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docx_第1页
“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docx_第2页
“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docx_第3页
“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docx_第4页
“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师教学围绕着学生转,以灌输知识为主。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着眼于学生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升的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大有别于本科院校,因此除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外,重点应落实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提升上。近年来,笔者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实践加以总结并根据课程特点创设了一整套完整的课程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初步形成了一套立体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该课程采用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应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把经济法知识有效融入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之中,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现代社会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应用型特点。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实践性强,在传统的重理论传授、轻实践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要点。这种方式因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沟通,极大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实践感知性差,慢慢导致学习信心不足,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是一门实践能力要求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重视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现代教学方式要求打造立体课堂本文由收集整理。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规范、教学制度、教学观念的限制,以往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课堂基本以讲授为主,虽有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生活的案例,讲授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离学生的认知特点还有距离。因此,从整体上按照授课环节设计教学情境,即从课前、课中、课中加课余、课后、毕业前等环节入手,创设出该课程的立体课堂、设计完整的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能适合职业教育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流程式实践、实训教学情境的具体环节及实施 经济法基础知识实践、实训教学情境模式设计,整体上按照授课环节设计教学情境如下: 1.课前:学习方法指导、课前五分钟演讲。(1)课程网页上的学习方法指导。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已经建立了该课程的网站,因此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在课程资源栏目中专门设计了学习指导项目,教师授课前可以指导学生课前在网上查阅学习。(2)课前五分钟演讲。有演讲实施方案和环节:实施的目的和意义、预期目标、演讲方案、总结和评估,教师点评指导意见;学生上交演讲稿,教师反复指导;每次课课前可以采用学生自己自荐或者集体或者教师推荐进行演讲;演讲后学生上交演讲感想。 2.课中:案例引导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比如,在讲解某一个章节内容时,流程如下:举具体案例实例(选取典型案例)引出本章具体内容指出问题(可以从教者指出也可以让学生指出,同时可以进行互动)教师讲解本章节具体内容再进一步解决所举的具体实例发散思维举相关案例,提高学生能力。 3.课中+课余:自拟案例、相关实训项目。第一,自拟案例。(1)流程包括:方案设计(教师在课堂布置,学生也可以上课程网站自学方案查看实例)学生根据方案分组操作上交自拟案例材料教师讲评课堂反馈。(2)方案设计如下:项目创意,通过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上升为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查环节:教师基础理论讲授学生吸收学生分小组自编案例小组讨论集体评议教师讲评。(3)案例选取要求:选取的案例范围应围绕教师已经讲授的知识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案例选取的内容必须贴合实际,可以是身边发生的案例也可以是亲属的实例;案例描述可以围绕一件事或一系列的事件来展开,应完整;案例的分析评价应有理有据,观点和策略要集中、正确;(4)自拟案例涉及环节:案例题目自拟,每一案例材料包括四个部分内容背景、案例描述、分析、反思。在表述时,四部分内容可分可合,由作者视行文的需要而定。(5)采取形式:每班级以五人为单位分小组进行,每个同学有发言,有小组结论,基本上采用合议庭评议方式进行,小组结论类似法官判决。(6)教师讲评:从法律规定和案件处理两个方面进行。 第二,相关实训项目。针对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设计了810个相关实训项目。训练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在经济管理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的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展学生的执业能力,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主要项目有:讨论并制作一份企业设立策划书、进行公司审批申请及登记注册、签订并完成一份合同法律文本设计、所得税或产品质量法解读与运用案例讨论、书写诉状等。以签订并完成一份合同法律文本设计为例,该实训项目包括:项目能力培养目标、实训内容、训练方式、项目考核办法等环节,同时配备实训项目考评参考样表。 4.课后:网络考试测试系统和网络教、学研讨与交流。(1)考试测试系统。通过经济法基础知识网络课程,针对测试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了网上考试系统,测试项目有选择、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材料分析等题型,学生可以在线测试知识的掌握情况。(2)教、学研讨与交流。训练方式:由教师精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同学们需结合所学的有关法律法规从提供的案例中选取一到两个进行自主分析,由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最终学生可以登录网页查询到各个题目的参考答案。教、学研讨与交流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交互互动。 5.课余:辩论赛、法院旁听、模拟法庭、校园法律咨询平台等。(1)辩论赛。训练流程如下:关于辩论理论规则和辩论技巧的培训和讲解;选辩题,拟选用辩题抽辩题,经参赛班级选手现场抽签,确定对垒班组;观摩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光碟并分析;拟定辩论赛赛程,确定指导教师;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程序过程;总结表彰。(2)法院旁听:庭审实例这种方式生动、形象、鲜活,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法院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实践教育,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方面,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人民法院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3)模拟法庭。