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360安全卫士.doc_第1页
社会实践360安全卫士.doc_第2页
社会实践360安全卫士.doc_第3页
社会实践360安全卫士.doc_第4页
社会实践360安全卫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扬州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请材料 申请团队:360安全卫士目录一、 设计表二、 具体实践方案三、 调查问卷四、 宣传单五、 宣传口号及横幅2010年扬州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活动方案设计表团队名称360安全卫士申报团队类别重点团队普通团队团队组成团长团员指导教师实践服务时间7月07日-7月17日(计十天)实践服务地点扬州南宝带社区前期调研简要情况安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尽管被强调过很多次,但是各种不安全的事情时有发生。面对近期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校园袭击案,又或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煤气中毒火灾居民都表示出担忧,因为无论哪样都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幸的是,当各种灾难来临时有很多居民了解的基本防护知识和逃生技能甚少,甚至有些儿童和老年人不知道做哪些事具有安全隐患。对安全知识的缺乏大大增加了家庭和社区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应对能力和对生活中危险的解决能力,从而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之花绽放灿烂无比,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就是因为有着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才需要我们来捍卫它。而我们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积极响应社会实践活动的背景下,将与居委会合作,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力,向社区居民宣传安全知识,这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方案主要内容(一) 前期准备工作:7月3日7月5日1、了解社会实践所在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且与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2、设计并打印调查问卷,制作横幅和展板,打印宣传单。3、在社区进行前期的宣传活动,如发放宣传单等。(二)具体实践过程:7月7日7月14日1、对社区居民安全知识程度进行调查并找出问题所在2、与居委会联合举行一系列提高居民安全意识的公益服务活动 (1)针对儿童频繁被害问题进行从家长到儿童本人的防护教育 (2)发放安全教育知识宣传单以及展示展板 (3)走访居民家中,检查煤气管道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举办突发紧急状况逃生情景剧 (5)现场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并提供相关咨询 (6)现场进行食品安全辨别讲座并提供相关咨询 (7)举办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3、针对居民对灾难前兆了解不足,播放相关教育视频4、与居委会共同举办一场总结和告别晚会预期成果居民有了一定的居安思危的意识,了解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具备一些灾难发生前兆和基本逃生和反抗歹徒的技能,普遍认识到自然灾害,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人为事故,虽然无时无刻不威胁着他们的安全,但只要提高自身技能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展板展示、开设讲座等方式,唤起人们对安全隐患的重视,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意识。敬畏生命,维护自身安全,这不仅对公民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忧国家之所忧,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细化分析,将其具体化,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服务社会,改变了当今大学生躲进象牙塔,不食人间烟火;空有理论,缺乏行动的形象。参与到这样有组织的服务活动中不但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费预算及来源调查问卷:50 展板:90 宣传单:80 横幅:140 车费:50 总计:410学院初评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学校评选结果 (盖章) 年 月 日二、详细活动方案一、实践背景:安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尽管被强调过很多次,但是各种不安全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近期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校园袭击案,又或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煤气中毒火灾无论哪样都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这些安全隐患,居民表现出了普遍的担忧。但是,当各种灾难来临时,人们却对安全防护知识了解甚少,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唤醒人们居安思危的意识,普遍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各种情况的技能。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应对能力和对生活中危险的解决能力,从而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之花绽放灿烂无比,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就是因为有着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才需要我们来捍卫它。而我们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积极响应社会实践活动的背景下,将与居委会合作,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力,向社区居民宣传安全知识,这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二、实践目的:1.结合所学知识,调查当今社会公民的安全意识,关注国家热点,关心民生,贯彻科学发展观,做新一代有为大学生。2.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知识文化技能优势,深入到街道社区开展知识普及、惠及群众。3.