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类案例分析题.doc_第1页
公安类案例分析题.doc_第2页
公安类案例分析题.doc_第3页
公安类案例分析题.doc_第4页
公安类案例分析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委党校省考公务员专用资料-公安2012年安徽省委党校省考笔试培训班省 考 内部资料电话:2173542 2173544网址:地址:合肥市屯溪路301号刑法案例一、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3000余元。为了防止司法人员的抓捕,李某一直将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内衣口袋中。2001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李某在马路上寻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时,发现钱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窜至其背后将其背包(内有价值2000元的财物)夺走后迅速逃跑。钱某大声呼喊抓强盗。适逢民警赵某经过此地,赵某将李某拦住。此时李某掏出三角刮刀,朝赵某的腰部捅了一刀后逃离,致赵某重伤。二、2001年3月13日下午,陈某因曾揭发他人违法行为,被两名加害人报复砍伤。陈某逃跑过程中,两加害人仍不罢休,持刀追赶陈。途中,陈某多次拦车欲乘,均遭出租车司机拒载。当两加害人即将追上时,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价值9000元)缓速行驶,陈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但也遭拒绝。眼见两加害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陈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丁某倒地,但未受伤害),骑车逃走。陈某骑车至安全地方(离原地约2公里)停歇一会后,才想到摩托车怎么处理。陈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3000元和一张未到期的定期存单(面额2万元)。陈某顿生贪欲,将2000元现金和存单据为已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几日后,陈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2万元取出。此后逃往外地。试分析陈某上述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三、赵某拖欠张某和郭某6000多元的打工报酬一直不付。张某与郭某商定后,将赵某15岁的女儿甲骗到外地扣留,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共21天),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某支付报酬,但赵某仍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张、郭遂决定将甲卖给他人。在张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某奸淫了甲。张某找到了买主陈某后,张、郭二人以6000元将甲卖给了陈某。陈某欲与甲结为夫妇,遭到甲的拒绝。陈某为防甲逃走,便将甲反锁在房间里一月余。陈某后来觉得甲年纪小、太可怜,便放甲返回家乡。陈某找到张某要求退回6000元钱。张某拒绝退还,陈某便于深夜将张某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 问题:请根据上述案情,分析张某、郭某、陈某的刑事责任。四、甲男与乙男于2004年7月28日共谋入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财物。7月30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内。甲持水果刀闯入丙居住的房间后,发现房间内除有简易书桌、单人床、炊具、餐具外,没有其他贵重财物,便以水果刀相威胁,喝令丙摘下手表(价值2100元)给自己。丙一边摘手表一边说:“我是老师,不能没有手表。你拿走其他东西都可以,只要不抢走我的手表就行。”甲立即将刀装入自己的口袋,然后对丙说:“好吧,我不抢你的手表,也不拿走其他东西,我走了。”但在丙转身之时甲乘机将丙放在桌上的手表拿走。甲逃出校园后与乙碰头,乙问抢了什么东西,甲说就抢了一只手表。甲将手表交给乙出卖,乙以1000元价格卖给他人后,甲与乙各分得500元。问题:请根据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对本案进行全面分析。 五、被告人A(男,于1985年8月13日出生)于2001年6月7日,为“找点零用钱用”,将邻居王某1岁的儿子B偷出,然后打电话向王某勒索8万元,在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杀害了B.后因恐惧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果对A的行为进行追究,是否违反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应负刑事责任范围的规定,从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六、A携带2000元现金邀请朋友共8人到餐馆吃饭。饭后发现账单金额超过9000元,自己所带的现金不足以支付饭钱时,为免除债务,A即安排朋友先后借上厕所的机会,翻窗逃跑,最后A自己也偷偷离开了饭店。店主事后向警方报案。问题:结合罪刑法定原则分析,A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 七、警察甲、乙、丙、丁等4人接到报案:有人(夫妻俩)在家里看黄色VCD.该4人立即出动,前往执行公务。