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班级_姓名_得分_一(30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乌桕(ji) 枯涸(h) 栖息(q) 发髻(j)B竦峙(sng) 寥廓(lio) 应和(h) 主宰(zi)C贮蓄(zh) 酝酿(ning) 匍匐(f) 镶钳(xing)D憔悴(cu) 梦寐(mi) 澹澹(zhn) 黄晕(yn)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坚韧 温晴 磅薄 烘托 B朗润 湛篮 静默 舒活C竦峙 枯藤 肥硕 买弄 D稀疏 澄清 贮蓄 响晴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C研讨练习中的第二小题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D她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6填入下列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3分 每当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烁着疏落的灯光;_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A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 B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淡了。 C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 D山下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_说早期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_近十多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污染日益严重,就是人类唯利是图的贪婪所致了。这不是哪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_国家间共同协调行动,_实现人类和自然的重新和谐。A如果 所以 只要 就B尽管 那么 只有 才能C尽管 所以 只要 就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能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当我看到你的神态是那样的安详,精神是那样饱满,眉宇间是那样充满凛然正气的时候,使我满腹的疑虑消失了。B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D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15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9文学常识填空。(3分)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人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朱自清写的_(作品名)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百花争艳,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_(朝代)诗人。10诗文默写。(3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二(20分)阅读李汉荣的我们活着做什么,完成1116题。从一棵树下走过,总是感叹和敬畏。它从古代就站在这里,它在等待什么呢?它深深的皱纹,让人看见岁月无情的刀刃。它依然开花、结果,依然撑开巨大的浓荫。不管有没有道路通向它,它都站在这里。平静而慈祥,像一个古老的、圣者的微笑。 是一棵树就撑起一片绿荫,它所在的地方就变成风景,风有了琴弦,鸟有了家园,空旷的原野有了一个可靠的标志。我生天地间,真比一棵树更有价值吗?我能为这个世界撑起一片绿荫,增添一处风景,能成为旷野上的一个可靠的标志吗? 一棵小草,也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一只飞鸟,也以它柔弱的翅膀,提升着大地的视线;一块岩石,也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一条鱼、一点萤火、一颗流星,都在尽它们的天命,使无穷的大自然充满了神秘和悲壮 人活着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天天吃饭,除了少量被身体吸收,大部分都变成肮脏的排泄物;我们天天说话,口中的气流仅能引起嘴边空气的短暂颤动。很少能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我们天天走路,走到天边,甚至走到月球,我们还得返回来,回到自己小小的家里;我们夜夜做梦,梦里走遍千山万水,醒来发现自己仍然躺在床上 我活着,全靠自然、众生的护持和养育,我这五十多公斤的躯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浓缩了大自然太多的牺牲,浓缩了人类文明太多的恩泽。这皮鞋皮带,令我想起那辛苦的耕牛;这毛衣毛裤,让我遥感到另一个生命的体温;这手表,小小的指针有序地移动着,其微妙的动力当追溯到数百亿年前大宇宙的神秘运作,以及当代的某几双可敬的手;这钢笔,这墨水,这纸,这书籍,这音乐,这萝卜青菜,这白米细面,这煤气灶,这锅碗,这灯光,这茶杯,这酒我发现,这一切的一切,竟没有一件是我自己创造的!全部是大自然的恩赐和同胞们的劳动。我占有的消耗的已经太多了。为了我文明地活着,历史支付了百万年刀耕火种、吞血饮雨的昂贵代价;为了我快乐地思想,太阳、地球、动物、植物、矿物以及整个宇宙都在没有节假日地忙碌着、运作着;为了我舒畅地呼吸,大气层、河流、海洋、季风、森林、三叶草以及环保站的工人,都在紧张地酿造着、守护着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 这是天大的恩泽,地大的爱情。我享用着这一切,竟不知道努力回报,却常常加害于我的恩人们:我投浊水于河流,我放黑烟于天空,我曾捕杀那纯真的鸟儿,我曾摧折那忠厚的树木,我曾欺侮赐我以大米蔬菜的农民大伯,我曾鄙视赐我以清洁清新的环卫工人 我一伸手、一张口,就享用着大自然,就占有着无数人的劳动成果。即使我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在享用着。