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规模测算及效益分析.docx_第1页
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规模测算及效益分析.docx_第2页
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规模测算及效益分析.docx_第3页
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规模测算及效益分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规模测算及效益分析 摘 要:台州市是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地区,特别是台州市中心城区及其南片县市区,尤为如此,为此,台州市陆续贯通了供水一期、二期工程。但随着台州市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远期的用水供需矛盾又逐渐凸显,本文基于对区域工业企业发展规划的测算,对区域内的远期用水量进行了计算,对供水三期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估,说明了三期供水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 下载 关键词:供水工程;用水预测;投资规模测算;效益分析 作者简介:杨高华(1980-),男, 重庆大足人,浙江城市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师,双学士,研究方向: 投资经济。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3-07-03 一、区域供水现状 台州是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0.8亿m,人均拥有量仅为1570m,尚不足全国、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4,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2000m的缺水警戒线。 为了解决台州市城市供水问题,1994年开始台州市建设黄、椒、温供水一期工程,水源为长潭水库,取水量28.0万m/d,水厂供水规模为24万m/d,1996年建成通水。随着下游供水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原供水区域的用水量大增,加上台州南片温岭市、玉环县等水资源最短缺地区急需引水解决,2009年台州市供水二期工程全线贯通,供水二期工程,水源仍为长潭水库,铺设输水管线总长约97公里(其中隧洞约21公里),供水规模为47.1万m/d,供水范围为椒江、黄岩、路桥三区及温岭、玉环的重点城镇,供水二期工程建设两座自来水厂,分别是黄岩新水厂和台州水厂。黄岩新水厂设计规模为20.0万m/d,处理后水送至黄岩区配水管网;台州水厂设计规模为36.6万m/d,处理后向椒江、路桥、温岭方向供水。 一期、二期工程上马后,用水局面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依据台州市一期供水工程和二期供水工程2009-2011年供水量统计数据表明,台州市一期供水工程和二期供水工程除黄岩新水厂外,其余供水工程接近或超过设计负荷运行多年。台州市一期供水工程和二期供水工程设计能力在满足台州市南部区域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要求上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 二、区域工业发展情况 台州市东部片区西部陆域现状以农田、河流、村镇建设用地为主,总体上非建设用地占规划用地总量的76%。城镇建设主要集中在三甲街道、蓬街镇和金清镇内,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外沙岩头、滨海开发区启动区块和乡镇周边。沿十一塘以东滨海地区为滩涂围垦用地,包括椒江十一塘、三山北涂、三山涂等滩涂围垦工程共61.72km。 台州市东部片区包括椒江工业区块和路桥区块。椒江工业区块包括原椒江经济开发区、外沙和岩头医化区块等,总规划面积23.85km。椒江工业区块的开发逐步推进,外沙、岩头医化区块已基本形成规模,原椒江经济开发区一期、二期基本开发完毕。目前,共有146家企业入园,其中外沙、岩头医化区块39家企业全部投产,原椒江经济开发区有170家(投产32家,在建19家,落户56家),基本形成医化、服装、电子电器、缝制设备、机械、塑料制品等产业。 路桥区块总规划面积55.1km,其中目前正在规划的区块有:汽车制造、金属再生基地及其他启动区块10km,金清机电五金园区块拟扩大到6.5km,蓬街外商投资区块规划2.4km,空港工业区块规划2.0km。区块基础设施开始启动建设,汽车制造、金属再生基地及其他启动园区10km处于前期准备阶段,金清机电五金园区已开发2km,蓬街外商投资园区已引进3家企业,整个区块初步形成了铝装饰材料、汽车零部件、塑料模具、机电五金等产业。椒江十一塘围垦工程于2007年7月开工建设,三山北涂围垦工程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三山涂围垦工程于2005年开工建设,现基本处于竣工阶段。 温岭、玉环东部片区主要包括东海塘工业区、松门镇区北片、龙门港区、玉环工业区等四个部分。现状大部分为围垦区,以及少量的盐田、耕地、农村居民点。东海塘工业区现状以围垦为主,已建成40MW风力发电厂投产发电;东海塘工业区部分市政设施已开工建设,拟引进的部分产业已确定用地范围。松门镇是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2001年12月,合并淋川镇与龙门乡,成为现在的松门镇,松门镇为省级中心镇,本次测算工程范围包含松门镇和玉环县大部分地区。 可见,台州湾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纵贯临海、椒江、路桥、温岭四区县(就是在原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向东延伸至玉环县),是优化台州城市群建设乃至优化浙江沿海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建设区域,是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重点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整个集聚区北起临海市红岩脚南端,南至温岭市松门镇北端,东抵玉环县沿海,西至台东大道,总面积约732.21km。毫无疑问,随着台州湾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势必带来区域用水量的大幅度增长。 三、三期供水工程供水量测算 (一)设计人口规模 综合就业人数预测和城市建设用地预测,台州湾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总人口规模约在161.7-262万人之间。其中,主要集中在椒南片,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01.50万人,203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85.66万人。