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docx_第1页
浙师大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docx_第2页
浙师大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儒学思想体系中“礼”和“仁”有什么特点?它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有什么影响?(1)礼:儒学思想体系中的“礼”,孔子提出之初时,主要是指继承周礼,强调正名,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后来在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发展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礼治”,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强调秩序的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有:在孔子开办的私学中,为了使人人都知道遵守“礼”的规范,他特别重视礼教。他要求学生学习礼。战国时期的“儒家私学”中最有影响的“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也十分重视礼教。西汉时开始设立的太学,作为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到了东汉时期,只有一定等级的官僚子弟才享有进入太学接受教育的特权。隋代中央专设的学校有严格的等级,按等级分别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唐代中央专设学校受“礼”的影响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实行等级入学制度;学礼制度;教学制度中学习周礼、仪礼、礼记。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学堂,在管理上有封建官僚习气,等级鲜明。(2)仁:孔子提出的“仁”要义是爱人,政治上体现为德政,强调通过自觉自律实现。“仁”被孔丘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仁最通常的意思就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爱人”并不是不分善恶而普遍地爱一切人,而是以“仁”为基本准则,有所爱也有所憎。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凡游学者皆来者不拒的“包下来”做法。汉朝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私学分为书馆和经馆,学校教育的范围扩大,很多平民子弟也能接受学校教育。隋唐时代开始试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学而优则仕”,打破了做官及接受学校教育的等级限制。明代儒学教育制度的完善明代儒学教育制度日趋完善。第一,明朝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体系。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地方设立的组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都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第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子监:创立监生历事制度和实行实行积分法社学制度更趋完善。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体统。清代儒学教育制度清朝官学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旧制,亦分为中央和地方。中央设有国子监外,此外还有宗学、八旗官学、算学等。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州学、县学和卫学,统称为儒学。此外,清朝书院不但数量超前代,还涌现出几个有特色的书院。(3)孔丘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知道,因此,“礼”与“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中,提倡礼的教育要贯注仁的精神。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做人而缺乏仁德,怎能去实行礼仪制度呢?礼和仁的关系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充实。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中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3.中西方近代教育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1)教育主题的不同: 中国近代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救亡图存, 西方近代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建立普及教育、义务教育的制度。(2)领导阶级的不同: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领导阶级经历了几次变化,洋务运动时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新运动时教育改革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清末新政时教育改革的领导阶级是封建统治阶级;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西方近代教育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3)教育思想的不同:中国近代教育仍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西方近代教育已逐步进入现代教育阶段,以传统教育思想为指导,即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4)教育范围:中国近代教育开办新式学堂数量少,受教育的群体很小。西方近代教育主要是为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及经济服务的,广泛开办学校,受教育群体广。(5)教育实施过程:中国自上而下;西方自下而上(6)教育体系:中国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西方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社会历史背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主要面临的是解决民族生存的问题,近代西方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