我至少在享用这木头制成的床以及这棉被毛毯,我同时也在享用这和平宁静的环境(而此刻,守边的军人正穿越一片丛林膛过一条冰河) 享用着。几乎是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地享用着。难道人活着仅仅是为享用?不是为享用,那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以真诚的感恩去回报大自然的恩泽。 以加倍的创造去回报同胞们的创造。 于是,感恩和创造就成为人生最动人、最壮丽的两个主题。 于是,我听见万物都在默默地启示我 蚕说,用一生的情丝,结一枚浑圆的茧吧; 树说,为荒凉的岁月撑起一片绿荫吧; 煤说,在变成灰烬之前尽量燃烧自己吧;野花说,让你的生命开一朵美丽的花 (选自读者2008年第3期)11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矿物你能说出其作用吗?(3分) 12结合上下文,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我生天地间,真比一棵树更有价值吗?我能为这个世界撑起一片绿荫,增添一处风景,能成为旷野上的一个可靠的标志吗? 为了我舒畅地呼吸,大气层、河流、海洋、季风、森林、三叶草以及环保站的工人,都在紧张地酿造着、守护着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 13文中的“我”是怎样回报给予“我”恩泽的大自然?请用文中句回答。(3分) 14文中的“我”是作者自己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15作者认为“我们活着做什么”?(3分) 16文章的结尾写道:“我听见万物都在默默地启示我蚕说,用一生的情丝,结一枚浑圆的茧吧;树说,为荒凉的岁月撑起一片绿荫吧;煤说,在变成灰烬之前尽量燃烧自己吧;野花说,让你的生命开一朵美丽的花”请再续写两个句子,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三(20分)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回答17-19题。(10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坐:因为。17理解文中加点词语。(4分)席上食菱 食 欲以去热也 去 仕于南方 仕 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 1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9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4分) 诗词赏析,完成20-21题。(10分)春兴 (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20诗中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1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 四、写作(30分)22以“我身边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班级_姓名_得分_一(30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乌桕(ji) 枯涸(h) 栖息(q) 发髻(j)B竦峙(sng) 寥廓(lio) 应和(h) 主宰(zi)C贮蓄(zh) 酝酿(ning) 匍匐(f) 镶钳(xing)D憔悴(cu) 梦寐(mi) 澹澹(zhn) 黄晕(yn)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D )(3分)A坚韧 温晴 磅搏 烘托 B朗润 湛篮 静默 舒活C竦峙 枯藤 肥硕 买弄 D稀疏 澄清 贮蓄 响晴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A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C研讨练习中的第二小题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D她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3分)A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6填入下列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C )3分 每当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烁着疏落的灯光;_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A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 B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淡了。 C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 D山下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_说早期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_近十多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污染日益严重,就是人类唯利是图的贪婪所致了。这不是哪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_国家间共同协调行动,_实现人类和自然的重新和谐。A如果 所以 只要 就B尽管 那么 只有 才能C尽管 所以 只要 就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能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当我看到你的神态是那样的安详,精神是那样饱满,眉宇间是那样充满凛然正气的时候,使我满腹的疑虑消失了。B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D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15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9文学常识填空。