在进入当事人家里以后,警察立即开展搜查、扣押VCD机的工作。作为黄色VCD的观看者之一的丈夫张某立即对警察使用暴力。后警察以妨害公务罪(刑法第277条)的名义对张某刑事拘留。问题:从罪刑法定原则的角度,并结合刑法第277条分析,张某是否构成犯罪?八、某人爱好收集各种匕首(管制刀具),某天,此人从另一个喜欢收集的朋友那里得到一把,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富婆走在路上,顿生财意,上去抢夺了她的包。在此期间,那把作为收集爱好的匕首(管制刀具)一直在他的口袋里没动过。问:此人构成抢劫罪还是抢夺罪?九、甲因犯盗窃罪于1998年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0年5月刑满释放。2005年3月17日晚上,甲潜入乙的家中,被发现后携所窃挎包一个(内有数码相机一部,物品价值人民币1500元)逃跑,乙紧追不舍,无奈之下甲将挎包扔到路边,乙见状将包捡回。甲见路边有一辆未熄火的摩托车(价值人民币3500元),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趁丙不备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同年3月18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到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2005年3月17日的行为构成何罪?简单说明理由。 (2)甲3月18日的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为什么?(3)甲的行为有哪些法定的量刑情节?该如何处罚? 十、孙某是某幼儿园的幼儿教师,2001年3月上午,孙某带领班上同学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幼儿天天不慎掉进未加盖的下水道中,孙某见状,急忙呼救但周围无人,孙某不愿下去救人,大约十分钟左右,有一工人王某从此处路过,闻声后即过来观看,并同孙某一道在附近找来一段树枝,探测下水道的深度,测得下水道深约80公分,但孙、王二人仍不下去救人,最后有一中学生路过,见状急忙跳下去救,将天天救上来时,由于耽误时间太长,天天已经停止呼吸。问:(1)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如果孙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是什么形式的犯罪?是何罪?为什么?(2)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十一、郭某经常虐待妻子。一日,其妻因不堪郭某的毒打,在郭某走后服毒自杀。邻居赵某发现郭某的妻子在床上挣扎,便把郭某找回来,要他赶快将妻子送医院抢救。郭某既不抢救,也不让邻居抢救,还恶狠狠地说;“我就要看着她死。”最后,邻居们强行将郭某的妻子送往医院,但由于时间拖延太久,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1)郭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2)如果郭某出走外地,无法联系而邻居赵某发现后,害怕惹事上身,并未将郭某妻子送医院抢救郭某妻子若死亡,该邻居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为什么? 十二、赵某基于抢劫的意图携带凶器于某晚十时许按事先看好的路线从阳台进入民营企业家关某家中,入室后发现关某不在家而其妻正在沐浴,于是使用不惊动关妻的方法打开关家卧室里的柜子,取出1000元现金和价值3000元的首饰后逃离。几天后,赵某销赃时被抓获。在对赵某如何定罪的讨论中,司法人员之间产生两种不同意见:一些人认为,应以抢劫罪中的入户抢劫(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其法定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预备犯追究赵某的刑事责任,另一些人则主张对赵某应按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其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论处。 请回答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意见、两种不同意见各自的理由及你认为对赵某应如何定罪。 十三、张某经常吸食海洛因,一日,张某在一酒家吃饭的时候,碰见了老友王某和李某,张某告诉他们自己吸食海洛因的花费很大,最近很窘迫。两人听后,对张某说。“我们附近有一家麻将馆,那里的老板也吸毒,他最近正好住院,我们去那里偷,这样海洛因也有了,钱也有了。“张某听后表示同意。当日深夜,三人潜入该麻将馆,盗走大约30克海洛因以及一些贵重首饰。盗窃后,张某对王某和李某说:“这么多的海洛因,我一时还用不了,不如把它卖了,首饰也可以拿来换钱钱咱们均分”。两人表示同意一周后,张某卖出部分毒品得款4000余元,卖首饰得款1万余元问: (1)对张某、王某,李某的行为触犯何种罪名?说明理由。 (2)对张某、王某,李某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十四、2000年5月8日中午12点左右,工人李某窜至本厂财务室,盗走8万元人民币放回自己家中,当天下午,公安机关即进厂调查此案。李某很害怕,第二天中午乘人不备,悄悄将8万元钱放回财务室。几天后,李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问:(1)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中止? (2)对李某应如何处置? 十五、韩某与张某有隙,欲教训张某一下。一日,趁张某走路之际,在其背后用铁锹柄猛击其背,不料铁锹头脱落飞出,铲死了旁边的袁某(韩某知道自己的铁锹不是装得很牢,但一般也不会掉)张某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问: (1)韩某所犯罪数。 (2)对韩某该如何处断? 