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2登高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3登高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4登高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5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是: ,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4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5艰难苦恨繁霜鬓(bn) 潦倒新停浊酒杯 易错成语勤温习55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志来确定走向。(顺水推舟,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常讽刺不坚持原则。不能表示按规律办事。) 56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意思用对了,但“求全责备”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求全责备”。) 57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评。(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后文有“听不进群众的批评”,说明态度明确。前后矛盾。) 58有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细想起来,这也有点子虚乌有。猪八戒长的丑陋,但敢照镜子,有什么可指责的呢?(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问答。用在这里,看不出要表达什么意思。) 59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洞若观火。(洞若观火,形容有敏锐的观察力,非常清楚地看出事物的本质,好象看火一样。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美与丑经典素材: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种种劣迹每一桩都少不了妲己。妲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妲己吟中说她是“月儿灿灿,好一张女儿的脸;星儿闪闪,好一双迷人的眼;眉儿弯弯,扬一副销魂的剑;指儿尖尖,拨一曲断肠的弦;一身光华,一身曲线,专把那帝王的魂儿牵”。有一次纣王正和妲己饮酒,看见一老一少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经过了河,老的在后面犹豫着。纣王说: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纣王就命令士兵把两人抓来,用斧子砸开两人的腿骨给妲己看,这条河从此就被叫做“折胫河”。妲己喜欢看人受虐待的情景,炮烙的刑具就是她发明的:用铜做成空心的柱子,把犯人脱光衣服绑在柱子上,再把烧红的炭火放进铜柱子。妲己说她有辨认腹中胎儿是男是女的本领,纣王就抓来100个孕妇试验。妲己让她们坐下再站起,对纣王说: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纣王不信,妲己就命人当场剖腹检验。时新素材:福布斯杂志排行榜上第一位黑人亿万富翁是奥普拉温芙蕾。该杂志编辑形容她的财富增长速度如“过山车般”飞驰电掣。在美国她不仅是脱口秀女王,而且还是头号“文化偶像”。2005年是她的知天命之年。她说:“20岁时我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30岁时终于知道做什么,不过才开了个头;40岁时各种事情纷至沓来,忙晕了头;50岁时我们才能大步往前走。”这位体重超过90公斤的胖黑女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看不懂资产负债表、言辞有时甚至有几分粗俗,但她就像一团黑色的火焰烧向各个领域。清词丽句背一点1真正的美丽源于生命里的学习、成长和热爱。这就是生命的艺术。你可以只听天由命, 慢慢地学,有时候或许会很痛苦。又或许你可以选择加速自己的成长,故意地挥霍生活及其提供的一切。你就是手握今日之刷描绘自己未来的艺术家,画出一幅杰作吧!2丑使我性格谦和,不与人争;丑使我没有束缚,生活自由;丑使我长于倾听,善于理解;丑使我乐于学习,充实内心。别再怨天尤人,空任年华老去,努力发现自己,就算不可能兴高采烈,至少,我们可以做得心平气和。3美貌可以花钱改变,善良体贴的心却怎么也换不到。内在的性情与内涵必须靠自我充实与学习来培养,因为真正的美丽是来自心灵与内在的。4一个专注于内在修养与学问研究之人,深切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因此自然不会在意及注重修饰自己的外表,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人生所要追逐的目标。5美丽,不一定非得有娇好的面庞,撩人的身资。自然、朴素、纯真,才是真正的美丽。年轻就是美丽的资本,你就是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美好的容貌,可能给你带来幸运,却不一定能带给你幸福。人,大可不必为容貌平平而沮丧。一位伟人不是说过“人,不因美丽而可爱,是因可爱而美丽”话吗?技能再提高文言虚词主要从词义、词性、关系、语气四个方面进行辨析。