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高一语文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1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答卷前先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室考号等有关信息。一、基础知识。(每题1.5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蓊郁(wng) 脉脉(m) 参差(cn) 妖童媛女(yun)B桑葚(shn) 溘死(h) 吐哺(b) 乳臭未干(xi)C一椽(chun) 自缢(y) 鸷鸟(zh) 否极泰来(fu)D愆期(qin) 方圜(hun) 嗟叹(ji) 尔卜尔筮(sh)2下列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金碧辉煌 萧索 乘彼垝垣 厮叫B疏疏落落 传诵 糜室劳矣 凋零C放荡不羁 落寞 青青子衿 点缀D意境姿态 洪流 乌雀南飞渲染3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却与小姑别 本自无教训 可怜体无比 汝岂得自由 五里一徘徊 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 处分适兄意 行人驻足听 A B C 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适得府君书(刚才)B故作不良计(故意) 大人故嫌迟(特地)C幸可广问讯(幸亏) 幸复得此妇(希望)D儿已薄禄相(命相) 会不相从许(互相)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邻之厚,君之薄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失其所与,不知6下列各项中,两句话都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 否泰如天地B我有亲父母 昼夜勤作息C女行无偏斜 逼迫兼弟兄D及时相遣归 生人作死别7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9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初七及下九”中的“下九”指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在汉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B“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指年、月、日的十二地支两两相合的意思。C“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D“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明”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间段的名称,若按时间先后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10选出对诗经氓有关诗句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两句诗通过对男、女双方对爱情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态度的描述,奉劝年轻的女子千万不要沉溺于情爱之中,否则将会追悔莫及。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句诗中女主人公含蓄地表露了对丈夫过分行为的不满,淇水河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作为一个丈夫做事怎么能没有一定的限度而由着性子任意而为呢?C“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这句诗写出了女主人公静下心来思考的情状,表现出她对自己一生的深刻反思,显示出她对有着相同不幸遭遇的妇女们的深切同情。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种长歌当哭般的呼号,既是“我”从多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惨痛教训,也是全诗主旨之所在,充分显示出“我”对一去不复返的以往情爱的深重痛惜与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11选出对涉江采芙蓉有关诗句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A首二句,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予爱人、友人等的习俗。C“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从思妇的单一角度来抒写对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12选出对故都的秋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扫帚的丝纹”,以及“秋蝉的残声”“秋雨凉风”等景物,都是为了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B文章开头写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结尾写到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相比,正像“黄酒之与白干”“鲈鱼之与大蟹”,这些都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和赞美。C“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直抒胸臆的话,把作者对故都之秋倾注的深情,表达得极为充分。D课文倒数第三段,作者发表了大段的议论,重在说明秋天能引起不同的人的不同感受,没有涉及到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切实感受和评价。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4.5分)羊祜:以德服人每与吴人交兵,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节选自晋书羊祜传)1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辄饮以醇酒 辄:总是,就B既至,宥之 宥:宽恕C于是吴人翕然悦服 翕然:形容一致D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交通:交错连接1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1.5分)例:羊祜岂鸩人者A常以身翼蔽沛公 B雨雪霏霏C高余冠之岌岌兮 D吾得兄事之1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1.5分)例:(吴人)不之名也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长余佩之陆离 D不吾知其亦已兮(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5.5分)侯蒙VS蔡京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节选自宋史侯蒙传)16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5分)A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B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C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D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17翻译下列句子。