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树下摇网床》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2004年8月第1版)_第1页
《槟榔树下摇网床》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2004年8月第1版)_第2页
《槟榔树下摇网床》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2004年8月第1版)_第3页
《槟榔树下摇网床》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2004年8月第1版)_第4页
《槟榔树下摇网床》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2004年8月第1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槟榔树下摇网床,思考: 1、作品的演唱形式是? 2、乐曲有什么特点? 3、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槟榔树下摇网床,思考: 1、作品的演唱形式是? 女生三声部合唱曲 2、乐曲有什么特点? 旋律轻柔、优美、抒情、 新颖,极具民族风格,歌曲速度较为舒缓,节奏给人以摇摆的感觉,富有摇篮曲音乐的特点,摇篮曲,原来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既有声乐曲,也有器乐曲。其音乐形象亲切,曲调平缓、柔美,节奏平稳,有摇晃感。 16世界后形成专业作品,后由舒伯特、勃拉姆斯等作曲家发展成艺术歌曲。19世纪成为一种特性曲风格的器乐体裁。其特点为速度中庸或徐缓,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主旋律柔婉抒情。,3、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前四小节三声部“哼鸣”:营造出宁静美丽的意境; 歌词部分:唱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和期许; 后半部分:旋律与前面相同,衬词“蹦蹦蹦”为歌曲增添了浓郁的京族民歌风味,同时二三声部哼鸣在哄宝宝睡觉 12-16小节:转调,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长处了母亲对孩子美好深情的祝愿。重复,加深情感。 最后:采用了与前面有所变化的旋律作为结尾,在音乐的力度和速度上都有所减弱,直至把宝宝带进了梦乡,马勒,第一交响曲是作曲家马勒有感于德国作曲家约翰-保罗的一篇小说堤坦而写的。马勒把第三乐章猎人的送葬行列叫做“仿卡勒风格的葬礼进行曲”,乐曲描写的是关于树林中动物们埋葬一位死难猎人的故事。,猎人的送葬行列,1.送葬的主题改编自哪一首熟悉的儿歌? 两只老虎 2.对比两个旋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