一、辨词义考试说明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里实际是两个方面,一是“常见的”,一是“在文中的用法”,具体做法是分三步走。一译: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二代:再将其代入文段中的语句,看是否成立,若不成立,不能讲通,则说明虚词意义不同。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将第句中的“其”的意思翻译出来,可译为“他的”,表第三人称;二代,将“他的”代入第句,显然不成立,不能说成“而我也后悔他的随着他们”,证明两个“其”意义不同。二、辨词性若两句中的虚词词义相同,按题干要求,仍需进行解析时,就要看它们之间词性的区别了。有些虚词的意义相同,但或者词性不同,或者用法不同,或者词性用法均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分析其词性和用法方面的不同。分析其词性和用法,主要是从前后与这个虚词搭配的词语的属性来进行分析。这实际上与上面的辨析词义是相关联的思维过程,即词义相同辨词性,语法功能看搭配。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两句中的“以”都可以翻译成“因为”。二看词性,第句“以”后是名词“物”,由“以”引起,可见“以”在这里是一个介词;第句中的“以”后面是“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样一个分句,“以”的前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也是一个分句,两个分句用“以”连接,所以这里的“以”是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的连词。可以辨析出两句中的“以”词性不同,一为介词,一为连词。三、辨关系考试说明中要求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中,常用的表连词且能表多种关系的虚词有“而”、“且”、“其”、“若”、“则”、“以”等6个。这里需要按照“删换替代”的顺序依次做三方面的工作:1一“删”定连词。当两句中的虚词词义相同时,我们首先要确定这两句中的虚词是否是连词,办法是将考查的虚词删去,若读起来仍然通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则表示这个虚词在这里的词性是连词,因为只有删去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2二“换”定并列选择,即采用换位法,将连词两边的分句替换位置,若句意不变,则证明这个连词表示的是并列关系,因为只有表并列关系时,两边的分句才可以互调(若是疑问句,则表选择关系);3三“替”定其它关系,就是根据上下句的文意,将连词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连词,或说,用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连词去替代,看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表明这个连词表示的就是这个现代汉语所表示的这种关系。常用的表关系的替代关联词有:表承接然后、于是、就。表递进而且。表转折但、却、可是。表假设如果、假如表因果因为、由于表目的来、用来。表结果以致、到了地地步。表修饰地四、辨语气区别同是表示某种语气的两个文言虚词,首先要分析其是做副词还是做助词。这主要从位置上来区别,一般来说,语气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是用来修饰这个动词或形容词的,对动词和形容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而助词往往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或是用在句首引起某种语气,亦或用在句尾强调某种语气。而结构助词一般用在句中,连结句子中两个成分,起到使句法清晰的作用。无论是助词还是副词,当其表达某种语气时,一般和现代汉语的某些助词或副词相对应,可以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来判断其表示的是哪种语气。一般来说,其表达语气与其翻译成的现代汉语对应情况如下:表测试、商量语气大概还是:其皆出于此乎。表命令、判断语气一定就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表疑问语气呢,吗:万钟于我何加焉。表感叹语气啊:虽鸡狗不得宁焉。表祈使语气吧: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表反问语气难道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陈述或舒缓语气了,或不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表句中提顿一般用于句中,但不译: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凑足音节一般用于句末,不译:顷之,烟炎张天以上是对文言虚词进行辨析时的一般顺序,但在做具体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两点:讲求顺序,综合运用。讲求顺序先看大区别,再看小区别:由于学生文言知识多少的差异,不可能对所有的文言虚词都能辨析地非常清楚,这时,就要考虑几个选项中,哪一组的区别最大词义、词性方面的,哪一组的区别较小关系方面、语气方面的。将自己认为区别大的作为“虚词有差异”的一项。综合运用:在辨析的思维过程中,有时只用一种方法就可将辨析清楚,有时需要按照从词义到词性到关系到语气的顺序来辨析,要看具体情况。