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 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统计学教研室 林汉生,第三篇 医学科学研究设计,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概述 观察性研究设计 试验研究设计 临床试验研究设计,第二十五章 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概述,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医学科学研究的特点 医学科学研究的分类 医学科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步骤,第一节 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医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创新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医学科研分为三类 基础研究:属于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创造性活动(如伦琴1895年发现X线) 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揭示的一般规律,针对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某个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如X线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开发研究: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商品使用(X线的诊断和治疗设备),第二节 医学科学研究的特点,伦理性:当以人体为研究对象时,很多研究只能被动地观察,而很少能主动干预。 复杂性 个体变异大 主观干扰大,第三节 医学科学研究的分类,观察性研究:又称调查研究。仅对研究对象进行被动观察。 实验性研究:以动物、标本或其他生物材料为研究对象 优点是可以设计更严密 缺点是动物对同一处理措施的反应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 临床试验研究:研究对象是病人。如何设立对照?如何随机分组?如何减少观察疗效时的偏倚?,第四节 医学科学研究的研究方法,比较:比较事物之间的异同。 分析:分析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归纳:从个别事实推演出一般的原理。 演绎: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 类比:若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属性相似,进而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的属性也相似。,比较与分析、归纳与演绎,1942 年, Terry 首次描述了波士顿患晶体后纤维增生症的6 例病例,以后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均有该病发生的报道。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中绝大多数儿童是早产、低体重儿,出生后吸入高浓度的氧,经济状况好。 在普罗维登撕省医院却没有该病例,该医院收治的孕妇绝大多数是黑人,即使是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很少能吸入高浓度氧的,所以经过比较分析,儿童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可能与吸入高浓度的氧有关,提出了该病的病因假说。,类比,19561958 年间, 在研究治疗血吸虫病时发现,对锑剂中毒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伴发严重支气管痉挛的病例,经阿托品静脉注射得到治愈。 儿科专家钱潮受到很大启示,联想到中毒性痢疾出现的呼吸困难综合征同锑剂中毒并发的支气管痉挛有很大相似之处,是否可以用阿托品治疗呢? 这个设想就是用类比得到的。 在1959 年,钱潮在一次会诊中看到1 例危重毒性痢疾的孩子,深度昏迷,呼吸极度困难,在没有其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钱潮试用了大量阿托品进行抢救获得了成功。经过多年的探索,钱潮终于使中毒性痢疾的病死率由30 %40 %降到0. 12 %。,可见:,医学科研方法实际上就是综合运用各种逻辑推理和思维方法。 从一定意义上讲,逻辑思维能力是医学研究人员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志。,第五节 医学科学研究的 基本程序与步骤,选题: 科学性、创新性、适用性、可行性 课题切忌过大过于笼统。 制定研究方案 合理安排研究因素 严格控制非处理因素 正确估计样本含量 收集资料 数据整理与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第二十六章 观察性研究设计,调查研究概况 调查设计 抽样调查的样本含量 估计横断面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第一节 调查研究概况,调查研究的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指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条件下,客观地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现状及其相关特征。 