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课程.doc_第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课程.doc_第2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课程.doc_第3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课程.doc_第4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课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着农业生产不断追求高产再高产,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风险也在加大。而农药使用不当,又会造成作物药害或病虫草危害而影响产量。因此,2009年水稻高产创建和作物产量提升活动中,植保工作更应做到:加大综合防治力度,标准化作业水平要继续加强,正确选择农药,坚持合理用药。 一、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防治 水稻秧田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和青枯病。恶苗病为种传真菌病害,立枯病为土传真菌病害,幼苗期发病,是本地区旱育秧田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对幼苗为害严重,应作为常规措施防治。 栽培措施防治:采用床土调酸PH值调至4.55.5、适期播种、严防过密播种、及时透风、合理灌水、合理施肥、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保证秧苗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抵抗力,降低病害发生。 药剂防治:种衣剂拌种包衣。 使用水稻种衣剂,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立枯病、青枯病和恶苗病;对作物安全,提高秧苗素质,根量多,苗齐苗壮。 注意:水稻种衣剂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严重损失。 水稻种衣剂使用及秧田配套栽培技术 (说明:做的试验均是选用护苗种衣剂,下面介绍的水稻种衣剂使用及秧田配套栽培技术均是针对护苗种衣剂的,其它种衣剂因其产品成膜剂和药剂成分不同是否适用有待于试验验证。) (一)种子加工除芒、机械精选和晒种。包衣前种子,要用脱芒机脱芒,否则影响包衣效果。要采用小线加工等机械进行精选,质量要达到标准。最好进行晒种。注意:包衣前种子可晒种,包衣后种子切不可晒种。因为种衣剂在阳光直射处日晒会明显降低药效,所以种衣剂产品的贮存、运输、包衣以及包衣后的种子成膜固化、浸种等各个环节均要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处操作或放置。 (二)盐水或硫酸铵选种 试验结果表明: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比不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发芽率和防病效果无差异,但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比不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秧苗素质高,说明种衣剂可与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配合使用。为确保秧苗素质,采用机械选种后的种子最好再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再与种衣剂包衣配合使用。 包衣后的种子不能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前的种子可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采用盐水比重法选种的种子,必须再用清水冲洗、并完全控干表面水分后才可包衣,否则会严重影响包衣质量和防病效果。采用硫酸铵比重法选种的种子,可不用清水冲洗,直接控干表面水分后进行包衣。 (三)拌种包衣 用量与加水量:干稻种包衣,护苗种衣剂2公斤加清水0.81.4公斤稀释后,拌稻种100公斤; 盐水或硫酸铵选种后的种子包衣,护苗种衣剂2公斤加清水量应视种子表面水分控干程度酌情减量,以能均匀包衣且不流淌剩余药液为准。 包衣方法,手工包衣:塑料布过豆腐包式人工包衣(一能包均匀;二塑料布沾附药量少)。不要在水泥地面上倒堆拌种包衣(一不易包均匀;二水泥地面沾附药量大)。机械包衣:手揺拌种器包衣(一次加入25公斤种子);种子包衣机包衣;混凝土搅拌机包衣(一次加入350公斤种子)。 拌种包衣环节要做到:用量要足量,加水要适量,包衣要均匀(方法得当,包衣时间适当延长)。 (四)药膜固化 刚包衣好的稻种不能立即浸种,应直接灌入编织袋中待药膜固化后才可浸种。此环节必须进行。要做到:放置环境条件要适宜;成膜固化时间要够。成膜固化条件,510温度条件下贮存3天。 (五)贮存 盐水选种后进行包衣的种子:因种子水分增加较多,应在药膜完全成膜牢固后立即浸种,不宜贮存。 干种包衣后的种子:包衣好的稻种,待药膜固化后可立即浸种,也可贮存。如果贮存应注意贮存时间的长短与温度条件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若降至安全水分,可在低温下长期贮存。 第二种情况:若不降至安全水分,室内:温度110条件下可贮存20天以内;温度过高也不宜长期贮存。室外:2003年试验结果:日最低气温为间断性零度以下,其中最冷天的日最低气温在-5、日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条件下可贮存15天以内。2004年试验结果:日最低气温多为间断性零度以下(占7080%)其中最冷天的日最低气温在-7.5、日平均气温90%以上在0以上条件下可贮存10天以内。 两年安全贮存时间不同,温度高可适当长时间贮存,温度低贮存时间要短,应视当年气象条件来定贮存时间,不能死套。如果温度太低应采取增温措施。更低的低温贮存时间应做好试验再实施,确保安全。 (六)清水浸种 清水浸种操作方法:将包衣好的种子先置入容器中。再按每100公斤包衣种子,加清水100120升比例缓慢加入浸种水(浸种水刚好淹没稻种即可)。 由于种衣剂包衣的种子不能在阳光直射处日晒,所以应在浸种容器上遮阴,以防日晒。 在浸种过程中,水量因蒸发或种子吸收减少,种子露出水面,可酌情补水至刚没过稻种为止。 水温保持1012,静态浸种67天。如水温略低或吸水慢品种(如垦稻12)的种子,浸种时间应酌情延长,以浸种达到标准为止。 清水浸种注意事项: 静态浸种(不先加水后投种、不搅拌、不换水、不流水浸种);不加过量浸种水;不混浸;不加任何药剂。 (七)破胸催芽播种 为保证苗齐、苗壮,包衣后的种子应进行破胸催芽后再播种。催芽方法:可采用大棚内三膜催芽和恒温蒸汽催芽机催芽。推荐恒温蒸汽催芽机催芽,严禁使用水循环式催芽泵催芽。 (八)床土调酸 为确保秧苗素质,PH值高的碱性土壤要适当调酸;PH值偏低的酸性土壤若使用化肥或没有调酸作用的苗床肥也应进行适当调酸,若使用有调酸作用的苗床肥可不进行调酸处理。 苗床肥:1、不能使用普通壮秧剂,秧苗易产生药害。2、应使用安全性好、效果好的苗床配套复合肥。3、不能使用拌有苗床肥的营养土盖种,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 。 (九)管理措施 播种、苗床除草及秧田其它栽培管理仍按寒地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技术要求进行,要安全用药。注意:种衣剂在正确使用条件下,能够保证整个水稻育苗期间的立枯病、青枯病、恶苗病防病效果,苗期可不再喷施其它药剂进行防病。但如果未按要求去操作,也会发生立枯病,一旦发生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恶霉灵或育苗灵等苗床防病药剂进行补救,保证秧苗正常生长。 立枯病苗期药剂防治: 1、15%恶霉灵68毫升/m2加水3升用喷壶反复均匀浇洒。 2、3%育苗灵或育苗青(恶霉灵+甲霜灵)水剂每平方米1520毫升,加水3升用喷壶反复均匀浇洒。要及时洗苗。 二、秧田除草 淘汰:丁草胺、扑草净(药害重:低温丁草胺、高温扑草净)。 推荐: (1)10%千金每100平方米7.59毫升兑水于稗草23叶期叶面喷雾,可防治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安全性好、见效慢)。 (2)每100平方米用20%敌稗80毫升+96%禾大壮15毫升兑水5.5公斤于水稻一叶一心期(稗草12叶期前)茎叶喷雾。注意:水量要大;施药时棚温不能超过25;当水稻超过一叶一心期,不能用。如果防治阔叶杂草可单用48%排草丹(苯达松、灭草松)每100平方米2530毫升兑水叶面喷雾。 三、移栽前秧苗带药 移栽前秧苗带药主要是带杀虫剂防治本田发生的潜叶蝇、负泥虫。 防治技术:在秧苗移栽出棚前35天,用25%阿克泰每100平方米68克兑水叶面喷雾;或70%艾美乐每100平方米6克兑水叶面喷雾。 四、本田负泥虫防治 (1)清除排灌渠堤及田埂上杂草,减少虫源; (2)适时插秧; (3)在幼虫孵化盛期,于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扫落田水中。 (4)药剂防治:A、防治时期:发现有成虫为害并有加重趋势时,或成虫为害不重,幼虫开始为害,并有加重趋势时,要进行防治。B、防治药剂:2.5%功夫乳油或2.5%敌杀死乳油2025毫升/亩,或其它菊酯类农药加水喷雾。喷药前将稻田水排出,喷药一天后再灌水。 五、本田水稻潜叶蝇防治 (1)清除排灌渠堤及田埂上杂草,减少虫源; (2)在栽培上要采取土地整平,浅水管理,培育壮苗,可减轻虫害; (3)药剂防治:在发生期采用40%乐果乳油每公顷1.21.5升或70%吡虫啉每公顷15-30克兑水叶面喷雾,喷药前应将稻田水排出,喷药1天后再灌水。 