基础提升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光韶,事亲以孝闻。初除奉朝请。光韶与弟光伯双生,操业相侔,特相友爱。遂经吏部尚书李冲,让官于光伯,辞色恳至。冲为奏闻,高祖嘉而许之。太和二十年,以光韶为司空行参军,复请让从叔和。出为济州辅国府司马,刺史高植甚知之,政事多委访焉。敕知州事。光韶清直明断,民吏畏爱之。入为司空从事中郎,以母老解官归养,赋诗展意,朝士属和者数十人。光韶性严毅,声韵抗烈,与人平谈,常若震厉。至于兄弟议论,外闻谓为忿怒,然孔怀雍睦,人少逮之。孝庄初,河间邢杲率河北流民十余万众,攻逼州郡。刺史元俊忧不自安,州人乞光韶为长史以镇之。时阳平路回寓居齐土,与杲潜相影响,引贼入郭。光韶临机处分,在难确然。贼退之后,刺史表光韶忠毅,朝廷嘉之,发使慰劳焉。寻为东道军司。及元颢入洛,自河以南,莫不风靡。而刺史、广陵王欣集文武以议所从。欣曰:“北海、长乐俱是同堂兄弟,今宗祏不移,我欲受敕。诸君意各何如?”在坐之人莫不失色,光韶独抗言曰:“元颢受制梁国,称兵本朝,拔本塞源,以资仇敌,贼臣乱子,旷代少俦!何但大王家事,所宜切齿,等荷朝眷,未敢仰从!”长史崔景茂、前瀛州刺史张烈咸云:“军司议是。”欣乃斩颢使。俄迁廷尉卿。时秘书监祖莹以赃罪被劾,光韶必欲致之重法。太尉、阳城王徽,尚书令、临淮王彧,并势望当时,皆为莹求宽。光韶正色曰:“朝贤执事,于舜之功未闻有一,如何反为罪人言乎!”其执意不回如此。永安末,扰乱之际,遂还乡里。光韶博学强辩,尤好理论,至于人伦名教得失之间,榷而论之,不以一毫假物。家足于财,而性俭吝,衣马敝瘦,食味粗薄。其家资产,皆光伯所营。光伯亡,悉焚其契。河间邢子才曾贷钱数万,后送还之。光韶曰:“此亡弟相贷,仆不知也。”竟不纳。(节选自魏书崔光韶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不风靡 风靡:闻风而从 B所宜切齿 切齿:非常痛恨C等荷朝眷 荷:担负 D衣马敝瘦 敝:破旧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朝士属和者数十人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发使慰劳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刺史、广陵王欣集文武以议所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D欣乃斩颢使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光韶友爱谦让。授予奉朝请职位时,他通过吏部尚书李冲,请求把官位让给同胞兄弟光伯。后又请求将司空行参军的职位让给堂叔崔和。B崔光韶忠诚刚毅。邢杲率十多万流民攻入外城,光韶临危受命,随机应变,镇定自若,贼兵退走后,受到朝廷嘉奖。他反对广陵王元欣接受元颢的敕命,大义凛然。C崔光韶刚正不阿。担任廷尉卿时,要求将犯贪赃罪的祖莹判处重刑,并严厉批评权贵阳城王元徽、临淮王元彧身居高位、孤陋寡闻,替罪人开脱。D崔光韶俭朴慷慨。他家中财产丰足,但饮食粗淡,用度节俭。家里的资产交付弟弟经营,弟弟死后,崔光韶烧掉借契,不接受别人的还款。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贼退之后,刺史表光韶忠毅,朝廷嘉之,发使慰劳焉。(3分) (2)拔本塞源,以资仇敌,贼臣乱子,旷代少俦!(3分)(3)光韶博学强辩,尤好理论,至于人伦名教得失之间,榷而论之,不以一毫假物。(4分)【答案】CAC(1)贼兵退走后,刺史上表奏报光韶忠诚刚毅,朝廷嘉奖他,派使者慰劳他。(2)拔除根本堵塞源流,资助仇敌,这样的贼臣乱子,历代少有同类!(3)他博学善辩,尤其好据理争论,对于人伦关系及礼法间的得失,能准确地分析评论,一点也不借助其他经书典章。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焉:代词,他/兼词,于此。C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原因,因为。D乃:副词。表顺承,于是,就/表条件,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严厉批评权贵阳城王元徽、临淮王元彧身居高位、孤陋寡闻”错误,原文是批评他们掌管朝政,没有做成像舜那样的功业,却替罪人开脱。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1)“表”“嘉”“发”各1分。(2)“资”“俦”各1分,大意1分。(3)“理论”“榷”“假”各1分,大意1分。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光韶,侍奉父母以孝敬闻名。起初被朝延授予奉朝请。光韶与弟弟光伯是双胞胎,两人的操行学业相媲美,相处特别友爱。于是光韶通过吏部尚书李冲,请求让官位给光伯,言辞态度很诚恳。李冲替他奏请,高祖(元宏)嘉赏此举而批准。太和二十年,任命光韶做司空行参军,光韶又请求将此职让给堂叔崔和。出任济州辅国府司马,刺史高植很信任他,政事大多向他请教或交他办理。敕令他代理州刺史。光韶清廉正直又明于决断,百姓吏员对他又敬畏又爱戴。入朝任司空从事中郎,因母亲年老解除官职回家奉养母亲,赋诗表达心意,朝官和诗的有数十人。光韶性情严肃刚毅,说话声音高亢激烈,与人谈话,常如发怒。甚至兄弟谈话,在外听到会认为是在气忿争吵,其实兄弟和睦,一般人很少能赶得上。孝庄帝(元子攸)初年,河间人邢杲率河北流民十多万人,围攻州郡。刺史元俊忧虑不能保本州的安宁,州民乞求委任光韶为长史来镇抚州民。此时阳平人路回寓居住在齐地,与邢杲暗中相互呼应,引贼兵入外城。光韶面临危机,从容处置,在危难中镇定自若。贼兵退走后,刺史上表奏报光韶忠诚刚毅,朝廷嘉奖他,派使者慰劳他。随即任东道军司。到元颢攻入洛阳,自黄河以南,无不闻风顺从他。于是刺史、广陵王元欣召集文武属员讨论何去何从。元欣说:“北海王(元颢)和长乐王(元子攸,时在帝位)都是自家兄弟,现在(谁当皇帝)宗庙的神主都不会改变,我想接受元颢的敕命,诸君意见怎样?”