十六、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会计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毒品并出售,并许诺出售毒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在利益的诱惑下,乙应甲的要求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中提取10万元借给甲。甲拿到10万元后,亲自从外地购得毒品,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分给乙赃款3万元。后甲在出售毒品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甲如实交待了自己出售毒品的行为,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毒品的10万元资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自己受到处罚,便携带20万元公款潜逃至外地。后乙在家属的带领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上述行为。 问: (1)甲、乙的上述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是共同犯罪,构成何罪? (2)乙携带2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如何定性? (3)乙的行为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4)对甲、乙的上述行为该如何处理? 十七、马某建房时占了张家的地,张家便找马某讲理。马某不但不讲理,反而依仗自己人多势众,声称自己是劳改犯并动手打了张某。张某气愤异常,决心报复。某日,张某见马某的小女儿(13岁)独自一人在地里干活,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但又怕自己伤害小孩会负责任,便叫来自己13岁的儿子和14岁的侄子,说小孩打人不犯罪,叫二人去打死马某的女儿,为自己出气。这两个小孩听了张某的怂恿各拿一把铁锨冲过去,对马某的女儿乱打,将其腿部动脉血管打断,血流不止。张某得知后非常害怕,赶紧将马某的女儿送往医院,但终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问:此案应如何处理?如何承担刑事责任?十八、杨某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将被害妇女某甲强行奸污,之后有强迫其卖淫。案发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服刑10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3年,杨某抢劫一辆汽车但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4年,杨某又因抢劫他人财物而被逮捕,并如实交代了其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抢劫汽车的行为。同时,为争取宽大处理,杨某还将其知道的曾经在本省有重大影响、但一直未能侦破的持枪抢劫恶性案件的重要线索告诉了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根据这一线索顺利地侦破了这起特大抢劫案。问:(1)杨某拐卖妇女又强奸被拐卖的妇女,并迫使其卖淫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理?(2)对杨某是否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3)对杨某假释考验期限内的抢劫行为应当如何处理?(4)对杨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定性?(5)如何确定杨某的最后刑罚?十九、姜某于10月21日商场闲逛时,正好遇到在门市部任售货员的高中同学金某,姜某看货架上摆满了高档电器,遂起盗窃之心。姜某对金某说:“没想到这儿东西还挺多!”金某漫不经心地说:“还行!”当晚,姜某到金家,密谋盗窃某商场门市的电器一事。金某开始不太同意,后来在姜某的鼓动下终于同意了,并让姜某上心点,准备充分点。第四天晚12点多,姜某、金某撬开商场后,偷得电器数十件,价值3万余元。在逃离现场时,金某为破坏现场,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子。在逃跑的路上,金某说:“我把电炉插上了。”姜未吱声,事后才知道电炉是为了放火。当夜,该市场被火烧毁。 问: (1)姜某构成什么罪?金某构成什么罪?两人之间有无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 (2)如果当时姜某看金某将电炉插上,并问金某:“干吗?”金某回答:“破坏现场呀!”姜某夸道:“还是你老兄厉害。”接着两人离开现场,大火烧毁了该门市部,此时,姜某与金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3)如果金某在插电炉时,姜某并不知道,只是站在商场大门处等姜某出来。此时,正巧该门市部主任到市场有事,看见姜某站在该市场门口身边一大堆电器且商场的后门半开着,便查问姜某:“你在这儿干什么?”姜某很害怕,操起事先准备好的铁棍朝商场主任头上砸去,主任当即倒地。后经查验,主任为重度脑震荡。金某放火后与姜某匆匆带着赃物逃离了现场。综观全案,姜某、金某各构成什么罪? 二十、某县酒店承包人章某(男,1964年12月生),因经营不善而严重亏损,遂产生了绑架勒索财物的主意。经考察,章某选定了本县个体户吴甲之子吴乙(7岁)为绑架对象,并对吴乙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跟踪了解。2003年9月14日上午,章某对本酒店的服务员王某(女,1985年12月生)说:有人欠债不还,咱们去把他孩子带来扣押,逼其还债。王某同意。当日中午,章某将王某用车带到吴乙的学校并将吴乙指认给王某。随后,王某将吴乙骗出。