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 古诗词鉴赏课内古诗词鉴赏(注:详见“教材知识梳理”中的“古诗词鉴赏”)教材推荐课外古诗词鉴赏七年级上册(一)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自闭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立志干一番事业。表达了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消沉,对宏伟理想永不停息的豪迈情怀。2.请对比阅读观沧海,说说两首诗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观沧海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图,表出诗了宽广博大胸怀。(二)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 表示诗人将不邀自至,与开头“邀”字遥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不贪恋官爵而乐于田园赏菊的思想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三)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请从炼字的角 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悦”“空”两字是此联诗的诗眼(核心),山光使乌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2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这是采用了以声衬静(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衬托)的表现手法。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袅袅的钟磬声,和作者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标篇目】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首句写景,既点明了季节是暮春,又寓情于景,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等感情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次句紧扣诗题,将题目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其中的“过”字突现了诗人同情好友旅途艰辛、贬地荒凉的感情。2.“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或“烘托”)暮春环境。3.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与关切,也抒发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五)夜雨寄北【课标篇目】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2017预测)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虚实相生,强调了诗人对妻子(友人)的思念之情,强烈而缠绵。2. 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六)泊秦淮【课标篇目】杜牧(2013年南充考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 (2013南充)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凄冷、迷蒙的画面。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和谐的融为一体,贴切传神的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七)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1.“赚得行人错喜欢”一句,有的版本作“赚得行人空喜欢”,“错”与“空”哪一个字更恰切?请说明理由。“空”比“错”恰切。“错”字只表明“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空落落一片惘然的失落神态,形象感更强。2.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八)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1.上联写景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诗人用方塘的感性形象比喻什么?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诗人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的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的清澈,诗人想说明什么道理?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文化修养。(九)浣溪沙【课标篇目】晏殊(2014年南充)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十)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这首词中,表达时间的词是日暮,表示地方的词是溪亭。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不知归路”呢?诗人“不知归路”,一是因为酒醉,二是因为她尽兴而心醉。3.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一)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1.请结合具体景物描写谈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透出落日余辉这是头两句所描写的画面。“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这别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在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巢,栖息在茅檐下;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个画面透出一股飘逸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2.“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能否改为“望”字?请谈谈你的看法。不能。“窥”就是从缝隙里看的意,“竹中窥落日”,竹林森繄而且交杂在一起,所以隔着竹子看落日难免只能从缝隙中看到一点,所以就是“窥”了,这样就使诗意更加真实,而且形象生动,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而且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二)竹里馆王维(2015年南充)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2.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三)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四)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2.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五)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夸张。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环节,别出心裁,体现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六)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最后一句中哪个动词用得极妙,又妙在哪里? “横”这个字用的妙,“舟自横”写出了当时船只的随意停泊,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凸显了诗人恬淡悠闲的心境。2. 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意象:春潮、 雨、 野渡、 舟自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七)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2.请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现在正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时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在。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无限感慨。3.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九)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2(2016广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寂寞3. (2015资阳)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十)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指李白、杜甫,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诗篇文章以及人气。2.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3.整体感知全诗,作者就“论诗”提出了什么见解主张?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一)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最后一句诗。最后一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加强了说服力,从表现上是一种“蓄势”,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二)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首联点明躬耕归隐身份,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尾联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两联运用动静结合(或“远近相映”、“光色相融”)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三)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尽:用完,没有;思念家乡的泪水已经在客乡流完;一个“尽”字道出了作者离家之远,飘零之久。2.阅读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描写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异乡漂泊的境遇,抒发了旅人怀乡,思归不得的悲戚和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落寞。(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 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2. 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3从诗的最后两联中,我们可以窥定诗人怎样的心曲?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因此渴望出仕求官,渴望被援引。 (五)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2.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的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其茂盛。2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六)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2.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很好地渲染了伤离别之情。(七)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八)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醉。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九)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感情等方面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示例一:(哲理)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示例二:(作者情感)作者当时是政治上失意处于逆境之中,本词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前两句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终其一生的。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3.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八年级(下册)(一)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2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3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标篇目】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示例一:“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示例二:“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它好在哪里。角度一:饱含温情,富于哲理;角度二:语言凝练,意境旷达;角度三: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全无悲伤之情,而是充满了昂扬乐观的感情,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是值得称道的。(抓住这句诗的特点,从任何一个角度赏析均可。)(三)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可)的思想感情。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四)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1.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2.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五)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诗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诗中李白用笔兴手法写出抽多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2.