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染环境罪研究引言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刑法中污染环境行为的界定探讨【第一章】 污染环境罪研究引言【第二章】污染环境行为概述【第三章】污染环境行为的构造【第四章】污染环境行为的认定【结语/参考文献】污染环境刑法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引发人民强烈不满。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进一步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作出了修改,修改后,罪名相应调整为污染环境罪.然而,由于污染环境行为本身的特殊性,学术界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实践中对污染环境行为与一般违法的污染环境行为的界限问题,与相关犯罪行为的界限在认定和处理上的混乱,导致污染环境行为的行为构造难以把握。本文选取污染环境行为法律问题作为研究内容,从阐释污染环境行为的词源概念出发,分析刑法上污染环境行为的定义,通过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该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充实、细化,从而有助于司法实践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理解和认定。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污染环境的成本越来越低,环境恶化的后果越来越难以承受,即使在造成环境污染事故须受刑法制裁的情况下,污染仍日益严重,社会各界对于刑法提高对污染环境行为的制裁力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刑法的滞后性和僵硬性,使得环境犯罪得到轻纵,环境得不到合理保护,人们对生存与生活环境的要求远远无法满足。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进行大幅修改,使之成为现在的污染环境罪,试图改变该罪势微力薄的情况。 行为是刑法犯罪构成中的基础概念,在刑法作评价时必须以厘清犯罪行为作为前提,准确界定犯罪行为本身,才能以主张刑法定罪量刑。在司法实践中,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的研究颇具实践意义。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系统研究分析污染环境行为本身。 1.3 文献综述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研究污染环境行为的着作有很多,大部分是对污染环境罪概念及其各个构成要件分析,以污染环境行为为论文的深入探讨较少,关于论述污染环境行为的着作更没有。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对污染环境犯罪的研究较为成熟,日本学者在关于污染环境犯罪的研究举世曙目,堪称经典,如日本学者大塚直的环境法(有斐阁出版社,2006 年版)、滕木英雄的公害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中山研一公害犯罪:企业活动与刑事责任(成文堂,1982 年版)。日本学者从公害对策法制出发,认为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惩处的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以最终保护人的生命、身体、财产。日本学者认为,公害是现代社会产生的一种新型犯罪,为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不受公害侵害,环境犯罪应摒弃通常刑法疑罪从无的原则,采用推定的方式判断因果关系,从而认定环境犯罪。日本学者对于污染环境行为是否应限定于企事业活动,是否属于经济行为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国内学者对境外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体系和制度、刑罚设置进行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代表期刊作品有赵赤,田信桥的论西方环境刑法的发展形态及其启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 年)、李冠煜的日本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研究及其借鉴(政治与法律,2014 年第 2 期)、李云燕,沈灏的德国环境犯罪介述污染环境犯罪立法研究(环境资源与能源法,2010)、 张福德的美国环境犯罪的刑事政策及其借鉴(社会科学家,2008)、陈航的日本公害犯罪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这些文献以国外的立法进程和立法模式为研究对象,从立法完善的视角,探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博弈下的法制发展,以期对我国的刑事立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环境犯罪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当环境犯罪还是以重大污染事故罪的面貌出现时,就有许多学者对该罪的犯罪构成进行系统研究,如付立忠的环境刑法学(方正出版社,2001 年版)、赵秉志,王秀梅,杜澎的环境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 年版),这两本书是环境刑法比较研究中较为完备的着作,涉及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犯罪研究等,其中对国内外环境污染犯罪的刑事立法、我国的环境犯罪构成特征都做了详尽研究,对各个问题的探讨也达到相当深度。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我国刑法学界对于污染环境行为掀起研究热潮,虽然有些文献增加了对犯罪行为本身的研究,但较多关注污染环境行为的危险犯、结果犯的争议,如赵秉志的刑法修正案(八)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年版)、高铭暄,陈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姜俊山的论污染环境罪之立法完善(法学杂志),2014 年第 3 期)、潘晓东论在我国污染环境犯罪中应增加危险犯的规定,这些着作从我国环境严峻的现状出发,提出我国在对污染环境犯罪立法过程中,应当注意建立一部现实的、可操作性的环境刑事法律。 国内还有许多着作对污染环境行为进行了探讨,如学者陈忠林的刑法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张明楷的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 年版)、周光权的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大量研究污染环境行为的论着和论文涌现,为污染环境犯罪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许多硕士研究生以污染环境罪的各个构成要件为硕士论文选题,如向孟毅的论我国污染环境犯罪立法之完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1年硕士论文)、张德辰的污染环境罪若干问题研究-以最新司法解释为视角(华东政法大学 2014 年硕士论文)、余欣蓉的我国污染环境罪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年硕士论文)等多篇硕士。这些硕士通过对污染环境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刑罚设置进行分析,进一步对我国刑法修正案(八)进行解读和研究。这些文献对污染环境行为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刑法学界围绕污染环境犯罪所进行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污染环境行为提供了很多线索,还有其他一些文献也涉及研究污染环境行为的认定问题。 1.4 研究方法 本文力图以我国污染环境行为的研究现状为依据,参考境外刑法对环境犯罪的相关规定,从污染环境行为的刑法概念和特征出发,阐释笔者对污染环境行为的理解,探讨污染环境行为构造(行为方式、行为对象),并最终对污染环境行为和相关犯罪行为(投放危险物质行为、危险物品肇事行为)做出区别比较,以期准确对污染环境行为进行认定。 本文在法律研究精神指导下,结合环境学、资源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刑法学知识、行为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为基础,对刑法中污染环境行为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法解释学方法、例证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归类分析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等。 1.5 论文结构安排 全文由 4 章组成,简要梗概及结构安排如下: 第 1 章,本部分主要通过对目前的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在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对污染环境犯罪的研究意义,简要列举境内外学者对环境犯罪研究的着作和论文,学界对于污染环境行为的研究仍严重不足,故而引出本文对我国污染环境行为的研究必要,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第 2 章,本章首先阐释污染环境行为的词源含义,并通过分析境内外环境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刑法学界对污染环境行为的不同界定来引出本文对污染环境行为概念的界定;第 3 章,本章主要论述污染环境行为的构造,通过介绍学界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方式、对象存在的理论争议,提出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低碳校园课题申报书模板
- 肾脏护理课题申报书怎么写
- 相关性项目课题申报书
- 政府保密协议的范本7篇
- 儿童课题申报书
- Unit5 Section A 2a-2e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土地流转及农业综合开发合作协议
- 洛阳市课题立项申报书
- 农村良田征用合同书6篇
- 家用电器产品采购与销售合同
- 《丹青意蕴》第三课《国色新尚》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构成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解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专题PPT
- GB∕T 40853.1-2021 高频感性元件 电特性及其测量方法 第1部分:纳亨级片
- 建筑识图题库及答案
- 氨基酸溶解性(共1页)
- GDX2包装机组工艺流程简介
- 张家口至涿州公路张家口段(含连接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
- 异质结TCO设备:RPD与PVD比较分析(2021年).doc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 螺纹知识 (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