(4分)(1) 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2)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4分)吴德基:为民请命,不惧上司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藉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老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节选自宋学士全集吴德基传)1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每小题1分)(1) 擢知莱之潍州事 (2) 诸县皆已勒民买驴 (3)潍不偿驴,何辞也 (4)乌可责其偿三、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6分)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岑参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注: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其那:那,奈何。1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B. 颔联承首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诉说平生感慨,“长不用” 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任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C. 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作者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内心的情感。D. 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满耳”的蝉鸣用了反衬的手法,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20. 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悲愁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四、现代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6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21“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请分别指出“酣眠”“小睡”在这里所比喻的内容。(2分)22文章中对景物的描写大都是非常美丽的诸如“倩影”“丰姿”等优美的词汇,但写到高处丛生的灌木却很特别,说成“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你认为这个比喻恰当吗?为什么?(2分)23作者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想起江南采莲事情的原因。(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面小题。(8分)江南的冬景郁达夫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选自郁达夫文集有改动)24下列对这篇散文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篇散文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出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B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C作者描写江南的雪景,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在品评诗句中写出了雪趣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D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25文章描写江南的冬景,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还穿插了许多其他地方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4分) 26作者说“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一个境界”是一个怎样的境界?(2分)五、默写(6分)27名句默写(6分,每题1分,错一字不得分)(1)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氓)(2)在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诗句是“_, ”。(3)固时俗之工巧兮, 。 ,竞周容以为度。(4)屈原离骚中用反问句“_,_”表明诗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5)曹操的短歌行中“_,_”借用管子中的话,用来表达作者希望更多地接纳人才的愿望。(6)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六、语言应用题(12分)2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讨论得甚是热烈。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初稿。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在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D在这场球赛中,啦啦队员们在旁边不停地呐喊助威,信誓旦旦,场面十分热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哲学已产生洞察天地人世的_。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一大批独具个性的哲学家,他们对宇宙天地的诘问和遐想,( ),对人类未来走向的展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那些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一般阐述的深邃哲理,让人_。他们之间,有辩论,有互证,有融合,任何一种独创的思想,都可以发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声音。这种思想界群星灿烂的盛景,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伟大奇观。在那个时代,不仅人类的所有哲学命题都已被提出,而且得到了极具个性的艺术化诠释。中国的哲学如一条_的大河,汹涌而曲折地奔流了两千多年,风景让人_。这条大河奔流的轨迹,是人类思想史中辉煌耀眼的一脉。2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仅所有人类的哲学命题都已被提出B人类的所有哲学命题不仅都已被提出C不仅所有的哲学命题都已被人类提出D所有的哲学命题人类不仅都已提出3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对人间万象的思考和观察,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B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C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D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和回顾,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3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奇思妙想 拍案叫绝 波涛汹涌 眼花缭乱B突发奇想 拍案叫绝 波涛汹涌 扑朔迷离C突发奇想 叹为观止 波澜壮阔 扑朔迷离D奇思妙想 叹为观止 波澜壮阔 眼花缭乱32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概括性语句。