章某与王某一起将吴乙带回酒店,将吴乙关押于贮藏室内。16时许,章某打电话给李某(女,1986年5月生,系章某外甥女),告诉她自己绑架了一个小孩,要求她帮助自己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并告知李某吴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勒索50万元人民币,并表示事成之后必有好处。李某同意。随后一个多小时内,李某共3次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次日,章某赶到李某住处,再次要求李某继续打电话向吴家勒索,李某予以拒绝。9月17日,因被害人家属报案,三被告人被抓获。问:(1)分析上述有关人员的构成何罪以及共同犯罪情形。(2)分析本案中的犯罪停止形态及刑事责任。(3)如果本案中章某见勒索未成杀死吴乙,则章某构成何罪,如何处罚二十一、董某在某纺织公司做工期间,因违反公司纪律被开除。某年12月12日下午,公司总经理发现董某被开除后仍滞留公司并住公司宿舍,于是训斥和驱赶董某,董某便怀恨在心,欲行报复。12月13日凌晨约3点40分,董某拿了一盒火柴离开留宿的宿舍,走到四楼仓库的货梯边,乘四周无人之际,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纱料,结果酿成大火,烧毁四楼仓库内所有的货物和仓库北部用木板违章隔成的女工宿舍,仓库货物燃烧时放出大量毒气,通过气窗进入仓库外侧的女工宿舍,致使61名公司员工被大火毒死、熏死,15名女工受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问:(1)董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犯罪?(2)如果董某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纱料逃跑以后,由于纱料受了潮,燃烧慢,被守仓库的职工及时发现扑灭了,则董某的犯罪行为属于既遂还是未遂?(3)如董某在点燃了纱料之后,因害怕造成的后果太严重,而极力灭火并呼叫他人来救火,但最终因火势太大,而造成了案例中的损失,则董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为什么?(4)如果董某在上述纺织公司生产车间里从事生产时,乘机吸几口烟,将划燃的火柴随意一抛,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纱料,以致引起案例中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则董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二十二、被告人李某,男,32岁,某单位汽车司机。被告人李某于2002年8月17日上午11时,同装卸工刘某、王某等三人驾驶解放大卡车由某乡向市里送货。车超速行驶,当开到某乡政府的十字路口时,将前方同方向骑车的季某、韩某连人带车撞出20多米,造成两人重伤(后因抢救不及时,于送医院途中死亡)。被告人见撞人后,为了逃避罪责,非但不停车抢救被害人、保护肇事现场、听候处理,反而继续加速行驶逃跑。一出租车司机看到此情景后,驾车追赶,并示意其立即停车,但李某对此根本不予理会。当跑出大约3公里到市郊一农贸市场附近时,路上的人很多。被告人为摆脱该出租车,只顾逃跑,看到人多也不采取减速等措施,又把路边一骑车带着小孩的母女俩撞出12米多,小孩当即死亡,妇女撞成重伤,同时还撞伤在路边赶集的两位老人(重伤)。后被公安机关在路口设卡堵截。问:(1)被告人李某违章高速行驶将季某、韩某撞死的行为如何定性?(2)被告人李某第二次高速行驶,连续撞死、撞伤他人的行为应如何论处?(3)如李某在第一次撞人以后,正在犹豫是否应停车救人,而同车的装卸工刘某却极力让李某赶紧逃离现场,则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论处?(4)假如李某第一次撞人后将季某、韩某搬到车上,行驶一段路程后见四周无人又将该二人搬下车,放到一个僻静的小树林里。后来,该二人因得不到救治而死亡。那么对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论处?二十三。甲15岁;乙17岁;丙19岁,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刚释放。三人为了上网弄游资,甲提议说:“我的班主任老师丁家特别有钱,我们干她一下。”三人经过密谋,由甲打丁电话说:“老师,我的父母不在家,我的手烫伤了,你来帮我一下吧。”丁按时来到甲家,刚一进门就被丙按倒在地。将丁的一条价值5000元的项链和400元的现金夺下,并把丁的信用卡也抢了下来。丁极力反抗,乙用铁棍猛打了丁的头部,丁昏迷过去,造成特别严重的脑外伤。这是甲发现丁的手腕上有一条金手链,取下来(价值4000元)这时丙提议强奸丁,甲乙两人相视大笑。丙当着甲乙的面将丁强奸。不久丁醒来,甲威胁丁说出了信用卡的密码。这时甲说:“这点钱太少了,一不做,二不休,给他丈夫打电话,让他付10万元钱来赎人。”乙给丁丈夫打电话。丁的丈夫说:“我立即给你们准备钱。”三人将丁用麻袋装好后,拉到郊外一废弃厂房中,等到了许久不见丁的丈夫来送钱。丙说:“不能等了。人家可能报警了,灭口吧,否则我们会蹲大牢的,打死他吧。”乙坚决反对说:“这是人命大案,我们三人会偿命的,会被判死刑。”乙见甲丙坚持要杀死丁,就说:“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得回家了。”乙走后,甲丙二人用铁棒猛打丁的头部,认为已经将丁打死了,就把尸体扔到水井中。后来经查丁系溺水而死。丙立即将信用卡中的30000元钱取出,骗甲说:“信用卡中一分钱都没有。”后来,因甲自首,三人均被抓获。问题:分析甲、乙、丙三人的刑事责任。 二十四、甲和乙两人是同一城市的居民,二人决定去某小区进行盗窃。某日晚,甲乙二人绕过小区保安,进入丙家。甲、乙刚入室实施盗窃,发现丙和其妻子王某在家。于是,甲让乙在门外望风,自己持水果刀进入室内,威胁两人不要喊叫,否则就灭口。甲在书房拿走了10万元现金。正要走时,甲却发现丙欲打电话,甲当即便持水果刀向丙刺去,致丙死亡。乙一见死人了,害怕受牵连便溜之大吉。甲见王某漂亮便起了强奸之意。他持水果刀威胁王某将衣服脱掉,正在此时甲听见外面有警笛声,因为害怕立即逃走,逃走时顺手将在化妆台上价值2万元的首饰拿走。