特点 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 调查研究的分类 从调查对象的范围分类: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从抽取样本的方式:概率抽样调查、非概率抽样调查,第二节 调查设计,调查设计计划 常用的抽样方法 调查表的制定与考评 常用调查方法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质量控制,一、调查设计计划,调查计划 整理与分析计划,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1. 您的年龄: 10-18岁 19-29岁 30-39岁 40-49岁 50-60岁 60岁以上 2. 您的职业: 学生 机关干部 工人 教师 公司职员 科技人员 其他 3. 您认为艾滋病可以预防吗? (1)能 (2)不能 (3)不知道 4. 您认为艾滋病目前能治愈吗? (1)能 (2)不能 (3)不知道 5. 您认为下列哪些途径能传播艾滋病(多选题):(1)握手 (2)蚊虫叮咬 (3)性接触(4)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5)输入未经艾滋病病毒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6)同桌吃饭 (7)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8)母亲传给婴儿 (9)共用游泳池、浴池 (10)共用卧具(11)共用马桶圈 (12)接吻、拥抱 (13)共用剃须刀 (14)咳嗽、打喷嚏 6. 您知道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有哪些?(多选题) (1)避免蚊虫叮咬 (2)不吸毒 (3)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4)感染的妇女不怀孕可防止后代感染 (5)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 (6)及早治疗性病 (7)无偿献血 (8)尽量远离艾滋病病人,不与他们同桌吃饭 (9)将艾滋病病人隔离起来,保护大家 (10)不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 (11)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一)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把调查目的具体到指标 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单位: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 确定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搜集原始资料的方式:直接观察?采访法? 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二)整理与分析计划,调查表的接收和核查:完整性和逻辑核查 数据编码和录入 设计数据整理表和数据分组 数据汇总 组织计划,二、常用的抽样方法,概率抽样方法(随机抽样) 非概率抽样方法(非随机抽样),(一)概率抽样方法,使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已知的或可计算的概率被抽中。 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多阶段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1. 简单随机抽样,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等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例1:从某班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名。 方法:将50名学生从150编号; 查随机数字表,任意指定某行某列,如第2行第1列,向右依次抄录随机数字10组,每组两个数字,相同的或大于50的数字弃去。 19 36 27 46 13 37 39 32 09 05,附表15 随机数字表( P832 ),SPSS语句,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缺点,优点:均数(或率)和标准误的计算简便。 缺点:当总体例数较多时,麻烦,有时难于办到。,2. 系统抽样,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一顺序号等分为n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取第k号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隔,从每一部分各抽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例:从某社区1000户(按门牌号顺序)居民中随机抽取100户进行卫生服务调查。 抽样间隔:1000/100=10,先在110之间随机确定一个数字,比如7,于是从第7户开始,每隔10户抽取1户组成样本(将尾数是7的住户抽出)。,系统抽样的优缺点,优点: 易于理解,简便易行 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 抽样误差一般小于单纯随机抽样 缺点 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性增加或减少趋势时,可产生明显的偏性,3. 分层抽样,先按影响观察值变异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类型或组别(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样本。 如调查某省2075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 先按城市和农村分层,再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分层。 每层调查多少? 按比例分配 最优分配:按总体各层观察单位和标准差大小,分层抽样的优点,减少抽样误差 可对不同的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对不同层进行独立分析,4. 