在座的人无不变色,只有光韶大声说:“元颢受梁国操控,向自己的国家进攻,拔除根本堵塞源流,资助仇敌,这样的贼臣乱子,历代少有同类!岂止是大王家事,应切齿愤恨,我等一向受朝廷恩宠,也不敢依从元颢。”长史崔景茂、前瀛州刺史张烈都说:“军司的意见对。”元欣于是斩杀了元颢的使者。随即升廷尉卿。当时秘书监祖莹因贪赃罪被弹劾,光韶一定要将他判重刑。太尉、阳城王元徽,尚书令、临淮王元彧,都是当时权重望高的人物,都替祖莹求情。光韶严肃地说:“各位朝中贤臣掌管政令,像舜那样的功业没听说你们做过一件,为什么反而替犯罪的人说话呢!”他坚持自己的立场大都如此。永安末年,在政治混乱之际,光韶便回故乡。他博学善辩,尤其好据理争论,对于人伦关系及礼法间的得失,能准确地分析评论,一点也不借助其他经书典章。家中财产丰足,但生性俭朴吝啬,乘劣马穿旧衣,饮食粗淡。他家的资产,都交弟弟光伯经营。光伯死后,光韶把所有的借契都烧了。河间人邢子才曾借钱数万,后来送还给光韶,光韶说:“这是亡弟借给你的,我不知道。”竟然不肯接受。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 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久之,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木禺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盂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齐湣王不自得,以其遣孟尝君(入秦)。孟尝君至,则以为齐相,任政。后齐湣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湣王亡在莒,遂死焉。齐襄王立,而盂尝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齐襄王新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 生:养活B欲以遗所不知何人 遗:遗留C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厌:厌弃D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 语:交谈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 因击沛公于坐B齐湣王亡在莒,遂死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C乃眇小丈夫耳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如有不得还 纵一苇之所如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孟尝君贤能的一项是于是婴乃礼文 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 孟尝君将入秦 以为齐相,任政 乃如魏 与燕共伐破齐A B C D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田婴一开始很不喜欢孟尝君田文这个贱妾之子,但由于自己也是庶出,同病相怜,后来还是对他委以重任,甚至将其立为太子。B孟尝君因为田婴虽然手握重权,却奢侈专横,只知为个人积累财富,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对他十分不满,于是直言责备。 C齐湣王曾经派遣孟尝君到秦国去,当孟尝君回来后让他当了齐国的宰相,掌管国家大事,可是在灭掉宋国后,齐王却骄傲起来,一心想除掉孟尝君。D孟尝君与信陵君并列“战国四公子”,是因为他俩都是才华出众、心胸宽广,对待士人尊重礼让,对待百姓关爱同情,对待祖国忠贞不二。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3分)(2)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3分)(3) 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5分)(4) 孟尝君在薛,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5分) 【答案】CCCC (1)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举、刑、胜各1分,句意1分。)(2)像沛公这样劳苦功高,非但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要诛杀有功劳的人,这是已经灭亡秦朝的后继者。(未、细说、续各1分,句意1分。)(3)田文说:“如果命运是由上天授予的(或者“如果是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命运”),您还担心什么呢?如果命运是由门户授予的(或者“如果是从门户那里接受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罢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必”“何忧”“高”“至”“休”(各1分)。(4)孟尝君在薛邑,很多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了罪逃亡的人,都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也愿舍弃家业给他们丰厚的待遇(或者“好好地对待他们”),因此使天下的贤士都倾心向往。(“亡人有罪”,1分;“舍业”“厚遇”“以故”各1分,“倾”,1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中,C项解释有误,“厌”,通“餍”,吃饱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题中,C项的“乃”都作副词,相当于“竟然”。