六、本田化除 我地区水稻田发生的主要杂草有:稗草、稻稗、慈姑、泽泻、雨久花、异型莎草、扁杆藨草、碎米莎草、葡茎剪股颖、牛毛毡、四叶萍、眼子菜、千金子等。 (-)2008年慈姑、泽泻等杂草难防的原因 1、气候条件变化,早春温度升高,致使杂草出土早。 2、整地与用药、插秧间隔时间拉长,在2008年早春高温条件下,田间大龄杂草量增多,插前5-7天施药时草龄已超过药剂防治时期,造成防效差。 3、长期使用单一农药,杂草对药剂产生抗性,药剂防治稍大龄杂草效果明显降低。 4、标准化作业不到位,降低药剂防治效果。 第一次用药未把杂草有效防除,杂草再生长,后期药剂防治杂草均大大超过药剂防治适期,更难防除。而慈姑据资料介绍:开花前破坏地上部分,残茬还可再生出新的植株,由此,慈姑更难防除。 (二)药剂防治 1、2009年防治对策:整地与用药、插秧间隔时间长,三次用药;整地与用药、插秧间隔时间短,二次用药。 2、药剂选择: /FONT(1)二次用药: 第一次施药,移栽前23天可选用以下药剂:恶草酮(农思它)(正常用量;防治稗草和一年生阔叶杂草) 第一次施药,移栽前57天防除稗草可选用以下药剂:莎稗磷(阿罗津);或丙草胺(瑞飞特);或稻思达(快恶草酮)、或苯噻草胺等。 第一次施药,移栽前57天防除稗草和阔叶杂草可选用以下药剂配方:莎稗磷(阿罗津)+加草克星或威农;丙草胺(瑞飞特)+加草克星或威农;苯噻草胺+加草克星或威农;稻思达(快恶草酮)+加草克星或威农。 第二次施药, 移栽后1520天防除稗草和阔叶杂草可选用以下药剂配方:莎稗磷(阿罗津)+吡嘧磺隆(草克星);莎稗磷(阿罗津)+太阳星(乙氧磺隆);莎稗磷(阿罗津)+金秋(环胺磺隆);莎稗磷(阿罗津)+莎多伏(醚磺隆);四唑草胺(拜田净)+吡嘧磺隆(草克星);丙草胺(瑞飞特)+吡嘧磺隆(草克星);丙草胺(瑞飞特)+莎多伏(醚磺隆);苯噻草胺+吡嘧磺隆(草克星)等。 (2)三次用药: 第一次施药:12%恶草酮(农思它)(半量); 第二次施药:同二次用药的第一次施药(除农思它外),如阔叶杂草基数大加草克星或威农); 第三次施药:同二次用药的第二次用药。 3、各施药时期施用方法 农思它使用方法:水整地趁泥浆混浊状态时进行瓶甩或甩喷法,不可在水整地车上进行瓶甩。 插前57天:水整地后,水面静止,3-5cm水层,用毒土法或甩喷法施药,保水5-7天,等水自然渗降花达水进行插秧。 插秧后1520天第二次灭草:用毒土法施药,3-5cm水层,保水5-7天。 4、药剂施用方法: 甩喷法施药:喷雾器药桶中按每亩药量兑水15升比例加药和水,搅拌均匀。把喷雾器的雾头中的雾片拿掉,甩喷,喷液量15升亩水。 毒土法:将药剂兑水稀释搅拌均匀,喷洒到载体(细土或细砂)上,混拌均匀。毒土或毒砂用量每亩1520千克。 毒土法配制毒土时,要按各个田块面积单独混拌撒施,或将一块地的药与土混拌均匀后,用秤称取各小田块毒土后再撒施,确保施量准确。 (三)、合理用药和标准化作业: 1、要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的药剂。注意选择生产厂家。 2、地要平; 3、不要冷水进田; 4、要保证药剂按要求时间用药;一块田中(整地-用药-插秧)顺序一致; 5、按要求保持水层深度和药层保持时间,水深3-5厘米,保水5-7天; 6、保证用量准确:老稻田改造; 7、茎叶处理注意天气条件:气温大于28;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风速大于4米/秒-不能用药。 8、茎叶喷雾要加助剂。 植物油型喷雾助剂:药效宝(喷液量的0.51%) 有机硅喷雾助剂:展透、杰效利、丝润(喷液量的0.050.1%)。 此项技术在正常气象条件下可降低药量的1020%,在干旱条件或难防治杂草的防治上农药药量不减,这是一项增加农药安全性,提高药效的有效措施。 七、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 目前发生的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病害: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细菌性褐斑病、纹枯病等。虫害:稻螟蛉、稻飞虱等。 (一)、水稻生育中后期病害发生与防治特点 1、种类多,年际间发生种类不一致。 2、发生程度均表现较重,但不同病害危害程度不同 3、各种病害发生时间长,初侵染源多,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不一致,难控制;并且发生均与天气密切相关。天气变化无常,无法准确预报出病害发生种类和发生时间,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药剂,防治不及时,危害重。 4、发生与水稻密度、施肥、灌水等栽培措施均有密切关系:密度高发病重;施肥不合理发生重;秧苗弱,抵抗力下降,发病重;水层管理不当发生重;其它能使作物长势弱的措施均发病重。 (二)、水稻中后期病害防治 水稻中后期病害单靠药剂难防,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培育壮苗 2、合理施肥 3、合理密植(水流、伤口) 4、合理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