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复习.doc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doc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doc_第3页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doc_第4页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编制人:张晓静 审核人:韩来宾 编制时间:2011.9.26 主任签字:季氏将伐颛臾一、基础知识复习检测(一)解释加点字词1.无乃尔是过与 2.是社稷之臣也3.何以伐为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5.则将焉用彼相矣 6.且尔言过矣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8.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9.既来之,则安之 10.相夫子(二)一词多义1.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2.疾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四)课文填空1. ,不能者止。危而不持, ,则将焉用彼相矣?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盖均无贫, , 。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 , 。二、拓展训练(一)选择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收天下之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明刘基郁离子尚诚篇)1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释为“假使”B我,济上之巨室也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C无乃不可乎 副词,表委婉语气,可译为“只怕、恐怕吧”D盍救诸 兼词,释为“何不”2与“而渔者在焉”中的“焉”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B而人之所罕至焉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D栖于浮苴之上,号焉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渔者载而升诸陆 盍救诸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4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若,渔者也 天若有情天亦老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若毒之乎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天涯若比邻A B C D寡人之于国也一、基础知识复习检测(一)解释加点字词1.河内凶 2.邻国之民不加少 3.填然鼓之 4.数罟不入洿池5.弃甲曳兵而走 6.以五十步笑百步7.斧斤以时入山林 8.养生丧死无憾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0.王无罪岁1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2.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二)一词多义1.过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过犹不及 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 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且尔言过矣 故尝与过宋将军 2.数 计之以数 鸟以数十目视人,人以二目视鸟 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 以为李广数奇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数罟不入洿池 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数犯边境(三)翻译下列句子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四)课文填空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 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4.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二、拓展训练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直不百步耳 系向牛头充炭直C.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日出江花红胜火2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斯天下之民至焉 移其粟于河内A BC D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夫晋,何厌之有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斧斤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斯天下之民至焉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不同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黎民不饥不寒。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填然鼓之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弃甲曳兵而走答案1A副词,应释为“刚才”2B代词,那里(A疑问代词,译为“哪里”;C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D兼词,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里、在那里”)3“诸”,兼词“之于”“诸”,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之”,可译为“他”“而”表转折“而”表修饰;故应选C4表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译为“你的、你们的”假设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连词,表假设,如果副词,像、好像;故应选C译文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答案】D(例句中“鼓”为名词用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D项没有活用现象。)4.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对,对于,介词 从,介 在,介 到,介 在,介 数:1.数目,数量。 2.几,几个. 3.规律,必然性. 4.天命,命运. 5.技艺,方术. 6.同促. 密,与疏相对. 7.计算 8.屡次 1.C(A加:更,夸大;B直:只,不过,通“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