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上)泰一中第二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1页
2013-2014(上)泰一中第二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2页
2013-2014(上)泰一中第二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3页
2013-2014(上)泰一中第二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4页
2013-2014(上)泰一中第二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上)泰一中第二阶段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1)沉默呵,沉默呵!_,_。(记念刘和珍君)(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氓)(3)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4)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短歌行)(6)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其一)二、语基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 百舸( g ) 慰藉(ji) 长歌当哭(dng)B长篙(go) 寥廓( lio ) 胆怯(qi) 浪遏飞舟()C忸怩(ni) 拊心( f ) 河畔(pn) 叱咤风云(ch)D青荇(xng) 创伤(chung) 彳亍(ch) 怒发冲冠(gun)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 荆棘 凄惋 气势磅薄B萧瑟 迷茫 沧桑 星辉斑澜C淬火 彷徨 百舸 妄自菲薄D慷概 荡漾 笙箫 激浊扬清4、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2)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至于泣下。(3)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A. 欣然 黯然 毅然 奋然 B. 毅然 黯然 欣然 奋然C. 奋然 毅然 黯然 欣然 D. 黯然 奋然 欣然 毅然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C、每次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位解放战争时期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总会显得非常激动。D、听说演讲的是红学专家,同学们都以为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谁知走进来的是一个短小精悍的青年。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博物馆深感头痛的事。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C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D文化底蕴是指个人文化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你的思考就越全面越深刻,你的联想力也会越强。7、以下各联按“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夜如何其,晓钟未动 岁云尽矣,更漏频催 清光同回合 秋色正平分 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去秽除邪千门户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A B C D 三、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 D图穷而匕首见 穷:尽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使毕使于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以其无礼于晋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乃不知有汉 D倚柱而笑 夜缒而出10.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 ( )A这段文字,重点描述了荆轲廷刺秦王的场景,刻画了荆轲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B文段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是为了显示秦廷的森严和始皇的威武,这一“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C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荆轲对樊於期将军所说的刺杀设想的实施,此处印证了荆轲计划的合理性。D由于刺杀秦王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们也都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3分)(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分)四、古代诗歌鉴赏(6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题 春 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本诗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3分)、本诗意境“静而不寂”,请作简要说明。(3分)五、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3、下面对家的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A.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请愿、罢课、散发传单、创办刊物等反对军阀的斗争,遭到了高老太爷的严厉斥责,并被禁闭在家里。此时,他诅咒“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窄的笼!”“这种生活,就跟关在监牢里当囚犯一样!”“简直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B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祭天之后,便是捉鬼。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还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觉慧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门外。 C. “你不晓得我心里很难受。我不是青年,我没有青春。我没有幸福,而且也永远不会有幸福,”这几句话在别人说来也许是很愤激的,然而到觉新的口里却只有悲伤的调子。成家前的觉新是一个积极接受新思想的进步青年。他贪婪地汲取知识,并期待与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的爱情,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生母周氏在牌桌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无奈而顺从地与瑞珏结婚。 D他只知道他的命令应该遵守,他的面子应该顾全。至于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他只知道向觉新要人。他时常发脾气,骂了觉新,骂了克明;连周氏也挨了他的骂。觉慧帮助觉民逃婚后,高老太爷闻讯勃然大怒,并说觉民再过半个月不回家,便将他永远赶出去,登报声明他不是高家的子弟。 