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切入,层层剥笋,化繁为简在苏教版必修三的读本上有一篇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笔者认为学生也很快要十八周岁了,就推荐他们去读这篇文章,提前感受一下成年的心理。只是没想到这一举动反而给学生带来了困扰。学生读完后,不停来向我诉苦读不懂,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基于学生在阅读理解时的苦恼,我就决定引导学生一起来解读这篇文章。在上课前,笔者把文本中呈现的难点梳理了一下。一、文本难点(一)小说情节不合情理记得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十八岁出门远行正是很好地印证了他的观点。这篇小说最早发表于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是余华的成名作。其情节极其荒诞,人物行事的原则显然违反常识,不合情理。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如果要用常规的小说三要素来解读这个文本似乎会比较吃力。小说开头的一段描写,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令人宛若是在梦境中。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梦的成分就进一步增强: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犹如发生在梦境里一般,充满了怪诞和不可思议。另外,在“我”离家远行的过程中,“旅店”是必须拥有的实体,但是文章却让“旅店”长久地处在“不定处”,找而未得。小说在结尾处,仍旧没有让真正的“实体旅店”出现。(二)主题带有不明确性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这篇小说的主题争议也颇多。有研究者这样解读:通过叙述涉世不深的少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作者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陌生、荒诞、无法理解和把握,从而流露一种人生漂泊的悲观情绪。更流行的观点是: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这主要是抓住“十八岁”这个特殊的年龄分界线来解读小说的。难以捉摸的情境和主题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阅读理解的困难。该怎么切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呢?设想了几种方案,都觉得不可行,最后决定采用问题切入法,层层剥笋,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下面就当时的教学过程简述一下。二、教学过程简述在导入后,简单介绍了余华的相关情况。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分别是“走进十八岁的旅程”和“感悟十八岁的旅程”。前一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凸显文本难点,加以研读;后一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体悟在经历这次“旅程”之后“我”的成长和蜕变,探究主旨。两个教学环节的展开主要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切入。(一)“走进十八岁的旅程”这个环节包含三个步骤:第一,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切入,剥去不合理的情节,试图理出来龙去脉。问题1.“我”为什么要出门远行?问题2.“我”要去哪里?问题3. 刚出门时“我”的心情和感受怎样?问题4. 出门远行后,“我”经历了哪些事情?(请概括)第二,讨论不合理情节的作用。1.“我”经历的事情中哪些是不合情理的?2.讨论: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在学生交流后概括为以下两点:1.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 不知目的地的旅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为下文的情节的突变作了铺垫。2.不合情理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种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现实世界图景”,从而揭示主题。第三,因势利导,简介“先锋小说”。在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时,笔者有意没有提到“先锋小说”的知识内容。在前面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再来引出“先锋小说”的概念和相关情况是比较自然的。如果在“了解作者”的环节就抛出这个概念则是突兀的,因为很少有学生接触过此类作品。“先锋小说”是反叛“现实主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上追求一种“似真性” 效果,犹如绘画中的素描,他要求和日常生活经验相一致的阅读效果。而“先锋小说”却恰恰是使阅读效果和日常经验相脱离。在故事的结构上要打破正常的逻辑关系,在语言上则利用更多的文学修辞增强隐喻功能。此处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意在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做铺垫,让他们在阅读“先锋小说”时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准备。(二)感悟“十八岁的旅程”这个环节包含四个步骤:第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感悟在经历这次“旅程”之后“我”的成长和蜕变。1.提出问题:和刚出门时的“我”比较,此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我”?2.学生交流、总结:经历了现实社会残酷的我;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我;能够在是与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去的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精神力量的我。第二,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形容这种变化并体会这种变化的意义。学生的回答大部分能归结到“成长”这个概念上来。第三,用问题激发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小说中的“我”,被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冲击得遍体鳞伤,你会怎样做?总结学生的想法如下:第一条出路:放弃远行回家;第二条出路:从此改变对现实的态度;第三条出路: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第四,教师寄语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十八岁是青春的象征,像刚出水的芙蓉,在阳光的沐浴下,闪烁着迷人的色彩。十八岁是成熟的标志,犹如一艘白色的帆船已经起锚,乘风破浪前行。十八岁,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人生的履历将翻开新的一页,跨过这道门槛,将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三、课堂实践后的启示通过这次课堂实践,笔者有如下深切感悟:第一,兴趣先行,动力十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就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因而在课堂上他们是积极主动地在寻求疑问的落实,而不是应付老师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是强大的。第二,解读文本时,化繁为简,抓主要问题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符合情理。对于难的文本,教师要在读透读深的基础上力求化繁为简,从最简的问题入手,从设计的两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出门远行?”和“我要去哪里?”来看,难度不大;然而,这么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就是无法从文本中找到明确的解答。这个时候,文本的难点就暴露出来了。通过简单的问题,剥开、暴露难点;难点凸显后,学生的心理期待很强烈,那么,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会很顺利。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旅店”的象征意义也被提了出来。在这篇小说中,“旅店”这个词使用了十多次。但笔者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故意绕开了它,并非是逃避难点,而是想把这个难点隐藏在其他容易入手的问题中(如“我要去哪里”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自己发现并提出来探究。事实证明,这个设计是成功的。反之,如果刚开始就围绕文本难点设计难的问题比如说“旅店的象征意义”之类问题,那学生会觉得一下子无从入手,那么教学过程的展开也许会艰涩很多。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给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暗示答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时间,不要担心学生的理解会五花八门。这些不一样的声音是学生最真实的阅读体验,是需要教师珍视和保护的。而且,学生在交流、争辩中,暴露矛盾,筛选信息、总结归纳,这样比硬生生地强加一种解读要好。第三,功夫在课内,收获在课外。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各抒己见,然而更大的惊喜还在课外。因为这堂课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余华作品的兴趣和热情,还使笔者体悟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当时在临下课前,教师顺便问了一句:“当你十八岁出门远行时,你想去哪儿?要做好哪些准备?”没想到,当周的周记大部分学生就这个话题谈得很多,而且能从“人生之旅”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因为在介绍余华时,提到了余华的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及其影响,所以有学生在周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运营模式创新与品牌影响力研究报告
- 2025年陶瓷3D打印技术创新:增韧技术引领产业未来
- 含油金属屑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年3D食品打印技术的食品安全标准
- 2025年3D打印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效率
- 嘉钦智能制造中心年产塑料配件720t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年度劳动合同
- 我校读书工程实施方案(3篇)
- 2025短期用工合同与固定劳动合同的差异短期用工合同范本
- 脊柱的作用教学课件
- 营养师在体重管理中的角色与实践考核试卷
-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学校级
- 新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
- 消防材料分类明细表
- G20峰会场馆参观设计学习
-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报告
- 2024年河北省高中会考试卷数学(附答案)
- 2型糖尿病科普讲座课件
- 变电站消防培训课件
- 《律师执业纪律与职业道德》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