A项的“因”,前句作介词,相当于“通过,经由”;后句作副词,相当于“趁机”。B项的“焉”,前句作兼词,相当于“在那里”;后句作代词,指代“他”“老师”。D项的“如”,前句作连词,相当于“如果”;后句作动词,“往,到”之意。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A项错误在于,田婴后来重用田文是因为他的才能,与庶出没有因果关系。B项错误在于,孟尝君对田婴是委婉进谏。 D项错误在于,通过选文可以看到,孟尝君屠杀赵国一县,联合其他国家攻打自己祖国。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举”是“全部”之意;“刑”活用作动词,处罚之意;“胜”作副词,“尽”。第(2)句中的“未”是“没有”之意;“细说”即“小人的话”;“续”是“继续、承继”之意。第(3)句中的“必”相当于“如果”;“何忧”翻译成“有什么可担心的”;“户”即“门户”,不能翻译成“窗户”;“至”即“长到”,不能翻译成“到达”;“休”,翻译成“算了”“停下”都可以,但不能翻译成“休息”“退下”。第(4)句中的“亡人有罪者”,定语后置,译为“有罪的逃亡之人”;“舍业”即“舍弃家业”;“厚遇”即“很好地对待”;“以故”即“因此”;“倾”翻译为“倾倒”“使归顺”都可以。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在五月五日出生。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大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扔了这个孩子,你竟敢让他活了下来,这是为什么?”田文叩头大拜,接着问田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跟门户一样高时,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人这一生是从上天那里接受命运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还是从门户那里接受命运呢)?”田婴沉默不语。田文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如果是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命运),您还担心什么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如果是从门户那里接受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罢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过了一些时候,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威王、宣王、湣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随意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喜欢(继续)大量地囤积家财,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承上文“不能知”),却忘记了国家利益一天天受到损害。我私下感觉很奇怪。”从此以后,田婴开始礼待器重田文,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孟尝君。孟尝君在薛邑,很多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了罪逃亡的人,都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也愿舍弃家业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好好地对待他们),因此使天下的贤士都倾心向往。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来请求拜见孟尝君。孟尝君就准备去秦国,而宾客们都不想让他去,规劝他,他不听从。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从外面来,见到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在一起谈话。木偶人说: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了。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归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不知道你会被冲到什么地方去。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执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来,您恐怕会被土偶人嘲笑吧?”孟尝君就作罢了。孟尝君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了后便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矮小的男人罢了。”孟尝君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跟他一起的那些宾客侍从跳下车来,一阵乱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齐湣王曾经派遣孟尝君去秦国差点遇害而感到内心不安。