E家中的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14、请简述“鸣凤之死”的有关情节(5分,字数100字左右)(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1)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之常情,厌恶贫贱也是人之常情。B.孔子强调作为君子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把仁德牢记在心。C.孔子认为人除了有物质名利上的追求外,更应该有精神品德上的追求。D.这段话体现了孔子对利和义的看法,孔子摒弃一切追求利的行为。(2)联系上面选文,请结合下面两个语段,谈谈孔子对“仁”的理解。(3分)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6分)。怀念萧珊 巴金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她是我的一个读者。一九三六年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三八年和一九四一年我们两次在桂林像朋友似的住在一起。一九四四年我们在贵阳结婚。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她同我谈了八年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从贵阳我和她先后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在抗日战争紧张的时期,我们一起在日军进城以前十多个小时逃离广州,我们从广东到广西,从昆明到桂林,从金华到温州,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在那些年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的确,只有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我们要分别了。” 我同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是我并没有好好地帮助过她。她比我有才华,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她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愿作家庭妇女,却又缺少吃苦耐劳的勇气。她听一个朋友的劝告,得到后来也是给“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叶以群同志的同意,到上海文学“义务劳动”,也做了一点点工作,然而在运动中却受到批判,说她专门向老作家组稿,又说她是我派去的“坐探”。她为了改造思想,想走捷径,要求参加“四清”运动,找人推荐到某铜厂的工作组工作,工作相当忙碌、紧张,她却精神愉快。但是到我快要靠边的时候,她也被叫回“作协分会”参加运动。她第一次参加这种急风暴雨般的斗争,而且是以反动权威家属的身份参加,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张皇失措,坐立不安,替我担心,又为儿女们的前途忧虑。她盼望什么人向她伸出援助的手,可是朋友们离开了她,“同事们”拿她当作箭靶,还有人想通过整她来整我。她不是“作协分会”或者刊物的正式工作人员,可是仍然被“勒令”靠边劳动、站队挂牌,放回家以后,又给揪到机关。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尽,才回到家里,关上大门,吐了一口气。但有时她还碰到上学去的小孩,对她叫骂“巴金的臭婆娘”。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不到两个月,她病倒了,以后就没有再出去扫街(我妹妹继续扫了一个时期),但是也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尽管她还继续拖了四年,但一直到死她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 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节选自怀念萧珊,有删节)16请根据文章段的内容,概括萧珊的性格特点。(6分)17第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4分)18作者为什么说“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5分)七、作文(70分)请以“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1. 书写正确清楚,文面整洁,不写错别字。 2.感情真挚,生活气息强。 3.不得抄袭。泰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卷答题卷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1、(1)沉默呵,沉默呵!_ ,_ 。(记念刘和珍君)(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氓)(3)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4)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短歌行)(6)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其一)二、选择题(第13题5分,其余每选项3分,共35分)题号23456789101315选项三、文言文阅读 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3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分) 四、古代诗歌鉴赏(6分)12、本诗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3分) 、本诗意境“静而不寂”,请作简要说明。(3分) 五、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4、请简述“鸣凤之死”的有关情节(5分,字数100字左右)15、(2)联系上面选文,请结合下面两个语段,谈谈孔子对“仁”的理解。(3分) _ 六、现代文阅读16请根据文章段的内容,概括萧珊的性格特点。(6分) 17第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4分) 18作者为什么说“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5分) 六、作文(40分) 题目: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200 400 600 800泰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卷答案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略)二、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2 B【A漫溯(s) C忸怩(n) 叱咤风云(zh)D创伤(chung)】 3.C (A婉 、礴 B斓D慨 ) 4、B 5、B 6. D,( A防止免遭否定不当B原因主要是由所致句式杂糅C介词“经过”放在句首造成主语残缺 ) 7A (清明 除夕 中秋 重阳 端午 元宵)三、文言文阅读(15分)8.C(道歉,谢罪)9.D(在,对;用,因为;于是,竟然;表修饰)10.B(是为了显示荆轲的临危不惧,而非秦廷的森严与秦王的威武)11.(1)(3分)用木匣封好,燕王在朝廷行跪拜之礼,派遣使者来禀告大王。(函、使、闻)(2)(3分)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生生地劫持秦王,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所以、判断句、以、)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1)首句中的“夕”从时间上直接扣诗题中“晚”(1分);第二句中的“昏”与“数点”写模糊不清傍晚景物,(1分),第四句中樵渔归家是写傍晚人物(1分),从内容上扣诗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