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划分为k个“群”组(如班级),每个群包括若干观察单位;再随机抽取k个“群”,并将被抽取的各个群的全部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如调查某小学近视眼患病率,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整群抽样的优缺点,优点:便于组织,容易控制调查质量。 缺点:当样本例数一定时,其抽样误差一般大于单纯随机抽样。 群间差异越小,抽取的“群”越多,抽样误差越小。,各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比较,n 一定时,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是: 整群抽样 大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小,(5)多阶段抽样,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抽样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来进行。如分层整群抽样:将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结合起来。 例:调查某小学近视眼患病率。 按年级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层。 从每层中随机抽取若干班级,调查所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二)非概率抽样,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是未知的和无法计算的。 便利抽样 目的抽样,1. 便利抽样 convenience sampling,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进行抽样。如对晨练的老人进行调查,对在教室自习的学生进行调查,等 这种方法代表性不好,但能节省时间和费用。,2. 目的抽样 purposive sampling,调查是在对事物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有目的的选定能代表总体的典型的群体或地区。 抽样单位的多少有时可帮助研究者作出选择。以小学生伤害调查为例, 假如只调查某市的1 所或几所学校, 研究者可能宁愿凭主观来选定1 所或几所典型的小学, 而不是随机选出1 所或几所学校, 因为随机选出的学校的总体代表性未必好; 如果计划抽样单位在10 以上, 则可采取随机抽样调查, 并用分层的方法加以控制。,三、调查表的制定,调查表的制定原则 调查表的内容 提问的形式 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调查表的制定步骤,(一)调查表的制定原则,必须按研究者提出的目的来设计 避免出现无法分析或使处理过程复杂化的问题和答案。 提问词得当,容易理解,(二) 调查表的内容,标题 封面信 调查内容,标题 封面信与知情同意 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隐私保护,调查内容,封闭式答案设计:针对某一问题所有的可能性,同时提出两个或多个固定的答案。,文化程度接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的类别,多个问题具有相同的答案设计,开放式答案设计:不给固定答案,多选题的设计,完全不影密切影响,最不满意最满意,多选、答案选项封闭与开放,不要忘记谢谢!,(三)提问的方式,封闭式和开放式 直接性问题、间接性问题、假设性问题,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针对某一问题所有的可能性,同时提出两个或多个固定的答案。 优点是容易回答,拒答率低、汇总方便; 缺点是被调查者容易随便选答,无法获得固定答案以外的信息。 开放式:不给固定答案,如 年龄: 岁 ;年收入 元(答案较短,内容较固定) 建议: 。(答案较长,内容不太较固定) 优点是可用于调查者不了解答案有哪些,或答案难于一一列举; 缺点是容易离题,拒答率高,汇总不方便。,直接性问题、间接性问题、 假设性问题,直接性问题:通过直接提问方式得到答案的问答题。如“您的年龄”、 “您的文化程度”,等 间接性问题:不便直接询问的问答题(让被访者产生顾虑的问题),采用间接提问方式得到所需答案。如“您对未婚同居的态度”,“您对同性恋的态度”。 假设性问题:通过假设方式向调查对象提问。“如果您可以选择,您愿意生育几个孩子?”,(四)封闭式问题的答案设计,无序分类 性别: 男 女 职业:学生 机关干部 工人 教师 公司职员 科技人员 其他 有序分类: 同意 基本同意 无所谓 不太同意 绝不同意 同意 无所谓 不同意 您的年龄: 10-18岁 19-29岁 30-39岁 40-49岁 50-60岁 60岁以上,(五)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尽量避免术语:如禁食 问题应适合全部调查对象,如 职业:学生 机关干部 工人 教师 公司职员 科技人员 其他 调查项目的顺序安排:一般、易答问题在前; 难答、开放和敏感问题在最后。,(六)调查表的制定步骤,提出内容纲要,确定调查项目 确定每个调查项目的提问形式 确定每个问题的回答选项 安排调查项目的排列顺序 设计调查表草案 预调查 修改定稿,四、常用问卷调查方法,自填问卷法 他填问卷调查,五、调查的组织实施与质量控制,调查的组织实施 调查的质量控制 抽样误差的控制:主要在设计阶段(抽样方法、样本大小)。 非抽样误差的控制: 设计阶段:如总体同质范围的确定。 调查阶段:如拒绝回答,失访,调查问卷冗长 整理与分析阶段:编码、录入、汇总、计算等方面的错误。,第三节 抽样调查的样本含量估计,目的:控制抽样误差 仅介绍单纯随机抽样的估计方法 估计总体均数所需的样本含量 估计总体率所需的样本含量,1. 估计总体率所需的样本含量,为总体率,若同时有几个估计值可供参考,应取最接近0.5者。 若对总体一无所知,亦可设0.5。这时(1 )0.520.25为最大,以免n过小。 N是有限总体包含的单位数。,例26-3,为了解某地区妇女生育率的情况,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我国妇女现阶段峰值年龄生育率在0.3上下波动,若容许误差定为0.012,0.05,试按照单纯随机抽样,估计峰值年龄妇女样本含量。