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诗体1、古体诗和绝句、律诗相对的诗体称呼,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四言诗始于诗经,汉代以前的主要诗体形式,音节单纯,表意复杂。代表作关雎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不论平仄、对仗、句数、押韵,唐以前的五言诗均称为五古。代表作述怀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其它与五古类似。代表作饮中八仙歌杂言诗句式长短不一,形式自由灵活的一种诗体,不论平仄、对仗等格律。代表作蜀道难乐府诗最早始于秦,乐府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后来人们把此机构制作的可以和乐而歌的作品,成为乐府诗。代表作陇西行歌行不入乐,也不沿袭乐府古题,音节、韵律比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代表作琵琶行骚体诗源于离骚,后人把楚辞称为骚。句式不整齐,句数无限制,用韵不严格,句尾多助词。三言诗起于先秦。代表作代春日行古绝只有四句的古体小诗,多押仄韵,不受平仄、对仗等约束。代表作春晓2、格律诗又名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对立,对诗的平仄、对仗、押韵和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字。代表作春望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共五十六字。代表作蜀相五言排律排指铺排。即五言律诗的延长,又称五言长律。每首至少十句。代表作赋得花发上林七言排律又称七言长律。每首至少十句,其余和七律相同。代表作清明二首三韵小律每首只有六句,共三韵,五言三十字,七言四十二字。只有中间一联必须对仗。代表作李员外寄纸笔六言律诗简称六律,每句六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八字。代表作送万巨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绝句又称“截句”,每句五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字,无对仗要求。代表作登鹳雀楼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句七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八字。代表作芙蓉楼送辛渐六言绝句每句六字,全篇四句,共二十四字。代表作蚁蝶图3、变体诗回文诗诗句可以正读,可以倒读,甚至反复回旋,今所传最早的诗作是东晋时前秦苏蕙的璇玑图诗。顶针诗本是一种修辞,经过文人加工,逐渐变为一种诗体。是在诗中将有的句子首尾重叠的一种格式。宝塔诗又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两句一韵。集句诗是游戏诗的一种,在已有诗篇中各摘一句汇集而成一首完整的格律诗或古风歌行。联句诗是游戏诗的一种,由二人以上合作,联缀而成。离合诗杂体诗的一种,是离合字的偏旁以成文。嵌字诗把一类的字或事物包容在一首诗内,又不失其完整的含义。剥皮诗游戏诗的一种,指按前人有影响的诗篇的形式,改动部分诗句,赋予诗以新的内容的一种趣味诗体。双声诗一句诗或整首诗的字都用同一声母,称为双声诗。代表作李先生别墅望僧舍宝刹因作双声叠韵诗指一句诗或整首诗用同一韵的字。二、诗律1、平仄平仄在对联中曾讲到过,这里只单独说一下八病。八病之说过于苛严,不易遵守,只作了解也好。平头五言的两句中,第一、二字不得与第六、七字同为平声。如: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朝云、丹池都是平声。上尾五言的两句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为上声。蜂腰五言的一句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鹤膝五言的两联中,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大韵五言的两句中,除韵脚外,其余九字不得与韵脚相同。小韵五言的两句中,除韵脚外,余九字不得自相同韵。旁纽五言的两句中,不得有双声。正纽五言的两句中,不得有重韵。近体诗的平仄规律五言律诗平起不入韵起字一般看首句第二字,入韵是首句最后一字,平韵仄不韵,此为通例,也有例外。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起入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起入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律诗平起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近体诗的对粘规则对平仄相反粘平仄相同一联之中,上句与下句的平仄是相反的,平对仄,仄对平,称为对句。两联之中,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平仄是相同的,称为粘句。但是对句和粘句之间也不能完全相反或相同,对句之间,五言诗的二、四字平仄相反,七言对句的二、四、六字相反。粘句之间,五言的二、四字平仄相同,七言的二、四、六字相同。有关孤平、下三连(三连平)在对联中曾提到过,不再重复。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变通,而二、四、六字则是严格规定。这个规律除了防止“孤平”之外,更主要的则是用在上述的对粘之中。当然,这个口诀不是完全适用,要考虑的孤平问题。其实关于五言七言的平仄,还有一个简便的记法。将平仄两字一组写出来,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五字一组截取即可。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七言也可如此截取,首字平仄可换。2、对仗对仗通则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首联和尾联可用可不用出句的末字应是仄声,对句的末字应是平声。押仄韵的律诗例外不能使用同字相对出句与对句的意义不能相同。(合掌对仗中的大忌。诗文对仗两句完全同义或者基本同义的现象。)对仗的种类工对相对宽对而言。两句中不仅平仄相对,词意、词性相对,更重要的是名词的门类都要严格相对。邻对比工对略逊一筹,介于工对与宽对之间。虽不是同一小类的工对,但还是比较邻近的词类相对,近乎工整。宽对只要大类相对,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是宽对。流水对指在一联中两句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递进、假设、因果等关系。借对指字面看起来并不相对,但通过借音、借意,使得相对。交错对工对的一种变通手法。由于平仄、格律等原因,有时词语必须做前后调整,形成了对仗词语的交叉。