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乱学习.doc_第1页
家长不要乱学习.doc_第2页
家长不要乱学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呜呼哀哉家长不要瞎读书(一)文:郑委 相信绝大部分家长都是“学习型”家长,可能没有哪个时代的家长像今天这个时代的家长这么关注孩子,这么爱学习。我发现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有个简单规律:孕产期间的家长最爱学习,以“我一定要让我的宝宝最健康最聪明”为核心理念对孩子“豪言壮语”开始学习:从孕育生命到生产健康,从发育指标到营养搭配,从胎教到早教可以说事无巨细,通过图书、网络、朋友、专业课程专注学习;这段时期的学习,可以说“满怀爱心,不图回报”;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家长较爱学习,以“我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天才”为核心理念对孩子“甜言蜜语”多方学习:从右脑开发到多元智能,从卡尔维特到蒙台梭利,从认字画画到手脑速算可以说多方尝试,通过图书、网络、朋友、专业课程加上各类孩子训练班专注学习;这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说“有些爱心,开始功利”; 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家长不爱学习,以“我要让我孩子学习好”为核心理念对孩子“轻言细语”功利性学习:从英语到数学,从奥数到作文,从学习方法到学习能力可以说多方打听,积极参与,这时的父母基本完成了从“家长我要学习”到“孩子你要学习”的基本转变。这段时间的家长学习可以说“功利主义,期待回报”; 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后的家长又想学习,以“我想和孩子好好沟通”为核心理念对孩子“轻言轻语”针对性学习,从心理咨询师到专业指导师,从重塑人格到感恩教育,从沟通技巧到心灵成长可以说有极尽所能,希望“学会和孩子说话”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这时的家长可以说“焦虑着急,渴望帮助”; 进入青春期后,有些孩子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网络成瘾、提前早恋、不去上学家长又爱上学习,以“我要解决我孩子的问题”为核心理念对孩子“胡言乱语”,发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专业人士就会“语重心长”告诉家长,让家长对孩子“不言不语”,以取得孩子的信任为主要目的,打破原有的亲子关系模式重新构建“平等与尊重”为核心的亲子关系模式,从此,家长开始踏上“为爱学习”的正确道路,但问题是否能解决就看家长的悟性和造化了。 很多时候,家长是在孩子出现“大”问题后,才真正踏上正确学习的道路,呜呼哀哉!我们不清楚,当代有多少家长还在“认真、努力、错误学习、等待问题出现”的道路上呢?爱满天下家长不要瞎读书(二)文:郑委 昨天和一个家长深入探讨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谈到了“家长如何系统学习”时,我和他说:“一定要少看教子类的图书,包括我写的书”,他大吃一惊。我相信很多家长听到我说出这样的话会吃惊。多年来,我发现只要是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家里都会有各种关于教育孩子的书买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书,最后还是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真是大有人在。 我和他讲起了我的偶像“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陈鹤琴”三位先生,我告诉他,我的所有的理论都是“抄袭”来的,古人主要抄“孔子”和“老子”,尤其是老子,现代人中,主要“抄”以上三位偶像的,我只是用“物理学”和“工程学”重新把这些知识解读、重构和实践而已。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爱” 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做人” 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三个字来概括“相信他” 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平等尊重” 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五个字来概括“德行和责任” 看似简单的,其实一点都不简单,需要悟性和长期的修行,而家长们学习 喜欢学方法:只要学方法的家长都不是好家长,因为他不懂得教育的本质 喜欢看案例:别人的孩子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因为他不懂的教育的本质 喜欢多看书:如果不把以上教育的本质作为看书的目的,多看书不如不看书 看得多做得少:看书很多,实践很少 知识没体系:看了很多书,就像一棵大树,没有“根干枝”,满脑袋“叶子” 家长们如何看书学习: 先读经典,比如陶行知先生文集,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真教育是完全相通的,我私下里和很多家长说,读懂陶行知就读懂了教育,这话可能有些偏颇,其实也可以这么说,读懂苏霍姆林斯基就读懂了教育,每一个教育大家,都是深谙教育的本质,和一个人学,足矣。 家长学习,不是学方法,所有的学习是要家长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做人?”、“什么是平等尊重?”、“什么是德行和责任?” 家长学习,不是为了提高孩子,而是为了提高自己。这一句话很重要! 尽信书不如无书,家长学习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及时总结,稳步提高,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形式都会伤害到自己和孩子。 不要瞎读书,当代的教子宝典千万不要瞎读,瞎用,当你理解了教育的本质的时候,当你真正形成自己的基本知识框架后,才能广泛阅读。 请问家长: 什么是爱?什么是信任? 什么是做人? 什么是平等尊重? 什么是德行和责任? 你能给我答案吗?你的答案正确吗?不要自己骗自己如果你回答不出来,如果你的回答模棱两可,那请你停止广泛阅读或功利阅读吧,跟一至两个名家,先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你也就成为了一个好家长。很多人会说,郑老师,你把答案写在这里不就可以了吗?其实不然,知识不是力量,知识的使用才是力量,知识的重复使用才是真正的力量。以上知识,都需要在学习、讨论、置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