,2. 估计总体均数所需的样本含量,例26-4:某厂有职工5500人,拟采用单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了解该厂职工白细胞数的平均水平,以便说明该厂条件是否对白细胞数有影响。希望控制误差不超过0.1109/L,若取0.05,问需调查多少人(根据以往资料,职工白细胞总数的标准差为0.95 109/L)?,第四节 横断面研究,也称为患病率调查 在某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人群有关疾病与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地区、时间和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横断面研究资料收集的主要手段是调查表,目标人群,随机抽取的研究样本,疾病状态,暴露状态,图26-1 横断面研究设计模式,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由果推因”的回顾性研究。主要应用于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特别适合研究罕见病及慢性病的发病因素。,第六节 队列研究,是一种“由因寻果”的前瞻性观察研究。主要应用于检验疾病的病因假设。,第二十七章 实验研究设计,实验研究与观察研究的区别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机化分组方法 样本含量估计方法 常用试验设计方法,实验研究与观察研究的区别,观察研究:研究者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 实验研究: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受试对象设置干预措施,控制非干预措施的影响,总结干预因素的效果。 两者的主要区别: 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研究者随机分配指定试验单位接受何种处理因素的水平,将15只染有肉瘤的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接受3种抗癌药物。以肉瘤的重量为指标,通过分析比较3组小白鼠肉瘤的重量来评价3种抗癌药物对小白鼠肉瘤抑瘤效果。 低智与出生时窒息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例: 对 高血压患者 用某 降压药 治疗, 观察其 血压值的下降 情况。 基本要素: 试验单位 处理因素 实验效应,一、实验单位(受试对象),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观察总体 医学研究的实验单位分为: 动物:种属、品系、窝别、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 生物材料:离体器官、活体组织、分泌物、体液、细胞(原代细胞,传代细胞)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通常为患者,受试对象的选择,两个基本条件 对处理因素敏感:如研究醋酸棉酚对雄性动物生殖功能的影响,大鼠敏感,小鼠很不敏感。 反应必须稳定:如研究某药纠正冠心病患者心率紊乱的疗效,则应选择经常发作心率紊乱的冠心病患者。 动物试验:应注意种属、品系、窝别、性别、年龄,等。 临床试验:应注意诊断明确、依从性好、同质性好(规定选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研究某药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 首先确定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检查方法 然后根据研究目的,规定纳入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有心、肾、脑血管等脏器损害,以便集中观察该药对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应当用条文明确规定成为书面形式 在总结研究成果时也应说明本次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便他人引用时参考,并为今后的研究对比提供条件。,二、处理因素,处理因素:是根据研究目的施加给受试对象并产生效应的因素 (如实验中给予的某种药物,实行某种手术)。 非处理因素:是与处理因素同时出现,也能使受试对象产生效应的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辅助治疗,等)。,明确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例如,研究综合防治高血压病的效果,处理因素为药物治疗加体育锻炼及单纯药物治疗;合理调配饮食结构和其它的辅助治疗措施也能缓解症状,有助于康复,但这不是本次研究的处理因素,是非处理因素。研究者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使某些非处理因素在所比较的各组中基本相同,以便充分显示处理因素的作用 。,处理因素的种类,数量因素: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量的。如药物作用的剂量、时间,等。水平选取得密集或稀疏会怎样? 质量因素: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性的。如药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的种类。,处理因素要标准化,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如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药物的批号、剂量应当一致,手术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也应当从始到终保持恒定。,三、实验效应,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和结果,它通过观察指标来表达。