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续句对必须是两联,其中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各为对仗,但意义上第三句承第一句,第四句承第二句。如: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怀金近从利,抚剑远辞亲。当句对先是句中自对,而后两句相对。如: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蜂腰格颔联不对仗,只有颈联对仗的律诗。偷春体颔联不对仗,首联对仗。3、拗救拗句凡是句中的平仄声安排不符合格律的,这个句子就称为拗句拗字句中不符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拗句是由拗字造成的。出现拗字的地方,是指句中节拍所在的字,和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其他一些非节拍所在的字,本来就是可平可仄,不可能造成拗句。拗救出现拗句时,在本句或邻句中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称为拗救拗律凡是拗句经过拗救的,就算合律,也称为拗律本句自救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第一个平声用了仄声,后面补偿一个平声。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第三个平字用了仄声,则后一字的仄改为平。对句相救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倒数第二字用了仄声,本句无法补救,对句的倒数第三字改为平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该用平声用了仄声,则对句相应位置改为平声。但是拗救只是平仄的特殊情况,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拗的。无论五言还是七言,第二字和韵脚字是不能拗的,同时遵守不犯孤平的原则,避免三平调。三、诗韵 现代汉语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分别对应了我们拼音的四个音调。前两者为平,后两者为仄。1、诗韵概念押韵又称压韵、协韵、叶(xi)韵。作诗或韵文时在句末或句中用韵。和韵指和诗时根据原韵来作诗,分三种情况:步韵,用韵,依韵。和韵诗,根据所和对象的时空位置又分“遥和”和“追和”。“遥和”是原诗作者与自己相距甚远,“追和”是指诗作者是古代人或虽是同代人但已去世。步韵又称次韵,指用原诗的韵脚字并按次序押韵。步和次都有按照的意思。如:白居易原作为重题别东楼,“东楼胜事我偏知,气象多随昏旦移。湖卷衣裳白重叠,山张屏障绿参差。海仙楼塔晴方出,江女笙箫夜始吹。春雨星攒寻蟹火,秋风霞飐弄涛旗。宴宜云髻新梳后, 曲爱霓裳未拍时。太守三年嘲不尽,郡斋空作百篇诗。”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日映文章霞细丽,风驱鳞甲浪参差。鼓催潮户凌晨击,笛赛婆官彻夜吹。唤客潜挥远红袖,卖垆高挂小青旗。賸铺床席春眠处,乍卷帘帷月上时。光景无因将得去,为郎抄在和郎诗。”用韵指用原诗的韵脚字而不按次序押韵。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元稹和诗为酬乐天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依韵指依照原诗的韵脚所在的韵部押韵。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张祜奉和池州杜员外重阳日齐山登高,“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转韵又称换韵。指一首诗中可以押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中间由此韵转为彼韵,称为换韵。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每四句一换韵,共九韵。限韵指人们群聚作诗时,限定用某韵或某韵中的几个字做韵脚。这类诗在诗题上往往有“探韵”“限韵”等字眼。分韵分韵与限韵相类似,指数人相聚时作诗,事先规定用某一些字作韵脚,每人分得一字,然后各按所分得的韵部作诗,古人诗中题称“得某字”或“探得某字”者,都是分韵诗。宽韵宽韵指韵书中那些包含字数较多,或字数虽不多,但其中常用字较多的韵部,作诗选用宽韵韵部的字做韵脚,较为省力。窄韵指韵书中包含字数较少的韵部。险韵又称僻韵。指作诗时用冷僻的韵作韵脚,或从包含字数不多的韵部中选取韵脚,使人觉得其险,这一类诗韵比窄韵还要窄。平水韵中江、佳、肴、咸四韵,属于险韵。叠韵指用自己所作的诗歌之原韵,再作一诗,就好像是步原韵和自己的诗。腹韵也称句中韵。即在句子中间押韵。也有在句子的中间有意的插进一个韵字,称作暗韵,也是腹韵的一种形式。如:惜分飞中,“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魂分付潮回去”,语和付就是腹韵。关汉卿的仙吕六么遍晓来雨过,“乍凉时候西风透”,即为暗韵。进退格指邻韵相押的一种形式。即两个相邻韵部用韵。借韵又称衬韵。指借用邻韵,五七言近体诗第一句借用旁韵,称为借韵。重韵指同一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重复出现。一字两义并押的情况,也是重韵。为近体诗写作的大忌,应尽量避免。出韵又称落韵、走韵。指作诗押韵违反格律,用并非韵部的字。赘韵本来可以不用韵的地方,作者因为一时方便,就多押了一两个韵脚。失韵按诗格律该押韵的地方,没有押韵。趁韵又称凑韵、挂韵脚。韵脚字当与全诗命意相关联,如果用不相关联的字强为叶韵,就是趁韵,这在作近体诗时也是不允许的。凑韵是诗家的大忌。2、押韵规则古体诗与近体诗在押韵规则上略有不同,这里只简单概括近体诗的押韵规则韵脚位置固定,除首句外,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必押韵。首句可韵可不韵。一般用平韵,且不能换韵。不能凑韵、重韵与同义押韵。四、诗法1、语法构造格式五言律诗和绝句一般的句式是“上二下三式”,可以是主谓关系,也可以是动宾关系、偏正关系或并列关系。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律诗和绝句基本句式是“上四下三式”,也有“上二下五式”和“上三下四式”。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句法特点倒装古体诗与近体诗中,往往因为格律规则,在语法方面就不按照正常语序,而使用倒装。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正常语序应该是: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省略诗歌是最为精练的语言艺术,加以押韵与格律等各种规则,就不能像一般的文体那样随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