(3分)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老舍_(人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朱自清写的_春_(作品名)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百花争艳,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_唐_(朝代)诗人。10诗文默写。(3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二(20分)阅读李汉荣的我们活着做什么,完成1116题。从一棵树下走过,总是感叹和敬畏。它从古代就站在这里,它在等待什么呢?它深深的皱纹,让人看见岁月无情的刀刃。它依然开花、结果,依然撑开巨大的浓荫。不管有没有道路通向它,它都站在这里。平静而慈祥,像一个古老的、圣者的微笑。 是一棵树就撑起一片绿荫,它所在的地方就变成风景,风有了琴弦,鸟有了家园,空旷的原野有了一个可靠的标志。我生天地间,真比一棵树更有价值吗?我能为这个世界撑起一片绿荫,增添一处风景,能成为旷野上的一个可靠的标志吗? 一棵小草,也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一只飞鸟,也以它柔弱的翅膀,提升着大地的视线;一块岩石,也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一条鱼、一点萤火、一颗流星,都在尽它们的天命,使无穷的大自然充满了神秘和悲壮 人活着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天天吃饭,除了少量被身体吸收,大部分都变成肮脏的排泄物;我们天天说话,口中的气流仅能引起嘴边空气的短暂颤动。很少能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我们天天走路,走到天边,甚至走到月球,我们还得返回来,回到自己小小的家里;我们夜夜做梦,梦里走遍千山万水,醒来发现自己仍然躺在床上 我活着,全靠自然、众生的护持和养育,我这五十多公斤的躯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浓缩了大自然太多的牺牲,浓缩了人类文明太多的恩泽。这皮鞋皮带,令我想起那辛苦的耕牛;这毛衣毛裤,让我遥感到另一个生命的体温;这手表,小小的指针有序地移动着,其微妙的动力当追溯到数百亿年前大宇宙的神秘运作,以及当代的某几双可敬的手;这钢笔,这墨水,这纸,这书籍,这音乐,这萝卜青菜,这白米细面,这煤气灶,这锅碗,这灯光,这茶杯,这酒我发现,这一切的一切,竟没有一件是我自己创造的!全部是大自然的恩赐和同胞们的劳动。我占有的消耗的已经太多了。为了我文明地活着,历史支付了百万年刀耕火种、吞血饮雨的昂贵代价;为了我快乐地思想,太阳、地球、动物、植物、矿物以及整个宇宙都在没有节假日地忙碌着、运作着;为了我舒畅地呼吸,大气层、河流、海洋、季风、森林、三叶草以及环保站的工人,都在紧张地酿造着、守护着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 这是天大的恩泽,地大的爱情。我享用着这一切,竟不知道努力回报,却常常加害于我的恩人们:我投浊水于河流,我放黑烟于天空,我曾捕杀那纯真的鸟儿,我曾摧折那忠厚的树木,我曾欺侮赐我以大米蔬菜的农民大伯,我曾鄙视赐我以清洁清新的环卫工人 我一伸手、一张口,就享用着大自然,就占有着无数人的劳动成果。即使我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在享用着。我至少在享用这木头制成的床以及这棉被毛毯,我同时也在享用这和平宁静的环境(而此刻,守边的军人正穿越一片丛林膛过一条冰河) 享用着。几乎是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地享用着。难道人活着仅仅是为享用?不是为享用,那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以真诚的感恩去回报大自然的恩泽。 以加倍的创造去回报同胞们的创造。 于是,感恩和创造就成为人生最动人、最壮丽的两个主题。 于是,我听见万物都在默默地启示我 蚕说,用一生的情丝,结一枚浑圆的茧吧; 树说,为荒凉的岁月撑起一片绿荫吧; 煤说,在变成灰烬之前尽量燃烧自己吧;野花说,让你的生命开一朵美丽的花 (选自读者2008年第3期)11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矿物你能说出其作用吗?(3分)以物及人,托物言志。12结合上下文,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我生天地间,真比一棵树更有价值吗?我能为这个世界撑起一片绿荫,增添一处风景,能成为旷野上的一个可靠的标志吗?人生驿站或里程碑。为了我舒畅地呼吸,大气层、河流、海洋、季风、森林、三叶草以及环保站的工人,都在紧张地酿造着、守护着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片刻。13文中的“我”是怎样回报给予“我”恩泽的大自然?请用文中句回答。(3分)我投浊水于河流,我放黑烟于天空,我曾捕杀那纯真的鸟儿,我曾摧折那忠厚的树木,我曾欺侮赐我以大米蔬菜的农民大伯,我曾鄙视赐我以清洁清新的环卫工人14文中的“我”是作者自己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不是,泛指不懂感恩,不会创造,只会享受却不珍惜大自然的人。15作者认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运行考试题及答案
- 高粱定制酒采购合同模板(3篇)
- 高空作业车施工合同(3篇)
- 智能家居产品研发与工程咨询合同
- 融资担保反担保合同示范文本
-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期限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协议
- 空间科学观测-洞察及研究
- 面试编导笔试题目及答案
- 病理专业复试题库及答案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协议模板合同8篇
-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025
- 生动的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及验收规范
- 蜂蜇伤诊疗课件
-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
- 投标绩效激励管理办法
-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 网络安全设备概述及其功能特点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