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文言文的四字口诀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句不离段,词不离句。 难解句子,前后联系。 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考察全句。 领会语气,句子流利。 对照原文,尽量直译。一、作者及作品1、与朱元思书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文题理解:“与”给予;“书”;信;题意:给朱元思的一封信。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名潜,字元亮。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文题理解: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的自传,传中的五柳先生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典型人物,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传”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3、马说韩愈,“唐宗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唐文学家。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文题理解:“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马说”就是“论马”或“谈马”的意思,其内容是借千里马而发议论。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文集。 文体常识:关于“序”:序,是一种文体。多为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即诗文序。还有赠序,专用于赠别,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本文是一篇赠序。5、小石潭记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世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文学上以散文成就最大。著有柳河东集。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均为名篇,其中永州八记被视为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历千年而传诵不息。 文体常识:游记记述游览经历和地方风光的作品。它可以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以记述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笔调清新,形象生动。二、字音(见课本)三、释义(见课本)四、一词多义1、与朱元思书绝 天下独绝 (形容词,绝妙。) 猿则百叫无(动词,停止。)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百 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 2、五柳先生传如 亲旧知其如此(动词,像) 晏如也(名词,的样子)得 家贫不能常得(动词,得到) 忘怀得失(名词,得到的(东西) 3、马说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餐)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4、送东阳马生序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 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故 故余虽愚(连词,所以)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副词,特意)质 援疑质理(动词,询问) 非天质之悲(名词,资质)至 色愈恭,礼愈至(形容词,周到) 至舍(动词) 5、小石潭记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由) 隶而从者(动词,跟从,跟随)见 下见小潭(动词,显现,呈现) 明灭可见(动词,看见)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明灭可见(副词,可以)差 参差披拂(形容词,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五、古今异义词1、与朱元思书 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理”,今常指“政治规划”。)2、五柳先生传 因以为号焉(古义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两个词,今常用作一个词,认为) 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为“有时”,今常用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造饮辄尽(古义为“往,到”,今常指“创造,制作”等)3、马说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为“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执策而临之(古义为“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4、送东阳马生序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为“问”,今常指“敲”等)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为“热水”,今常指“汁水”等) 略无慕艳意(古义为“欣羡”,今常指“鲜艳,艳丽”等) 日再食(古义为“两次”,今常指“又,再次”等)5、小石潭记 全石以为底(古义为“以之为,以全石作为”,今义指“认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为“约,大约”,今常作能愿动词,可以) 崔氏二小生(古义为“年轻人”,今常作戏曲用语)六、通假字 1、与朱元思书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2、五柳先生传3、马说 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食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4、送东阳马生序 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披着)5、小石潭记 下见小潭(通“现”,露出)七、词类活用现象1、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急湍甚箭(副词用作动词,快) 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向高处伸展。邈,争着向远处伸展)2、五柳先生传 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3、马说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帮作动词,用鞭子打)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尽,竭尽)4、送东阳马生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用作代词,此,这) 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腰挂) 寓逆旅(名词用作动词,寄住) 主人日再食(名词用作动词,给吃) 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用作名词,鲜鱼肥肉)5、小石潭记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近岸(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潭中鱼可百许头(动词用作副词,约,大约) 日光下澈(形容词用作动词,照射) 斗折蛇行(两个词均为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凄神寒骨(两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凄凉;使寒冷)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八、特殊句式1、与朱元思书 (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 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 省略介词“于”2、五柳先生传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之)为号焉。省略介词宾语“之”(它,指五柳)3、马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倒装句:定语后置)4、送东阳马生序 弗之怠。(倒装句,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5、小石潭记影布(于)石上,佁然不动 省略介词“于(在)” (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向)潭西南而望,(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全石以为底。倒装句,即 “以全石为底。”“全石”是介词“以”的宾语,为表示强调,将它提到介词前面。卷石底以出。倒装句,即“石底卷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卷,弯曲。以,而。九、主题理解1、与朱元思书 本文通过对富春江奇特秀丽山水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归隐遁世的思想。2、五柳先生传 文章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用生活、性格特点,描绘出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精神。3、马说 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揭露了统治者不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4、送东阳马生序 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后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utput-10-造纸工艺工程师(涂布)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电诈防范知识培训课件
- 高速车道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解池工作原理
- 电芯电池基础知识培训
- 电脑钉钉直播显示课件
-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合同
- rap考试题及答案
- pcr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肿瘤二代测序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
- 上海同济医院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语文真题作文记叙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 小学生队形队列班会课件
- 地中海贫血护理业务查房
- 华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身边信息-用心感知》
- 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健康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T/CIE 165-2023企业级固态硬盘测试规范第1部分:功能测试
- 离婚后小孩学费协议书
- 初中学校学科竞赛策划工作计划
- 《文献检索与综述实训教程》课件第一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