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杰出的科学家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詹天佑学非所用素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詹天佑学非所用詹天佑在光绪七年(1881年)回到了上海,听候清朝政府派用。其时洋务派的新政,因筹款困难,重心已渐由“自强”转到“求富”。洋务派在“求富”的目标下,开始注意到修铁路。最早的有同治十三年(1874年)修的淞沪路(该路系在洋务派主张下由英国人修成),后于光绪二年(1876年)被清政府顽固派购回拆毁,继之有开平矿务局于光绪七年(1881年)修的唐胥路,初修二十里,后又延长六十里。不过洋务派对于修铁路只知借洋债,用“洋匠”,对本国的铁路人才,不但不知培养而且有意识地加以摧残,他们对詹天佑当然也不会例外。詹天佑遂在这种情况下,由当时的上海海关道刘瑞芬派往福州船政局遣用。总理船政大臣黎兆棠以“宣力有年和技艺素优”的名目“赏给”他五品顶戴,派在水师学堂学习驾驶。“由陆而海”,对一个专才来说,简直是极端的讽刺。但詹天佑只好接受了这个学习任务,在一个名叫泰勒的外国人手下学习,以期待将来待机献身于铁路事业。詹天佑在学习中非常虚心和努力,毫不以自己有专才而自高自大。次年六月,他以一等第一名在水师学堂毕了业。十一月派往“扬武”兵轮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 中法之役后,詹天佑曾在福州船政局后学堂任过短时间的教习。船政局前后学堂是福州船政局为培养海军留学生而设立的。詹天佑在那里教授英文和驾驶等课程。光绪十年九月(1884年10月),詹天佑因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咨询,回到他久别的故乡广东。张之洞是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他对新人才也很注意延揽。詹天佑到广州时,适博学馆有一位洋文教习杨柜奉派出洋,他就补上了这一缺额。同年六月十四日(8月3日),张之洞就把博学馆原址改为水陆师学堂,准备建立新的海陆军力量。詹天佑又由博学馆转到水陆师学堂继续任洋文教习,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的老同学邝孙谋推荐他任唐津铁路的工程师为止。他归国的七年,就这样学非所用地消逝了,不但对他本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