宣传普及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关注中小学生,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提高公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同时在实践服务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5.在实践过程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到实处。三、 实践内容:1、对社区居民安全知识程度进行调查并找出问题所在2、与居委会联合举行一系列提高居民安全意识的公益服务活动 (1)针对儿童频繁被害问题进行从家长到儿童本人的防护教育 (2)发放安全教育知识宣传单以及展示展板 (3)走访居民家中,检查煤气管道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举办突发紧急状况逃生情景剧 (5)现场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并提供相关咨询 (6)现场进行食品安全辨别讲座并提供相关咨询 (7)举办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3、针对居民对灾难前兆了解不足,播放相关教育视频4、与居委会共同举办一场总结和告别晚会四、 实践时间:7月7日7月17日五、 时间地点:扬州南宝带社区六、 实践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 (2)走访调查 (3)座谈七、 实践具体流程:(一)前期准备工作:7月3日7月5日1、了解社会实践所在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且与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2、设计并打印调查问卷,制作横幅和展板,打印宣传单。3、在社区进行前期的宣传活动,如发放宣传单等。(二)实践实行阶段:7月7日7月14日1、7月7日 9:0012:00 举办360安全卫士小队社区安全活动开业典礼 14:0017:00 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2、7月8日 9:0012:00 调查以及走访,搜集资料及数据 14:0017:00 社区安全系列讲座(一) 现场提供突发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和逃生技巧讲座(由团内成员负责)3、7月9日 9:0012:00 现场举行模拟情景教育演出模拟儿童青少年智斗歹徒 (由团内成员负责) 14:0017:00 社区安全系列讲座(二) 现场进行各年龄段心理教育讲座 (由扬州大学吴允侠老师负责)4、7月10日9:0012:00 调查及走访,收集资料及数据 14:0017:00 展示安全小知识展板(心理安全)5、7月11日9:0012:00 展示安全小知识展板(食品安全) 14:0017:00 社区安全系列讲座(三) 现场进行食品安全讲座 (由团内成员负责)6、7月12日 9:0012:00 现场试验食品安全游戏(在游戏的同时提高人们食品安全意识) 14:0017:00 播放有关灾难与安全的教育片7、7月13日 9:0012:00 拜访孤寡老人,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14:0017:00 有奖知识竞答,检验并巩固安全知识8、7月14日 9:0012:00 口号横幅上签名,共建安全社区 14:0017:00 与社区居民谈心作游戏,丰富社区生活 19:0020:30 纳凉晚会,与居民告别(三)后期资料整理阶段:(7月15日-7月17日)1. 整理调查问卷,总结归纳实践所得,对所得数据、资料等进行整理汇总,将结果反馈居委会。 2.就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小结,并完成活动报告填写调查报告。八、实践的可行性1.地点上的可行性我们选择扬州南宝带社区作为实践地点,有如下原因第一, 我们的队员都是扬州大学在校学生,扬州南宝带社区无离市区不远,可以实地开展活动。第二, 我们与扬州南宝带社区以往有过类似的合作,对该社区比较熟悉。第三,扬州南宝带社区是扬州的大型社区之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经费上的可行性第一, 我们将实践地点定在扬州,节省了相当可观的车费以及食宿费用。第二, 在社区举办的讲座由队员自己联系校内老师,有奖知识问答的奖品均是价廉物美的小物品,此外,社区有现成的活动场地,节省了租用场地的费用。第三, 问卷调查、展品等活动形式成本均不高。第四, 晚会所安排的节目多数由社区成员和团队成员表演,并无较大成本。3操作上的可行性我们从“安全在社区,幸福你我他”的理念出发,以社区的中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为服务主体,充分考虑他们的生活特点,通过调查、展板、晚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活动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且安全问题与社区居民息息相关,能引起社区居民的极大关注,同时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九、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表格: 名 称数 量单 价总 价调查问卷500份¥0.1¥50展板3¥30¥90条幅2条¥70¥140宣传单800份¥0.1¥80车费¥50总计¥410三、调查问卷:尊敬的扬州市民:您好!我们是扬州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为了做好以安全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广大市民对于安全问题的看法及见解,为此我们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首先很感谢您对我们活动的配合,此次问卷调查采取匿名方式填写。对于您的资料,我们承诺为您保密,谢谢!1.您的年龄段? A 10-20 B 20-35 C 36-50 D 50岁以上 2 您对食品安全关注吗? A 非常关注 B 关注 C 一般 D 关注3 您买食品的时候看保质期吗? A 总是 B 经常 C 偶尔 D 从不4 您所遇到是食品问题是 (可多选) A 三无产品 B 过期食品 C 包装不合格 D 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 E 变质食品 F 其他 G 无5 按100分计,您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打多少分? A 100 B 80 C 60 D 50如果您家里有10岁以下的儿童,请回答6-9题,若没有,您可以跳过这些问题。6 您家平时若没人带孩子,您会选择怎么办?(可多选) A 将孩子交给邻居带 B 将孩子交给朋友或熟人带 C 将孩子交给托儿所 D 将孩子放在家里 E 其他7 您购买儿童玩具最关心的是什么? A 玩具所选材料的安全性 B 玩具性能的安全性 C 玩具的功能 D 玩具的价格8 请问您的孩子坐车外出时,您一般会让他(她)坐哪个位置? A 乘坐儿童安全座椅 B 坐在后座,有人看护 C 坐在后座,无人看护 D 坐在副驾驶,有人抱着 E 坐在副驾驶,无人抱着 F 其他9 对于目前发生的几起袭童案,您是否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保障您孩子的安全? A 已经采取 B 正在考虑 C 尚未采取 D 没听说袭童案10 您是否接受过地震逃生训练? A 有 B 没有 C 自己看过些资料11 您在家中是否有做好防震准备? A 准备一点 B 想准备,但不知道怎么准备 C 准备充分 D 没有准备 12 5.12 汶川地震及 4.14 玉树地震对你产生的最大感触是? A 对地震产生了恐惧感 B 灾后重建工作该如何进行 C 灾区人民的生活 D 应该如何做好防灾准备13您知道地震前有哪些征兆吗(可多选) A.