后甲将首饰交予乙,乙将首饰卖出得款1万元。 问题:请根据刑法规定与刑法理论,对本案进行全面分析。 刑诉法案例案例分析 1.贾某(男,17岁,父母双亡与外祖父共同生活)因参与抢劫被拘留。其外祖父刘某送衣物时,认出看守所一民警是其原来的邻居,两家曾有恩怨。于是,刘某找到分局信访部门,要求刘某回避。信访工作人员答复了三点:一是回避只适用于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而不适用于看守民警;二是刘是贾的外祖父,无权提出回避申请;三是过去的恩怨不属于回避的理由。请问:信访工作人员的答复中有哪些正确与错误之处,说明理由。2. 某日,陈某和几个朋友喝酒时,被赵某嘲讽。陈欲打赵被人劝开。陈回家后便持一根钢管找到赵某,用钢管猛击赵的头部,致赵当场晕倒。陈某酒醒后非常后悔,立即回到现场将在地上呻吟的赵某送至附近的医院治疗,并主动承担了其全部医疗费。经鉴定,赵某头部伤属重伤。公安机关依法传讯了陈某,陈供认了全部罪行,认罪态度较好。公安机关决定对陈直接办理取保候审手续,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陈某提出由其堂兄(刑满释放人员,处于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作保证人。请问:对陈某是否适用取保候审,陈某的堂兄能否作保证人,说明理由。 3某日,钱某(女,有一个未满月的婴儿)与邻居张某发生口角,遭到张的辱骂,又被张妻抓伤。数日后,钱某趁张某夫妇外出之际,用菜刀将张某四岁的孩子砍死并在尸体上浇满汽油。之后,钱又将张妻叫回家,将房子点燃,致张妻被活活烧死,孩子尸体被烧焦。钱某犯罪后服毒自杀未遂,经抢救脱险。公安机关在侦查此案时发现钱某的孩子正在哺乳期,便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期间,钱多次企图掐死婴儿后自杀,幸被邻居发现,将婴儿抱走,并派人日夜看护钱某。请问:公安机关对钱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是否适当,并说明理由。.某刑侦支队在侦破一起系列抢劫案件中,发现王某有重大嫌疑,遂组织甲、乙、丙三个被害人对其进行辨认。辨认前侦查员分别向三个被害人询问了作案人的体貌、衣着打扮等特征。辨认时,侦查员单独拿出王某的照片让三个被害人在一起进行辨认,三人一致认为此人就是作案人,随后又将王某混于其他人员中,由三个被害人单独进行辨认,结果三个被害人都从人群中将刘某指证出来。请问:侦查员的上述做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某日,张某下班途中,用5000元人民币从一中年妇女处购得一个金元宝。后张某到鉴定机构鉴定,得知该金元宝是铜块。张某遂向居住地的城西刑侦大队报案,城西刑侦大队答复因该案犯罪地在城东区,故不能受理,让张某到城东刑侦大队报案。后城东刑侦大队受理了该案。经调查发现,居民魏某知道进行诈骗的中年妇女的真实身份。侦查员再三电话通知魏某到城东刑侦大队接受询问,魏某拒不接受。侦查员将魏某传唤至城东刑侦大队接受询问。请问:公安机关在办理该案时存在哪些错误,并说明理由。.公安机关对涉嫌犯罪的钱某及其妻高某执行拘留时,因情况紧急,在未开具搜查证的情况下,对他们的住处进行了搜查。搜查时,钱某夫妇一直在场,由于没有女侦查员在场,所以由男侦查员对钱某、高某的身体进行了搜查。搜查结束后,侦查人员要求被搜查人在搜查笔录上签字,遭到拒绝,侦查人员就此结束了搜查活动。请问:侦查人员的哪些行为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安某(15岁)因涉嫌抢劫罪于7月5日被逮捕,7月8日对安某进行第一次讯问。讯问中发现安患有严重心脏病,需要住院治疗,办案人员遂通知安父将其送医院治疗。请问:上述做法有哪些错误,并说明理由。.某刑侦支队在侦破一起抢劫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某县新兴村的韩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办理法律手续前往该地执行拘留。请问:侦查人员应如何执行异地拘留?.某分局民警李某在自由市场发现付某扒窃他人钱包(内有人民币1200元),在抓捕过程中,付某持尖刀将李某臂部扎成轻伤。审查中付主动交代并经查证属实:付曾在原籍村内盗割输电线(属农用电力设备)上的电线370米,价值人民币1375元。付提出自己是辽宁人,在原籍也有犯罪问题,要求分局将其交回原籍处理。请问:抓获地公安机关能否受理本案,说明理由。. 一天,张某下班回家,见其父腹部被人扎伤仰卧在地,昏迷不醒。邻居王某告诉张某:刑满释放的林某曾来你家,说你父亲多管闲事,把人扎伤后就跑了。张某把父亲送往医院后,立即到属地派出所报案。民警答复说,你父亲过去揭发过林某,揭发材料就是我们做的,这次林某报复检举人,应当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可本案应归刑警队管,你得到刑警队报案。 请问:派出所民警的答复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某公安分局根据举报截获一辆载有大量钢材的可疑货车。经审查,货主系本市无业人员,称其货车上价值人民币二万余元的钢材是从路边一专门从事盗窃的人手中低价收购的。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并将货主刑事拘留。请问:(1)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理由是什么? (2)如果对货主的刑事拘留期限已满,仍未能找到盗窃嫌疑人,也未能查明物品来源,对货主应如何处理,能否撤销案件?.黄某因涉嫌走私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被逮捕,在案件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了律师。请问: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13、何某,某县一耐火材料厂厂长,因为诬告陷害他人而被公安机关立案。