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高一半期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2011-2012学年(上)高一半期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2011-2012学年(上)高一半期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2011-2012学年(上)高一半期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2011-2012学年(上)高一半期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段( )班 姓名: 座号: 考场号: 尤溪一中2011 -2012学年上学期半期考试卷高一语文命题人:余肇耀 林冬英 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惨象,_;流言,_ 真的猛士,_ _,_ 又前而为歌曰: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二、语文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解剖(po) 作揖(y) 捉弄(zhu) 籼米(shn)B.散步(sn) 煎熬(o) 浸渍(z) 创伤(chung)C.桀骜(w) 抚慰(f) 捏造(ni) 监禁(jn)D.摄影(sh) 附近(f) 游说(shu) 弄堂(l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宣纸 叱诧 提纲 长歌当哭 B文采 诵读 搅绊 歌功颂德 C愉悦 浸渍 渡河 手舞足蹈 D记忆 纪实 光茫 锋芒毕露3.下列横线处选出正确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人民公园对面的国际饭店二十四层楼的屋顶上 着的一个大大的喜字。2月27日,温家宝总理 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接受专访,并与众多网友进行沟通和交流,回答了网友们共同关心的许多问题。A.树立 做客 B.竖立 做客 C.树立 作客 D.竖立 作客 4.将语段后面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选择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05年10月17日,巴金老人停止了心跳,一颗文坛巨星陨落了,这位百岁老人离开了我们。巴金所经历的这个一百年,堪称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迅疾的一百年,_,_,_,_,_,他就是这样以独特的生命方式走过了一百年。有时他如电、如雷、如激流;有时又如阴云、如浓雾、如溪水多少风云人物在百年历史舞台上能够走过不同生命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形态、生活形态很难用单一的比喻来概括巴金巴金以他自己的个人姿态走在历史画卷中A B.C D.5.下列汉字形体发展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三、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殽之战)6.下面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敢以烦执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行李之往来 D.文王之所辟风雨也7.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敢以烦执事 劳师以袭远 B.朝济而夕设版焉 勤而无所C.君之所知也 师之所为 D.蹇叔之子与师 与郑人盟8.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勤而无所,必有悖心C.秦伯说,与郑人盟 D.文王之所辟风雨也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烛之武是从越国鄙远的不现实,邻厚己薄的得不偿失,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多,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等角度说退秦师。B.蹇叔从对秦、郑、晋三方的分析。秦:“劳师袭远”,“师劳力竭”,“勤而无所,必有悖心”;郑:“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从而得出反对秦师伐郑的结论。C.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D.蹇叔的说话站在秦国的角度上,说明劳师袭远必败,成功说服秦穆公放弃伐郑。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9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译: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分)译: (3)且行千里,其谁不知?(3分)译: 四、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16分)(一)文化经典(6分)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注释】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摄:兼职反玷(di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1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认为管仲是既不节俭,又不知礼,对管仲持批评的态度。B.孔子认为管仲违反了“节俭”和“礼制”的精神,因此,管仲还不是一个君子。C.孔子认为管仲虽不节俭,但还是知礼的,对管仲持宽容态度。D.从语段可以看出,孔子是很重视礼的,对人物的评价也是实事求是的。12.结合上面的语段,分析下面选段,请简述孔子对不合“礼”行为的态度及主张。(3分)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答: (二)文学名著(10分)13.以下有关名著情节内容阐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 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谋士逢纪献策:暗中派人送信给公孙瓒,令进兵攻冀州,约以夹攻。冀州牧韩馥必请袁绍相助,冀州可趁机取得,袁绍依计而行。B.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说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人。刘备一惊,将筷子掉落,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俯身拾筷,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掩饰。C. 曹操邀孙权伐刘备之檄文到,孙权因朝上主战、主降者意见不一,踌躇不决。张昭以地利不可恃,天意不可违,与谋士主降。孙权问周瑜,公瑾极言“众人皆可降曹操,唯将军不可降曹操“,以孙权一人而论,降曹位卑而势力皆散,如何可以称孤。孙权遂允,但使孔明先见诸谋士。D.张飞大闹长坂桥,以虚势暂退曹兵,走汉津张飞再断长板桥以泄力怯,但李典因畏孔明之谋而暂非进兵。幸得关羽借江夏兵来救,行船至汉津,刘琦再救,再遇孔明,至夏口,方得保命。E.阚泽回来跟黄盖说了事情的经过后,至甘宁帐中,赚得蔡和兄弟的信任,为之报书曹操,言“甘宁与某同为内应”。阚泽另自修书与操,言:但看船头插青牙旗而来者,即黄盖。却说曹操连得二书,心中疑惑不定,乃遣蒋干再入吴营,终于探得实情14.简述题(两题任选一题,字数120字以内)(5分)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请简述“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情节。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五、新闻阅读(12分)感恩老兵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着走来。清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了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60年前的“Dday”,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比如“77卢沟桥事变纪念日”,“815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93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他们永远感激!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87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79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一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新民晚报2008年7月8日)(本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5(1)开头两段主要写了什么?(2分)(2)就整篇文章而言,又有何作用?(2分)(1) 答: (2) 答: 16作者说,“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他为什么这样说?请简要分析。(4分)答: 17如何理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答: 第六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8分)18.请根据汉字的结构,对“和”“谐”两个字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中的寓意。(4分)和: 谐: 19.下面是打乱了的两幅对联,内含两个人的名字,请将对联的顺序排好,再写出对联所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