模拟法庭环节应按照庭审的实际环节进行,流程如下:前期准备、庭审现场、庭审过程、合议庭评议以及宣判。学生在课余的演练环节应包括:制订模拟法庭实训活动方案法院旁听观摩学习参考剧本确定拟用剧本安排角色反复演练实际进行模拟法庭效果评估与反馈。(4)专家讲学。专家讲学采用讲座教学法,定期聘请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就有关法学实践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专家的实际办案经验与经济法相关理论密切结合,通过极富感染力的讲授,切实增强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5)校园法律咨询平台。课程筹建了一个网上与学生能够实时互动的沟通渠道校园法律咨询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可以给学生传递法律信息,而且能够做到普及法律常识、提高法律意识、解决法律疑问,同时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的实用性。(6)社区法律咨询活动。成立社团或者法律咨询小组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进社区开展如以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社区为主题的法律咨询活动。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更能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充分锻炼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6.毕业前:学生写经济法方面的毕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写作是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检验。几年的实际运作证明,这种调查报告的模式十分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例如我系学生写过海城地区商标侵权现状调查,调查主要是选取了海城地区的夜市、商场、箱包市场来进行,对调查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运用,采取的形式和选取的资料都具有实际性。这样的调查报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实施流程式教学情境应注重的问题 1.注重实践、实训环节的全流程实施。经济法基础知识这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应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实现教学目的,因此一定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全流程实施教学情境模式。第一,树立教师教会学生学的理念,切实转换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是教师教、学生学以及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教师教学生学较比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脱节的状况较有进步,但是相对于教师教会学生学的模式仍有不足。教师教会学生学,教师不仅教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全面把握实施的各个环节,将全流程实施落到实处。利用有效手段将课前、课中、课余等环节有效实施。仅以课前五分钟演讲环节为例,该项目仅占用课前五分钟,但是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该项目需要大量时间。教师指导需要做的工作包括:讲解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对课前演讲方案予以指导;学生演讲结束后的总结和评估等。学生自主完成的内容包括:组建组织机构,选择学生负责人,对学生进行分组,选拔人员,选取演讲稿,课下准备,课上演讲。课前五分钟演讲环节同时为课余环节的辩论赛提供有效预热。第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治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构建学生领导机构和小组以及评价机制,在实训环节中切实贯彻运用。以自拟案例实训环节为例,大量训练环节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效果展现需要在课堂实施。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以及方便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可让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分组操作,以班委成员为领导机构监察实施效果;在课堂检验实施实效时,各分小组模拟采用法庭合议庭评议方式进行,即学生以分小组形式展现,各模拟组模拟法官发言,小组结论类似法官判决;各模拟组实施结束后由评议组评价、现场打分,教师重点讲评完成此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环环相扣,学生的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2.注重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实践、实训教学情景模拟把学生置于真实或近乎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注重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学生亲身参与司法流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模拟法庭环节:聘请法院的法官实地指导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经过前期准备、庭审现 场、庭审过程、嘉宾点评、模拟法庭效果评估与反馈等过程,以实战检验学生所学法律理论知识,学生组织能力、善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在实战中取得实效。第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实践、实训教学环节中,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时,引导和积极调动学生创新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调查报告写作是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检验,这种实践调查报告的形式最适合考查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科学选题,选取具有实际性的资料、针对性和应用性强的调查报告写作,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三,注重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由于实践、实训情景模拟的诸多环节都需要学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容易形成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教师应很好地予以引导和把握。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新颖丰富的多样化实践、实训教学模式,通过个人或集体搜集资料、整理与思考的过程凝聚集体的力量,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企及的。 3.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考核方式多元化。(1)注重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评价。在模拟真实实践、实训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身临其境地模拟各种角色,遵循实际能力培养的程序、方式方法具体操作,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扩大,同时充分发挥潜能,在职业能力训练中综合素质潜移默化得到培养。实践、实训中学生分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团队合作,增强群体意识、合作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方面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养成工作主动、负责、真诚、守信、保密、沉稳、机敏的职业规范。(2)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考核学生的实训成果。以往的考核方式学生单纯为了应付考试,重结果不重过程,而实施流程式实践、实训教学情境方式,注重加强过程监控,强调过程评价。可以调整整门课程的理论考核比例,辅之以考核技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