在侦查功臣中,公安局因警力紧张,因此将这一并不复杂的案叫由该厂保卫科侦查并起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审理认为应该判处何某有期徒刑2年。该县县委书记却建议对何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2年。最后该县人民法院以何某是厂长,曾为该地区经济做过贡献,应与减轻为由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2年。问:本案有哪些违反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地方?民法案例1、黄某和张某都是某进出口公司干部,二人住同一个宿舍,因工作需要,公司委派黄某去公司设在深圳的办事处工作一年。黄某临行时,将自己的一台36cm国产彩色电视机委托给张某保管和使用。三个月后,黄某给张某宇写信,说自己在深圳又买到一台日本产51cm彩电,家中的一台可以适当价格卖掉。本公司的司机梁某得知此消息后,找到张某,表示想买下这台彩电,但又不愿多出钱。梁对张说,你可以给黄写封信,告诉他彩电的显像管出了毛病,图像不清,要求他降低价格出售。张当时有些犹豫,但考虑到自己同梁关系不错,经常让梁开车给自己拉东西,若不答应他会影响今后的关系。同时,有一次公司派张出去买啤酒,张私自把啤酒运到自己家中两箱,梁知道此事。因而就按照梁的意思给黄某写了信,黄某回信说如果真是显像管坏了,可以降低价格卖掉。于是张某就以500元的低价将彩电卖给了梁某。黄某从深圳回来后,知道了买卖彩电的真相,要求梁某返还彩电。梁某答复说,20天前已以1000元的价格卖与王某。经查,王某买下电视时对以上情况并不知情,1000元的价格与市价相差无几,但在5天前,王某一家及邻居戴某看电视时,该电视突然爆炸,炸伤王某及戴某,并造成其他财产损失近2000元。又查,该彩电的核心部件存在严重的南量隐患。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 张某、梁某买卖彩电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效力如何? (2) 黄某可以请求张某、梁某承担什么责任? (3) 梁某与王某买卖彩电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4) 王某可以向谁要求赔偿损失?请求依据是什么? (5) 戴某可以向谁要求赔偿损失?请求依据是什么? 2、王某有一女王乙、二子王甲、王丙,配偶、父母均已逝世,王某长期与王乙共同生活,后王乙因病去世。王某与女婿及一外孙女共同生活。王甲有一子。王丙婚后无子女,其妻也死亡。1994年王某去世,留有遗产三万元。王某去世后,王丙因伤心过度相继病故。问:财产如何分配?法律依据是什么?3、公民甲、乙、丙订立协议约定:三人各出资1万元共同购买汽车从事货物运输,共同管理,按出资比例分利和承担亏损。三人依约出资买下一台卡车,由甲驾驶,乙、丙负责装卸货物,长期为宏安公司运输货物。某日,甲、乙、丙三人饮酒吃饭后继续运送货物。途中因甲操作失当发生车祸,致使卡车毁坏,所运价值6万元的货物全部损坏。宏安公司向三人索赔时,乙、丙称此车祸是甲不慎驾驶所致,发生的损失应由甲全部承担责任;甲辩称该车是三人共同购置,车祸引起损失应由三人共同承担,故不同意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宏安公司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乙、丙三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试分析:(1)甲、乙、丙三人系何种法律关系?理由是什么?(2)宏安公司遭受的损失应由谁负责赔偿?根据何在? 4、1998年5月,高某携带一台彩色电视机到某电器修理部修理。修理部留下电视机,要高某5日后交费取电视机。5日后,高某来修理部取电视机,工作人员告知高某,电视机的修理费共400元,并向高某出示了电器维修假日表。而高某觉得修理费过高,拒绝付款。于是,修理部扣留了电视机。并告诉高某尽快付清费,否则,将变卖电视机来抵偿。由于这一期间正值全国足球赛,而高某是铁杆球迷,所以高某便向修理部提出,用自己的录像机作质押来换回电视机以观看足球比赛,修理部表示同意。于是,高某取走电视机。2个月之后,高某仍没有支付电视机修理费,修理部欲出售录像机,但无人购买,于是,修理部找到高某索要电视机主张行驶留置权,并将录像机返还给高某。高某接受录像机后,并没有将电视机交给修理部。双方为此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问:(1)高某拒付电视机修理费时,修理部可否扣留电视机?为什么? (2)本案中修理部能否主张对电视机的滞留权?为什么? (3)本案中修理部能否主张对录像机的质权?为什么? (4)本案应当如何处理?5、 2002年2月1日,先达建材公司与某银行签订一份贷款合同,约定借款30万元,期限1年。合同签订后,银行依约放贷。后先达公司因经营不善,无力还贷。银行多次向先达公司催款未果。先达公司告知银行,某装修公司欠其货款50万元,但鉴于双方长期合作关系,一直未追讨。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该案涉及哪几个法律关系? (2)根据合同法,银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可采取何种保全方式?为什么?6、某甲在某百货公司购买服装,在甲到收银台交款时,因地面太滑而摔伤,甲即找公司经理要求赔偿。该公司的保安人员认为甲在购货中有盗窃行为,就强将甲带入办公室。 试析:甲与百货公司间因何法律事实发生何法律关系? 7、某甲长期下落不明,经其配偶乙向法院申请,法院判决宣告甲死亡。其后,乙就与丁结婚,并将一6岁的儿子送给丙收养,双方办理了收养手续。实际上甲并未死亡。经甲请求法院撤销了对其死亡的宣告。甲回家后发现儿子被人收养,乙也改嫁他人,幸丁已死亡。因此,甲就要求与已恢复婚姻关系,并以自己未同意将儿子送丙收养主张收养无效。 问:甲可否与乙自动恢复婚姻关系?甲的儿子与丙间的收养关系是否无效? 8、甲企业与乙企业订立了一买卖合同,约定由乙企业向甲企业提供一设备,甲应于收货后付款20万元。后甲企业因原厂长经营不善被撤换。新厂长上任后改变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原订的设备不再需要。