当孟尝君一回到齐国,齐王就让他做齐国宰相,执掌国政。后来,齐湣王灭掉了宋国,愈加骄傲起来,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很恐惧,就跑到了魏国。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向西联合了秦国、赵国,帮助燕国攻打战败了齐国。齐湣王逃到莒,后来就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当时孟尝君在诸侯国之间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于哪个君王。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畏惧孟尝君,便与他和好,又与他亲近起来。田文去世,谥号称孟尝君。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齐、魏两国又联合起来灭掉了薛邑。孟尝君因此绝嗣再也没有了后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6分)与刘言洁书清戴名世言洁足下。仆平居读书,考文章之旨,稍稍识其大端。窃以为文章之为道,虽变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即至篇终语止而混茫相接,不得其端,此自左、庄、马、班以来,诸家之旨,未之有异也。盖文之为道,难矣。今夫文之为道,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然而吾所读之书而吾举而弃之,而吾之书固已读,而吾之文固已工矣。夫是一心注其思,万虑屏其杂,置其身于埃壒之表,用其想于空旷之间,游其神于文字之外,如是而后,能不为世人之言,不为世人之文,斯无以取世人之好。故文章者,莫贵于独知。今有人于此焉,众人好之,则众人而已矣;君子好之,则君子而已矣,是故君子耻为众人之所好者。以此也,彼众人者,耳剽目窃,徒以雕饰为工,观其菁华烂熳之章,与夫考据排纂之文,出其有惟恐不尽焉,此其所以枵然无有者也。君子之文,淡焉泊焉,略其盯畦,去其铅华,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仆尝入乎深林丛簿之中,荆榛碍吾之足,土石封吾之目,虽咫尺莫能尽焉。余且悄揣焉惧跬步之或有失也。及登览乎高山之颠,举目千里,云烟在下,苍然茫然,与大无穷。顷者游于渤海之滨,见夫天水浑沦,波涛汹涌,惝恍四顾不复有人间。呜呼!此文之自然者也。文之为道如是,岂不难哉?仆自行年二十,即有志于文章之事,而是时积忧多愁,神气荒惑,又治生不给,无以托一日之命。自以年齿尚少,可以待之异日,蹉跎荏苒,已逾三十,其为愧悔惭惧,何可胜言。数年以来,客游四方,所见士多矣,而亦未见有以此事为志者,独足下好学甚勤,深有得于古人之旨,见不以仆为不才,而谓可与于斯文也者,仆何敢当焉?偶料检箧中文字,自丙辰至于丙寅,十年间所著,有芦中集、问天集、围学集、岩居川观集,为删其十之二三,汇为一集,而以请正于足下。足下以为可存,则存之;不然,即当削去。行且入穷山之中,躬耕读书,以庶几稍酬曩昔之志。然而未敢必也。【注】埃壒之表:尘世之外。 枵然:空虚、空洞 盯畦:原意是田界,此处引申为程式法则的限制束缚。 丛簿:草木丛生之处。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 工:精美、精巧B是故君子耻为众人之所好者 耻:把当作可耻C而谓可与于斯文也者 与:参与,从事D以庶几稍酬曩昔之志 酬:实现(志愿)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得其端 则或咎其欲出者B徒以雕饰为工 斧斤以时入山林C而是时积忧多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行且入穷山之中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仆尝入乎深林丛簿之中,荆榛碍吾之足,土石封吾之目,虽咫尺莫能尽焉。(4分)(2)自以年齿尚少,可以待之异日,蹉跎荏苒,已逾三十,其为愧悔惭惧,何可胜言。(4分)第一卷文言文与刘言洁书的第一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第二、三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强调这一观点的?(5分)【答案】AD(1)我曾走入树林幽深草木丛生的地方,荆榛阻挡我的脚步,土石遮挡我的眼睛,即使很近的地方也不能到尽头。(2)自己认为年龄还小,可以等到他日(来做),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流逝了,(不觉)就已过了三十岁,那内心的惭愧、悔恨、害怕,又怎么能说得尽呢。第一段提出了为文之道“率其自然”的观点。(1分)第二段从内容方面强调文学创作要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不说世俗之人的话,不写世俗之人的文章,要独抒性灵;(2分)第三段从艺术表现方面强调要摒弃程式法则的束缚,除去虚浮粉饰之词,做到自然天成(2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D副词,“将要”A代词,“它的”/代词,“那些”;B介词,“把”/介词,“按照”;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所以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仆”“虽”“尽” “蹉跎荏苒”“何”“胜”。