选择指标应注意: 指标的种类:定量、定性和等级指标。首选定量指标。 客观性:主观指标是由病人回答或医生定性判断来描述观察结果,易受心理因素影响;客观指标是借助仪器等手段进行测量来反映观察结果。,灵敏度:处理因素存在时,所选指标能够表现出的效应程度。如评价治疗慢性脂肪肝的疗效,B超比谷丙转氨酶敏感。 特异度:指某处理因素不存在时,所选指标不显示处理效应的程度。如降压药舒张压下降:不服用降压药,舒张压发生多大程度的改变?,可操作性:易为人们接受(胸透胸片CT病理活检) 精确性 正确性:观察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主要受系统误差影响; 重复性:观察值与其平均值的接近程度。主要受随机误差影响。,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 随机化原则 重复原则,一、对照原则,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38 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III 级,排除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 疗效 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为7.51.8(次/周) 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为4.11.5(次/周) 经假设检验,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尚不能认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影响心绞痛发作的其它因素如何? 硝酸甘油的用量如何? 患者还接受其它治疗方法吗?,对照原则,方法:将适宜纳入的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使对照组中的观察对象除了实验因素不同外,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条件和辅助措施都应相同,以便充分显示处理因素的效应。,受试对象,非实验因素 (如:硝酸甘油用量),非实验因素的作用,实验因素的作用,试验组(38例) (如:复方丹参滴丸),受试对象,非实验因素 (如:硝酸甘油用量),对照组(38例) (如:丹参片),对照的作用,非实验因素的作用,实验误差,实验误差,对照的作用,通过对照组效应鉴别出实验组效应的大小 控制非实验因素的影响 减少或消除实验误差,1. 设置对照的原则,均衡性 指在设立对照时除给予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对实验效应有影响的因素(非处理因素)尽量均衡一致。组间的均衡性检验可用t,F,卡方检验,等。,2. 常用的对照形式,配对对照(paired control)每对受试对象的非处理因素控制一致,因而减少了误差,节省样本含量。 同源配对: 每份样品分为2份,分别用2种方法处理 个体的对称部位分别用2种方法处理 用药前后的对比 异体配对 组间对照(group control):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或若干组,比较两组或多组间测定值的差异。由于各组相互对照同时进行,又称为平行对照。,3. 常用对照的种类,空白对照 实验对照 标准对照 潜在对照 安慰剂对照 相互对照,(1)空白对照 blank control,定义: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 应用 如可疑致癌物的研究,疫苗接种的效果评价。 临床试验应用前提:在不便于实施盲法,且尚无有效的疗法时,进行探索性措施的效果评价。,(2)实验对照 experimental control,定义: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采用与实验组操作条件一致的对照措施。 应用:当处理因素的施加需伴随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时。,实验对照 举例,题目:腹主动脉结扎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实验研究 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50230克91只,随机分为4组,即(1)假手术组;(2)手术组;(3)苯那普利组;(4)安体舒通组。 假手术组大鼠为游离腹主动脉后不结扎,其余3组行腹主动脉部分结扎术。药品溶于蒸馏水中,以灌胃法喂给大白鼠,假手术组则以蒸馏水灌胃。,(3)标准对照 standard control,定义:对照组的干预采用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 应用: 临床研究中评价某种新药或疗法的疗效,常以常规疗法或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为对照。 把公认的某种标准或正常值作为对照也称为标准对照。,(4)相互对照,定义:不专门设立对照组,各试验组间互为对照。 应用:比较几种药物对某种疾病的疗效时,若研究目的是比较其疗效差别,可不必另设对照组,各试验组可以互为对照。,(5) 潜在对照(历史对照) potential control,定义:不专门设立对照组。而是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为对照,又称历史对照。 应用:如果现在有一种药物确实能治疗艾滋病,那么过去未治疗而死亡的成千上万的艾滋病患者,就是这种药物服用者的潜在对照。,(6)安慰剂对照,定义:对照组采用一种外形与实验药物一样,内容为毫无治疗作用的糖丸,称安慰剂。外形相同是指形状、颜色、味觉都应相同。使用安慰剂有助于避免对照组病人产生与试验组病人不同的心理作用。 临床试验应用前提:目前尚无比安慰剂更好的疗法,或在使用安慰剂后对该病预后无不利影响(或影响小)。 用于消除病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安慰剂本身没有效能,但可产生效果或副作用。