我国的中介机构职能不够全面和规范,更多是一种“档案馆”,主要是帮助暂时没有就业或已经就业的学生寄存档案。其实他们的作用应该多样化,不仅仅保存档案,应该是政府信息中心的补充,成为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并负责未就业大学生的岗前培训、实习安排等。 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并积极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和思路,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