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要先疏通文意,然后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中找出作者表达的观点及论证的语句,然后用提炼性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例如,第一问,可从文章第一段“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即至篇终语止而混茫相接”中,提炼出“率其自然”即可。第二问,可从第二段“能不为世人之言,不为世人之文,斯无以取世人之好”和第三段的“君子之文,淡焉泊焉,略其盯畦,去其铅华,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中提炼性的概括出来即可。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言洁足下。我平时读书,考察文章的要旨,稍稍识得文章的主要精髓。我私下认为文章的作法,虽然变化不同,然而它的要旨没有其它的,就在于循自然之情而不矫揉造作,抒发思想情感,到文章结束都是自然天成而不刻意雕琢,这从左丘明、庄周、司马迁、班固以来,各家文章的要旨,没有与这不相同的。文章的作法,是很难的了。文章的作法,没有不读书就能擅长的,然而我读书又能全都丢弃书,对所读之书能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这样我的书本已读通,我文章当然就会精妙了。一心一意去思考,万般思索摒除杂念,让身体置于尘世之外,让思想遨游于空旷天地之间,让文章的内在精神呈现于语言文字之上,这样以后,就能不说世俗之人的话,不写世俗之人的文章,这就无法获取世俗之人的喜爱。所以文章的写作,没有不贵在独抒性灵,别出心裁的。如果有一个人在这里,世俗众人喜爱他,他也就成了和世俗众人一样的人:君子喜爱他,他也就成了和君子一样的人。所以君子把被世俗众人喜爱当作是可耻的事,就是因为这。那些世俗众人,模仿因袭,只是把雕饰词句作为擅长的事,看他们那文辞华美的文章,跟那考据编纂文章一样(自己的东西很少),这就是虽然在动笔时用其所有,唯恐不尽,但写出的文章还是空洞无物的原因。君子的文章,追求淡泊,摒弃那程式法则的束缚,除去那虚浮粉饰之词,无所有,才是(真正)的无所不有。我曾走入树林幽深草木丛生的地方,荆榛阻挡我的脚步,土石遮挡我的眼睛,即使很近的地方也不能到尽头。我就慢慢地摸索,害怕有半步的闪失。等到登上山顶欣赏,抬眼千里之外,云烟尽在脚下,天地一片苍茫,寥廓无际。一会儿就能遨游在渤海边上,看见那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波涛汹涌。四面一看,恍惚不再有人间。啊,这就是文章的自然天成呀!文章的作法像这样,难道还不难吗?我从二十岁开始,就有志于文章写作的事,然而那时我有诸多忧愁,精神沮丧,加上生计没有着落,无法让一天得以安生。只是自己认为年龄还小,可以等到他日(来做),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流逝了,(不觉)就已过了三十岁,那内心的惭愧、悔恨、害怕,又怎么能说得尽呢。多年以来,我客游四方,遇见的读书人很多,却也没有遇见把文章写作的事作为志向的人,唯独你甚是勤奋好学,深得古人的为文要旨,见你不认为我没有才能,而且说我可以从事文学之事,我又怎么敢当呢?偶尔整理翻检箱中的文章,从丙辰到丙寅,是这十年问所写的,有芦中集、问天集、围学集、岩居川观集,删去其中的十分之二三,汇成一集,用来请你指正。你认为可以保存就保存,不然就丢弃。我将进入山林之中,躬耕读书,大概略微可以实现我以前的志向。然而不敢肯定就一定能够实现。能力捷进测一、(2015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共18分)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墨者有巨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注释:【1】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后文解狐、午、腹(黄+享)(tn),均为人名。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至公也A到达 B极、最 C至于 D导致忍所私以行大义A忍耐 B容忍 C对狠心 D抑制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其谁可而为之 B午非子之子邪 君知其难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C而遂杀之 D伤人者刑 后遂无问津者 同予者何人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与其子而授舜 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 B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您的发问是恰当的,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C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 D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12请把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13用恰当的熟语描述下列人物各自的处事为人。要求任选两人,每个人物用两个熟语(包括成语)描述。(4分)晋平公 祁黄羊 腹14请具体说明“善”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平公曰:“善。”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3分)【答案】9B C10A11B12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行,所以万物能够顺利生长。