,二、随机化原则,在试验分组时,每个受试对象均有相同的机会被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者在实验设计时,并不完全知道实验过程中的许多非实验因素,随机误差的干扰在所难免。采用随机化可抵消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随机化原则,随机化分配虽能提高比较组间的均衡性,但并不能保证比较组间具有均衡性。故随机化分组后,仍有必要进行均衡性检验。 随机随便,(三)重复的原则 replication,是指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受试者应具有一定数量。 即要有一定的样本含量(sample size)。 重复的作用 估计实验误差 降低实验误差 例数 过少:检验效能降低 过多:人力物力浪费 在保证实验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条件下,确定最少的样本含量。,第三节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完全随机设计 配对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析因设计 自身前后比较的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一、 完全随机设计,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组或对照组中。 当受试对象的同质性较好时。,附表15 随机数字表( P832 ),例:设有同性别、体重在一定范围内的健康家兔18只,试完全随机分为3组。,将动物按体重从小到大编号。 从随机数字表的任一行任一列开始,如第10行第1列开始,依次读取2位数作为一个随机数录入于编号下。出现重号,要舍去。 将随机数从小到大排序后得排序序号,并预先规定,16者为A组,712为B组,13-18者为C组。 如各组例数不相等,可利用排序序号调整各组例数。如A、B、C组分别为4,7,7例, 则A组:14;B组:511;C组:1218,将随机数从小到大排序后得排序序号,并预先规定,16者为A组,712为B组,13-18者为C组。,分组结果,小动物身上的编号方法 (体表颜料着色法),一般对短期实验的白色动物,可用颜料涂搽被毛的方法标记。常用的涂染化学药品有: 红色: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 黄色:3%5%苦味酸溶液,左前腿上部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 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 右侧从前至后依次为7、8、9。 用黄色表示个位数,红色表示十位数。,二、 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的处理组。配对的因素是影响实验效应的主要非处理因素(如性别,年龄,病情,等)。 当受试对象的同质性较差时。,例:试将10对受试者随机分入A、B两处理组,先将20名受试者配成10对(如按同性别、年龄3岁、病情接近) 将受试者编号(1,2,3,4,.,19,20),编号1和2为第1对,3和4为第2对,19和20为第10对。 从随机数字表的任一行任一列开始,如第8行第1列开始,依次读取2位数作为一个随机数录入于编号下。 在每个对子内将随机数按大小排序。 各对子内序号为1的为A组,序号为2的为B组。,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配伍组设计 (randomized block design),它是配对设计的扩展,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组成配伍组,每个配伍组有3个及以上受试对象,再将每一配伍组的各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每个配伍组的例数等于处理组个数。,例:比较A、B、C三种方法治疗乙型脑炎的疗效,将受试者入院时间作为配伍因素,即入院时间相邻的3位患者作为一个区组,试分配处理。受试对象30名。,将30个受试对象分成10个配伍组,即l一3号为第1配伍组,46号为第2配伍组,余类推,接受三种处理方式。查附表随机数字表,依次将随机数记录于各配伍组的编号下,按配伍组排序,序号即为该受试者应分入的处理组。,分配结果,30名受试对象分配的配伍组和处理组,四、析因设计 (Factorial design),将两个或多个因素的各个水平进行排列组合,交叉分组进行实验,可用于分析 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的平均效应 因素间不同水平组合下的平均效应,寻找最佳组合。,两药治疗一月后病人红细胞 增加数 (百万/ mm3),五、自身前后比较的设计,由于自身前后比较的前后差别是按时间顺序固定的。前后差别可能是观察前后条件改变造成。 只有在专业上有充分理由认为:除处理因素外,前后两次测量期间,所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没有改变,才能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处理前后的差异。否则,为了保证可比性,就需要设立平行对照。 进行数据处理。如前后仅有两次观察结果,先计算每个受试者观察指标的前后差值d,保留正负号,再用成组t检验。但差值比较缺乏效度(P209)。,失眠患者服药前后的睡眠时间,六、重复测量设计,对同一试验单位的某一观察指标在不同时间多次观测。如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6,8周的心率进行多次测量。将试验结果的测量时间也作为一个分析因素。 重复测量数据有一定的自相关性,可选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例题:将20名药物依赖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用消瘾扶正胶囊和可乐定治疗,每个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天,2天,3天重复测量舒张压,实验结果如下。问哪种治疗方法舒张压的下降速度比较平缓?,七、用SPSS随机分组,用随机数字表或随机排列表对大样本资料进行随机分组的操作比较繁琐。用已经编辑好的SPSS程序进行该项操作则很方便。 