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互动研究 摘要: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布局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指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在整个区域内的结构层次的分布,微观层面指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在所处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宏观层面研究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为导向的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布局,通过对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层次的调整,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最终达到有效推动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下载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 布局 区域产业结构 变迁 互动式发展 Research on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Layou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in Hebei Province Zhang Ning, Wang Jing(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Abstract: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layout contains two aspects of macro and mivel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whole area and micro level refers to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city where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locaarch the layout of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h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macro level,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the structure level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ystem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finall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Hebei provi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一、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说,高等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变迁直接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将促使人力资源市场上人才需求结构与数量的变化,必然带来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多少也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毕业生较多的产业发展较快,而毕业生相对较少的产业则发展相对迟缓。 2011年国家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着重强调依靠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高等工程教育作为支持国家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的智力与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该如何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为产业升级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并依靠区域产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是高等工程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根据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截至2013年底,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共有1170所,其中开设工科类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77 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 92%以上,包含地方本科院校在内的非中央直属本科院校有1060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 90%以上。 可见,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础,是真正推动区域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虽然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在某些科学领域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我国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化时期,一些地区甚至还处于落后的农业时期,这些对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逐年扩招、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发展迅速,各层次、各学科、各专业齐全,但人才培养质量却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工程教育的质量。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为导向,从整体上规划工程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达到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工程教育体系,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技术人才的需要,并依靠区域产业的发展提高工程类专业的教育与科研水平,为进一步推动区域产业的发展,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情况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变迁 根据2015年河北经济年鉴,1995-2014年河北省三次产业总值及构成如表1所示。 从1995年到2014年的20年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北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总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缓慢上升趋于平稳并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稳中有升。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但与全国三次产业平均发展水平相比,河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偏大、第二产业偏重、第三产业偏弱。如2014年,全国平均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9.2 :42.7 :48.1,河北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1.7 :51 :37.3,其中,一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比重2.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比重8.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比重10.8个百分点。 2014年河北省GDP排名全国第六,其中以石油、煤炭、冶金、钢铁、建材等为优势的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稳定居高,基本保持在50%以上。相比之下,诸如通信、运输、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虽然第三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和第二产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而占河北经济发展主体的第二产业多是重污染、高能耗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以及劳动力素质不高,导致了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第三产业比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成为河北省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 (二)河北省就业结构的变化 根据2015年河北经济年鉴,1995-2014年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及构成如表2所示。 从河北省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看,随着第一产业占比的下降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就业比重从1999到 2014年下降约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有所提升,从 1999 年到 2014年,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从2006年以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变化与产业比重变化基本一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步上升,从1999年到2014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了近13个百分点。2014年,全国平均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为29.5 :29.9 :40.6,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为33.29 :34.21 :32.5。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规律,但与全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相比,河北省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小,这与河北省产业结构正相关。 三、河北省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情况 河北省高等工程教育起步较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河北省立工学院(1951年经国务院批准,与北洋大学合并成立天津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河北省在本、专科不同层次上都加大了高等教育建设的力度,并逐步调整高等学校的布局、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高等工程教育不仅在规模上发展迅速,办学实力也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省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工科专业涵盖了地矿、能源、材料、机械、仪器仪表、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建、水利、环境化学工程、生物工程、交通运输等多个学科。根据2000-2015年河北经济年鉴,1999-2014年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各层次毕业生情况如表3所示。 根据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截至2013年,全国研究生毕业人数513626人,其中工科类毕业生人数176436人;本科毕业生人数3199716人,其中工科类毕业生人数1058768;专科毕业生人数3187494人,其中工科类毕业生人数1455331人。河北省虽然自1999年以来各层次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各层次工科类毕业生占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但从纵向分析,全国各层次工科类毕业生比例为1.7 :10.5 :14.5,河北省相应比例为0.6 :10.2 :15.8,由此可见,河北省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整体水平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即培养的专科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数量比重较大,而具有高水平和创新性的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较为缺乏。 四、河北省高等工程教育布局的有关对策 根据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随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逐步转变,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培育,就业结构也将随之变化,第三产业将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工艺流程以及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第一和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量占比将相对下降,按资源配置原理,劳动力资源将由第一、第二产业逐步流向第三产业。 虽然目前河北省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符合“金字塔”形结构,但为推动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河北省高等工程教育应参照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专业名单加大包括物联网、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的建设力度,并改变与石油、煤炭、冶金、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对接的包括地质、材料、机械、土建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研究型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河北省应扩大研究生层次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加大建设力度,提高研究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数量,尤其要提升与传统产业对接的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层次水平,达到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巩固和加强本科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重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专业的培育和建设,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当控制或降低专科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比例,提高专科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逐步完善专科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升本读研的制度与体系。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数据的对比分析,根据河北省产业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河北省高等工程教育布局的有效策略,希望为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布局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金霞.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方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3. 王宏蕊.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张丽琴,袁鸿昌.河北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70- 73. 吴雪. 产业结构变迁与高等工程教育的相关性研究以台湾地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为例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题库- 社会体育项目品牌建设与推广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案例
- 2025年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生体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评价
- 建筑材料检测规范与质量控制
- 医院护士岗前技能培训教材
- 2025年急救科初级生命支持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工程安全管理岗位责任清单
- 八年级下册英语文本翻译示范
-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
- 小学近视防控项目实施细则
- 职高课件模板
- 【生物】第四节 激素调节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卫生院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物流紧急事件应急预案方案
- 期中专题复习-词汇句型训练-2025-2026学年 译林版2024 英语八年级上册 原卷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科普知识竞赛题库(+答案)
- 2.2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矿山爆破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 GB/T 4744-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 试生产方案确认表(各单位会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