小震活动 B.动物反常表现 C.大气异常 D.异常地光. E.听到地声 F.地变形 G.电磁场异常 H.地下水异常感谢您对此次问卷调查的配合,谢谢!四、宣传单幼儿人身安全保护小知识有倾向袭童者有哪些的特征? 心理专家提出,袭童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底层,妻离子散,家庭支离破碎,收入低,没有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犯罪动机为了报复社会发泄私很。常出没在幼儿园或小学周围四周窥探,请家长注意这些特征,使自己孩子远离这些人。监护人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调查发现,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生于家长、教师和其他监护人麻痹大意的情况下,因此儿童的监护人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重视对儿童的保护,时刻把儿童的安危放在心上。幼儿园教师及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有安全意识,把儿童的安全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幼儿园应制定和执行健全的安全值班制度,凡是儿童在园期间都要安排教师值班,要做到时时处处都有人想着、看着孩子,对孩子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游乐场要针对儿童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配备必要的保护设施,不能只为营利而不顾孩子安危,要适当限制儿童活动的范围,只有这样,才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率。培养、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躲避伤害。例如,幼儿养成吃饭前、喝水前摸一摸、吹一吹的习惯,从冰箱中拿出的东西闻一闻的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误食东西;走路和跑步时靠右边行,可以大大减少与同伴碰撞或被来往车辆碰撞的机率,鞋带系得牢可避免跌倒、摔伤,吃鱼时把刺挑干净可免受咽刺之痛,吃饭时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家庭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反复强调,持之以恒,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地震紧急避险小知识地震前兆:多次地震震例表明,动物在震前往往会出现反常行为,下面是一首歌谣,讲的就是震前动物前兆: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地震避险知识:(一)保持镇静就地避震,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在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远震常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地震过程是十分的短暂!是相当短促的。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破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时躲避。因为这些地方房体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历史经验表明: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二)当你正在学校上课时,如果发生地震时,你正在教室里上课,就地避震是上策,而任课教师则要临时承担组织指挥者的责任。遭遇地震时,正在上课的教师们应立刻向学生们大喊“卧倒!躲到书桌下!别动!卧着别动!”等命令。要不停地喊叫直到震动完全停止。教师要大声喊叫,是因为地震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并且不停的指示可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面。这能使教师和学生觉得自己能够应付这一切,这样就有可能减少惊慌。切莫惊慌,对于成年人这同样适用。震时知道怎样做,教师的沉着和坚定会产生一种信任感,那些常常由惊慌而导致的可怕的灾难也会因此避免。“蹲在课桌下!”“卧着别动!”教师发出的这个命令对正在上课的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在地震中应当怎样做时,是非常有用的。“蹲下”的姿势是手和膝,以使自己能躲到桌子或写字台下而将一个胳膊弯起来护住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支手抓紧桌腿或写字台的一边。在家具下的另外一个安全姿势是静坐在家具下面,使双手都能自如地抓住写字台或桌子的腿。地震时在一把椅子或排椅之间蹲下也是安全的姿势。在学校中某些书桌实际上是扶手上带有一块写字板的椅子,高中生或大学生实际上是躲不到书桌下面的,但他们却可利用排椅。在大型课堂,排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藏身之地,学生们可以躲到座位下,也可躲在排椅之间。(三)当你正在楼房内时,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如果你在办公楼里,就赶紧藏到办公桌下,不可站立和蹦跳,要尽量降低重心。地震过后要迅速撤离办公室,撤离时要走楼梯。强烈地震破坏的照片几乎总是显示出各种建筑周围有一堆堆的碎石。事实证明,地震时一些严重伤亡者正是那些朝室外匆匆逃出的人。地震时,当人们试图逃开时,即使是他们没有被落下来的物体击中头部,也经常会跌倒或撞到东西上。我国大中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多地采用框架结构,八度烈度时,只能使大楼墙体开裂和局部倒塌,有时九度烈度时,也不致使框架损坏。有鉴于此,大家切记不要跳楼,也尽量不要冒然向外逃,应当保持头脑冷静,就地选择避震地方。在单元楼房内,选择开间小的洗漱室及厕所为好,况且上下水管道、暖气管道也起一定的支撑和拉扯阻挡的作用。(四)当你正在平房时,应当充分利用12秒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子下、床下及紧挨墙根的坚固家具旁。趴在地上,闭口,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门开关,然后迅速躲避。(五)你正在公共场所里时,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往往因一哄而起的乱冲乱撞、互相拥护而导致人身伤亡,造成人为的损失。地震时处在车站、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在饭馆中就藏到桌子下。在剧院、体育馆、体育场或竞技场内,就躲在排椅之间。千万不能乱跑、乱挤。千百人的剧院,正常散场时间也需十几分钟;震时混乱,挤、踩、砸、撞,定然要产生不必要的伤亡。影剧院的工作人员,应事先培训,在发生地震、火灾等重大事件时,能够指挥群众,不慌不乱有秩序地疏散。对老弱妇孺的关照,人人有责。食品安全小知识食物中毒:食用了被细菌性或化学性毒物污染的食物,或误食了本身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