完全随机设计的分组方法 随机区组设计的分组(或配对)方法,完全随机设计的分组方法,例19.1 将20个观察单位随机分为2组(或3组),每组例数相等(或不等),在数据编辑窗口(Data Editor),通过菜单选择:File New Syntax,打开语句编辑窗口(Syntax Editor);若已经建立程序,则通过File Open Syntax打开。 在语句编辑窗口,用键盘输入程序。也可在Word或其它文本编辑软件中编辑以下程序,然后通过复制将程序粘贴到该窗口。程序中的英文字母可不分大、小写。 在语句编辑窗口,通过菜单选择:Run All运行程序,在数据编辑窗口产生完全随机分配结果。,随机区组设计的分组 (或配对)方法,例19.2 将20个观察单位分成5个配伍组,即编号(number)14为第1配伍组,58为第2配伍组,余类推,接受A、B、C、D四种处理方式。,随机区组设计分组,配对设计,如果将40个观察单位按配对设计,则将第2行中的20改为40,第3行中的4改为2即可。,第四节 样本含量估计方法,样本含量的意义 决定样本含量的条件 确定样本含量的应用范围 常用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一、确定样本含量的意义,估计样本含量时,应注意克服两种倾向: 片面追求增大样本例数,其结果导致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资。可能引入更多的混杂因素。 忽视应当保证足够的样本含量的重要性,使得样本含量偏少, 检验效能(Powerl)偏低。,二、决定样本含量的条件,估计样本含量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也可通过查表,在确定要比较的总体后,都需事先确定 : 检验水准 检验效能1 总体标准差、总体率和总体均数的估计 容许误差(两总体间的差值),1. 检验水准,即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实际上H0成立,但拒绝了)。你愿意冒多大的风险(),当你的实验结束时,本来没有差别的两种治疗却得出有差别的错误结论。,2. 检验效能 1,为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实际上H0不成立,但不拒绝)。如果两种治疗之间确有差别(),你现在有多大的把握能检验出来。 1不宜低于0.75,一般设置为0.90。,3. 总体标准差、总体率和总体均数的估计,根据经验、文献或预实验的样本值来估计。,4. 容许误差,为12或12。假如两总体(如两种治疗)间确有差别(),差别多大才能被认为有意义,而又不至于错过这差别被发现的机会。,三、常用的估计样本含量的方法,配对比较(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 两样本均数比较 两样本率比较,1.配对比较(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例27-1: 用某药治疗矽肺患者,估计可增加矽肺排除量,其标准差为25mg/L,若要求以=0.05, =0.10的概率,能辨别出尿矽排出量平均增加10mg/L,问需要多少例矽肺病人做试验。 解:本例10,s25, / 10/250.4 =0.05(单侧), =0.10(单侧),以查t界值表,得u0.05 =1.645,u0.10 =1.28,代入公式,需要55个病人进行正式临床试验。,查表法:附表16(P834)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或配对比较)。 本例单侧=0.05, 1=0.90, / 10/250.40,得n=55。结果同前 配对设计资料算得的n值,为所需样本含量的对子数。,2. 两样本均数比较,例8-5 在进行有两种处理的动物冠状静脉窦的血流量实验时,A处理使平均血流量增加1.8ml/min,B处理使平均血流量增加2.4ml/min,设两种处理的标准差相等,均为1.0 ml/min ( / 0.6/1.00.6 ) ,=0.05,=0.10,若要得出两处理有差别的结论,需要多少实验动物?每组需要动物60只,两组共需120只。,查表法,附表17(P835 )两样本均数所需样本例数 本例双侧=0.05, 1=0.90, / 0.6/10.6,得n=60。结果同前,3. 两组样本率比较,例8-9 初步观察甲、乙两药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初步试验得甲药有效率为60,乙药有效率为85%。现拟进一步治疗试验,设=0.05, =0.10,问每组最少需要观察多少病例?(平方根反正弦变换,角度单位为度 ),查表法,直接查附表19两样本率比较所需要样本含量,单侧检验查附表19(1),双侧检验查附表19(2)。如果较小率大于50,则计算q=1-p,用q1,q2的较小者为较小率查表, |q1-q2| 上例甲乙两药的有效率分别为60和85, =0.05, 1=0.90 q1=1-6040, q2=1-8515, 85-6025 查附表19(2),P839,得n=64,即每组64例。,第二十八章 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什么是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的分期与设计步骤 临床试验的评价,一、什么是临床试验,特点是: 以人为试验对象 对干预措施进行前瞻性的追踪研究 整个试验过程易受多个因素影响,致使试验结果造成偏倚 试验病例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主要目的是: 寻找有发展前景的新疗法或新药 确定新疗法是否给人带来好处,总体,确定适宜纳入试验的对象,对照组,得出试验结果,试验组,选择统计分析方法 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和专业结论,规定纳入标准 和排除标准,按随机化原则 分配试验对象,确定样本含量,防止测量性偏倚 措施,如避免干扰、 沾染,采用盲法, 增强依从性,临床试验框图,防止选择性偏倚的措施,估计并分析 混杂性偏倚,二、临床试验的分期与设计步骤,新药的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期:在人身上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往往在数名志愿者者身上进行,必要时包括病人。