因此,在乙企业按合同交货时,甲企业的新任厂长指令拒收,并提出这是原厂长订的合同,现要对以前的合同进行清理,原订的买卖合同无效。 试分析甲企业拒收乙企业提供的设备是否合法? 9、某甲从商场购得一台原装进口电视机,甲并未拆开包装。1999年10月30日甲又将该电视机转卖给乙。乙买回后发现该电视机并非原装进口的,而是由国内组装。乙使用后发现该电视机视听效果太差。2001年5月乙以受欺骗为由向甲提出退货,甲不同意。双方发生争议诉至法院。 问:该案应如何处理? 10、某乙经常到外地出差,甲委托乙外出到某地时代卖一台录像机。乙到某地后发现当地所卖的录像机并不便宜,而电视机较便宜。乙知道甲还未电视机,于是就为甲购买了一台电视机。乙回来后向甲作了说明,甲未表示反对,将电视机收下,并与乙结算了货款。第二天,甲发现该电视机质量不太好,就找到乙要求乙自己处理电视机,而乙不同意。 试分析:该电视机是否由乙留下自己处理? 11、 1997年9月1日,甲借给乙10000元,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1998年9月5日因甲急需用钱,就要求乙于1个月内还款。但乙一直也未还款,因甲从别人处借款解决了急需,也未再向乙催要。2001年11月1日甲重新向乙索要借款,乙提出暂时还款困难,于是双方达成一还款协议,其中约定乙于1个月内还款 10000元,甲放弃对利息的请求。1个月后,乙仍未还款,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乙还款而乙在答辩中称,甲要求还款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其权利不应受法律保护。 分析:本案中的诉讼时效,法院应否满足甲的请求? 12、 1999年12月30日,甲、乙发生纠纷,争执中甲将乙打伤。乙向其好朋友丙表示要让甲赔偿。丙向乙表示,甲乙原来关系不错,为不伤和气,可由他调解让甲赔偿,乙未表示反对。其后,丙因其他事情将该事忘记。 2000年5月6日,乙向丙询问调解的情况,丙向乙表示歉意,并说自己还未与甲商谈,将尽快找甲商谈。2000年10月6日,乙再次丙询问情况,丙表示此事难办。乙见丙调解始终没有结果,就于2001年3月1日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赔偿其损失1000元,甲答辩称,诉讼时效已过。 问: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 13、 199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孔建国带自己6岁女儿孔佳到艺海摄影社为其拍摄节目纪念照片,摄影师为孔佳连拍了两张照片。但在孔建国于三天后来取照片时,发现只有一张底片,便向摄影师索要另一张底片。摄影社的工作人员回答:“那张认底片不好,就给你洗了一张。况且,你交的也只是一份的钱。”孔建国再也没有说什么取上照片就走了。过了两个月,孔建国路过艺海摄影社时,发现其橱窗里挂着其女儿孔佳的照片。孔建国立即找到摄影社经理进行交涉,质问为什么将其女儿的照片在橱窗里展示。经理说,照片是我们拍摄的,是我们的摄影作品,当然有权予以展示。孔建国认为,摄影社未经同意就用其女儿的照片作展示,是对女儿权利的侵犯,要示摄影社取下该照片,并将底片返还。但摄影社坚持自己的理由,拒不返还照片,孔建国无奈之下,以孔佳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起诉至法院。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14、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在某市商业街开发了一幢商品楼,售价4000元/m .某甲选中了其中一套三居室,双方签定了购房合同并于2004年2月1日办理了付款交房的手续,并且约定一年之内办理所有权证书。 某甲因公需要出国一年,为了方便房屋的维护,某甲在2004年2月18日将房屋钥匙交给A公司下属的物业处保管。3月份以后,该市的楼价大幅上涨,商品房供不应求。3月5日,A公司售楼人员某乙从物业处取走了某甲房屋钥匙,打开房门让购房者参观选购。该房屋被某丙看中,某乙以A公司名义与某丙签订了购房合同,双方于3月30日办理了交房付款手续,并于次日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 某甲于2005年5月回国后发现本属于自己的房屋已被他人居住,十分气愤,手持购房合同要求某丙腾退房屋,遭到某丙拒绝。某甲找到A公司交涉,A公司负责人表示“一房二卖”的确是自己的工作人员所为,向某甲道歉并表示愿意按照合同约定返还某甲的全部购房款及利息,但拒绝某甲要求返还房屋的请求。根据上述案例,请回答: (1)A公司与某甲的购房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A公司与某丙的购房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该房屋的所有权应当归谁?为什么? (4)A公司应对某甲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为什么? 15、甲公司与乙工厂洽商成立一隔心公司,双方草签了合同,甲公司要将合同带回本部加盖公章,临行前,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提出,乙工厂须先征用土地并培训工人后甲公司方能在合同上盖章,乙工厂出资1000万元征用土地和培训工人,征地和培训工人将近完成时,甲公司提出因市场行情变化,无力出资设立新公司,要求终止与乙工厂的合作。乙工厂遂起诉到法院。请问:(1)甲公司与乙工厂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2)甲公司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3)乙工厂能否要求甲公司赔偿1000万元的损失?为什么? 16、李天志与妻子朱兰、女儿李梅(11周岁)一家三口住在贫困山村。为脱贫致富,1998年12月李天志分别向信用社和复员军人张海借款1万元,写下欠条1万元,共计3万元,购买邻村一台旧卡车开始货运业务。1999年1月,在尚未办理各项车辆运输保险的情况下,李天志冒着下雪天,山路十分滑的危险为村民刘江运货进城,不幸坠入山谷,车毁货损人亡。