诗中诗人的心理变化历程是什么?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愁更愁”的苦闷深渊。又到结句消极的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散发弄扁舟”。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3.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 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课标篇目】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示例: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3 (2016南充五中模拟)这首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哪些?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雨、草色(答“烟柳”不对)。这首诗细腻真切地描绘出早春特有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七)无题【课标篇目】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本诗“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表面写春天将逝,实际写美好年华将逝。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诗中“改”字与“寒”字,都用得好,试说说好在哪里。“改”字传出苦情蜜意,“愁”“云鬓改”即言担心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容颜衰老,难取悦心上人,表现了她思念男主人公的心情。“寒”字并不只是指月夜之月光清冷,还反映了男主人公的心境:此刻,情人不在身边,深感孤单,才觉月光寒冷。此二字,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十分真切。3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成”“方”“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八)相见欢【课标篇目】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这首词写景简练而有序,“月如钩”一句写仰望之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俯视之景。上阕通过对西楼、月、梧桐、深院这些景物的描写,渲染了孤寂凄苦的环境,烘托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凄冷。2. (2016连云港)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运用比喻,形象的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愁别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清理的特点。4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一般滋味”的具体含义。离愁别恨,亡国之愁。(九)登飞来峰【课标篇目】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浮云”寓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保守势力的勇气和决心。3.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两句作了铺垫(蓄势)。后两句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抒发了自己的广阔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的表达了本诗主旨)。(十)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一句中,从字面看作者是在埋怨“芳草”无情,其实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埋怨 “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这里的芳草,是相思离情的媒介。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所以说它“无情”、这句诗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浓重的离愁别恨。2.简要谈谈对“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的理解。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家人团聚。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除了。这句诗以梦境之乐写现实之悲,悲亦更悲,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的浓长。九年级(上册)(一)观刈麦【课标篇目】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诗中描写了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妇人之口,诉说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 为什么说夏日“丁壮”已“力尽”却“不知热”,反而“但惜夏日长”? 这是一种矛盾心理,为了早日粮食入仓,劳动人民不顾自己筋疲力尽,不顾烈日炎炎,争分夺秒拼命干活。“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二)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三)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落寞凄清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的品质。2.“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拟人;“碾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3.词的下阕最后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梅自喻,表达了作者虽历经艰辛,渐渐失去了斗志,但即使如此也不会趋炎附势,仍会坚守节操的决心。(四)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2012遂宁)从体裁看,这是一首律诗(或五律、近体诗)。本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如“人迹板桥霜”一句是眼前之景,为实写,“凫雁满回塘”一句则为虚写。2. (2012遂宁)这首诗的题目是“商山早行”,从诗中看,“早行”的原因是什么?诗中最能体现“早”的内容是什么?早行的原因是思乡(或悲乡),最能体现“早”的内容是:在鸡鸣之时,天上还挂着月亮,行人已经将足迹印在板桥的白霜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亦可)(五)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1词的上阕情景交融,清新活泼,请简要赏析。借助“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等众多秀美明丽的意象来写美丽的春色。描绘了一幅清新活泼,具有乡间泥土气息的春景图,与下阕写人物的天真可爱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2词的下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通过刻画人物的“笑”,描绘了一个美丽、清纯、活泼、浪漫的农家少女形象。(或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描绘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农家少女形象。)(六)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1.这首词写了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这首词写初夏时的乡村生活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淡淡喜悦之情。2.词的上片写景描写特点如何?营造了怎样的氛围?(5分)移步换景,一句一景(白描)视听结合,营造浓郁乡村气息,欣欣向荣繁忙景象。3.简析该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体恤民情、和善、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酒困人渴的太守求饮的细节将官与民之间的融洽之情轻轻点出。(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这两句词描写了秋日的沉雾、浓云,和静静焚燃的瑞脑新香。抒发了词人在“叶叶梧桐坠”的深秋,居寂寞孤独之中的对丈夫明诚的思念和闺中寂寞无助的忧伤。以景生情,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之中,词人既感触纤敏,又想到良人外游,故情生;又移情入景,两相融合。2.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表达效果。诗人以黄色的菊花自比,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八)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1. 请任选一角度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示例一:用典。前两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用了阿房宫赋中的典故,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示例二:借古讽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国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示例三:对比。“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全曲两句在对比中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者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这首小令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作者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九)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赏析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十)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1.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和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宦官仗势欺人,“水尽鹅飞”则比喻宦官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2.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同意。这是一首咏物诗。表明上看,无一句不是在“咏”喇叭,实际上,无一句不是在写那些官宦,写那些官宦丑态,以及祸国殃民的罪行。构思巧妙,语言通俗浅近,而又不失幽默诙谐,是一首极富韵味与讽刺力的咏物诗。九年级(下册)(一)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3.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二)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三)羌村三首(之三)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叙述邻里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2.试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对动荡时局的悲叹,可又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的惭愧。(四)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2.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典(借古讽今)。暗讽君王重用奸邪,昏聩误国;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的抑郁与自遣之情。(五)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这首诗首联直接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2.颈联即景抒情,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诗人把百感交集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一句回顾,一句前瞻,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家何在”中,有诗人的血泪;“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办公软件操作中级水平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学化学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知识点梳理与预测题解析
- 2025年中国邮政客户经理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铁基及铁镍基非晶合金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柔性树脂版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频率测量仪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港口业投资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超多道数字地震仪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自动包装设备项目建议书
- 跨境电商物流 题库试题及答案 任务五 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包装
- 德州市禹城市事业单位引进青年人才笔试真题2024
-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2025年陪诊师资格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山西晋中昔阳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妇科抗生素使用课件
- 成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2
-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建议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解读《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含准则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