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启蒙教学之我见.doc_第1页
钢琴启蒙教学之我见.doc_第2页
钢琴启蒙教学之我见.doc_第3页
钢琴启蒙教学之我见.doc_第4页
钢琴启蒙教学之我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琴启蒙教学之我见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初级中学 陆杰 摘要:钢琴启蒙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要规范,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关键词:针对性、规范、教学方法,音乐感、表现力。由于弹钢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发挥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儿童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他们的智力得到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学习弹钢琴的儿童与日俱增。初学钢琴的最佳年龄应该在5-7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在骨骼、体力、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最初掌握钢琴弹奏方法与技能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就如白纸一张: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你老师要求他什么,他就做什么,但不同的是在纸上面画画,弄错了可以檫了从来或者再换一张纸画,如果钢琴学习启蒙弄错了(手型、声音概念、奏法、弹奏习惯等)是不能倒回去从来的,若孩子一旦养成坏毛病和不好的习惯,以后很难再想校正完美,弹奏基础如何、方法是否正确,对未来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钢琴的初级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一、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必须规范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要求教师以亲切的教态、启发式的教法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为此,寻求儿童生活中“通俗化”的事物与钢琴技术、音乐表现的共通特征也正成为许多钢琴老师思考的重点。与此相悖的是“填鸭式”的教法与“强权式”的辅导陪练,它有害于孩子音乐灵感的开启乃至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然而要强调的是,亲切、和蔼应是由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及自身的道德、知识素养等诸因素的综合而形成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对孩子来讲是至高无上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琴积极性,甚至让孩子觉得:能够感悟、完成老师的课堂要求是最大的幸福。因此,我们不能把亲切、和蔼理解成对孩子无原则的姑息迁就,不能因为“培养兴趣”而把课堂变成“游戏娱乐课”,既是上课,就一定要讲规范,要严谨,从姿势到读谱,哪怕最简单的一个动作细节,也不放过。若一旦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以后很难再想完美。“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仅是针对教师,也是针对家长与孩子讲的,因此钢琴启蒙教学的课堂应以规范严谨的要求为前提去营造亲切的课堂气氛。二、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学习钢琴也不例外。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学业成功的一半,因此,儿童从刚开始接触钢琴时起,教师就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踏入钢琴学习之门。五六岁学琴的孩子,大脑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他们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模仿性的,所以教师正确的示范很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儿童语言来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首先让孩子们了解钢琴键盘的排列及大概音响。弹一些小片段让他们猜猜象什么,引导他们去想象。孩子们有时会说高音像小鸟、像蛇,低音像大象、像老虎等,这时可以告诉他们钢琴是富于表现力的。可以表现很多东西,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难以表现很多东西的。如小鸟的鸣叫声、大象的抬腿,没有灵巧的手指和牢固的手的架子是做不出来的。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进入正规的训练。比如讲弹奏手型时,可以用“搭房子、修拱桥”来比喻,告诉他们,正确的手型是弹奏的基础,双手放在琴键上要象搭房子一样,房顶(掌关节)拱起来,如拱桥一样、手指要像柱子或者桥墩一样站立结实才能支撑起房顶或者拱桥,同时虎口要张开留个“门”;讲连奏时可以用“走路”来形容,一只脚(手指)落地,另一只脚抬起,自然交替,身体(手腕)跟着往前走,这样才能使声音弹得连贯优美;讲断奏时,可以拿拍皮球做比喻,手腕断奏像皮球,皮球(手指尖)落地就弹起来,触键时间短,有弹性;弹音阶像上楼梯,抬腿(手指)时身体稍前倾,力量往前送,拇指一定要提前“藏”在掌下,像小船过桥一样,同时注意手腕一定要随着音符的方向走;跳音像雨滴一样,动作如啄木鸟快速的啄树子里的虫子一样,乐句的连线,分句像唱歌的呼吸一样有“语气”,等等。运用这些形象的比喻,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他们模仿,另外还应让他们早一些接触黑键,消除对黑键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另外五、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在钢琴启蒙教育时最好前1020节课以造“手型”、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听唱相结合的听觉和节奏训练、学习钢琴的三种基本奏法、培养兴趣和良好习惯为主,暂时不要去过早进入五线谱和音符的学习,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这时候可千万急不得,不要以为孩子学了两三个月了还未开始学习五线谱,是不是老师教法有问题,其实不然,经验丰富的老都师是有预见性的明示学琴的基本要求,就好比修高楼大厦先向地下面打地基一样,修的房子越高,需要的地基打的越深越牢固,这对于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有帮助的。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必须从教学开始做起。在钢琴教学中,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音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就是说,仅靠言传只能帮助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无法完全讲清楚,特别是一些感觉方面的体会,确实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如果我们能够对作品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也将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作曲家通过作品表达其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像力,而构成作品的一系列创作手段当然就可以成为我们演奏者深入具体地研究对象了。如作品的调性、旋律、和声、织体、速度、节奏、音型、声部、音区、句法、结构、表情等等。研究得越细致越合理,我们对作曲家的意图就会理解的更透彻,对演奏的再创造就有了可靠的依据,这样,才使我们有可能帮助学生提高演奏的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感觉本身化比较抽象,容易意会,不易言明。但它必须通过具体的两个要素声音与节奏来加以体现。我们不仅可以抽象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更能用比较具体的方式让学生听得到、抓得住、感觉得到,学生通过具体的掌握,逐步得到感觉方面的体会,这样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其次,在节奏方面,教师也应帮助学生掌握好。如:1、速度不合适。一种是速度完全不合适,快慢错位,那么其音乐形象或情感就完全不同,不符合音乐的要求。另一种是快、慢基点是对的,但分寸没掌握好,或者能力尚未达到,那么效果也受影响。2、节奏不统一与节奏不均匀:在一首作品中,有些学生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当中将某些段落弹得忽快忽慢,这很不好,不能符合作品要求。原因是:一则缺乏节奏感觉、某些技术上的大原因;再者就是某些特殊节奏如三连音、四连音等相互组合、抓不住基本节奏造成不统一、节奏不均匀主要是因手指技能和触键方面能力不强而造成。3、节奏的松紧:主要是节奏的自由度。节奏应该是严格准确的,但决不是机械的,因为节奏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因素;音乐是传达人的情感,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其节奏也应该是活的,有时紧,有时松,像人的脉搏,随着情绪变化而有快慢的变化;但它的松紧是依据音乐的自然流露,不能随心所欲。音乐的松紧较难把握,因为音乐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应多示范,边示范边指挥,启发学生演奏,会对学生有所帮助。另外应鼓励学生多唱音乐,唱歌曲,不排除他们弹唱幼儿园或学校里学会的歌曲。因为歌曲有歌词,容易理解,加之人声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乐器”,很容易体会音乐旋律和音乐的倾象性,唱出音乐的线条;若再能多听名家们的演奏(包括磁带等)、多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