13晋平公从谏如流,择善而从 祁黄羊出以公心,不念旧恶 腹大义灭亲,铁面无私14(1)晋平公认可并批准祁黄羊的建议。(2)国人对祁黄羊的荐贤,晋平公的纳谏以及解狐、祁午的称职表示赞赏。(3)孔子对祁黄羊的荐贤原则表示赞赏。【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考查文言实词字意,一看语法结构,二看与上下文的关联。比如本题中的第一小题中的“至”,因其在句中是修饰后面的“公”,“公”意思是“公正”,而“公正”是形容词,故“至”应解释为副词,这就可以排除其他三项。还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比如第二小问中的“忍”,如不看文章,似乎哪个词义都合适,但回归文本即可发现问题,腹把自己的儿子杀了,故“忍”肯定不是“忍耐、容忍”的意思。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思和用法。A项第一个“其”是语气词,因其在句中不需要担当成分;第二个“其”放在句中,是代词,代指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东部边境这件事。B项两个“之”都是放在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是结构助词,的。C项两个“遂”都是放在动词的前面,是副词,解释为“于是,就”。D项两个“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解释为“的人”。【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理解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看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二看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比如本题A项中的“其”就可以从它在句中位置上进行区分。“其”放在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首,一般是语气词,表反问或表猜测;“其”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也是语气词,一般表商量或者命令的语气,“吾其还也”中表商量,“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表命令,“一定”;“其”放在句中的其他位置,一般是代词。依据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解决其他几项,“之”放在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就相当于今天的“的”,“遂”放在动词的前面,自然是副词。11试题分析:本题借助选择的形式来考查翻译。这与直接要求翻译的做法差不多。首先浏览句子,找得分点,也就是关键词、关键句式,然后回归文本,利用上下文和个人的文言积累,看选项中对这些关键性的东西解释准不准。“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这句话的关键点是“君问”“可”“非也”;回归文本,先要找到“君问”的内容,可以发现前面“晋平公”是问祁黄羊谁可以担任南阳的县令,故此处的“可”应理解为“可以、适合”;“非也”是否定判断句,意思是“不是问我的仇人”。【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本题可以参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做法。文言文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本题的B项就属于曲解实词的意思。12试题分析:本题直接考查文言文的翻译。首先浏览句子,找关键词(句式),一般为动词、固定短语、特殊句式。“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5544-2025车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 DB53-T 1397-2025 洋桔梗切花生产技术规程
- 智能消防栓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9900吨精密光机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680套液氮泵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艺人经纪合同
- 防控知识技能培训表课件
- 游戏产业市场逐涨幅分析报告研究
- 腾阳矿业监理合同2篇
- 发起人股份合作协议书5篇
- 中学校长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致辞:在时光里耕耘在成长中绽放
- 2025年新形势下新型储能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试题(附答案)
- 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季新学期第一次班主任会议上校长讲话:肩有责心有光行有度-做一个学生心中“靠得住”的人
- 2024年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生涯人物访谈表
- 财务用原始凭证、发票分割单范本2
- BS EN13900-5:2021标准中文版(压滤值测试)
- 亲子游戏的活动设计及指导
- 中医基础理论(中英文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