朱兰得知后,痛不欲生,当晚上吊自杀,留下孤儿李梅。村委会在全权处理李、朱丧事并清查其财产债务后,会同乡民政干部组织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参加人有村委会和乡民政干部、邻村村长、信用社负责人、刘江、张海、李梅和李梅的堂叔李天容。会议形成了一个书面协议,内容是:(1)朱兰名下存折2000元清偿刘江的货损;(2)瓦房1间及农具、家庭生活用品约价值1万元由张海负责处理,折抵其借款1万元;(3)丧葬费1000元由村承担;(4)欠信用社和邻村的2万元由李梅在年满18周岁以后5年内还清,但不计利息;(5)李梅今后由其堂叔李天容抚养。参会人员分别签字盖章,李梅也签字同意并加按手印。但李天容虽同意抚养李梅,却提出自己家境过于贫困,难以保证李梅的学习和生活,建议在财产上有所照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协议涉及哪些方面的法律问题?(8分) (2)你认为本案依法应如何处理?(4分)17、1995年6月,A市某食品公司经理刘某委托去B市办事的某个体商行负责人张某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和盖有该公司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交给公司驻B市办事处的王某。张某到B市后,因事务缠身一直未将营业执照副本和空白合同书交到王某手中。同年7月2日,张某从朋友处得知B市某粮油加工厂欲购买玉米,便持营业执照副本和空白合同书与加工厂签订了供应300吨玉米的合同。7月4日,加工厂按合同约定将30万元定金汇入A市工商银行张某指定的帐户。后因种种原因,张某组织货源不成,致合同无法履行。加工厂便找到刘某,要求食品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刘某以该合同不是本公司人员所签,且定金未汇入本公司帐户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双方争执不下,加工厂诉至法院。请回答: (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关系?试作简要分析。 (2)食品公司是否应对张某的签约行为承担责任?为什么? (3)本案应如何处理? 18、某照相器材商店购进一批新型相机,每部定价为2998元。售货员在制作标价牌时,误将2998元标为1998元。某日,顾客A入店,发现在别处卖近3000元的相机在这里只卖1998元,遂一下买了两部。事后,当售货员再次去库房取货时,才发现每部少收了1000元。商店经多方查找,终于找到A,要求退货或补足差价。A称,自己买回两部相机是付了钱的,买卖已成交,岂有退货之理;再说,其中一部相机已以2600元卖给了同事B,还要看B是否愿意退货。商店按A所指找到B,B也拒绝了商店的要求。商店遂以A、B为被告诉到法院,要求退货或补足差价。试分析: (1)商店与A之间民事行为的性质及法律后果如何? (2)商店对A、B的诉讼请求能否成立?为什么? 19、张山在回家的路上,拾得一只名贵宠物狗,张山将该狗带回家精心照料,同时登报寻找失主。某日,张山牵着该狗外出散步,遇见领着10岁的女儿玩耍的李文田。于是,两人聊起天来,未顾及小孩,结果李文田的女儿被该狗咬伤,花去医疗费人民币500元,并在脸上留下疤痕。李文田要求张山承担其女儿的500元医疗费,并要求赔偿其女儿被狗咬伤脸上留下疤痕的精神损害。此时,狗的主人刘卓从报上得知狗的下落,找到张山认领。李文田也向刘卓提出上述赔偿请求。张、刘二人均以李文田自己未照看好女儿为由,拒绝李文田的请求。 问:(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关系?(2)该案纠纷应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20、2007年1月,甲不慎遗失其手袋,内有其名贵玉镯一只。乙拾得后,按照手袋的名片所示积极寻找失主,与甲取得了联系,将玉镯归还给了甲。 2007年5月,甲与丙结婚。甲,丙合计开设一家茶馆,茶馆办理工商登记注明的开办人为甲。因急需资金,甲持玉镯到信达典当行,经商议,玉镯出质,获借款8万元,约定质押期限为3个月。因缺乏经验,茶馆惨淡经营,终致难以为继,2008年8月甲,丙决定关闭茶馆。此时茶馆对外负债2万元。 (1)设,在乙向甲交还玉镯之前,乙不慎将玉镯摔裂,乙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2)设,甲在丢失玉镯后焦急万分,遂在遗失场所张贴数份启事,称若有人能够找到玉镯并送还,愿以现金5000元酬谢。乙依次启事要求甲支付5000元时,甲提出,由于此玉是祖传,丢失之际一时心急才张贴启事,并非内心真实意愿,故请乙给予谅解,不能支付该笔酬金。在此情况下,乙的请求应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3)设,甲并未张贴上述启事,乙寻找到甲,将玉镯奉还,但要求甲承担其为寻找失主所花费的电话费,车费,工时费320元。在此情况下,乙的行为性质应该如何认定?为什么?其请求应否得到支持? (4)设,乙拾得玉镯后将其以5万元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丁,甲三年后得知此事,可否请求丁返还?为什么?丁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5)甲将玉镯质押给典当行,形成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若3个月质押期满,将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6)甲,丙离婚时茶馆对外所欠2万元债务仍未清偿。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如何主张自己的权益?21、甲商场与乙冰箱厂签订了一份买卖冰箱的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购买1000台某型号的电冰箱,每台价格3000元,共计300万元,合同生效后一个月内交付,交付地点为甲商场所在地。不料,在运输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