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总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见下表1。 表1 台州湾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总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 (二)设计供水量规模 依据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结合玉环县实际,对供水区域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和不同性质用地单位用水量指标的分析成果,计算得到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供水区域2020年和2030年需水量如下: 1、2020年预测用水量。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供水区域用水量为61.2万m/d,其中台州市区东部组团用水量为32.5万m/d,温岭市东部组团、及玉环县用水量为25.8万m/d,石化工业基地用水量为13.2万m/d。 2、2030年预测用水量。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供水区域用水量为114.8万m/d,其中台州市区东部组团用水量为53.5万m/d,温岭东部组团及玉环县用水量为37.2万m/d,石化工业基地用水量为34.5万m/d。 受篇幅限制,本文现列举供水量最大的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椒南片的不同区块用水量预测成果(见表2)。 表2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用水量预测成果表 从表2可知: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椒南片为标计算,2020年用水量为61.2万m/d,依据本次预测用水量成果,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椒南片日均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0.34-0.38万m.d,略低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的下限值0.46-0.38万m.d。与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位于水资源紧缺地区、以发展高新技术和节水型企业为主的实际较吻合。 四、工程建设投资估算 根据以上的分析,就可以对供水三期工程经方案的具体设计,主要有2中方案,各方案主要建设内容见表3。 表3 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方案建设内容 按照各方案的建设内容,对台州市三期供水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自控仪表系统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进行投资估算。得出方案1工程总投资为18.22亿元,方案2工程总投资为19.99亿元,由于第一种方案的投资较小,因此本文选择第一种方案。 表4 不同方案供水工程投资估算 五、经济效益分析 供水三期工程的建设对于台州中心城区及其南片区域的人们带来很响亮的福音,无疑为促进当地的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发展产生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间接经济效益难以估算。基于此,本文仅仅就供水三期工程易于计算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一)城镇生活供水效益 按照台州市供水三期工程建设设想,在2030年规划的水平年供水量达1.095亿m,从三期供水工程的受益区分析,主要是温岭中心城区和玉环县的大部分城镇。仅仅以玉环县为标本进行计算,由于该县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存在城镇用水缺水,为解决用水问题,玉环居民通过跨海向温州买水的方式给予补给,温州到达玉环每吨自来水的成本达到10元以上,高出了正常水价的几倍,而且价格逐年在在抬升,假设玉环县三期工程供水量分配值为每年3000万m,按10元/t进行计算,则到规划水平年三期工程建设就能产生城镇生活供水效益达3亿元之巨。若是加上温岭市的供水分配,城镇供水经济效益超过4亿元。 (二)农村生活供水效益 供水三期工程2030年规划水平年设计农村居民的年饮水量约为5000万m,工程建设实施将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基本用水,农村生活供水效益以替代性进行计算,即:水质改善、疾病减少、节约保健治疗的费用所产生的效益、本地局部自发修建简易水厂的用水成本差额所产生的效益,尤其是温岭市东南片,濒临大海,农村淡水资源十分短缺,人畜饮水问题十分突出,枯水期远距离运水综合成本都在每立方米20元以上,丰水期其蓄水用水成本也在每立方米3元以上,按照三期工程建设涉及的农村居民30万人测算,人均年用水量为390 m,供水后每吨水差价3元计算,2030年规划水平年农村生活供水效益超过3.5亿元。 (三)工业供水效益 供水三期工程涉及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五区县,都是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重点区域,也是工业企业最为密集和经济最为活跃地区,按照台州市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结合玉环县工业企业发展规划,2030年该集聚区的规划水平年工业生产的总需水量超过1亿m。考虑到大石化项目会从海水淡化中得到大部分淡水资源,那么其他不具备海水淡化资源的工业企业必然要通过供水工程管道引水,据初步估算,这些企业在规划水平年的淡水用水量为2亿m,其中大概有60%通过自身水处理设备进行二次循环利用,鉴于供水一期、二期日设计供水量已经达到了77 m/d,但供给工业企业的水量约为其总供水量的32%,与实际的工业用水量尚有4500万m的差距,这部分水量就需要供水三期进行供给,按照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平均成本10.3元/ m计算,工业供水售价5.6元/ m,可以测算出2030年供水三期工程建设带给工业企业的效益为2.1亿元 六、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台州市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台州供水三期工程已经迫在眉睫,工程建成后将每年向供水区供应水量超过1 亿m,能够解决台州湾大量工业企业的用水需求,更能够满足温岭市中心区域及玉环县的大部分农村供水需求,仅城镇供水、农村供水和工业企业供水所产生的效益就达9.6亿元,等于工程建设总投资额的一半,因此,上马三期工程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汪富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