(2分)父子俩乘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某农村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拉扯着几个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干活,虽然人很显老,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活着。行船如此,生命也如此。_。 33仿照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2分)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在酒中,我们回味着文人墨客的百般情怀,回味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官人的豪情傲气;_如今,古时的佳酿早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七、作文(25+5=30分)3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5+5=30分)刘心武说:“错过是人生常态。”生活中充满错过,错过一顿美食、一场旅行、一件衣服、一朵花、一个机会、一段友情有的错过我们没发现,有的错过让我们成长,有的错过见证我们多彩的生活,有的错过就真的错过了请根据自己的体验,以错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有适当的抒情议论,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高一语文答案(116题每题均为1.5分)1A(B溘k,C否p,D圜yun)2C (A厮嘶,B糜靡,D雀鹊) 3C(却:古义:回头,退出去。今义,表转折连词;教训:古义:教养。今义:教育训诫或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徘徊古义今义都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举言:古义:发言,开口讲话。今义:现在已经不用该词;哽咽:古义今义都是:不能痛快的出声哭;处分:古义:处理。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驻足:古义今义都是停步。)4A(B项,后句“故”:仍旧;C项,前句“幸”:希望/后句“幸”:幸而,幸好;D项,后句“相”表示偏指一方,你。)5C(C项“之”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项,连词,来/介词,按照;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D 项,介词,和/动词,结交,亲附。)6B(A项,公姥:偏指姥,婆婆/无;B项,父母:偏指母,母亲/作息:偏指作,劳作。C项,无/弟兄:偏指兄,哥哥;D项,无/无。)7D(借代)8. D(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9B(“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指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两两相合的意思,不是选项中所指的“十二地支”。)10C(“显示出她对有着相同不幸遭遇的妇女们的深切同情”分析不正确)11D(“从思幻的单一角度来叙写”分析错误,成为“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12D(“没有涉及到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切实感受和评价” 分析不正确)13D(交通:来往沟通 )14B(例句与B项加点字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15D(例句与D项均为宾语前置句)16C17.(4分)(1)假使蔡京能使自己的心术端正一些,即使古代的贤相怎么能超过他(也比不上他)。(2分,关键词:使、正、虽、加)(2)用木匣封好,燕王在朝廷行跪拜之礼,派遣使者来禀告大王。(2分,关键词:函、状语后置句、第一个“使”、闻)18(4分)(1)擢:提拔 (2)勒:强制 (3)辞:借口 (4)乌:表示反问,怎么19. (2分)C (直接抒情错误) 20. (4分)抒发了诗人有济世之志,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 忧国忧民的情怀。“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不安。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便白头”“岁月如流水”“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心事向谁论”“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每点2分,情感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21(2分)“酣眠”指朗照,“小睡”指淡云遮盖后的淡淡的月光。22(2分)恰当。这个比喻不但符合灌木阴影参差不齐、并不美丽的特点,而且恰到好处地渲染出作者略有苦闷的心情。23(2分)今晚月下荷塘的景色和江南的景色很相似。江南采莲的情景是充满了浪漫的爱情和欢快的气氛的,是自由、美好的生活的象征。而作者现实中的生活是压抑、苦闷的,为了排解这种压抑和苦闷,所以就想起了江南。24(2分)C(“实写”错,是“虚写”)25(4分)这是衬托的写法。(1分)以北国之冬的寒冷有劲儿,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以闽粤之冬来反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以德国散步正衬江南散步,进而侧写江南冬景宜人;引用诗句描写雪景,是为借衬;以己搁笔去散步,侧写冬景诱人。(2分,列举两例即可)通过衬托,鲜明地表达了对江南冬景的喜爱。(1分) 26(2分) 悠闲、无肃杀、含蓄有生气的乡村晚景。 27(6分,每题1分,错一字不得分)(1)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2)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3)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5)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6)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28(2分)B(选项B,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使用正确;选项A,二三其德:三心二意而没有一定的操守。德:品德、德行。此处不符合学术研讨会的语言环境;选项C,白头偕老: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此处是敬老院老人,所以词语用错了对象;选项D,信誓旦旦:誓言说得极为真诚可信。旦旦:诚恳的样子。不符合语境,此处是指球员在球场上。故答案选B。)29(2分)B (本题通读画线部分所在句子并结合后文可知,关联词引起的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根据“前后分句主语一致,主语放在第一个关联词前面”的原则,排除A、C两项;再比较B、D两项,“被提出”和“得到诠释”的都只能是“哲学命题”,而不能是“人类”,故排除D项。本题选B。)30(2分)C(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本题括号前说的是“宇宙天地”,括号后说的是“人类未来走向”,因此括号中的内容应分别与“宇宙天地”“未来走向”相对应。再结合上文“中国的哲学已产生洞察天地人世的”可知应先说“人间万象”,排除B、D两项。对比A项和C项,正常顺序应为:先“观察”再“思考”,先“回顾”再“反思”。由此排除A项,故选C。)31(2分)D(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奇思妙想”,意为奇妙的想法和思想。“突发奇想”,形容突然想出一个非常奇怪的想法。第一个空所在句子没有突然想出的意思,所以选“奇思妙想”。“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第二个空前说“那些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一般阐述的深邃哲理”让人赞美,故用“叹为观止”。“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波涛汹涌”,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