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期:通过盲法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期: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期:为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的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应注意罕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在试生产后两年内进行。,临床试验的一般设计步骤,确定处理因素 拟定观察指标 确定试验对象及其数量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依从性 样本含量确定 临床试验的分组方法 随机化分组 分层随机分组和分段随机分组 试验中的盲法 选择适合的设计类型,三、双盲临床对照试验?,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研究者、参与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医务人员、监视员、数据管理人员、统计分析人员都不知道治疗分配程序,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知道病人接受的是何种处理(实验药或对照药),从而避免他们对试验结果的人为干扰。,双模拟?单模拟?,双模拟:一般指试验药和对照药都做成对方的样子,这样患者就分不清是那种药了,举例,A药是胶囊,B药是片剂,如果不做模拟剂的话一看就清楚是哪种药,可是如果这样服用:A胶囊+B模拟片剂,B片剂+A模拟胶囊,患者就分不清了。 单模拟:一般用于药物量效关系的试验中,比如想看看同一种药的不同剂量的试验结果,如1片剂量组和3片剂量组的效果,还不能让人看出哪是1片,哪是3片,就可以采取以下办法,1片+2片模拟剂和3片作比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审批办法中规定:化学药品中第一、二、三类药物;五类药物中需延长用药周期和/或增加剂量,等,都需要采用双盲设计。,双盲临床对照试验的实施,盲法应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实验之中,从分配病人入组,研究者对病人的观察治疗,登记病例观察表,研究人员对病人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监视员的检查,数据的录入计算机和管理,直至统计分析,都需保持盲态。在统计分析结束后才能在监视下揭盲。在这以前任何非规定情况所致盲底泄露,称为破盲。,1. 编码,一个新药的临床实验,采用多中心(Multicenter)随机平行对照设计(Parallel Group Design),试验药与对照药在外观(形状、大小、颜色等)、剂型与用法上完全相同。 处理编码是按随机数字进行的。,2. 应急信件,在双盲实验中,受试者和研究者都不知道入组病人使用的是何种药物。万一病人发生紧急情况或需要抢救,怎么办? 为每个编盲号设置一个应急信件。信件是密封的,内有药物名称。或一个类似于开奖目的的纸片,一旦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1384-4:2025 EN Uncrewed aircraft systems - Part 4: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IEC 60974-4:2025 EN-FR Arc welding equipment - Part 4: Periodic inspection and testing
- 【正版授权】 ISO/IEC 2542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3D Manufacturing Format (3MF) specification suite
- 【正版授权】 ISO/IEC TR 14143-3:2003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oftware measurement - Functional size measurement - Part 3: Verification of functional size measurement methods
- 【正版授权】 IEC 61156-11:2023/AMD1:2025 EN Amendment 1 - Multicore and symmetrical pair/quad cables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 Part 11: Symmetrical single pair cables with transmissio
- 2025至2030中国电窑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池螺帽扳手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摩托车产业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猪饲料预混料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物流金融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报告
- 福建漳州安然燃气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秋初升高衔接新高一物理模拟卷-分班模拟卷(五)
- 公司年终答谢宴策划方案
- T/CIES 035-2024生鲜食用农产品照明光源显色性规范
- 充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湖北中考英语真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母婴店转让协议书范本
- 2025-2030中国医疗IT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高超音速技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