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4《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参考资料.doc_第1页
苏教版必修4《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参考资料.doc_第2页
苏教版必修4《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参考资料.doc_第3页
苏教版必修4《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参考资料.doc_第4页
苏教版必修4《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参考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必修4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参考资料季氏将伐颛臾【课文全译】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颛臾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一、通假字:1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以+为=让担任 今义认为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 国: 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 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 不安定,不安宁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三、一词多义:为:语气词,呢 例:何以伐为 动词,担任 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动词,成为 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介词,替 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相: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例:则将焉用彼相矣 动词,辅佐 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过:动词,责备 例:无乃尔是过与形容词,错误 例:且尔言过矣 名词,过错 例:是谁之过与走过,经过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超过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过于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拜访,看望 (大母过余曰)安:形容词,安定 例:不患贫而患不安使动用法,使 安定 例:既来之,则安之疾:大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憎恨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快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妒忌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小病,轻病 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停,动词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制止,动词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只,副词四、词类活用:1、后世必为子孙忧 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2、既来之,则安之 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3、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五、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语后置 季氏将于颛臾有事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状语后置 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中毁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 而于邦内谋动干戈4、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7、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8、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 省略句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 2、何以伐为? 何(以)为 =为什么呢?(表反问)七、重点词语: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有军事行动2、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摆出,施展 力:才能 就:居,充任 列:职位 止:不去4、固而近于费 固:坚固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担心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要责备你吧2、何以伐为 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宝玉毁坏在匣子里。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寡人之于国也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南的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南。黄河以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体,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交战激烈了,(就有士兵)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这样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鸭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教导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以仁政统治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一、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 无勿或毋,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斑,花白。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途,道路。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二、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 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河内凶。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吉祥的。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 是亦走也。 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5.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古义:粮食的统称。 今义:谷子7.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古义:斧头。 今义:重量单位。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9.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 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 今义:年1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可以:古义:可以以之。 今义:1.一个连词2.行 三、一词多义1.数 数罟不入洿池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密、细密 )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屡次) (数目、数量)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计算)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与“曲”相对,不弯曲) (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价值) (径直、直接)3.发 百发百中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成语发射)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 (开放) 主人忘归客不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出发)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发出、抒发)4.兵 非我也,兵也 穷兵黩武 (兵器) (成语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军队) (士兵)5.胜 驴不胜怒,蹄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承受)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利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宏伟的)6.时 不违农时 无失其时 (季节) (时机,机会)7.王 王无罪岁 然而不王者 (大王) (称王)8.食 谷不可胜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吃) (吃)(食物)9.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介词,比) (介词,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在)10.之 寡人之于国也 填然鼓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衬音)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助词,的) (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代词,代百姓)(助词,的)11.以 请以战喻 以时入山林 (用) (按照) 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四、词类活用1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打鼓,击鼓进军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树之以桑:种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2动词作名词: 请以战喻:战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货着的人 死,为办丧事 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动用法:使迁移 五、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 这也是逃跑。2、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3、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 (同上)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 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倒装句】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1)申之以孝悌之义 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2)颁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