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docx_第1页
云南省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docx_第2页
云南省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云南省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引言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论文联盟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跨学科的科学。它建立在植物学、生态学、语言学、药物学、农学、园艺学、经济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横跨这些相关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专门研究领域。民族植物学研究人类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包括对植物的经济利用、药物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和特征。它不仅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而且也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1。 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活动在我国最早始于云南省西双版纳。从字面上看很容易使人产生民族植物学就是研究少数民族如何利用植物的一门学科这样一个误解,加之目前民族植物学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开展的,这样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片面认为民族植物学只研究少数民族而不包括汉族的传统知识是我国民族植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2。导致对民族植物学产生这样一种误解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该学科的中文名称和学科的发展过程有一定关系。目前许多民族植物学研究项目之所以集中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保存了较为完整的传统植物学知识。 2研究背景 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药材资源普查,民族药调查等一系列多学科、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广大科技人员上山下乡等运动,在深入而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得以逐步发展。目前,民族植物学研究已遍及多个地区,研究内容已从经典的调查编目描述性研究发展到应用性和定量方法研究,如在新药开发、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社区发展、自然保护、山区扶贫等方面的研究,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国外同行的重视。1982年,裴盛基教授发表的西双版纳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是我国第一篇有关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论文,目前我国的民族植物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经整理出版了中国民族药志及部分少数民族药志、民族植物手册、应用民族植物学等专门著作,发表研究论文500篇以上35。 3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现状 3.1民族植物与人类饮食 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人类选择食用植物完全是建立在长期认识与实践的基础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食用植物是科学家发现于民间食用之前。民族植物学在饮食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食用花卉、食用蔬菜、野生水果、野生饮料植物等几个方面。 云南是个民族大省,傣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白族、彝族、佤族、纳西族、藏族和汉族等多个民族在生活中发现了300多种食用花卉4。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云南省少数民族食花现象相当普遍,其中以彝族、白族、傣族最具代表性。东巴文化记载开白花的植物是可使用有营养的,开红花或紫花的植物是有药用价值的,开绿花的植物对人和动物是有毒的。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研究证明,但各个少数民族的人民对此深信不疑。 云南省是个低纬度高海拔的省份,由于气候原因适宜生长的野生蔬菜种类很多。在长期以来对野生蔬菜的利用中,有许多现象值得民族植物学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大部分云南人喜食三白草科的蕺莱(Houttuynia cordata),但其他地区的人厌恶它的气味,茄科的龙葵(Solanum nigrum)也是颇受云南人喜爱的野菜,在北方却是一种田间杂草。对于此类植物的利用价值还需运用民族植物学的只是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更好的利用。 云南省的野生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如蔷薇科的野草莓、悬钩子等。在云南,应用最广泛的的饮料作物是茶和咖啡。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云南的茶属植物进行研究,发现除了普洱茶和大叶茶外,各少数民族还用大理茶、德宏茶等物种变种进行制茶,另外还发现在茶属植物中有化学成分的差异;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山的基诺族在饮茶上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他们从当地植物中选择了具有保健和药用功效的植物作茶饮用,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保健茶,具有经济开发价值。另外,生活在云南热带地区少数民族经常砍断一些藤本植物去饮用它的汁液,这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中尚未涉及到。 3.2民族植物与人类文化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民族众多,享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宗教王国等美誉。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使云南宗教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同时作为植物王国的云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植物文化现象,很多植物被赋予宗教文化色彩。 云南是佛教大省,象征佛教的植物也有很多。如菩提树(Ficusreligiosa),相传佛教先祖释迦牟尼即在此树下静坐而悟出了佛教真谛;荷花(Nelumbonucifera)象征着佛教,是佛教的专用花;另外,如云南傣族地区早期将经文写于贝叶棕(Coryphaumbraculifera)的叶子上。 除了佛教、道教等几个大宗教,云南的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所信仰的原始宗教,而各民族又将这些抽象的信仰具体化。如傣族、布朗族、基诺族、纳西族、佤族、彝族、傈僳族、独龙族、白族、苗族、怒族、哈尼族、拉祜族等,都有类似神山文化等保护自然环境的信仰,如大理白族几乎村村都有一处广场,广场中常有一株或几株被称为风水树的大青树(Ficus altissima)。这种树是大理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标志,在这些大树所形成的场所中建有本主庙与戏台,成为全村市场交易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从历史的发展角度而言,这种植物已不单纯是一株植物,而是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属性,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中;而生活在高黎贡山的怒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信仰,也就有不同的图腾崇拜。例如金丝桃科的芒种花(Hypericum uralum)常被扦插在屋前空地上以祭天,莎草科的山稗子(Carex baccans)被用来燃烧以驱邪除秽,而房前屋头挂山茶科植物红木荷(Schma wallichii)则表示吉祥如意6;云南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中有众多的植物图腾,如彝族就将马樱花作为族花;摩梭族、布依族则将竹作为图腾;而哈尼族自古就有祭祀神山、神树的传统。因此,这些植物都被赋予了人性、神性,加强了植物与人们精神生活的联系。 思想汇报 3.3植物与人类健康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国家药典收录的有300多种,而在民间应用和新发现的资源超过2 000种,是我国药用植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3。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医药技术,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利用经验。藏药计3 294种,蒙药1 340种以上,彝族药1 189种,羌族药2 301种,纳西族药800种以上,佤族药800种左右,傣族药800种以上,哈尼族常用药已知201种7。 / 以民族民间药物为基础开发和研究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新药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哈尼族传统草药中开发爱尼防感油,云南民族药中开发出的排毒养颜胶囊。 我国药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从总体上看,呈现研究科属与民族不平衡现象,从科属上看,研究范围仅集中在少数几个科属种,如在龙胆科民族药用植物方面研究的文献达20多篇,而更多的科属种并未展开研究。从民族上看,也只集中在几个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等7。 4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学科建设不完善,教育缺乏 民族植物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缺少统一的学科理论和方法,特别是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云南省的民族植物学高等教育仍很缺乏,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民族植物学选修课,进而开设民族植物学专业,为民族植物学研究培养更多人才。 4.2社会认知度不足,重视不够 民族植物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社会各界,甚至科学界知道的人也不多,由于不够了解,部分人还存疑于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地位。由于社会上不了解民族植物学,对其支持和关心的程度也不够,因而出现了研究经费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学术交流较少等诸多问题。 4.3民族植物学的应用有待加强 目前,民族植物学应用于社区发展和生物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