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标准化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标准化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标准化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标准化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标准化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五单元测试卷一、默写题(2分,1分/空) 班级 姓名 得分 1. 少壮不努力, 。2.早寒江上有怀中作者看到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乘船返乡的心绪的两句是 , 。3.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4.爱莲说中常被后人引用表示洁身自好的语句是: , 。. 树树皆秋色,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 , 。7. 会当凌绝顶, 。8. ,浑欲不胜簪。9. 阳春布德泽, 。10. 日暮乡关何处是? 。11. ,恨别鸟惊心。12. ,浑欲不胜簪。13.荡胸生层云, 。14.浮云游子意, 。15.莫叹韶华容易逝, 。16. ,只有敬亭山。17. 大道之行也, ,选贤举能,讲信修睦。二、 选择题:语文基础与运用(30分,2分/题).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绥(su)靖 转弯抹角(m)老妪(y 仄(z)歪B提(d)防 壬戌(sh)阻遏() 迫(p)击炮C寒噤(jn) 邺城戍(sh)瓦砾(l) 锐不可当(dng)D溃(ku)退 诘(ji)问拂(f)晓 白洋淀(ding)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嘹乱 晨曦 瞥见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噩耗3、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繁琐健忘惊骇不可明状 B婉如制栽胳膊富丽堂皇C磅礴撑船稚嫩张皇失措 D瓦烁阻遏赃物永垂不朽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B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D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7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B针对目前因特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D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8下面各组语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便舍船,从口人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9.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 A. 标题 导语 主体 B. 标题 主体 背景 C. 导语 主体 结语 D. 标题 主体 结语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七千人呀!”莫马继续告诉我,“一天之内,全杀光了!”B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C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D“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抢救落水的儿童,这位解放军战士不怕马革裹尸,跳进激流中救起落水的儿童。B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C我以为爸爸以前很小气,现在豁然开朗了,居然掏出一千元给我买了一台学习机,D看赵本山的小品,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12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这次血的教训,使我真正懂得了安全的重要性。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这次江西九江地震,据初步统计,至少200多间房屋倒塌,造成结构性损坏。 D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残酷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13.下列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悠闲”、“寒噤”、“和平”、“勤劳”都属于形容词。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天看到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环境的优美。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运用讽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欧洲强盗的野蛮行径。14.下面是一个写好的信封,有多处错误,请指出来。 【 】411200湖南省湘潭县毛大明爸爸(收)韶山市毛寄411300A.收信人地址不详; 收信人称呼不能用“爸爸”B. 收信人地址不详; “收”不能用括号。C. 收信人称呼不能用“爸爸”; 寄信人地址和姓名不详;寄信人地址和姓名不详。D.收信人地址不详; 收信人称呼不能用“爸爸”;“收”不能用括号;寄信人地址和姓名不详。 15.语文实践活动。 201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东北80周年纪念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自有人类的历史以来,战争一直未停息,战火和死亡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下面让我们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探寻一下战争吧。请写出有关战争的一个成语、一个名言。【 】【 】三、 判断题:阅读、分析、判断(30分,2分/题)(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题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到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小女孩子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1、描写方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 【 】A. 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语言描写】。C.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心理描写】 D.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环境描写】2.对“老头子”的性格特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自尊心很强 B.自信心很强C.多愁善感 D.过于自尊和自信 3.赏析“一声声像连珠箭,刺穿老头子的心”这句话不准确的一项 【 】 A.老头子痛苦到了极点,伤心到了极点B. 老头子内疚到了极点。C. 老头子后悔极了。D. 老头子勇敢极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桃花源记)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 【 】A.便要还家(同“邀”,邀请)B.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C.诣太守说如此(到) D.寻病终(寻找)5.下列“之”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具答之 .闻之,欣然规往 6.下列加点字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并”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具答之 B. 两狼之并驱如故C. 悉如外人 D. 咸来问讯7翻译不够准确的一项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桃源人带领妻子儿女以及相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就顺着以前的路,处处都做了记号。(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村中人一件件为他详细说出自己的情况。 8下列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写法与郭沫若的天上街市的写法一样,以美好的想象反衬现实的黑暗。 B桃源人“不复出焉”是因为与世隔绝时间太长,他们适应不了外面人的生活习惯。C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D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无人问津”。9、写出出自该文的任意两个成语【 】【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0.绝句和律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打破常规,在一句诗中“笼”字二现,这样并不影响表情达意。对此分析较为准确的是: 【 】A. 不但没有影响表情达意,还形成了音调的回环往复之妙,又充满浪漫情调。B.不但没有影响表情达意,还形成了音调的回环往复之妙;描绘出一幅幽静、迷蒙、冷寂、悲凉的画面。 11.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析正确的是 【 】A.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B.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明批商女,暗批当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全诗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训学斋规 注:漫浪:随随便便。 12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 【 】 A.可以有得。 得: 收获 B.其义自见。 见:见:同“现”,显露。C.心到最急。 急:急迫D.心既到矣。 既:已经 13在“三到”中,作者强调的 “一到”是【 】A. 心到 B. 眼到 C. 口到14概括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介绍读书的步骤,并要专心致志B.强调读书要熟读C.强调读书要专心15、在原文中用横线划出解释“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句子。四、 写作(40分)“窗外春雨绵绵,那一株株嫩绿的生命,茁壮成长。窗外夏日炎炎,那一朵朵鲜艳的花儿,张开笑脸。窗外秋风飒飒,那一片片枯黄的枫叶,缓缓飘落。窗外冬雪皑皑,那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